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赤潮是海洋灾害之一。赤潮不仅破坏了海洋资源,恶化了海洋生态环境,而且还能间接引起食物中毒,危及人类健康。世界沿海国家几乎都发生过因食用被赤潮生物污染的海产品而中毒死亡的事件。 赤潮造成明显的海洋灾害是在20世纪以后,主要是由于沿海工业高速发展,大量污水排放入海引起的。在本世纪的五六十年代,赤潮大多发生在工业发达国家的沿海水域,到70年代,在发展中国家沿海也出现赤潮,印度、菲律宾、马来西亚以及非洲、南美洲沿岸都有赤潮发生,赤潮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海洋灾害。  相似文献   

2.
赤潮的频繁发生,严重地影响海洋生态环境.威胁到海洋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每发生一次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这种情况早已引起各方向的人力关注。笔者在2006年9月上旬至10月19日期间,对鸭绿江口沿海局部发生赤潮情巩进行调查和研究,认为这次赤潮虽然没有造成大血积的死贝现象.但在产量上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经统计因体弱而减产约10%左右。  相似文献   

3.
连云港海州湾海域赤潮生物的种类调查及形成原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潮是当今世界海洋的一大灾害,赤潮发生的海域的相对稳定、正常运转的生态系统将遭到严重破坏,甚至人们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都有可能受到威胁。在海滨旅游区,如果时有赤潮发生,必将降低环境质量,破坏景观,以致影响旅游业的发展,因此赤潮已成为许多沿海国家和地区有关部门普遍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日前,温州市人民政府转发了由海洋与渔业部门编制的《温州市赤潮防灾减灾应急预案》,要求沿海各县级人民政府及市政有关职能部门在市政府的统一指挥下,在赤潮灾害多发期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协同做好防灾减灾应急指挥工作。近年来,由于受瓯江、飞云江、鳌江等入海水流影响,温州市沿海赤潮频发,严重制约了海洋经济的发展。《温州市赤潮防灾减灾应急预案》的出台,标志着一个由温州市政府牵头、海洋与渔业、环保、海事、卫生防疫、财政、新闻等多个部门协作的赤潮防灾应急反应体系的建立。温州市建立赤潮防灾减灾联合应急行动机制@傅国君…  相似文献   

5.
海水养殖环境赤潮生物的发生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赤潮的发生越来越频繁,危害也越来越大。我们在海洋调查的基础上发现我省沿海海域主要有17种造成赤潮的浮游生物,而在养殖池中发现的赤潮生物有23种。针对如潮发生的生物化学因子,我们试用天然沸石粉和化学药品相混合,制成混合药剂用来改善养殖池水环境,控制赤潮的发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赤潮不仅恶化环境,危害海洋生物;而且也影响滨海景观,直接或间接地危害人体健康。随着海洋污染的日趋严重,赤潮的发生频繁,范围不断扩大,不仅出现于沿海港湾,大洋也时有发生,危害程度越来越大。因此,赤潮已成为当前沿海国家亟待解决的大患。  相似文献   

7.
赤潮是海洋自然灾害之一,近十年来频率增多、范围扩大、时间延长,大有发展之势。位于广东省沿海中部的珠江口是赤潮乡发区,但这几年来赤潮区域逐步向东、西方向扩展,例如 1998年3月中旬,珠江口范围内的香港海域发生赤潮后迅速向粤东、粤西两侧蔓延.这股持续了一个月的大规模赤潮,给粤港两地海水养殖业带来了3.5亿元的经济损失。 令人惊奇的是粤东汕尾港,这些年来虽曾有过赤潮生物带出现,但却幸运地通过了频频发生的赤潮灾害。由于水体富营养化是赤潮的的诱因,而汕尾港区范围内有3500多个养鱼网箱、200多公顷鱼虾池…  相似文献   

8.
赤潮及其对渔业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绪兴 《水产科学》2006,25(1):45-47
海洋生态环境恶化是制约海洋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问题,也是阻碍海洋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海洋污染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其中对渔业资源危害最大的就是赤潮,赤潮已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海洋灾害。近20年来,赤潮的危害日益严重,已受到了许多沿海国家的关注。1赤潮及其成因1.1赤潮基  相似文献   

9.
有害有毒赤潮是伴随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影响日益扩大的一种海洋灾害.近年来随着经济高速发展、人口不断增加、我国沿海富营养化日趋严重、环境恶化,有害赤潮发生的频率、规模、危害增加,对我国的海域生态环境、渔业生产带来严重的破坏,特别是有毒赤潮,直接威胁人类的健康.因此如何快速检测有害有毒赤潮,以便采取防御措施,减少损失和危害,是赤潮研究中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0.
《水产养殖》2009,(6):20-20
浙江省海洋监测预报中心日前称,浙江省近海海域即将进入赤潮高发期。2009年4月23日,温州苍南县大渔湾一带海域发生赤潮,面积约60平方公里,呈块状分布。24日赤潮面积扩大为80平方公里。受降雨影响,25日赤潮已消散。截至目前,赤潮发生海域尚无鱼、虾死亡报告。这次赤潮已临近养殖区,预计近海海域即将进入以甲藻为主的赤潮高发期。  相似文献   

11.
《水产科学》2003,22(5)
20 0 3年 6月 2 6~ 2 7日 ,东港市海洋环境监测站和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大连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在实施赤潮监控区项目过程中 ,发现大洋河口海域各项监测指标变化异常 ,特别是浮游生物量剧增 ,有明显发生赤潮前兆。该市海洋与渔业局接到监测报告后 ,立即向沿海乡镇和赤潮预报志愿者发出预警 ,建议各港湾养殖单位和个人 ,在预警未解除之前 ,停止向养殖池进水。由于预报及时 ,措施得当 ,加上正置大潮期 ,海水流动性较强 ,使赤潮仅仅持续 2d ,未给生态环境及养殖生产造成破坏和损失。丹东市有效防止赤潮危害$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办公室…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福建沿海主要港湾和养殖区不断有赤潮发生。赤潮爆发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和海洋渔业资源,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而且还对人体健康和生命有严重危害。本文就1989年以来发生在福建沿岸的赤潮进行详细报道,同时提出了福建省赤潮发生的特点及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5月26日,据浙江温岭市海洋与渔业环境监测站监测,该市的大港湾、隘顽湾、石塘至松门沿海出现大面积的赤潮,总面积约100km2以上,赤潮呈块状分布,颜色呈红褐色,优势种类为具齿原甲藻(无毒),浓度为1240万个/L。由于本次赤潮已影响大港湾、隘顽湾2个海水养殖区,日前还不能马上消退,可能对该市沿海养殖业及居民生活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希请有关方面采取措施加以防范。  相似文献   

14.
东海是我国赤潮的多发海区。近十余年来有关的海洋、水产研究单位先后开始了对东海的赤潮进行研究工作。初步研究表明,引起东海赤湖频度最高的生物为夜光藻和束毛藻,此外,也出现多种类的混合型赤潮.东海赤潮通常形成于营养物质丰富的河川径流影响明显的河口锋区(长江口和杭州湾)及上升流海区(浙江中部沿海)。在短期内(约一周)海水C迅速增温大于2℃者及连续天数较长的潮湿闷热天气持续一周以上者,均可视为赤潮暴发的预警性征兆。赤潮对渔业的危害表现为,破坏渔场饵料基础导致渔获量下降;影响贝藻类生长,导致贝藻死亡。  相似文献   

15.
1998年3—4月份,广东省沿海海域发生了历年来规模最大的赤潮,它所波及的范围达数千平方公里,其中以珠江口海域的珠海、香港、深圳灾情最严重,全省仅网箱养殖鱼类一项累计死亡就高达350吨,造成经济损失约4500万元。六十年代以前,我国有字记载的赤潮仅4次,但随着沿海工农业生产的高速发展和人口密度的急剧增加,赤潮也频频发生,特别是深圳大鹏湾更是每年都要发生规模不等的赤潮。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水产》2002,320(7)
进入夏季以来,沿海地区频繁发生赤潮,威胁着渔业资源和水产品质量安全。为保护渔业生产者的利益,保证水产品质量安全,农业部近日发出《关于密切监测赤潮发生积极预防减少渔业损失的紧急通知》。通知要求:沿海各地要紧急行动起来,采取有效措施防灾减灾。一是组织有关环境监测单位做好充分准备,采取一致行动,对赤潮发生和发展进行密切监测监视跟踪,准确预警预报灾情,及时通告有关生产者,并协助生产者做好防灾减灾准备工作;二是组织有关水产品质检单位,对于赤潮发生期间生产的海水产品,特别是贝类等易受污染的产品,实行严格质量…  相似文献   

17.
厦门海域赤潮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国斌 《中国水产》2012,(10):27-29
厦门地处我国东南沿海——福建省东南部、九龙江入海处,西部与漳州毗邻,北接泉州,东南与金门岛隔海相望.厦门海域环绕厦门岛,主要由同安湾、西海域、东部海域组成,其中同安湾与厦门西海域由高集海堤隔开,并通过一闸口相连.近五年来,发生在厦门海域的赤潮呈多元化的趋势,以前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冬季赤潮接连发生,引起赤潮的赤潮生物种类也不断出现以前未引起过赤潮的种类. 厦门海域的赤潮研究已有较多报道,但近五年来有关赤潮的研究报道较少,特别是没有较系统介绍近几年赤潮现状的报道.本文通过近五年厦门海域赤潮的发生情况,详细地分析赤潮现状并提出对策,以期为实现厦门海域赤潮研究和控制,海洋保护和管理,改善海洋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赤潮是局部海区环境条件的改变,导致某些浮游生物暴发性的异常增殖,使海水变色的一种生态现象。赤潮的发生使海洋生态环境恶化,给海洋渔业、沿海滩涂的海水养殖带来严重的损失。射阳县近两年来,虽然发生了三次较大水域范围的赤潮,但由于监测站的同志及时发现并跟踪其活动变化情况,采取了抢水、关闸、保证措施,使射阳县的万亩对虾没有受到赤潮的危害,连续两年获得丰收。今年可产对虾1400吨以上,实现单产,总产超历史。  相似文献   

19.
近几十年来,我国沿海赤潮灾害日益严重,严重危害着海洋渔业、近岸旅游业以及海洋经济的发展,同时也给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威胁。赤潮生物的防治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本文对赤潮的危害及防治对策进行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20.
赤潮是影响海洋劳动者收入最经常、最直接的因素,赤潮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海洋劳动者的就业和收入水平,涉及的数额很大,范围很广,主要表现在海洋赤潮通过赤潮水体和赤潮生物毒素经由海洋各产业影响海洋劳动者收入。文章基于海产品市场、海产品经营者市场和海产品消费者市场,将赤潮与海洋劳动者收入的关系通过经济学分析细节化、系统化和全面化地展现出来,为研究作好整体的铺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