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 毫秒
1.
2.
湿地松种子园球果害虫—微红梢斑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微红梢斑螟是我省严重为害湿地松种子园2年生球果的害虫,被害球果种子损失率达43%以上。该虫在广东1年4~5代,以高龄幼虫和蛹越冬,翌年1月中旬40%高龄幼虫化蛹,3月下旬后85%羽化为成虫。在5月上旬开始为害球果,9月中旬为害最严重,有虫株率达55.4%。该虫主要集中在树高8m以下树冠层内的2年生球果上和林内生势弱的母树以及缓坡地中坡底的母树上。寄生天敌有广大腿小蜂等16种。化学防治,可用2.5%溴氰菊酯浓度为8000~10000倍液喷洒,效果较好,或采用营林等措施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3.
4.
赤松梢斑螟空间分布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赤松梢斑螟是红松幼林主要害虫之一,危害红松的嫩梢(主梢为主)及球果,平均被害率嫩梢为20.3%、球果为22.7%。1991~1995年,对其空间分布型进行了研究。1研究方法1.1赤松梢斑螟幼虫调查方法调查地海拔高度为250m,坡度为低山缓坡(8~9°),坡向东南,土壤为暗棕壤,土层厚度为45~50cm。林地为红松纯林,树高10~12m、胸径8~12cm,1960~1970年造林。调查是结合1993年10周鹤岗市红旗林场红松幼林疏伐抚育进行的,调查前先选择好样地,即59林班6小班、60林班20小班、75林班2小班。在样地内每隔2株间伐1株,并对伐倒木进行逐株调…  相似文献   

5.
冷杉梢斑螟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分布及为害状况冷杉梢斑螟Dioryctria abietella(Denis et Schiffermiiller)又名红松球果螟、松梢螟、红松梢果螟。国内分布于黑、吉、辽、京、陕、苏、浙、鄂、湘、奥、川;国外分布于捷克、波兰、芬兰、苏联、美国、加拿大、朝鲜、日本等。为害树种有红松、冷杉、马尾松、湿地松、火炬松、云杉、西伯利亚红松、太平洋银杉、加勒比松、银杉等。它是以幼虫进行为害,为害状况如下: 1、嫩梢被害的两种状况  相似文献   

6.
微红梢斑螟的发生和防治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赵锦年  黄辉 《林业科学》1992,28(2):131-137
微红梢斑螟是危害松类的嫩梢、球果、芽和干的重要害虫。该虫在浙江省一年发生2至3代,以初龄幼虫在冬芽、枯梢或以中老龄幼虫在害梢中越冬。4月下旬至6月下旬,7月中旬至9月中旬和9月下旬至10月中旬分别是越冬代,第1、2代成虫出现期。在马尾松、湿地松和火炬松种子园中的观察,了解了幼虫钻蛀芽、梢、果和干的不同习性,以及该虫发生与绒茧蜂、长体茧蜂等天敌的关系。通过研究,提出了灯诱杀虫、早春喷梢、打孔注射和保护天敌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微红梢斑螟对国外松的危害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微红梢斑螟对国外松的危害比较普遍,据在湖南52块标准地调查,占被调查块数的71.15%;被害株率为10.13%。其中最严重1块为3年生火炬松幼林,被害株率达87.5%;单株受害梢严重的达28个枝条之多、主要是主梢和上部1—2轮生侧梢。此虫在湖南一年发生二代,生活史极不整齐,以幼虫在被害处越冬。化学和生物林间防治试验证明,多种化学药剂防治均有一定效果,而生物防治则以白僵菌防效明显。化防林间喷雾以2.5%溴氰菊酯2000倍液最好,防效可达53.97—64.81%;生防林间措施以含孢量65/克白僵菌,每亩1公斤,死虫率达73.91%。  相似文献   

8.
通过介绍梢斑螟属昆虫物种数、寄主植物与危害组织概况,结果表明:梢斑螟属昆虫拉丁名物种98种;23个拉丁学名同种异名,21个拉丁学名属内同种异名,2物种为属间同种异名;寄主植物已知梢斑螟属昆虫59物种,主要危害松属(Pinus)、云杉属(Picea)、冷杉属(Abies)、铁杉属(Tsuga)、黄杉属(Pseudotsuga)、刺柏属(Juniperus)、落叶松属(Larix)、落羽杉属(Taxodium)等8属针叶树种;58种取食组织明确,优势取食组织物种数依次为球果嫩枝芽=干溃疡形成层针叶=锈腐病处愈伤组织。人类对该属昆虫某些种类已成功控制。本文提出了防治该属昆虫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赤松梢斑螟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陆文敏  任贞 《林业科技》1993,13(3):23-27
赤松梢斑螟Dioryctria sylvestrella Ratzeburg为危害红松幼树嫩梢、球果及干部的重要害虫。中国只分布于黑龙江省。1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被害后形成的松瘤包内越冬。翌年4月下旬幼虫开始活动,幼虫期长达330天,在韧皮部蛀食为害达110多天,引起主梢枯死,主干分叉。幼虫共5龄,5月下旬老熟化蛹,蛹期15天左右。6月中旬成虫羽化并交尾产卵。新幼虫6月下旬孵化,9月份越冬。栽针保阔,在透光抚育时,保持侧上方蔽荫0.3郁闭度,最后形成针阔混交林。它是避免红松幼树遭到害虫攻击的最好途径。化防以选择内吸剂并采取根部打孔注药为好。  相似文献   

10.
赤松梢斑螟防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松梢斑螟(D ioryctria sylvestrellaRatzeburg)主要以幼虫危害红松幼林的球果、嫩梢和干部,造成红松种子产量下降、质量低劣,严重的可导致红松种子绝产。为了解决红松种子严重短缺的问题,利用2.5%溴氰菊酯、20%速灭杀丁、50%辛硫磷和40%氧化乐果等化学药剂,在黑龙江省苇河林业局林木种子园进行了赤松梢斑螟防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球果被害率可减少20%~85%,种子被害率减少25%~45%。  相似文献   

11.
我国森林病虫害灾害经济损失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归纳了我国主要森林病虫灾害造成的生长量损失,按森林病虫灾害经济损失计算方法,测算出1996-2001年度全国森林病虫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和生态服务价值损失。结果表明:我国近年来每年损失约880亿元,其中直接经济损失145亿元,生态服务价值损失735亿元。  相似文献   

12.
芽梢斑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芽梢斑螟幼虫蛀害马尾松雄花枝、球果和嫩梢,造成果萎、断梢和形成小而密的树冠,是我国马尾松等松类上新发现的重要钻蛀性害虫。该螟在浙江省淳安县为一年一代,以幼虫在被害雄花枝、球果和枯梢上越冬。本文通过系统的观察研究,叙述了该螟发生与林地气候、寄主和天敌等生态因子的关系。通过防治试验,提出灯光诱杀、早春用40% SN-851等杀虫剂喷梢和保护天敌等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森林病虫害经济损失评估的一种新方法——曲线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病虫害通过危害林木的根、干、枝、叶等组织,使林分蓄积量或生物量遭受损失,从而影响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作用的发挥。本文采用林木生长曲线法估算不同林龄林分蓄积量,通过森林生物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BEF)实现林分蓄积量与生物量的转换。编制了我国主要森林病虫害危害程度分级表、林分蓄积量年生长损失率表和主要林木生物量转换因子基本常数表,并以马尾松为例拟合出林分蓄积量单木生长曲线。确定了我国森林单位重量生物量生态效益值(K)为1476.2元/t。应用林木生长曲线法和生物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评估森林病虫害经济损失适用性强,准确度高,更能反映我国森林病虫害危害程度的实际状况。  相似文献   

14.
对松实小卷蛾、松梢螟的为害性和空间格局及在序贯抽样技术中的应用的研究结果表明,二虫对松树为害具有选择性,松实小卷蛾幼虫主要为害侧枝,为害程度火炬松>黑松>湿地松>马尾松,松梢螟为害则以主梢为主,为害程度 黑松>湿地松>马尾松>火炬松.松实小卷蛾和松梢螟的空间格局分别为负二项分布和奈曼分布,松实小卷蛾明显超过防治指标,急待全面防治,松梢螟低于防治指标,可不防治.  相似文献   

15.
影响松果梢斑螟寄主选择的植物挥发物成分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松果梢斑螟幼虫转移危害期和成虫产卵选择期,采用XAD2的吸附法和二氯甲烷提取法以及GC-MS分析,研究了虫害诱导后油松和华山松球果或针叶挥发性萜类成分.结果表明:幼虫转移危害期,油松球果虫害后的特异性组分为α-蒎烯、β-非兰烯、β-蒎烯、β-香叶烯、D-柠檬烯、异松油烯、乙酸天竺葵酯,以及大香叶烯-D和石竹烯等9种;球果受害后,倍半萜含量显著下降;但非寄主华山松健康球果和虫害果挥发性萜类主要组分有8种,其组成和含量与油松球果显著不同.成虫产卵选择期,油松健康果和虫害果挥发性萜类成分和含量有很大差异,其中特异性组分是α-蒎烯、β-非兰烯/4-侧柏烯、β-香叶烯、D-柠檬烯,以及未知成分、石竹烯和α-石竹烯等8种;与健康果和虫害果相比,针叶挥发性萜类的特异成分为α-蒎烯、乙酸龙脑酯、莰烯、β-蒎烯、对-薄荷-1(7),3-二烯,以及未知成分、石竹烯和α-石竹烯等8种.幼虫选择和趋向试验表明:幼虫明显趋向和选择油松球果而不选择华山松球果;在油松球果及其提取液试验中,幼虫明显趋向和选择虫害球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梢斑螟是黑龙江省红松人工林的主要果梢害虫,研究了其成虫种群动态及未来种群变化趋势,为种群预测以及防治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在梢斑螟成虫发生期6月下旬—8月初,每天夜间19:00—23:00在红松林缘利用灯光诱捕梢斑螟成虫,结合幼虫鉴定种类,分析其种群动态。【结果】1)在牡丹江林口林业局的湖水、曙光和西北楞3个地点,诱捕到的种类均为赤松梢斑螟Dioryctria sylvestrella、冷杉梢斑螟D.abietella和微红梢斑螟D.rubella。2)在湖水,梢斑螟的种群数量最多,平均每天诱捕111.38头;西北楞其次,平均每天诱捕79.625头;曙光最少,平均每天诱捕69.63头。微红梢斑螟在3个地点均是优势种。3)在整个诱捕期间,冷杉梢斑螟和赤松梢斑螟成虫期为6月上旬—7月下旬,高峰期为6月下旬;微红梢斑螟成虫期为6月上旬—8月下旬,高峰期为6月下旬和7月中旬。4)3种梢斑螟都是在21:00—22:00诱捕的数量最多。5)3种梢斑螟的雌雄性比随着季节的推移波动较大,由开始的小于1,到接近于1,最终大于1,但总的性比接近1:1。【结论】梢斑螟的种群动态随时间和小生境的不同变化明显,6月下旬和7月中旬是其羽化高峰期,21:00—22:00是其最活跃时间。因此,对其防治应适时适地采取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7.
松梢螟是目前危害油松较严重的害虫之一。通过对通辽市奈曼旗松林采取踏查和标准地调查的方式,调查其危害程度和危害特点,对下一步精准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云杉梢斑螟生物学特性与防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云杉梢斑螟以幼虫危害青海云杉新梢嫩叶,在甘肃省寿鹿山林区一年发生1代,以1龄幼虫在当年新梢基部和针叶中越冬,翌年5月中旬开始活动并危害新梢,6月中旬化蛹,6月底始见成虫,7月上旬末,中旬初达羽化高峰。7月中旬为产卵盛期,7月下旬幼虫孵化,幼虫轻微危害后于9月中,下旬进入越冬状态,6月中旬,用2.5%敌杀死乳油5000倍液或2.5%功夫乳油3000倍液喷雾,防治效果均在95%以上,用25%灭幼脲Ⅲ号悬浮液3000倍液喷雾,防治效果90%左右;羽化期可利用黑光灯诱杀成虫。  相似文献   

19.
对华山松球果螟在毕节地区发生、分布、危害进行调查,修剪防治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