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痈肿是一种急性皮肤炎症,中医将颈部痈肿称“砍头”,背部痈肿称“搭背”。此两处的痈肿症状十分凶险,因此才有“砍头”的说法。如果忽视治疗,使患者遭受数十天疾病的折磨,体质变得十分虚弱,如中老年患痈肿,治疗如不及时,可能因此而丧命。  相似文献   

2.
土贝母俗称野瓜蒌,为葫芦科植物土贝母的干燥块茎.土贝母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其中皂甙类含量最高,也是最主要的活性成分.研究表明,土贝母的主要成分具消痈肿、治乳痈的功效.  相似文献   

3.
土贝母俗称野瓜蒌,为葫芦科植物土贝母的干燥块茎.土贝母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其中皂甙类含量最高,也是最主要的活性成分.研究表明,土贝母的主要成分具消痈肿、治乳痈的功效.  相似文献   

4.
家畜疮疡痈肿等外伤治疗鲜蒲公英100g、鲜地龙5—10条、枯矾20g共捣泥状,患部常规处理后外敷,隔1—2日敷1砍,连敷2—3次。家畜疮疡痈肿等外伤治疗...  相似文献   

5.
穿心莲为爵床科植物穿心莲的地上部分,味苦,性寒,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口舌生疮,泻泄痢疾,痈肿疮疡,效果明显.笔者在用穿心莲注射液治疗82例犬病过程中,发现2例过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母马直肠痈肿,目前尚未见到有关的报道,在我县也是首次发现,该病对繁育和使役能力影响很大。1985年4月3日以来,笔者先后诊治母马直肠痈肿37例,收到满意效果,特予报道,以资交流。 (一)主症患马食欲减退或废绝,精神沉郁,便秘,腹痛,腹胀,排粪努责,粪球表面附有粘膜,且多带有脓血,  相似文献   

7.
家畜痈肿是由于受各种机械外伤、蚊虫叮咬、气血瘀积等因素所致.采用西药治疗耗时长而药费高,养畜户难以承受.笔者在农村多年从事畜病诊疗,根据经验自拟中草药配制止痛消肿酊,从1976年至今临床应用效果满意,费用低廉.现将方药及制备应用叙述于后,仅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8.
乳房炎在中兽医学上又称乳痈,是痰、湿、气、血郁结不散化而为炎.因饲养管理不善,久卧湿热之地,湿热毒气上蒸,侵害乳房;或因肝郁气滞,乳络失畅以致乳房气血凝滞,郁结而生痈肿[1].  相似文献   

9.
<正>马属动物的肩疮病例较为常见,首先常常由于外感六淫之气:六淫之气侵入经络,阻碍经络中气血的运行,致使气血凝滞,形成痈肿。如《内经.痈疽篇》曰:"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泣,血泣则不通,不通则卫气归之,不得反复,故痈肿。寒气化为热,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其次是由于内伤饥饱劳役:由于劳役过度,饮喂失调,久之畜体衰弱,营卫不和,气血凝结而成。如《元亨疗马集.疮黄疔毒论》曰:"疮者,气之衰也,气衰而血  相似文献   

10.
1 病因病理 外感寒邪,寒滞血凝,气血运行不畅.《内经》云:"寒邪客于经络之中则血氵啬,血氵啬则不通,不通则卫气归之不得复反,故痈肿.寒气化为热,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  相似文献   

11.
红小豆的种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小豆是我国北方主要杂粮品种,为短日照喜温作物.在家畜疾病治疗中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据《本草纲目》记载,红小豆具有味甘、性平、无毒、下水肿、排痈肿脓血、疗寒热、止泄痢、利小便、治热毒、散恶血、除烦满、健脾胃等功效.适当发展红小豆生产,对调整种植业结构,发展外向型经济及现代化农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兽医临床中,经常遇见家畜身患痈肿疮癀等外壳感染症,导致家畜生长缓慢,肉品、皮张等质量降低、影响了养殖经济效益。本人在诊治这类疾病中,总结出用生肌散加蒲公英、鱼腥草、白药子的疗法治愈家畜痈肿疮癀外损感染156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其方剂、功效、主治、方解等阐述如下:1方剂组成煅龙骨6g、黄丹9g、轻粉6g、赤石脂9g、煅炉甘石6g、寒水石3g、海螵蛸15g、冰片2g、蒲公英20g、鱼腥草20g、白药  相似文献   

13.
马皮下蜂窝织炎是发生在马皮下疏松结缔组织内的急性弥漫性化脓性炎症,以四肢皮下肿胀、疼痛剧烈、机能显著障碍,并伴有全身症状为特征.西兽医认为,该病主要是溶血链球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致病菌感染所致;中兽医则认为皮下蜂窝织炎(痈肿)是由外感六淫或内热壅盛,侵入肌肤、经络,使患部气滞血瘀,而致本病.笔者采用中西结合治疗马皮下蜂窝织炎5例,均痊愈.  相似文献   

14.
疮乃外感六淫之气,侵入经络,阻碍经脉中气血的运行,致使气血凝滞,形成痈肿。寒气化为热,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黄,外感病邪,相搏肌肤,卫气受阻,经络郁塞,气血相凝,遂成本病。毒者即疮,乃六腑之毒,气血而凝,疮痈肿毒是由于感受湿热火毒,或内生炽热,热毒浸淫肌肤而成。  相似文献   

15.
姜石,其形似姜,以形得名,在《本草纲目》中有“咸寒无毒,主治热碗豆疮,疔毒等肿和乳痈肿大”的记载,现代诸多的中草药书籍中也末见过详细介绍。我省晋南民间有用其治疗胃病和洗治关节扭伤的流传,  相似文献   

16.
前言 由于蜂针疗法是通过针刺刺激和蜂毒作用机体两种途径而实现临床治疗目的。所以传统选用蜂针疗法所针对的疾病,多为风湿、类风湿疾病、神经痛、神经炎等慢性、顽固性疾病。而对用于外科感染的治疗,报道中较为少见。笔者引用针刺能够消散外科(皮肤)感染炎症的机理,以蜂针代替针刺,曾多次对皮肤痈肿(未化脓)进行施治,均证实蜂针对皮肤急性外科感染有一定的消散炎症作用。本文即利用蜂针散刺用于外阴皮肤痈肿的术后辅助治疗,收效甚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地榆又名玉扎,<神仙服食经>亦有赤白之称,<滇南本草>谓白地榆,<中药志>谓赤地榆.主要成分为鞣质,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可治疗吐血、衄血、血痢、崩漏、肠风、痈肿、湿疹、金疮、烧伤等病症.笔者多年临床应用地榆治疗各种疾病,深感效果之佳,确有独到之处.从1995年至2000年以地榆为主,治疗家畜各种疾病353例,其中肠黄53例,羔羊痢疾88例,湿疹212例,治愈335例,治愈率达94.9%.  相似文献   

18.
龙葵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消肿的功效。龙葵常用于疔疮、痈肿、跌打扭伤、慢性咳嗽痰喘、癌肿等。龙葵具有抗炎作、降压、镇静降温等作用。本文对龙葵的营养成分及其开发利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痈肿是由邪热壅聚,气血凝滞而形成,其主证为局部肿胀、焮热、疼痛。多年来,笔者用“真人活命饮”配合青、链霉素治疗牛的痈肿症(未破溃)23例,其中黄牛9例,水牛14例,均获满意效果。治疗方法①金银花90克、防风2 0克、白芷20克、当归30克、陈皮30克、甘草15克、贝母30克、天花粉30克、乳香15克、没药15克、炮山甲20克、皂角刺20克,酒250毫升为引,水适量,先煎煮沸15分钟,取汁灌服。12小时后复煎一次灌服,每日1剂,连用2~5剂。  相似文献   

20.
出衣粉《司牧安骥集》治马气毒之木鳖子散有出衣粉一药,本草书中并无此药名。查《本草纲目》中有“小粉醋熬成膏,治一切痈肿、汤火伤”的记载。《积善堂经验方》之乌龙膏,用小粉一味,炒成黄黑色,醋调成糊,敷一切痈肿发背、无名肿毒、初发掀热未破者,其效甚佳。再观木鳖子散中之出衣粉,用时也须炒黑,用醋调膏,其功效也是治一切疮肿,功效与用法均与小粉相同。故出衣粉可能即是小粉。小粉乃麸面洗去面筋后沉淀的淀粉,古人浆衣多用之,可能某地土名呼为出衣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