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酸枣仁保健食用油的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开发一种可食用的酸枣仁保健油。[方法]采用二氧化碳超临界萃取技术萃取酸枣仁油,然后通过分子蒸馏技术降低酸枣仁油的酸价与过氧化值,利用活性炭和白土的吸附特性进行脱色脱味处理。[结果]试验得到一种淡黄色澄清、味道浅的酸枣仁油,测得其酸价为2.03 mg/g,过氧化值为4 mmol/kg;气相色谱分析检测结果得出:棕榈酸含量5.00%,硬脂酸含量2.00%,油酸含量40.46%,亚油酸含量47.72%,亚麻酸含量0.39%。[结论]所得到的酸枣仁油基本上符合国家植物食用油卫生标准,可作为食用油使用,但其药理性质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浸出油、土榨油和冷榨油等3种不同工艺制取油,酸价、过氧化值和苯并[a]芘等质量安全指标进行测试分析,以探明不同加工工艺对茶籽油品质与食用安全性的影响。研究表明,3种工艺制取油,其酸价、过氧化值和苯并[a]芘随贮藏时间延长,总体变化呈增长态势。但3种工艺制油,酸价指标增幅分别为325.0%、136.0%和120.9%,质量安全指标合格率分别为20%、0和100%;过氧化值增幅分别为89.7%、46.1%和85.7%,合格率分别为20%、80%和100%;苯并[a]芘增幅分别为202.5%、177.8%和65.7%,合格率分别60%、40%和100%。因此,低温冷榨工艺制油,常温下在3 a贮藏期内,通过检测其酸价、过氧化值和苯并[a]芘增幅相对较少,分别是120.9%、85.7%和65.7%,且苯并[a]芘含量与贮藏时间的相关性不大,其质量合格率均为100%。其产品滋味柔和清香,色泽澄清透明,保持生理活性物质,质量风险可控,是一种高端木本油料植物食用油。  相似文献   

3.
利用远志籽为原料,采用超临界CO_2萃取技术,选择对远志籽油提取率影响较大的三种因素:萃取压力、萃取时间及乙醇夹带剂添加量,以提取率为考察指标进行正交试验,优化远志籽油的提取工艺;按照国标方法对制备的远志籽油的理化特性进行测定分析;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远志籽油的甘油三酯结构进行初步鉴定;通过气相色谱法对远志籽油的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远志籽的含油量为35. 24%;超临界CO_2萃取法萃取远志籽油的最佳条件为萃取压力30 MPa,萃取时间5 h,乙醇夹带剂用量25%,在此条件下远志籽油的提取率为95. 6%;制备的远志籽油的酸价为1. 79 mg KOH/g,过氧化值为5. 75 mmol/kg,其基本理化特性符合国家四级食用油的标准。通过薄层色谱法初步鉴定,远志籽油中含有甘油三酯和sn-2-乙酰基甘油三酯两种组分;气相色谱法对远志籽油的脂肪酸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其籽油含有6种脂肪酸成分,其中油酸和花生一烯酸含量较高,分别为31. 77%和49. 46%,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82%。该研究结果将为远志籽油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玉米油和菜籽油为样品,模拟高温油炸环境,对其在重复加热3次过程中的酸价、过氧化值、碘值、皂化值、维生素E的含量、重金属元素铅和微量矿物元素铜进行了测定比较。结果表明:菜籽油和玉米油经过3次加热,加热温度为180℃,加热时间为5 min后酸价呈上升趋势,其酸价值分别上升了43.48%和12.31%,而且菜籽油的酸价明显高于玉米油。这两种食用油经第3次加热后的过氧化值分别为6.912 mmol/kg和3.684 mmol/kg,其中菜籽油的过氧化值超过了一级油标准。经过二次加热后两种油的碘值均超过国标范围。玉米油在第2次和第3次加热后,皂化值已低于国标中的规定值。经过3次加热后,这两种油的维生素E含量分别降低了13.40%和5.44%。经过3次加热后的两种油铅铜含量均在国标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为探讨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萃取大蒜精油的工艺条件及分析其组成;[方法]采用超临界CO2萃取大蒜精油,研究超临界CO2萃取大蒜精油时,萃取压力、萃取温度、CO2流量和萃取时间对大蒜精油萃取率的影响,并采用气-质联用方法(GC-MS)分析了大蒜精油的组成;[结果]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45℃、CO2流量10kg/h、萃取时间80min;GC-MS分析确定了大蒜中24种化学成分,其中含量较高的为含硫化合物;[结论]超临界CO2萃取可提高大蒜精油萃取率,同时,其精油组成与水蒸汽蒸馏法和溶剂提取法得到的精油相似,是一种适宜的提取大蒜精油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4种煎炸油的煎炸特性,选出4种新款煎炸油中的最适煎炸油。[方法]以海皇调和油、海皇浓香花生调和油、海皇棉子调和油、福之泉食用调和油4种煎炸油为研究对象,以市售薯条为煎炸原料,测定4款煎炸油在加热过程中的色值、酸价、过氧化值和羰基价的变化。[结果]试验表明,4种煎炸油的色值、酸价和羰基价均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大,过氧化值随煎炸时间的延长先增大后减小。[结论]综合比较4款油后,福之泉食用调和油最适合煎炸。  相似文献   

7.
辣椒籽油中脂肪酸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辣椒籽油的理化性质和脂肪酸组成进行分析,探讨辣椒籽油成为新的食用油资源的可行性。[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测定辣椒籽油中脂肪酸的组成。[结果]辣椒籽油中含有34种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78.10%,其中必需脂肪酸亚油酸含量为69.79%。[结论]该研究表明辣椒籽油是一种营养很高的优质食用植物油。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酶法辅助提取对橄榄油理化性质和营养成分的影响,为陇南油橄榄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陇南油橄榄为原料,采用纤维素酶辅助法提取橄榄油,将酶法提取与未经酶处理提取的橄榄油作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以及理化指标测定。[结果]通过酶法辅助技术,橄榄油得率可提高3.48%,脂肪酸组分主要为油酸(81.78%)、棕榈酸(9.04%)、硬脂酸(1.50%)、亚油酸(7.01%)、棕榈油酸(0.52%),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超过了89%;酶法提取对橄榄油脂肪酸组分含量影响不大。橄榄油的酸价、碘值、皂化值、过氧化值4种指标符合国际食用油标准,纤维素酶辅助提取的橄榄油碘值高于未加酶提取的,其他3个指标基本相同。[结论]酶法辅助提取橄榄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和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9.
汤成龙  郝倩  王世雷  李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501-16504
[目的]研究萃取文冠果籽油的最佳工艺条件,分析文冠果籽油的组成。[方法]以文冠果仁为原料,采用索氏萃取法萃取文冠果籽油。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萃取文冠果籽油的工艺条件,考察溶剂种类、液料比、萃取回流次数等因素对文冠果籽油萃取率的影响。采用GC-MS方法分析文冠果籽油的组成。[结果]索氏法萃取文冠果籽油的最佳工艺参数是:较合适的溶剂为乙醚,最佳液料比为5∶1(ml∶g),适宜的萃取回流次数为5次,在此条件下,文冠果籽油的萃取率为46.0%。文冠果籽油的主要成分为油酸、亚油酸、油菜酸和棕榈酸等。[结论]文冠果籽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86%,其种类比花生油和橄榄油更多,其中首次发现存在11,14-二十碳二烯酸,表明其作为高级食用油具有的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低温冷藏期间鲜核桃指标响应及一级反应动力学非线性拟合,为鲜核桃贮藏提供一种新思路.[方法]以鲜核桃为试材,分别采用聚乙烯(PA/PE)复合膜真空袋和普通密封袋进行包装,以自然存放为对照,置于1~2℃、相对湿度85%~90%的条件下贮藏,每18 d对酸价、过氧化值、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指标进行测定,并结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对相关指标的变化进行非线性拟合.[结果]真空包装贮藏鲜核桃的保鲜效果优于密封包装贮藏和对照.贮藏至第72 d,真空包装贮藏的鲜核桃酸价和过氧化值分别为143 mg/100 g和2.58 mmol/kg,与对照及密封包装贮藏相比分别降低了25.52%和12.80%、41.36%和17.04%,丙二醛含量为5.34 mmol/g,较密封包装贮藏减少19.58%;CAT活性出峰时间明显推迟;SOD活性出峰时间在第54 d,较对照及密封包装贮藏推迟18 d,且第72 d时真空包装贮藏的鲜核桃SOD活性较高,为82.74 mg/min,较此时的对照及密封包装贮藏高12.66%和5.16%.两个主成分的综合指标累积贡献率达98.597%,其中酸价和过氧化值对鲜核桃贮藏品质的贡献率最大;一级反应动力学拟合的决定系数(R2)均在0.7000以上,真空包装贮藏下的酸价和过氧化值变化与一级反应动力学拟合程度最佳.[结论]真空包装贮藏能延缓鲜核桃果实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被氧化、较好保持果实品质,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能较好地反映果实贮藏期间酸价、过氧化值和丙二醛等指标的变化;酸价和过氧化值与鲜核桃品质变化关系密切,可作为评价其品质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以文冠果种子为原料,测定文冠果种子的理化指标,应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文冠果油,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压力、温度、时间对萃取效果的影响,确定了萃取文冠果油的最佳条件:压力40 MPa,温度50℃,时间120min。对超临界萃取的文冠果油进行了理化性质及GC/MS分析,结果显示,酸价为0.4mg KOH/g、过氧化值为0.042g/100g、碘值为113g/100g、芥酸9.49g/100g、水分及挥发物含量为0.01g/100g,其中共检测出11种脂肪酸。超临界CO2萃取的文冠果油工艺稳定可靠,并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以冷榨法提取的茶油毛油、不同精炼阶段获得的脱酸油、脱色油、脱蜡油及成品茶油为研究材料,对比分析了各阶段茶油的酸价、过氧化值、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5种茶油中,总酚含量以毛油最高,碱炼脱酸后的脱酸油总酚含量明显下降,而脱蜡后的脱蜡油总酚浓度上升了63.5%,原因可能是低温条件有助于茶油中酚类物质结构恢复,在无碱液影响下,酚类物质受破坏程度大大减少,总酚含量升高;过氧化值以脱酸油最低,脱酸油的过氧化值下降了29.3%;酸价以毛油最高,碱炼脱酸后,脱酸油的酸价下降最显著,比毛油下降了85.3%;茶油中抗氧化性物质浓度以毛油最大,经碱炼脱酸后的脱酸油抗氧化物质浓度比毛油下降88.9%;总酚与酸价的相关性最强,自由基清除能力次之,与过氧化值的相关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获得高出油率且原有生物活性物质最大限度保留的沙棘油,开发出新型天然烟用添加剂.[方法]以沙棘果为原料,采用CO2超临界萃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结合正交试验法研究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CO2流量、分离压力等因素对出油率的影响,并对沙棘果油进行卷烟加香试验探讨.[结果]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萃取压力选择为26 MPa、萃取温度47℃、萃取时间4h、CO2流速7 kg/h、分离压力6.0 MPa,在此工艺条件下沙棘油萃取率为5.82%.CO2超临界萃取工艺得到的沙棘油从酸价、碘价、皂化价、过氧化值等8项检测值符合国家标准,此提取工艺不会影响沙棘籽油的品质.卷烟加香试验结果表明,卷烟叶组中加入沙棘油后,能与烟香协调,提高香气质,增加香气丰富性,同时,还能减轻刺激性,去除杂气和改善余味.[结论]研究可为沙棘果油的萃取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卷烟增香保润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证明马尾松松针中抗氧化因子的存在及各因子与马尾松松针抗氧化作用的协同关系。[方法]以新鲜马尾松松针为试材,通过测定其提取液的过氧化值、酸价、VC、VE、VP和胡萝卜素含量研究了马尾松松针的抗氧化特性。[结果]与未添加马尾松松针提取物的油脂相比,添加了马尾松松针提取物的油脂在同一时间测定的酸价较小,其在不同时间测定的酸价变化值也较小。添加了马尾松松针提取物的油脂被氧化的程度远远小于未添加马尾松松针提取物的油脂。马尾松松针提取物的Vc含量为4.092mg/kg,VE含量为21.000μg/kg,VP含量为36.385μg/kg,胡萝卜素含量为10714.300μg/kg。各抗氧化因子对松针抗氧化特性都有协同增效作用。各因素的协同增效作用依次为:VC>VP>VE>胡萝卜素。[结论]马尾松松针含有抗氧化因子,可以作为功能食品的素材。  相似文献   

15.
[目的]优化超临界CO_2法萃取紫苏籽油的条件,并分析紫苏籽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法优化萃取时间、萃取温度和萃取压强,用GC-MS分析紫苏籽油的化学成分组成。[结果]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结果分析得到,最优紫苏籽油萃取条件为:萃取时间4h,萃取温度40℃,萃取压强23 MPa,在此条件下的得油率为12.43%。用GC-MS分析紫苏籽油化学成分,结果表明α-亚麻酸的含量达到76.183%。[结论]在试验所得条件下,可获得高质量和高纯度的紫苏籽油。  相似文献   

16.
紫苏油的脂肪酸组成、维生素E含量及理化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气相色谱(GC)分析了紫苏油的脂肪酸组成,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了紫苏油中维生素E含量,并对紫苏油的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紫苏油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93.707%,其中亚麻酸含量最高,为60.752%,亚油酸和油酸含量分别为15.761%和17.194%;紫苏油中维生素E的总含量为500.9 m g/kg;紫苏油比重为0.928 8,折光指数为1.481 7,酸价为2.9 m g/g,碘价为1 980 g/kg,皂化值为190.7 m g/g,不皂化物为0.6%,水分及挥发物为0.07%,过氧化值为3.7 mm o l/kg。紫苏油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营养保健油。  相似文献   

17.
以白鲢(Hypophthalmichthyx mortitrix)为原料,研究食盐添加量、腌制温度、腌制时间和干燥条件对干腌法制作的腌腊鱼中亚硝酸盐含量、酸价、过氧化值、TBA值和挥发性盐基氮含量的影响,考察腌腊鱼生产中安全性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腌制条件和干燥方式对腌腊鱼中亚硝酸盐含量、酸价、过氧化值、TBA值和挥发性盐基氮含量的影响显著;食盐添加量越小,腌腊鱼中亚硝酸盐含量、酸价和挥发性盐基氮含量越高;腌腊鱼的腌制温度越高、腌制时间越长,其亚硝酸盐含量、酸价、过氧化值、TBA值和挥发性盐基氮含量则越高。在4种干燥方式中,真空冷冻干燥所制得的腌腊鱼中亚硝酸盐含量、酸价、过氧化值、TBA值和挥发性盐基氮含量较低,而微波干燥制得的腌腊鱼的酸价、TBA值和挥发性盐基氮含量较高。采用食盐添加量为6%,腌制温度为10℃,腌制时间为4 d的工艺条件,经干燥所制得的腌腊鱼中亚硝酸盐含量≤2.55 mg/kg,酸价≤0.63 mg/g,过氧化值≤0.18 g/kg,TBA值≤10.54 mg/kg,挥发性盐基氮含量≤229.6 g/kg,均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腌腊鱼食用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辉光放电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不同类型食品的杀菌效果,同时对杀菌后的食品品质变化进行评价.[方法]应用辉光放电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鱼肉、奶粉、牛奶、淀粉、橙汁5种食品进行杀菌试验,对杀菌前后鱼片的过氧化值和酸价、橙汁饮料的维生素C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辉光放电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5种不同类型食品均具有明显的杀菌作用,但不能将细菌全部杀灭;对鱼片的过氧化值、酸价没有显著影响,对橙汁饮料中的维生素C略有影响.[结论]辉光放电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对食品具有明显的杀菌效果,其优势是绿色、安全、环保.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萃取核桃油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新疆产的核桃为原料,去皮后经过液氮冻干处理或烘干处理,然后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萃取核桃油,研究不同萃取时间对核桃油产率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条件,并采用气相色谱仪对核桃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经试验确定的适宜工艺条件为:原料去皮液氮冻干,萃取温度40℃,萃取压力31MPa,萃取时间4.5 h,分离温度50℃。在此条件下获得的核桃油产率为59.26%。经过液氮处理的原料得到的油颜色比未经液氮处理的浅,且核桃油产率也较高。由气相色谱分析得知,核桃油产品中亚油酸含量为59.83%,油酸含量为21.65%,亚麻酸含量为10.95%。[结论]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所得的核桃油体澄清透亮,呈浅黄色。  相似文献   

20.
棕榈油与常见食用油脂肪酸组分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静  王永  杨耀东  雷新涛  肖勇 《南方农业学报》2016,47(12):2124-2128
[目的]比较棕榈油与常见食用油脂肪酸组分的差异,为其作为优质食用油的品质改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气相色谱检测6种市售食用油及20份新鲜油棕果提取的棕榈油,比较各油脂的脂肪酸组分差异,并分析新鲜油棕果提取的棕榈油脂肪酸组分间的相关性.[结果]6种食用油的油酸含量均较高,最高的是油茶油,油酸含量高达74.34%,最低的是葵花籽油,为15.25%;亚油酸含量则以葵花籽油最高(60.92%),油茶油最低(7.08%);棕榈油中棕榈酸占脂肪酸总量的40.96%,其次为油酸,所占比例为35.31%;各食用油中的月桂酸、肉豆蔻酸和硬脂酸含量均较低.芝麻油、油茶油、菜籽油、花生油和葵花籽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较高,在76.00%以上.对20份新鲜的油棕果进行脂肪酸组分分析,发现部分油榈种质油酸含量较高,可达53.48%,亚油酸含量最高为16.64%;棕榈酸与油酸呈较强的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58.[结论]棕榈油中脂肪酸组分与其他常见食用油的脂肪酸组分含量差异明显,其棕榈酸含量较高,油脂饱和度也较高,但棕榈酸与油酸呈负相关,可在育种工作中培育高油酸、低棕榈酸的油榈品种,使其成为优质的食用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