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3种旱地移栽机栽植器的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何扬清  尹文庆  章士秀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4):6722-6723,6725
对钳夹式、挠性圆盘式和吊杯式3种栽植器的主要参数进行了计算,分析了移栽机前进速度、栽植频率和株距3者的关系,推导出了零速投苗的条件、传动比与株距调节表达式,并对3种栽植器的工作过程及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RTK GPS mapping of transplanted row crops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This study demonstrated the feasibility of using a real-time kinematic (RTK)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to automatically map the location of transplanted row crops. A positive-placement vegetable crop transplanter retrofitted with an RTK GPS receiver, plant, inclination, and odometry sensors, and an on-board real-time data logger were used for transplant mapping in the field during planting. Sensing the location where each plant was placed in the soil using an absolute shaft encoder mounted on the planting wheel proved to be more robust and accurate than using an infrared light beam sensor to detect the stem location of each plant immediately after planting. Field test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ean error between the plant map locations predicted by the planting data and the surveyed locations after planting was 2 cm, with 95% of the predicted plant locations being within 5.1 cm of their actual locations. Along-track errors were greater than transverse-track errors indicating that some improvement in plant map accuracy might be obtained by characterization of dynamic planting effects on final plant location. Overall, the system was capable of automatically producing a centimeter-level accuracy plant map suitable for use in precision plant care tasks such as intra-row weed control.  相似文献   

3.
吊篮一鸭嘴式移栽机栽植器运动轨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志国 《安徽农业科学》2011,(19):11932-11932,11935
针对秧苗难立苗问题,以吊篮一鸭嘴式移栽机为例,建立了栽植器的运动方程,推导出特征参数λ的值。根据零速投苗原理,当λ=l时,能够保证秧苗的直立度。在ADAMS软件中建立了仿真模型,并对其进行了运动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吊篮在前进方向存在零速点,其运动轨迹是一条近似摆线,符合λ=1时的情况,实现了零速投苗。  相似文献   

4.
丘陵山地独轮驱动插秧机是针对丘陵山地的所设计的水稻插秧机。为保证水稻栽植的顺利进行,栽植运动的传动系统的设计至关重要。本文对栽植运动的传动系统进行的分析和计算,得到合理的机构参数,为插秧机栽植运动的传动系统的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甘薯秧茎切碎还田机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UJH-850型秧茎切碎还田机由机架总成、上连杆总成、上下悬挂连接板、齿轮箱总成、切削粉碎主轴总成、限深轮总成和传动机构组成.它和轮式拖拉机配套作业,用于垄作薯类秧茎的粉碎还田.一次完成秧茎的收割、粉碎、还田等项作业.该机的切碎刀轴总成和限深轮的仿形功能使该机具能够适应垄作甘薯的种植特点.田间试验结果表明,4UJH-850型秧茎切碎还田机在作业过程中性能稳定,可靠性高,性能测试试验结果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6.
不同栽植密度下紫花苜蓿叶生产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种植密度下苜蓿的叶生产量。[方法]以公农1号紫花苜蓿为试材,设5个种植密度处理,研究栽植密度对紫花苜蓿叶生产量的影响。[结果]在不同栽植密度下,紫花苜蓿单位面积分枝数、叶片数、茎重、叶重和干草产量5个性状在同一刈割时期及全年度各有不同程度的变化,且在某些密度处理间存在显著差异。苜蓿单位面积分枝数、叶片数、茎重、叶重和干草产量均以密度A处理(20cm×20cm)最多或最高,分别为855枝/m^2、42 253叶/m^2以及698.88、464.55和1163.43g/m^2。相关分析表明,苜蓿的单位面积分枝数、叶片数、茎重和干草产量与单位面积叶重均呈线性正相关,对叶生产量的贡献大小依次为干草产量、茎重、叶片数和分枝数。[结论]5个栽植密度中,以密度A处理的叶生产量最高,其次为密度B处理(30cm×30cm)。  相似文献   

7.
收获期马铃薯茎秧切割强度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有马铃薯杀秧机存在杀秧阻力大,打碎长度合格率低,带薯率高,作业效率低等问题,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依照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分析方法建立切割方式、切割速度、切割高度与切割强度的数学模型,对各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进行分析,并对刀型和切割方式进行单因素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刀型和切割方式对马铃薯茎秧的切割强度均达到极显著影响(P0.01),锯齿刀优于光刀,滑切优于正切;切割方式,切割高度对切割强度影响极显著(P0.01),切割速度对切割强度影响较显著,三因素的交互作用均不显著(P0.05);切割方式、切割高度和切割速度对马铃薯茎秧切割强度的影响依次由强到弱。  相似文献   

8.
加工番茄“宽垄不翻秧”栽培模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全新的栽培技术。试验将“宽垄不翻秧”栽培模式与普通栽培模式在优质丰产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加工番茄“宽垄不翻秧”栽培模式在提高加工番茄的商品产量(“宽垄不翻秧”栽培模式总产量为97.74 t/hm2,传统栽培模式总产量为91.78 t/hm2,前者比后者增加6.5%),改善果实的品质(“宽垄不翻秧”栽培模式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4.83%,传统栽培模式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4.33%,前者比后者增加11.5%),减少烂果,增加商品果率(“宽垄不翻秧”栽培模式果实的平均商品果率、烂果率和日灼果率分别为98.21%、1.62%和0.17%;传统栽培模式果实的平均商品果率、烂果率和日灼果率分别为83.67%、15.88%和0.45%);减轻病害方面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水泥电杆规格、传统搬运栽杆技术要求和方法及其不足的基础上,以叉车车身为基础,对专用的栽杆工作装置进行总体和主要机构设计.工作装置主要由夹持装置、旋转盘、提升机构(门架装置)、垂直度调整机构组成.水泥电杆搬运栽杆机的工作过程由装夹、提起、水平移动、提高、旋转、对准、扦插等组成,实现了一机多用,提高了水泥电杆搬运栽杆...  相似文献   

10.
杨民  王笛  郭成献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923-20924
针对目前棉花种植规模扩大、程序多等特点,研究设计了新型棉花移栽机。其关键部件配苗机构,由8个独立的漏斗型容腔构成,保证配苗工作的稳定有序进行。靠近中心的开合板内侧连接着高强度的支撑轴,随着中心支座的旋转,内侧开合板与外侧开合板在啮合力作用下同步打开或关闭,保证秧苗在打开状态下自动落入接苗口。该机实现了棉花轻简机械化移栽作业,适合于棉花和烟草的秧苗种植。  相似文献   

11.
不同修剪方法对猕猴桃新蔓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不同修剪方法对猕猴桃新蔓发育和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合理冬季修剪能够显著提高成蔓率、开花量、结果量、坐果率、单株产量和平均单果重,其中,以剪留春蔓段1/4处理的效果最好,其次是剪留春蔓段1/5处理的效果,最差是剪留春蔓段1/3处理的效果;通过合理夏季修剪能够显著提高开花蔓数量、开花量、结果量、坐果率、单果重、含糖量和小区产量,其中,以留5~6片叶处理的效果最好,其次是留7~8片叶的处理和留3~4片叶的处理,而效果最差的是留9~10片叶的处理.  相似文献   

12.
8寸插秧机在双季稻区的应用及配套农艺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不同行距插秧机对双季稻产量的影响及配套农艺技术,以11个早晚稻品种为材料,设置8寸和9寸两个机插行距,系统测定不同处理的机插质量和产量。结果表明:8寸插秧机的机插质量高,作业性能稳定;8寸插秧机较9寸插秧机,早稻增产347.30 kg/hm2,增产率达5.49%,晚稻增产579.54 kg/hm2,增产率达9.12%。基于试验支持研究和已有相关研究成果,制定了适应8寸插秧机的配套农艺技术。  相似文献   

13.
杂交水稻制种父母本同栽插秧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杂交水稻制种父母本人工插秧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设计一种杂交水稻制种父母本同栽插秧机,可以同时栽插2行父本钵体苗和10行母本毯状苗。该机器在2ZT 9358型乘坐式水稻插秧机的基础上研制而成,根据杂交水稻制种农艺要求,确定了关键结构参数,并设计了父母本秧苗分插机构和移箱机构螺旋轴等关键零部件。田间试验表明:该机作业性能良好,生产率为0.35 hm2·h-1,父本秧苗和母本秧苗的伤秧率分别为2.7%,2.4%,漂秧率分别为2.2%,2.0%,漏插率分别为3.1%,3.2%,翻倒率分别为2.5%,2.1%,插秧深度合格率均为94%,相对均匀度合格率分别为90.5%,91.8%,符合水稻插秧机技术条件(GB/T 20864-2007),可满足实际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4.
针对自制油菜移栽机栽植机构作业质量差的问题,利用Matlab语言建立了栽植机构的运动模型,分析机构参数对作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小曲柄的长度及2曲柄的夹角和摇杆的长度对机构的作业性能有重要影响。根据这些参数对作业轨迹曲线的影响趋势,寻找到一组较优化的机构参数。当轨迹高度为181 mm、株距为240 mm时,入土轨迹与出土轨迹的重合度好,出土轨迹基本保持竖直,在投苗点附近时,栽植器的最大速度为0.048 m/s,其姿态保持与水平面垂直,加速度的波动范围小,能满足油菜移栽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南方丘陵山区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旨在探析南方丘陵山区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现状,为发展水稻生产机械化提供参考。阐述了南方丘陵山区水稻机械化育插秧存在现有水稻品种对机械化插秧的适应性差、育秧与取土难、播种量大、缓苗期长、育秧分户经营、适应双季稻农艺生产要求的插秧机短缺及插秧机成本高等问题,并从农机农艺融合的角度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6.
1987~1988两年在杭州采用莲鞭扦插法代替传统的种藕繁殖,结果表明,莲鞭扦插具有下列优点:1.节约种藕.扩大繁殖系数.加速良种繁育.2.提高藕田复种指数,3.延长嫩藕上市时间.4.所结的藕体大小比较均匀,适宜作种藕.  相似文献   

17.
直铲式树木移植机下铲阻力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铲刀是树木移植机的关键作业部件,目前由于缺乏铲刀下铲过程中下铲阻力的定量描述,使铲刀乃至整机的设计水平受到一定限制。本文通过对直铲或树木移植机铲刀下铲过程及受力状况的分析,应用土壤—机器系统力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研究方法,建立了该铲下铲阻力的数学模型,并由此提出了减小其下铲阻力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索叶菜型甘薯高产栽培安全施肥技术以及对其进行产业化开发,采用不同种植密度、不同肥料类型、不同施肥水平以及测定作菜食用部分硝酸盐积累情况等试验,初步明确了中长蔓分枝品种适宜种植密度为每公顷30~33万株,短蔓分枝强的品种适宜种植密度为每公顷27~30万株。施足肥料、多施氮肥对提高茎叶产量和茎叶鲜嫩度有明显效果,多施有机肥、拉长追肥间隔期以及优化配方施肥是降低茎叶硝酸盐含量行之有效的措施;而培育壮苗、合理密植、及时采摘、清洁园地、优化施肥、重施基肥以及加强管理、运用水肥促控技术、调节茎叶生长速度是叶菜型甘薯高产栽培与施氮安全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我国树苗栽植机械化水平相对较低,扶苗机构为树苗移栽机植苗系统中的关键机构之一。研发针对我国杨树苗移栽机的齿轮齿条式扶苗机构,可以保证树苗移栽设备的栽植效果。  方法  首先针对长杆式树苗移栽作业,分析速生杨树苗的物理特性,得到树苗的长度、地径变化范围数据,提出一种齿轮齿条式扶苗机构的设计方案,分析齿轮齿条式扶苗机构栽植性能与运动参数的关系,计算其扶苗支撑架的初始位置以及确定扶苗工作行程,利用接触碰撞算法计算齿轮齿条啮合的约束条件和运动参数。使用ADAMS仿真软件建立扶苗机构多刚度接触动力学模型并进行仿真,探究齿轮齿条模数对扶苗效果的影响,通过扶苗支撑架质心的位移和速度变化曲线分析扶苗运动的准确性,通过传动齿轮转速变化和齿轮齿条啮合力变化验证扶苗机构结构的传动性能。  结果  齿轮齿条模数为9,扶苗效果最佳,此时扶苗支撑架质心在前进方向上的速度波动较小,并且位移变化稳定,位移和时间量近似于线性关系,扶苗过程接近匀速运动,速度为122 mm/s左右;扶苗运动单次工作行程达到599.9 mm,满足了实际需要大于568.4 mm的设计要求;扶苗机构各级齿轮动力传递稳定,齿面最大接触力为512.6 N,远小于材料强度,没有发生跳跃情况和阻滞情况。  结论  齿轮齿条式扶苗机构可以满足杨树苗栽植的扶苗运动要求,实现零速移栽,保证了树苗栽植直立度,并且有效改善了以往树苗栽植过程中的扶苗方式,具有良好的运动稳定性,安全高效。本研究对造林机械设备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灵武长枣优质高效的培肥措施,提高果实品质和果实产量。方法 采用行间生草与树盘覆盖交叉处理,生草草种选用白三叶和黑麦草,树盘处理采用覆盖园艺地布、覆盖稻草、清耕3种模式,以全园清耕为对照,测定枣园果实性状及其产量,分析不同培肥模式对灵武长枣种植园土壤特性和果实性状的影响。结果 与全园清耕相比,行间种植黑麦草、树盘覆盖稻草组合模式可增加果实纵径、提高果实硬度(2.22%)及其产量(38.01%)。行间种植白三叶、树盘覆盖稻草组合模式可有效提高坐果率(66.17%)、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1.95%)和类黄酮含量(29.79%);行间种植黑麦草、树盘覆盖稻草组合模式可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整体孔隙度。行间种植白三叶、树盘覆盖园艺地布组合模式可提高0~20 cm土层的速效磷含量17.68 mg/kg,土壤整体碱解氮含量增加53.44 mg/kg、土壤孔隙度提高了0.09%。行间种植白三叶、树盘覆盖稻草组合模式可提高土壤碱解氮含量52.78 mg/kg、增加土壤整体有效磷含量1.78 mg/kg。结论 行间种植白三叶、树盘覆盖稻草和行间种植黑麦草、树盘覆盖园艺地布2种组合模式可提高灵武长枣果实品质。“黑麦草+稻草”模式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整体孔隙度;“白三叶+稻草”模式提高土壤速效钾、有效磷、碱解氮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