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凤凰茶区遗存的老茶树群落,主要分布在海拔800—1000米之间的高寒地带,大部分生长在乌岽山村民聚居的村前厝后。这些树势高大的大茶树,是历经了几百年若干代人的培育,躲过了山火和刀斧而幸存下来的,它们是凤凰茶区悠久产茶史的活见证,是潮州茶化的珍贵历史遗产。虽然人工栽培大茶树的树龄,远不及野生种茶树存在的年代长久,但是,凤凰老茶树和人工栽培大茶树都与野生种同源,  相似文献   

2.
对20株抗寒凤凰水仙茶树叶片、花等的生物学性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这20株抗寒凤凰水仙以中叶种为主,叶形为长椭圆或椭圆,叶色为绿色或深绿色,叶脉对数为8~11对;花萼片多为5枚,无茸毛,花瓣平均为5.33~7.67瓣,微绿色或白色,花柱开裂数为3裂或4裂,40%凤凰水仙单株子房无毛。子房茸毛是茶组植物稳定的质量遗传性状,栽培型茶树子房多披茸毛,出现40%单株的子房无茸毛这种情况极为罕见。  相似文献   

3.
潮州凤凰古茶树保护获重大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1月8日,潮安县凤凰镇文振南老伯郑重地把祖传的宋茶“移交”给潮州茶叶专业人士,潮州茶叶协会会长、全国人大代表陈伟忠先生,揭开了茶叶专业人士斥巨资“抢救”古茶树的序幕。 陈伟忠斥资五十余万元,与茶树业主达成协议,首批认养了凤凰山历史最悠久、价值最高、濒临衰亡的三株古茶树:“宋种”茶树、芝兰香茶树和玉兰香茶树。他希望通过企业出资养护这一做法,使古茶树这一“国宝”生机常在,做大做强潮州茶业,打造品牌。同时,通过认养起到带头作用,呼吁带动周围的茶叶专业人士投入到“抢救”古茶树的大行动中去,形成保护古茶树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4.
高香优质茶树良种凤凰八仙单丛种的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潮安县凤凰镇地处潮州市东北部,镇政府所在地凤凰圩位于北纬23°53′,东经116°40′,距潮州市区43公里。凤凰镇四面高山环抱,峰峦叠嶂,河谷幽深,植被繁茂,山泉潺流。西南方向凤凰山(海拔1497.8米),“高6百丈,绵亘百余里,俯瞰诸峰。山顶翠如凤冠”,为粤东第一高峰,有“粤东脊背”之称,是国家级茶树品种“凤凰水仙种”的原产地;东南方向大质山,古称待诏山、百花山,海拔1143.9米,“四时杂花竞秀”,该地的石古坪村,有专家考证是畲民族的发祥地,是优质地方茶树品种“石古坪乌龙”发源地。  相似文献   

5.
乌龙茶作为物种茶之一,它以香高味醇被人们喜爱。潮州凤凰单丛茶树种质资源丰富,现保存古茶树有3700多株,生物学特征丰富多彩,其资源的开发利用,在20世纪80年代后得到高度重视,选出高香型品10多个,现繁殖及试种面积较大的有黄枝香、桂花香、玉兰香、芝兰香、山茄叶、米兰香、  相似文献   

6.
乌龙茶作为物种茶之一,它以香高味醇被人们喜爱。潮州凤凰单丛茶树种质资源丰富,现保存古茶树有3700多株,生物学特征丰富多彩,其资源的开发利用,在20世纪80年代后得到高度重视,选出高香型品10多个,现繁殖及试种面积较大的有黄枝香、桂花香、玉兰香、芝兰香、山茄叶、米兰香、大乌叶、杏仁香、八仙过海等品系。黄枝香在近年已育成茶树良种。  相似文献   

7.
一部约7万文字,100多幅彩色照片,翔实描述凤凰茶……  相似文献   

8.
一部约7万文字,100多幅彩色照片,翔实描述凤凰茶…………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从潮州野生茶树资源中发现了以可可碱为优势生物碱的种质资源14份,可可碱含量在29.87~55.94mg/g,其优势儿茶素为GCG,含量在20.99~42.21 mg/g,未检测到EGC和ECG。这14份茶树种质资源在生物碱及儿茶素特征上与‘南昆山毛叶茶’较为相似,可能为茶种近缘植物或天然杂交种,具有极大的开发潜力;其余11份资源以咖啡碱为优势生物碱,其优势儿茶素单体为EGCG,含量在43.54~96.89 mg/g,可能为茶种。在特异生化成分种质资源方面,发现高咖啡碱资源1份(含量56.64 mg/g)、高可可碱资源5份(Tb> 50 mg/g)、高EGCG茶树资源1份(含量96.86 mg/g)和高EGC茶树资源2份(EGC> 30 mg/g),可为相关茶树品种的选育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0.
茶树种质资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茶树种质资源是茶树育种、遗传研究和生产利用的物质基础,也是茶产业持续发展的潜力所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茶树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鉴定评价和利用的研究进展,并针对我国茶树种质资源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相关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湖南省茶树种质资源现状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振  赵洋  杨培迪  成杨  杨阳 《茶叶通讯》2011,38(3):7-10,18
茶树种质资源是茶树新品种选育的基础。湖南省位于我国茶树迁移、演化的过渡带,保存着许多进化程度不同的茶树种质资源,茶树种质资源非常丰富。本文对湖南省茶树种质资源现状及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利用前景进行探讨,供湖南省茶树资源研究及新品种选育参考。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茶树种质资源丰富,特异资源种类繁多,这些茶树特异资源为研究茶树遗传多样性和茶树生物化学特性发挥重要的作用。茶树特异资源研究有利于拓展茶树资源利用的广度与深度,实现更高的市场价值。本文综述了福建地区高氨基酸、高茶多酚、高咖啡碱、低咖啡碱、高苦茶碱、高EGCG、高EGCG3"Me、叶色变异、高香型等茶树资源的研究进展,对今后茶树特异品种资源应用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茶树遗传育种的研究重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茶树种质资源间的平均遗传距离是衡量茶树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重要指标。本文简述近年来福建茶树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福建茶树种质资源平均遗传距离变幅在为0.33~0.465之间,在全国处于中等偏上,相对较高,资源丰富;福建茶树乌龙茶种质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研究认为,指纹图谱与核心种质将加快福建茶树种质资源多样性研究。  相似文献   

14.
对广东潮州凤凰山区不同地域的50种凤凰单枞茶树品系的叶缘锯齿数、侧脉数、叶形、叶绿素含量、叶面积(LA)、叶干物质量(LDMC)、比叶面积(SLA)等叶片形态和功能性状进行了比较研究,并对不同海拔地带的12种凤凰单枞茶树主要叶片性状进行了地域变异研究。结果显示,50种凤凰茶树叶片形状为卵圆形至长卵形(叶形指数1.99~3.16),叶绿素含量平均为64.348(SPAD测定读数),平均单叶面积24.237 cm2,叶干物质含量40.65%,比叶面积80.947 cm2·g-1。50种凤凰单枞茶树的叶面积变异最大(变异系数为21.12%),比叶面积变异次之(18.3%),叶形状(9.8%)和叶绿素含量(10.4%)变异较小,叶干物质含量变异最小(5.9%);南馥茶园的兰花香、柚花香、宋种、八仙、桂花香、夜来香、蜜兰香等品系叶片单位面积合成的有机物质较多,对外界资源有效利用率较高;南馥茶园的玉兰香、水仙、姜花香、杨梅叶和区山塘茶园的玉兰香等品系叶片单位面积合成的有机物较少,对外界资源有效利用率较低;高海拔地带的部分凤凰单枞茶树具有叶面积大、叶干物质含量少、比叶面积大、叶绿素含量多的趋势,表明种植地域的海拔对凤凰单枞茶树叶片性状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我省地处华南热带,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雨量充沛,极适宜茶树生长,加之我省产茶历史悠久,因而茶树品种资源极为丰富。为摸清我省茶树品种资源,早在50年代初,我省就开始组织力量对茶树品种资源进行普查,相继发掘了“乐昌白毛”,“凤凰水仙”,“海南大叶”等地方良种。同时发现  相似文献   

16.
陕西省安康市内保存了大量的野生大茶树资源.文章对安康市现有野生大茶树资源的种类、分布、树龄等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查,对野生大茶树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保护和开发利用野生大茶树资源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陕西茶树种质资源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树种质资源是茶树育种、遗传研究及生产利用的重要物质基础,是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国内学者对陕西茶树种质资源分类、生化成分、DNA分子鉴定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对陕西茶树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进行了展望,为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陕西茶树种质资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了理清恩施州茶树种质资源之间的遗传关系和多样性程度,发掘、保护和繁殖更多适宜在恩施地区种植的优异茶树种质资源,本研究考察和收集了恩施州不同地区的茶树种质资源200多份,对其中部分主要资源的农艺性状和生化成分进行了较全面的测定和分析,建立了恩施州茶树种质资源圃,对这些优质资源进行了有效保存,并筛选得到一批本地特色茶树种质资源拟加以发掘利用.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茶树的发源地,历史悠久,茶区辽阔,资源丰富.本省无性系品种千姿百态,独冠全国.本所从一九五四年开始进行茶树品种资源的发掘、整理和应用研究.一、我国是茶树的原产地,是最早的产茶国.唐代陆羽《茶经》有"茶者南方之嘉木"的记载.宋代朱子安的《东溪试茶录》把福建茶树分为白叶茶、柑叶茶、早茶、晚茶、稽叶茶、蘖茶和丛茶等七大类.足见我国野生茶种之丰富.  相似文献   

20.
茶树品种资源研究,要做很多工作,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些资源。茶树品种资源,可以在茶叶生产上直接利用,也可以在茶树育种时作为原始材料来利用。下面将这二方面,谈谈我们工作中的一些体会。一、茶树品种资源在茶叶生产上的利用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