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13P2-6(S1)、川农32(S2)、川麦42(S3)三个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三种不同的行距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基本苗一致的情况下,三个小麦品种在行距为20cm(H3)时的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2.
研究不同行距对糜子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行距30 cm时产量最高,为4 464.45 kg/hm2,从考种结果来看,行距为30 cm时穗粒重为7.7 g,千粒重为6.8 g,行距为2040 cm的穗粒重为6.9 g,千粒重为6.6 g;不同行距处理,糜子的穗长、穗粒重有明显差异,在糜子栽培中留苗密度120万株/hm2、行距为30 cm最为适宜。  相似文献   

3.
于2013—2014年度小麦生长季,以良星99小麦品种为材料,在3.15×106苗/hm2基本苗密度下,以传统15 cm等行距播种为对照(T15),设置12 cm等行距(T12)和"三密一稀"(12.5 cm+12.5 cm+20 cm,T3+1)2种行距配置处理2种行距配置方式,研究其对麦田不同层次空气温度、土壤温度、根系分布和活力、产量结构及水分利用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小麦扬花期和灌浆期,T3+1处理的宽窄行处理,可有效提高小麦冠层顶部以及2/3株高处的气温,12 cm等行距处理可提高10 cm处的土壤温度,并且使温度变幅增大;T3+1处理的宽窄行处理可提高根系活力,扬花期和灌浆期T3+1处理的小麦根系活力均超过85 g/(g·h),显著高于其他2个处理。T12处理小麦产量为8 041.6 kg/hm2,比T15处理高14.4%。T12处理可降低耗水量,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其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是15 cm等行距处理的96.9%和120%。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冬小麦陇中5号为供试材料,研究了黑色全膜覆土穴播(T1)、白色全膜覆土穴播(T2)、秸秆带状覆盖4行条播(T3)和露地条播(CK)4种冬小麦不同栽培模式对土壤温度、冬小麦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T1、T2和T3处理与CK相比都具有显著的增产效果,但增产幅度不同;各处理0~25cm土壤平均温度随着生育进程的推...  相似文献   

5.
行距对冬小麦品种新麦26群体质量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田条件下,连续2 a以紧凑多穗型冬小麦品种新麦26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3种行距对其群体动态变化、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动态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行距对上述指标有明显影响,2 a结果一致。随行距变窄,相同时期群体数和叶面积指数呈增加趋势,15 cm行距的最高群体、成穗率和最高叶面积指数均最高,花后叶面积指数下降较缓慢。使用Richards生长曲线,以有效积温为自变量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动态进行拟合,R2在0.996以上。干物质积累初始速率、平均速率和最终干物质质量均以15 cm行距最高,并随行距变宽而变小。缩小行距能降低冬小麦的穗粒数,提高成穗数、千粒质量和籽粒产量。15 cm行距2 a产量平均比20 cm和25 cm行距分别高出4.8%和9.5%。紧凑多穗型小麦品种新麦26的最佳行距为15 cm。  相似文献   

6.
在山西临汾采用均匀试验设计、逐步回归和综合贡献值方法,开展了不同栽培因子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序列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栽培因子对产量的影响序列为底施磷量>底施氮量>灌浆期灌水时间>冬前灌水量>起身期灌水量>灌浆期灌水量>起身期追氮量>密度>播期;研究还明确了晋南盆地冬小麦的最高产量(8 785.74kg/hm2)及其各栽培因子的最佳组合。该项研究为晋南盆地冬小麦实现高产提供了理论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胶东半湿润区不同播种密度和株行距对冬小麦产量形成的调控机理,以当地主栽品种‘济麦22号’为材料,探讨了不同株行距配置和播种密度对冬小麦群体动态、地上生物量、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等指标的影响。两年试验结果表明:播种密度与基本苗、公顷穗数及籽粒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7、0.95和0.50,与穗粒数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69;在相同播种密度下,窄行宽株距处理明显优于宽行窄株距处理,其增产的关键是穗数的提高。当播种密度降低时,行距变化对冬小麦总分蘖数、公顷穗数和籽粒产量的影响均大于株距变化的影响,而株距变化对单株分蘖的影响大于行距变化的影响;株行距影响籽粒产量的主控因素为穗数,而通过穗粒数和千粒重对产量的调控作用存在较大的年际差异。综上可知,胶东半湿润区播种密度和株行距主要通过穗数调控冬小麦产量,为实现小麦高产,推荐窄行(20 cm)宽株距(1.0 cm)和中高播种密度(500×104粒/hm2)为最佳播种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高产密植条件下不同行距配置对冬小麦茎秆形态结构、生理及产量的影响,为冬小麦稳产和高产栽培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于2013-2015年度连续2个小麦生长季,以高产冬小麦品种百农207为材料,在375万株/hm2基本苗下,设置13.3cm(R1)、16.7cm(R2)、20cm(R3,传统行距)和23.3cm(R4)4个行距处理,研究行距配置对冬小麦茎秆形态结构、基部节间C/N值和田间倒伏情况及产量的影响。【结果】相对于传统行距R3,适当缩小行距可使相同生育时期小麦的群体总茎蘖数增多,茎秆基部节间和穗下节间的粗度和壁厚增大,机械强度提高,维管束数量增多、面积变大,C/N增高,田间倒伏程度降低,植株抗倒能力增强。就产量而言,行距适当变窄虽然降低了百农207的穗粒数,却能提高成穗数和千粒质量,致使产量提高,其中以行距R2的产量最高。2个连续生长季,行距R2的平均实际产量分别比R3和R4提高6.7%和10.85%。通过适当缩小行距能够使小麦植株分布均匀,竞争减弱,使产量构成因素实现最佳配置,从而获得较高的产量。【结论】综合考虑籽粒产量和茎秆特性,行距R2(16.7cm)处理是本试验条件下兼顾高产与抗倒伏的最佳行距配置。  相似文献   

9.
为探寻不同行距对糯玉米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进行了3个不同行距对糯玉米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行距为65 cm时,糯玉米穗型大小适中,外观商品性好,产量较高,为820.6 kg/667 m2;行距为80 cm时,因糯玉米种植密度较稀,产量也较低,为619.2 kg/667 m2,成熟期比行距为65 cm、50 cm推迟2d;行距为50 cm时,糯玉米产量虽保持较高水平,但穗型小、有秃尖、商品性差.  相似文献   

10.
在山西临汾采用均匀设计、逐步回归和综合贡献值方法,研究了不同栽培因子对冬小麦产量的贡献。结果表明,晋南盆地不同栽培因子对产量的影响从大到小为:底施磷肥量、底施氮肥量、灌浆期灌水时间、冬前灌水量、起身期灌水量、灌浆期灌水量、起身期追施氮肥量、播种量、播期。并模拟出理论产量最高值为8 785.74 kg/hm2时,各栽培关键因子的组合为播期9月18日、播种量478.20万粒/hm2、底施磷酸二铵55.66 kg/hm2、底施普通过磷酸钙170.69 kg/hm2、冬前灌水449.74 m3/hm2、起身期灌水406.60 m3/hm2、起身期追施磷酸二铵46.83 kg/hm2、灌浆期灌水478.00 m3/hm2、灌浆期灌水时间为5月1日。  相似文献   

11.
不同行距配置对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东旭  董琦  高志强  宋长水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8):5379-5379,5381
研究了不同行距对2个不同类型小麦品种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基本苗情况下,缩小行距放稀株距均能显著提高2个小麦品种的成穗数,增产显著。  相似文献   

12.
不同行距对小麦群体质量及产量的调节效应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豫中南地区小麦中后期雨水较多,不同行距对小麦群体质量及产量影响比较大。为了探讨在豫中南地区小麦种植最佳行距对半冬性品种豫麦69单行密度相同的条件下,对8个行距(5个等行距,3个宽窄行)的群体质量及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小麦群体质量及产量的影响趋势以等行距23.3cm最高,而宽窄行以16.7cm与30.0cm为最佳。  相似文献   

13.
以小麦新品种百农418为材料,研究了13 cm/23 cm(宽窄行)、13 cm、18 cm、20 cm及23 cm5种行距处理对小麦出粉率、面粉白度、面筋特性以及粉质参数的影响,以期为提高小麦面粉品质提供栽培技术参考。结果表明:行距不同,小麦面粉粉质特性不同。其中,13 cm/23 cm(宽窄行)行距处理下,除出粉率低于13 cm和23 cm行距处理外,面粉白度和粉质参数均表现为最佳,与13、18、20、23 cm行距处理相比,其面粉白度分别显著提高3.0%、1.6%、1.3%、1.1%;面团吸水率和弱化度分别显著降低1.9%、2.9%、5.8%、4.1%和13.9%、27.2%、23.3%、30.8%;面团形成时间(仅与13 cm行距处理无显著差异)、稳定时间、粉质质量指数在5个行距处理中均为最高,且差异显著,分别提高2.7%、23.0%、8.7%、33.9%,22.4%、39.0%、32.3%、51.9%,5.7%、22.9%、8.4%、29.0%。但从面筋特性来看,不同行距处理的面筋指数无显著差异,干面筋含量和湿面筋含量表现为13 cm行距处理最高,13 cm/23 cm行距处理次之,二者无显著差异。综合上述结果认为,13 cm/23 cm行距处理百农418面粉粉质特性最好。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行距配置对紧凑型冬小麦品种粒质量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设置15 cm、20 cm、25 cm 3种行距处理,研究了其对紧凑型冬小麦品种新麦26灌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新麦26的粒质量增加动态、灌浆速率、灌浆持续期和最终粒质量受行距的影响。15 cm 处理的籽粒干物质累积增长量在灌浆前期较低,但后期增加速度较快,至花后31 d 分别比20 cm 处理、25 cm 处理增加1%、5%。籽粒灌浆速率在灌浆前期表现为20 cm 处理>25 cm 处理>15 cm 处理,灌浆后期表现为15 cm 处理>20 cm 处理>25 cm 处理。相对灌浆速率随行距增大而上升,最大灌浆速率和平均灌浆速率受行距的影响较小。灌浆持续期随行距增大而缩短;最终粒质量和理论粒质量随行距增大而下降,下降幅度分别为4%和8.5%。因此,缩小行距能延长灌浆持续期,提高粒质量。  相似文献   

15.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大垄双行,整薯播种。在同一密度下对不同行距间的各指标进行比较及单因素方差分析。旨在为马铃薯生产和机械化作业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12株·m~(-2)和9株·m~(-2)的种植密度下,主茎数、结薯数、产量都是随行距的增加而呈现递减的变化趋势;在7.2株·m~(-2)的种植密度下,主茎数、结薯数、产量是随行距的增加而呈现增-减-增的变化趋势;同一密度下,淀粉含量随行距增加变化不明显,大部分维持在15%~16%之间。总体来看,同一密度下不同行距间对主茎数、结薯数、产量及淀粉含量的影响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行距对麦棉套种小麦产量及其三要素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麦棉两熟条件下,采用3-1式播种方式,对大穗、大粒型小麦品种93中6(37系)进行了3种不同行距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缩小行距有利于小麦、棉花产量的提高,3种行距间产量差异显著;随着行距的缩小,亩产量和有效穗数增加,千粒重和穗粒数减少,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山西农业科学》2017,(7):1107-1109
在6.75万株/hm~2种植密度下,研究了60,70,76,86 cm共4个行距处理对玉米新品种太育1号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行距在60 cm时,新品种太育1号的株高最低,茎秆最粗,绿叶持续时间最长,产量最高。表明玉米新品种太育1号采用60 cm等行距种植时,产量最高,行距配置合理,适合在简约集成的大规模生产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8.
不同行距对高产玉米品种PEP羧化酶活性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选用先玉335和军单8两个品种,设70、65、60、50 cm 4个行距水平,研究不同行距种植对春玉米PEP羧化酶活性和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处理间产量存在差异,在70 cm和50 cm行距处理下产量显著高于65 cm和60 cm行距处理,70 cm和50 cm行距处理在生育后期穗位叶片保持较高的叶绿素含量和PEP羧化酶活性,促进了个体生长发育,减少了秃尖长度,降低了空秆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机插秧适宜的栽插密度。[方法]12011~2012年以常规粳稻南粳46为试验材料,采用两种不同行距的插秧机进行栽插,研究不同行距对产量的影响。[结果]8行25cm栽插行距比6行30cm栽插行距具有较明显的增产优势,主要表现在密度、基本苗和成穗数增加,对穗型的影响较小,可显著提高单位面积总颖花量,从而提高单产。[结论]该研究可为机插秧的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行距和播量配比对高产小麦品种洛麦23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田条件下,连续2 a以洛麦23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3个行距和3个播量对其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行距间,穗数、穗粒数和籽粒产量均表现为15 cm最高,较10,20 cm分别高3.32%和4.45%,3.68%和4.55%,2.13%和8.84%,千粒质量表现为10 cm最高,较15,20 cm分别高4.63%和8.65%;不同播量间,穗数表现为D2(262.5 kg/hm2)和D3(375 kg/hm2)显著高于D1(150 kg/hm2),分别较D1高5.98%和9.28%,穗粒数表现为D1高于D2和D3,分别高4.84%和11.45%,千粒质量表现为D1最高,较D2和D3分别高2.45%和4.82%,产量表现为D1和D2高于D3,分别较D3高3.45%和5.92%;2个因素互作下表现为:穗数以R1D3(10 cm行距、375 kg/hm2播量)为最高,穗粒数以R2D1(15 cm行距、150 kg/hm2播量)为最高,千粒质量以R1D1(10 cm行距、150 kg/hm2播量)为最高,产量以R2D1(15 cm行距、150 kg/hm2播量)为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