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9 毫秒
1.
袁绍铎 《甘肃农业》2006,(7):146-147
本文利用因子分析原理和SPSS13.0软件,对东莞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化进行实证分析,并从分析结果说明东莞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在东莞经济高速发展的条件下的变动特点和趋势。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及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对中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进行实证分析,并预测了2008--2010年中13t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农村居民家庭的消费结构已经实现了由温饱型向小康型的转变,恩格尔系数会继续下降,但农民的消费仍呈现出基本生活需要型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为了优化农村居民消费结构,进一步扩大农村居民的消费增长潜力,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以京津冀地区为例,根据2003—2012年京津冀地区农村居民消费统计数据,针对生存型消费、发展型消费与享受型消费,分别从消费增长情况和消费结构两个方面,对10年间农村居民的消费变化特点和趋势进行了分析,并重点阐述了消费结构变化的影响因素。从消费水平看,近10年随着经济增长和农村居民收入提高,京津冀地区农村居民总体消费水平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从消费结构看,农村居民消费仍以生存型消费支出为主,发展型消费支出比重有所扩大,享受型消费支出比重降低,但近年来增长势头有所加快。  相似文献   

4.
河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灰色关联与趋势预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优化农村居民消费结构,选取食品、衣着、居住、家用设备、医疗保健、交通与通讯、文教娱乐和其他8个方面人均生活消费支出数据,在聚类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和GM(1,1)预测模型对河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情况进行了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有所改善,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从生存资料为主开始向享受资料和...  相似文献   

5.
近30年来中国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的生态足迹分析#br#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食物消费占用了包括耕地在内的各种农用地资源,本文从包括耕地在内的全部农用地资源角度,动态分析农村居民食物消费,以便更全面合理地评估食物消费结构变化对农用地资源需求的影响。【方法】首次对中国主要食物消费项目的用地类型和折算因子进行探讨,运用改进因子的生态足迹模型对中国近30年来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的生态压力进行了宏观估算和动态分析。【结果】中国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变化对各类用地的总体占用从1980年的1.465标准亩增加到2006年的1.782标准亩,2000年后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变化使直接耕地资源占用显著下降。中国农村居民食物消费支出和食物足迹近30年来保持强相关性,人均肉类水产足迹的支出弹性为0.43。【结论】近30年来中国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的总生态压力非稳定性增加,主要是食物消费模式的变化(耗粮型动物产品和水产消费增加)导致的农用地资源压力。通过固定单产和可变单产的人均食物足迹差异分析表明,中国耕地生产力的提高大大缓解了中国农村居民在食物消费结构升级过程中的资源压力。  相似文献   

6.
基于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2019年度数据,运用工具变量法、倾向得分匹配法以及分位数回归,探究互联网使用对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结构扩容升级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互联网使用能够释放农村居民消费潜力,推动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结构扩容升级,且互联网使用对低收入农村居民的影响大于高收入农村居民。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互联网使用对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结构升级的正向效应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7.
魏丽  袁红 《宁夏农林科技》2011,52(6):73-75,79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及灰色预测模型对宁夏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趋势变化进行量化分析与预测,分析该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根据预测结果进一步提出了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优化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促进宁夏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河北省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倾向分析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按照人们实际支出去向将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分为食品消费支出、衣着消费支出、家庭设备及服务;肖费支出、医疗保健消费支出、交通通讯消费支出、文教娱乐及服务消费支出、居住消费支出、其他商品及服务消费支出共8项内容,从农村居民生存型消费结构(食品、衣着、居住、文教娱乐)与农村居民享受型消费结构(交通通讯、家庭设备及服务、医疗保健、其他商品及服务)2方面的变化情况探讨了河北省农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结构变化状况,得出河北省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逐年增长,生活消费水平逐渐提高,生存型消费有所下降,下降幅度不是很大,主要是食品消费下降所到导致的结果,享受型正在消费缓慢增长,主要表现在交通通讯支出和其他商品及服务支出上。根据河北省2003~2007年农村居民调查资料,对河北省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的8项指标进行定性分析,采用具有消除相关性影响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了河北省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结构的变化情况,得出河北省生活消费支出从生存性;肖费向享受型消费转变.农村屠民哇活消静水平在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食物消费占用了包括耕地在内的各种农用地资源,本文从包括耕地在内的全部农用地资源角度,动态分析农村居民食物消费,以便更全面合理地评估食物消费结构变化对农用地资源需求的影响。【方法】首次对中国主要食物消费项目的用地类型和折算因子进行探讨,运用改进因子的生态足迹模型对中国近30年来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的生态压力进行了宏观估算和动态分析。【结果】中国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变化对各类用地的总体占用从1980年的1.465标准亩增加到2006年的1.782标准亩,2000年后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结构变化使直接耕地资源占用显著下降。中国农村居民食物消费支出和食物足迹近30年来保持强相关性,人均肉类水产足迹的支出弹性为0.43。【结论】近30年来中国农村居民食物消费的总生态压力非稳定性增加,主要是食物消费模式的变化(耗粮型动物产品和水产消费增加)导致的农用地资源压力。通过固定单产和可变单产的人均食物足迹差异分析表明,中国耕地生产力的提高大大缓解了中国农村居民在食物消费结构升级过程中的资源压力。  相似文献   

10.
研究分析新时期吉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趋势,对于改善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开拓农村市场、推进农村小康社会进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分析了新时期吉林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特征及消费结构的变动趋势,提出应在加快农民增收步伐、丰富农村消费市场、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以及更新农村居民消费观念等方面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措施扩大农村居民消费,较快地推进吉林省新农村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