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4 毫秒
1.
彩色棉与海岛棉远缘杂交后代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国祥 《中国棉花》2004,31(1):10-11
通过彩色棉与海岛棉杂交 ,对其 8个组合 F1的生长表现、F2 分离情况及高代单株材料的选择 ,进行了跟踪调查研究。结果表明 ,彩色棉与海鸟棉的杂交亲和性不强 ,8个组合的平均成铃率仅为1 5 % ;F1单株结铃数、单铃重表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 ,且以海岛棉为母本 ,彩色棉为父本得到的组合 ,F1优势更强 ;彩色棉与海岛棉远缘杂交 F2 有色絮和白色絮的分离比例为 3∶ 1 ,通过回交 ,出现了大部分株型和絮色类似彩色棉 ,农艺性状及纤维品质较原有彩色棉品系有很大提高的彩色棉变异材料。  相似文献   

2.
1选育过程 新彩棉24号(原名博彩16号)是新疆兵团第五师农科所以本所自育的棕色棉品系“棕97—2”为母本,以白色陆地棉品系“系9”为父本进行杂交,采用系谱选择法,结合南繁加代,对纤维品质、产量性状等进行定向选育,2008年选出综合性状好的新品系“博彩16号”参加本单位彩色棉新品系比较试验,产量、品质、抗逆抗病等性状表现突出。  相似文献   

3.
以川杂棉13号中的不育株和中棉所35杂交,获得了品质优异、配合力强的雄性不育系德A2.以德A2为母本,选用丰产性强的3个品系为恢复系配制杂交组合,在丰产性和纤维品质方面对杂交组合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不育系配制的杂交组合德杂1和德杂2在纤维品质上均优于对照中棉所49,在产量上3个杂交组合都明显高于对照,说明该不育系在生产上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彩色棉亲本及不育系亲和力的测定和彩海型彩色杂交组合的产量和纤维品质的测试分析 ,结果表明 :不同的彩色棉亲本及不育系的亲和力各不相同 ,杂交组合的产量和品质性状优势显著 ,特别是衣分、单株结铃数、纤维长度、比强度等性状的改良提高极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利用广西南部充足的光热资源,为陆海杂交种的选育及其宿生栽培利用提供参考。研究陆地棉和海岛棉及种间杂种的主要性状表现,并对一、二年生海岛棉及陆海杂种的主要性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相对陆地棉和海岛棉亲本,陆海杂种具有出苗率较高、生长速率较快、植株比较粗壮的特点,生育期长于陆地棉而短于海岛棉,且其产量较高、品质较好;(2)二年生与一年生棉花相比,皮棉产量增高64.97%~94.11%;而纤维品质均无显著差异。因此,陆海杂种及其宿生栽培在广西南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哈克尼西棉细胞质对陆海种间杂种优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以哈克尼西棉细胞质不育系和陆地棉保持系细胞质为亲本配制 A× R、 B× R的 2 1种基因型 42个组合 ,研究了两种细胞质、不同亲本基因型对杂种 F1 的产量、产量组成及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两种细胞质对 F1 产量等经济性状的表现有一定差异 ,哈克尼西棉的胞质效应广泛存在 ,主要对F1 单株成铃数、皮棉产量、2 .5 %跨长、麦克隆值有显著负效应 ,但不同的亲本基因型对 F1 表现各不相同 ,胞质效应与母本基因型密切相关 ,差异显著。若要配置产量纤维品质优异的陆海三系组合 ,在陆地棉亲本上的选择是首要关键 ,其次是海岛棉恢复系亲本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棉花高强力纤维品质育种研究简报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选用爱字棉系统、PD系统和 L2 352亲缘关系的后代作亲本 ,为高强力纤维主要种质源 ,我省自育抗黄萎病材料作亲本 ,通过大量选配杂交新组合 ,进行复交和回交 ,创造有利新变异类型 ,强化低代材料个体病虫抗性筛选鉴定 ,获得品质和抗性不断巩固提高 ,进行南繁北育加速世代 ,稳定新的遗传有用性状 ,HVI90 0检测纤维品质和多点比较试验 ,选出了一批高强力纤维品质的新品系。1 高强力常规棉品种 (系 )根据品质、产量、抗病和抗虫 4项主要性状指标综合评论新品种 ,由 671份材料中 ,决选出 36个材料 ,占供试数的 5.4%,其中有 1 3个材料表现优异 …  相似文献   

8.
棉花有染色体 2 6对 ,比其它大的作物多。在揭示作物的简单和复杂性状的遗传基础中 ,DNA标记是非常有用的工具 ,但棉花基因组作图的研究应用远远落后于其它大的作物 ,近年来 ,美国农业部作物种质实验室在 Dr.Kohel的领导下 ,在美国棉花带的几个植棉州就棉花的分子水平的作图进行了研究。对陆地棉和海岛棉纤维品质的基因特征进行了作图描述。就其基因位点和基因效应对两个陆地棉材料爱字棉 HS42 7- 1 0和 PD6 992与海岛棉材料 3 - 79进行了比较。鉴定的品质性状有 1 3个 ,包括 4个纤维强度性状 ,3个纤维长度性状 ,6个纤维细度性状。分子…  相似文献   

9.
通过转育彩色棉雄性不育系,筛选优良的彩色棉不育系材料,再利用优良的海岛型恢复系配制组合即可选育彩色中长绒棉、彩色长绒棉,这对迅速提高彩色棉品质、产量、降低成本、提高经济社会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1选育方法利用三系配套技术配制优势组合:即用优质白色棉雄性不育系(A)×彩色棉保持系(B),然后连续回交多代即得到稳定、优质的彩色棉雄性不育系(CA),将优质彩色棉雄性不育系(CA)×优质海岛型恢复系(R),所得后代即为彩色中长绒棉、彩色长绒棉杂交组合,通过品比测试筛选出优良杂交组合参加区试推广。2实践应用从2001年开始,以一批…  相似文献   

10.
冀棉 5 1 6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选育的高产、抗病、优质棉花新品种。2 0 0 4年 2月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1品种选育冀棉 5 1 6来源于 1 995年冬南繁杂交组合 91 1 9× NL 2。 91 1 9是本课题通过海岛棉与陆地棉杂交 ,经多年连续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早熟棉花新品系 ,并于 2 0 0 1年通过新疆自治区种子总站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定名为新陆中 8号。NL2是通过对中棉所 1 2进行60 Co辐射后 ,再经多年连续选育而成的高产、抗病新品系。冀棉 5 1 6母本遗传背景丰富 ,纤维品质、产量、早熟性状突出 ,父本 NL2抗病性、产…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4个彩色棉品种(系)与对照品种中棉所50生育期及农艺特性比较分析,研究彩色棉成熟特性及各性状对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4个不同彩色棉品种(系)株高及第一果枝高度均高于中棉所50,但最终吐絮率、衣分及产量均低于中棉所50。中棉所51和中棉所81产量均超过3000kg·hm-2,达到实际生产应用标准。  相似文献   

12.
彩色棉与海岛棉种间杂种优势及其主要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彩色棉与海岛棉种间杂交优势的研究结果表明 :以海岛棉为母本的组合具有明显的中亲优势 ,单株铃数、单株皮棉最为明显 ,分别为 43.8% ,70 .2 %。性状相关分析表明 :产量三要素与皮棉产量遗传呈正相关 ,而三要素间单铃重与衣分 ,单株有效铃呈负相关。有效铃与衣分呈正相关 ,且单株有效铃数、单铃重、衣分的遗传力也较高。陆海杂交种在植株长势和纤维品质上有着较高的遗传力和较明显的优势表现  相似文献   

13.
棉花三系杂交种豫棉杂一号是由内黄县棉花办公室与河南省经作站合作选育的。2 0 0 4年 3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是河南省第一个棉花三系杂交种。1选育经过。在海岛棉与陆地棉杂交后代中发现不育株 ,经与陆地棉测交发现该不育株为细胞质雄性不育 ,选择综合性状好的陆地棉材料对不育株回交多代育成不育系 ,同时 ,对父本封花自交育成保持系。利用哈克尼西棉不育系的恢复系 ,经过杂交、回交、测交选育成恢复系 ,在培育三系的基础上 ,1 996年利用 1 5个不育系与 8个恢复系杂交 ,配制 1 2 0个杂交组合 ,其中 ,1 9A× 85 R组合 ,综合性…  相似文献   

14.
陆地棉品种间杂种F_2产量及性状表现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17个杂交组合中,初步筛选到5个杂种强优势组合,其F2代皮棉产量比泗棉3号原种(对照1)增产10%以上,比中棉所12(对照2)增产30%以上;另5个杂交组合与对照1产量持平,比对照2增产15%以上。这10个比对照增产的杂交组合农艺性状变异系数相对较小,纤维品质与对照无明显差异或好于对照泗棉3号,且高产与优质相关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海岛棉早熟性与主要性状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11个海岛棉品种的生育期与农艺性状、产量性状以及品质性状进行相关分析,明确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达到早熟与高产、优质协调发展,为新疆的海岛棉生产和早熟性育种提供理论依据。1材料和方法本试验在校农试站进行,选用11份性状稳定,生育期、果枝类型有明显差异的海岛棉品种(系),其中新海16号、新海21号、新海14号、新海18号、新海17号、99-111为零式果枝;A杂交铃、3836、AG 75、AG 81、AG 45为长果枝株型。2003年4月20日播种,实验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设计,2次重复,2行区,行长3 m,株行配置(30+55+30)cm×10.5cm。田间管理与大田相…  相似文献   

16.
湘 CH紫色棉是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将产量低、农艺性状和纤维品质差、生产上难以利用的原始的紫色表现型性状 ,通过杂交育种、回交转育将目标性状转育到抗病、早熟、丰产、优质亲本材料中去 ,成为紫色遗传稳定的新异种质。杂交组合为 [(原始紫色棉× 8891 )F2 ×选 5 3- 6] 选 5 3- 6。获得CH2 2、CH38等中间类型 ,再以[CH38×湘 CH2 0 31 4 湘 CH2 0 31 4]F4,经连续南繁加代 ,自然枯、黄萎病筛选 ,田间耐渍性苗病调查 ,丰产性测定 ,纤维品质检测等综合措施 ,育成 CH系列优质紫色棉新种质。1生物学特性及产量构成CH系列紫色棉生育…  相似文献   

17.
高强优质棉花品质选育研究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四倍体陆地棉达棉二号与二倍体棉晋县中棉作为亲本 ,采用人工去雄杂交的方法进行种间远缘杂交 ,再经染色体加倍 ,后代进行姊妹株互交 ,单株选择和自交保纯 ,逐步提高纤维综合品质 ,稳定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通过 2 0多年的努力 ,于“八五”期间获得高强度优异种质 I471系等优异材料。在此基础上 ,加强纤维比强度与纤维细度相结合的选育 ,同时兼顾丰产性和抗病性。利用 HVI90 0型纤维品质检测仪 ,每年选择大量单株材料进行纤维品质分析 ,以及多点比较试验和生产示范 ,选出了以 N932、M52 9、N962、N1 0 33、N1 0 35等为代表的一批适…  相似文献   

18.
栽培措施对陆海杂种一代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李俊兰,翟学军,韩泽林,郭振生河北省棉花研究所石家庄050051陆地棉×海岛棉杂种F1,表现出较好的纤维品质和不利的产量因素,极大地限制了其在生产上的应用。为此,我们在55个杂交组合中筛选出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  相似文献   

19.
棉花子叶和棉铃大小与纤维品质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的产量性状、早熟性状等与纤维品质的关系已经有了较多的研究 ,但对棉花的一些形态性状与纤维品质的关系研究不多。本文通过分析棉花的子叶、棉铃大小与纤维品质性状的关系 ,试图为品质育种提供简单直观的途径 ,以期提高品质育种的效率。1材料和方法试验于 2 0 0 4年在江苏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试验地进行 ,材料为 2 0 0 3年筛选出的 2 1个稳定品系与杂交棉组合 ,包括对照一共 2 2个棉花品系(组合 ) ,于 4月 1 9日营养钵育苗 ,拱棚塑膜覆盖。 5月 2 2日移栽 ,移栽密度为每公顷 3.82万株。随机区组排列 ,3次重复 ,2行区。小区净宽 4.6m…  相似文献   

20.
通过3重复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对以大铃或抗病虫棉花材料配置的10个杂交组合F1代与对照从产量、抗性、纤维品质等方面进行多个性状的优势测定,结果表明,各组合的F1代均具有某一方面的竞争优势,筛选出达到高产、优质、高抗目标,综合性状优良的强优势组合是3号组合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