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蟾蜍是自然界中常见的一种两栖爬行动物,全国各地有分布,常见的为中华蟾蜍、黑眶蟾蜍、花背蟾蜍。蟾蜍有生理性脱皮(又称衣、蜕)现象,可是由于蟾蜍有边脱衣边吃衣的习性,且又多为夜间脱衣,很难采集天然蟾衣。 社会上有人说可用药物或激素去刺激其脱衣,这只能给蟾蜍生理引起错乱,反而脱不下衣来,即便脱下来,也是些碎衣,无药用价值。再说这类药未经国家兽药检测部门批准,它根本就是一种假药、伪劣药、有毒品,怎么可以让人们去服用含激素的蟾衣呢,这不仅破坏了野生动物生存的环境,还给病人带来了危险,后果不堪设想。 我场掌握…  相似文献   

2.
《技术与市场》2001,(10):26-26
蟾蜍(癞哈蟆)脱衣有边蜕皮边吃,蜕完吃光的怪习,所以蟾衣极难找到.开展人工养蟾蜍,可获取珍世稀药.但不同的采集蟾衣技术,其效果也不同。蟾蜍自然脱衣,药用价值高,也不伤害蟾蜍,能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1、蟾蜍品种的选择 用来蜕衣的蟾蜍应体大、肉肥、健壮、无损伤,这是高产的基础。因此,宜选择中华蟾蜍及亚种和头盔蟾蜍、黑眶蟾蜍、喜山蟾蜍等。这类蟾蜍种群大、分布地域广。其次,要充分利用好蜕衣高产质优的年龄段,以2~3年龄的成年蟾蜍最好,此时生长旺盛。幼蟾蜍蜕衣会影响生长发育,老蟾蜕衣质量差,产量低,均不宜…  相似文献   

3.
目前社会上对人工养蟾蜍采蟾衣取蟾酥炒得火热,笔者有六年养蟾采天然蟾衣、取蟾酥经验,觉得一些媒体和少数养殖场家宣传上与实际有距离也有误区,现简要澄清如下管见。   误区一 《本草纲目》上有蟾衣药用价值介绍   纵观《本草纲目》没有涉及“蟾衣”两字,也根本不见蟾衣介绍。可见这是现代人口语加到古人李时珍头上,未免太牵强附会,当是无知 ?这也实在是一种现代谎言。不可否认其中包含个别的经营者误导了消费者,甚至也有别有用心的人虚构此类事实并非鲜见。   不过,近代医学著作如《中草药大辞典》、《中华本草》、《中华医…  相似文献   

4.
蟾蜍(又称癞蛤蟆)是一种价值很高的药用、食用蛙类两栖动物,是捕杀害虫的能手。是对于人类和农业有益的动物,看似丑陋且人人害怕的蟾蜍全身都是宝,其药用价值最早记载于梁代陶弘景《名医别录》,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中和近代《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中均记载蟾蜍的药用价值,蟾衣、蟾酥则是中药瑰宝。目前,从蟾酥中提炼而成的蟾毒素,在国际市场上一直供不应求。如蟾衣、蟾胆、干蟾(蛤蟆肉)等近年来也均有大幅度上涨。非药物所脱的纯天然赡衣市场价格已升至每公斤1.6万元。随着人民生活条件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正在发生…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海门市不少农民采集“蟾衣”而发家致富。据与人合作在当地办起首家合法采集“蟾衣”为业的野生动物养殖场的三和镇自新村农民朱冲介绍,癞蛤蟆每年可脱衣3~4次,每张蟾衣的售价高的可达一两百元,低的也有四五十元。而这丝毫不影响“癞蛤蟆”的健康生长。蟾衣有何用处呢?据记载,它是一种能治恶肿等疑难杂症的天然妙药,蟾衣中含有可用来以毒攻毒的多种蟾除毒素,将其焚火煎汤,掸灰服用,对人体具有超强的散肿、止痛、解毒、疏肝、祛温等功效。特别能抵制癌细胞扩散,抑制癌细胞生长,临床实验表明,服用蟾衣24天,对乙肝表面…  相似文献   

6.
养蟾采衣前景好,率先开发者都先后致富了,目前对养蟾采衣有宣传,培训炒得热火朝天,但其中的几个误区必须澄清。 1.虚无的价格。蟾衣售价有人吹嘘高达每张50、100元,但实际并非真实,实际上目前蟾衣市场价每千克干的8000元~10000元。每张蟾衣均重仅0.15克,6700张左右才有1000克,折合每张价值为1.20元~1.50元。 2.采集蟾衣与采集蟾酥互不兼顾。采蟾酥是用非铁金属夹或竹夹挤刮到蟾蜍耳后及背部疣粒取其乳白色浆液,将会伤及皮肤,因而,就不能再采蟾衣了,即或勉强采下来,也是毫无价值的破残…  相似文献   

7.
《技术与市场》2001,(3):29-30
浙江省海宁市袁花镇龙联村蒋建月,6年如一日养蟾蜍(癞蛤蟆),为药材部门、民间医生提供了八万余只蟾衣(癞蛤蟆壳)收入六十万元。还无偿给科研单位、医院作研究课题和临床试验,目前他的非药刺激活蟾蜍取衣术正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专利。 高中毕业后的蒋建月,在家养过毒蛇、蝎子、鸽子等,但不是蛇毒价贱亏了本,就是蝎子死亡过半和鸽子市场饱和积压而筑起债台。他家中父辈几十年来一直养龟,由于对龟类防病之需,常去野外捕捉些蟾蜍来放养在鱼池中,有一天晚上,他父亲让他去龟池中观察雌龟产卵情况,在龟池边无意中发现一只瞻除在脱皮。蒋建月以前也听说过瞻除会脱衣皮,此皮可以治疗百病,但未见过,此刻眼见那只赠蛛快将衣脱完,已吞人口中大半,情急之中,忙蹲下去拖住,很可惜只抓住了一半,另一半早让赠蛛吞人肚中。从那日起,蒋建月每天晚上注意观察瞻蛛脱衣了,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从瞻除口中抢得了几张十分完整的烟农,他对照《本草纲目》、《中药志》,发现乃“赡宝”、“月魄”,第二天请教中医金雪昌,查《现代实用中医》书中找到了其真正药用阐述。瞻衣,解破结 (癌症)行水(退腹水),尤其对治疗乙肝、肝腹水有效率可达90%,又从一些医学书报上见到我国乙肝患者1.2亿...  相似文献   

8.
乌龟、蟾蜍、蚯蚓同池养殖,解决了春夏秋兰季乌龟的饲料问题,节省了饲料及大量人工饲喂劳动;蟾蜍(癞哈蟆)不用饲喂,捕获蜗牛、蛞蝓、蚂蚁、蚊子等对乌龟有害的动物为食物,蟾蜍与龟同养可防治乌龟疾病并能促进乌龟生长;使乌龟模拟自然环境自由采食,生长迅速;蟾蜍还能有蟾酥、蟾衣的经济收入;浙江省海宁市袁花镇科协特种养殖学会会员蒋建月应用龟蟾蚓同池养殖方法当年就比上年增收2万元~3万元,证明龟蟾蚓同池养殖效果比单独人工饲喂乌龟较显著。现将蒋建月的龟蟾蚓同池养殖方法介绍于下: 池底铺30厘米厚的淤泥,以利于乌龟…  相似文献   

9.
浙江省海宁市龙头阁两栖爬行动物研究所实验成功了在菜园中混养蚯蚓、乌龟和蟾性技术。 该研究所承担的这一实验项目,实现了湿润菜地上的蔬菜的遮荫,为蚯蚓、乌龟和蟾蜍创造了适宜的栖息、吃食和生存环境。采割下的菜叶、杂草供蚯蚓食用,蚯蚓为蔬菜疏松土壤,产出大量的蚯蚓粪成为蔬菜的优质肥料,为蔬菜节省了追肥。菜地中间建小型龟池,需要换水时,用换出的水浇菜,龟爬出水池到菜叶下活动,捕食蚯蚓、蔬菜害虫和菜叶,菜园不必喷农药灭虫。夜间在菜园中安装日光灯,诱引虫子让龟、蟾补食。把产在龟池中的蟾蜍卵捞出置于孵化池孵化。…  相似文献   

10.
“蟾蜍王”     
蟾蜍,俗称癞蛤蟆。它相貌奇丑,行动迟缓,浑身布满大大小小的疙瘩,很难讨人喜欢。然而,它们却是消灭害虫的能手。我们平时所见的癞蛤蟆,个头不过拳头大小,而在中美洲和南美洲的热带地区,却有一种巨型蟾蜍,叫海蟾,其最大个体长可达25厘米,堪称蟾蜍之王,又被称为大蟾或巨蟾。海蟾不仅体型大,而且胃口特别好,是害虫的  相似文献   

11.
<正>峨眉山,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是一座风景秀丽的佛教名山,有绝美的金顶日出、云海和佛光。很少有人会知道,峨眉山物种多样性极其丰富,是我国重要的物种模式产地,许多物种都是在这里被发现、记录并被赋予学名。而我心中最美的动物之一峨眉髭蟾,也是在这里被发现的。见到"蟾"字,许多人会想到满身疙瘩、分泌有毒液体的"癞蛤蟆"——中华蟾蜍。"蟾"这类外貌丑陋的物种,如何让我将它与"美"联系上呢?这还得从一个油菜花初开的季节说起。  相似文献   

12.
王波  潘明 《国土绿化》2022,(12):50-52
<正>蟾蜍属无尾目、蟾蜍科的水陆两栖动物,有340—360种蟾蜍分布在世界各地,在我国主要分布有中华大蟾蜍、黑眶蟾蜍和花背蟾蜍三种。中华蟾蜍,俗名癞蛤蟆,是生态系统食物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蝶类、蝗虫、金龟子、蚊、蝇、白蚁等害虫的天敌,捕食量极大,是捕食害虫的能手和守护森林的“忠诚卫士”。2000年,中华蟾蜍被国家列为“三有”保护陆生野生动物。近几十年来,由于环境污染、乱施农药,中华蟾蜍栖息地被破坏,  相似文献   

13.
2010年6-8月,对广东天井山林场新桥区的两栖类进行了初步调查。共记录到无尾两栖类22种,隶属于5科14属。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3.454 1,均匀性指数为0.799 2。福建大头蛙、沼水蛙、花臭蛙、黑眶蟾蜍为本区的优势种,而宽头短腿蟾、镇海林蛙、大树蛙等种类数量较少。  相似文献   

14.
林木种子裹衣质量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试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林木种子裹衣的质量指标,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实施林木种子裹衣技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正一、简要案情2017年3月,陕西省周至县个体户高某某打电话联系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农民李某某让其收购中华蟾蜍(俗称癞蛤蟆),并于2017年3月17日派谭某某来通渭县协助李某某收购中华蟾蜍(司法鉴定为"三有"野生动物)。两人在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等地发动群众非法猎捕野生中华蟾蜍然后进行非法收购,并将非法收购的中华蟾蜍分5次通过车辆运输至陕西省周至县高某某处。2017年3月24日至3月29日,李某某和谭某某两人先后给高某某出售中华蟾蜍  相似文献   

16.
张福计 ,男 ,山西隰县人 ,1978年毕业于云南林学院林业系水土保持专业 ,现任山西省林业技术推广站站长 ,是成绩优异的高级工程师、全国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其研究方向为造林及水土保持技术。多年来 ,他对山西的干旱条件下造林有深入的研究。主要著作有《中国毛白杨概论》、《太原地区植物资源》等 ,近几年有 4项成功获省科技进步二、三等奖。他所研究的西山地区造林立地条件类型划分应用于生产至今 ;研究出了西山黄土地区和太行山石质山区不同立地条件下的土壤水分动态、油松、刺槐、侧柏等主要造林树种造林成活率需水量 ,为造林提供了科学…  相似文献   

17.
角怪     
一排黑色的锥形角质刺生长在一只髭蟾的上嘴唇边缘,从左到右一共有12枚。这些“胡子”是发情期雄性髭蟾的象征,为髭蟾赢得了“角怪”和“胡子蛙”的称呼。  相似文献   

18.
今年6月,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召开的容器苗技术研討会,客观地估价了我国容器苗技术的发展现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研究和探討,最后提出了《关于发展我国容器苗技术的建议》。容器育苗在我省各地均有采用,但从全省来看,既没有有计划有目的地统一部署和领导,更没有认真的调查总结和推广.鉴于容器苗技术的应用,对于今后育苗造林事业的发展,保证2000年实现我省森林复盖率40%的战略目标将产生积极的作用。特将牡丹江会议提出的《关于发展我国容器苗技术的建议》摘要发表,并同时刊載我所树木园营建过程中采用容器育苗的具体作法,以及剑河县《秃杉容器育苗试验的报告》,以期引起省厅及地县各级领导对于容器苗技术的重視。  相似文献   

19.
一、安康地区油桐生产历史油桐原产于我国,1916年经葡萄牙商人传播到欧洲,目前美国、巴拉圭。巴西、肯尼亚、印度、日本、苏联等十多个国家都栽种油桐,称为“中国油桐”。我国油桐生产已有一千二百多年的历史。唐朝陈藏器写《本草拾遗》,就有油桐论述;元朝王师能写有“山羊桐花点客衣”的诗句;明朝徐光启《农政全书》对油桐栽培加工利用有叙述;清朝记载有“油桐功用目宏,种植者亦销众,妇儒皆知其利”。1969年我国已开始出  相似文献   

20.
指出了长期以来木材资源的缺乏和环境污染一直是制约我国制浆造纸工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使用可再生型资源是当前环境保护及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举措,具有深远而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探究以椰衣为原料的造纸技术的可行性。初步确定以碱法制浆为基础,以NaOH含量为参考依据,使NaOH含量分别为1%、3%、5%、7%制定4组实验,对椰衣进行一定温度下蒸煮、磨浆、洗涤等工艺流程,并对纸浆部分数据进行了测量。根据实验结果得出,以椰衣为原料造纸是可行的。在实验室阶段可以造出较粗糙的纸张,并且在4组实验中从纸浆的得浆率,纤维长度、纸张效果等方面,综合得出了四组实验中当NaOH含量为3%时,以椰衣为原料,造纸的效果最好,为我国椰衣资源可再生利用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