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研究凝结芽孢杆菌和丁酸梭菌对肉鸭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肠道健康的影响。选择健康的7日龄樱桃谷鸭180只,根据体重均匀分为6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BC组饲喂添加凝结芽孢杆菌的试验饲粮,CB组饲喂添加丁酸梭菌的试验饲粮,BC+CB(1∶1)组饲喂添加凝结芽孢杆菌和丁酸梭菌复合菌制剂(以1∶1比例混合)的试验饲粮,BC+CB(1∶2)组饲喂添加凝结芽孢杆菌和丁酸梭菌复合菌制剂(以1∶2比例混合)的试验饲粮,BC+CB组(2∶1)组饲喂添加凝结芽孢杆菌和丁酸梭菌复合菌制剂(以2∶1比例混合)的试验饲粮,试验饲粮中益生菌制剂总添加量均为0.3%。预试期5 d,正试期42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BC+CB(1∶2)组的12~35日龄、12~49日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BC+CB(1∶2)组和BC+CB(2∶1)组的12~35日龄、12~49日龄的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2)各组之间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腹脂率差异不显著(P>0.05)。3)BC+CB(1∶2)组和BC+C...  相似文献   

2.
复合益生菌对肉仔鸡的生长性能及屠体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复合益生菌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和屠体品质的影响。选择480羽1日龄的AA肉仔鸡随机均分到3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0羽。复合益生菌由蜡样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粪肠球菌3种菌组成。在试验组肉鸡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复合益生菌50 g/t(A组)、100 g/t(B组)和200 g/t(C组),对照组(D组)肉鸡仅饲喂基础日粮,饲养期35d。结果表明:复合益生菌能显著提高21~35日龄肉鸡的生长性能(P<0.05),屠宰率、腿肌率和胸肌率略高于对照组(P>0.05),并显著提高了肌肉的系水力和嫩度。随着添加水平的提高,益生菌的作用效果也有所提高。根据本研究结果,肉仔鸡日粮中复合益生菌添加量以活菌数2×106个/g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试验旨在探究饲粮中添加籽粒苋茎叶粉和复合酶制剂对白羽肉鸡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将216只1日龄白羽肉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9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期42 d。0~21 d,试验1组饲喂基础饲粮+9%籽粒苋茎叶粉,试验2组饲粮饲喂基础饲粮+9%籽粒苋茎叶粉+复合酶制剂;22~42 d,试验1组饲喂基础饲粮+15%籽粒苋茎叶粉,试验2组饲喂基础饲粮+15%籽粒苋茎叶粉+复合酶制剂。试验结束时每个重复随机选取1只鸡屠宰,测定42日龄白羽肉鸡屠宰性能、肉品质和肌肉中营养成分。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肉鸡的屠宰率显著提高(P<0.05);试验1、2组肉鸡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和腹脂率均无显著变化(P>0.05)。(2)试验2组的胸肌L*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1组可以肉鸡的胸肌pH显著提高(P<0.05)。(3)试验2组的腿肌粗蛋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1、2组对肉鸡胸肌的水分、粗蛋白、粗脂肪,腿肌的水分和粗脂肪均无显著变化(P>0.05)。总体来说,肉鸡饲粮中添加籽...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饲粮中添加银杏叶及其提取物对肉鸡屠宰性能及经济效益的影响,本试验选取1日龄爱拔益加(AA)肉鸡640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8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6%的银杏叶、0.08%的EGB和0.002%的杆菌肽锌,用银杏叶等量替代基础饲粮中的麸皮。试验期为42d,分为两个阶段:试验前期(1~21d)和试验后期(22~42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银杏叶和EGB能显著提高肉鸡半净膛率和全净膛率(P0.05),同时,EGB组肉鸡半净膛率、全净膛率和胸肌率又显著高于银杏叶组(P0.05)。以对照组收益为100%,日粮中添加银杏叶、EGB和杆菌肽锌每只鸡增加效益分别为0.47%、0.39%和0.88%。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银杏叶和EGB能够提高肉鸡的产肉性能,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文章旨在研究复合益生菌发酵饲料对纳雍土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将120只40日龄的健康纳雍土鸡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复合益生菌发酵饲料,检测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a*值、b*值、L*值、pH、滴水损失率、烹煮损失率等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提高3.25%(P<0.05),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5.91%(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2.44%(P<0.05)、屠宰率、半净膛率、胸肌率、腿肌率、a*值、pH分别显著提高2.47%、1.19%、3.37%、2.23%、3.13、1.54%(P<0.05)、滴水损失率、烹煮损失率显著降低2.65%和2.37%(P<0.05)。说明复合益生菌发酵饲料可显著改善纳雍土鸡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配比复合益生菌制剂对爱拨益加(AA)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免疫指标的影响。选用320只1日龄健康雄性AA肉仔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对照组(Ⅰ组)饲喂基础饲粮,Ⅱ、Ⅲ和Ⅳ组饲粮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 000 mg/kg不同配比复合益生菌制剂。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1~42日龄时,Ⅲ组肉鸡的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最高,料重比最低,与Ⅰ组差异显著(P0.05)。2)Ⅲ和Ⅳ组的胸肌率显著高于Ⅰ组(P0.05)。3)21和42日龄时,Ⅲ组肉鸡的血清免疫球蛋白A含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由此可知,饲粮中添加复合益生菌制剂可不同程度提高肉鸡的生长性能,改善屠宰性能,提高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其中以添加1 000 mg/kg配比为1∶2∶1∶1(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嗜酸乳杆菌∶乳双歧杆菌)的复合益生菌制剂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银杏叶对北京油鸡屠宰性能和蛋品质的影响,选择480只24周龄健康的北京油鸡母鸡,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添加1%、2%、4%的银杏叶粉末。试验期30 d。结果表明:2%和4%添加组的胸肌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添加银杏叶极显著改善鸡蛋的蛋黄颜色(P0.01)。研究表明,银杏叶能够改善北京油鸡屠宰性能和蛋品质。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代谢能水平对不同脂肪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基因型北京油鸡屠宰性能和肌内脂肪(IMF)含量的影响。选择体重相近的42日龄北京油鸡公鸡480只,随机分成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采用3层阶梯式笼养,分别饲喂代谢能为11.76、12.39、13.02和13.65 M J/kg的饲粮(Ⅰ~Ⅳ组)。试验期48 d。试验结束后,所有鸡只全部宰杀,测定屠宰性能;每个重复随机选取7只鸡,翅静脉采血,据A-FABP基因外显子1第51位碱基C→T突变进行基因分型,即未突变型(MM)、杂合型(MN)和突变型(NN),并测定IM F含量。结果表明:1)Ⅲ组(13.02 M J/kg代谢能组)北京油鸡的活体重、屠体率、全净膛率显著高于Ⅰ组(11.76 MJ/kg代谢能组)和Ⅱ组(12.39 MJ/kg代谢能组)(P<0.05),但与Ⅳ组(13.65 MJ/kg代谢能组)无显著差异(P>0.50)。2)13.65 MJ/kg代谢能组北京油鸡腹脂率分别是11.76、12.39、13.02 MJ/kg代谢能组的1.65、2.43和2.50倍,差异显著(P<0.05);与中等代谢能(12.39和13.02 MJ/kg)相比,高代谢能(13.65 MJ/kg)可增加NN北京油鸡的腹脂率,但对MM和MN无显著影响(P>0.10)。3)12.39 MJ/kg代谢能组北京油鸡胸肌IMF含量分别是11.76、13.02和13.65 MJ/kg代谢能组的1.35、1.34和1.32倍,差异显著(P<0.05),后3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MM北京油鸡腿肌IMF含量和脂肪组织中A-FABP基因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M N和NN(P<0.05),且A-FABP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腿肌IM F含量和基因型均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由此可见,13.02 MJ/kg代谢能饲粮提高了7~13周龄北京油鸡的活体重、屠体率和全净膛率;13.65 MJ/kg代谢能饲粮增加了北京油鸡的腹脂率,尤其是A-FABP基因外显子1第51位碱基C→T突变的北京油鸡,但未提高肌肉IMF含量。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饲养方式对北京油鸡生长和屠宰性能、肉品质以及肌肉脂肪酸含量的影响。试验选取8周龄北京油鸡公鸡1 200只,体重(561.75±7.39) g,随机分成2个组,对照组为集约化笼养(笼养组),试验组为林下放养(放养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0只鸡。试验分为9~14周龄和15~20周龄2个阶段,试验期间饲喂相同饲粮。结果表明:1) 14周龄,笼养组北京油鸡活体重与放养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而20周龄,放养组油鸡活体重较笼养组显著下降(P<0.05); 2个饲养阶段放养组油鸡腿肌率较笼养组显著上升(P<0.05),腹脂率显著降低(P<0.05),而胸肌率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2) 20周龄,放养组胸肌和腿肌亮度(L*)和红度(a*)值显著高于笼养组(P<0.05); 2个饲养阶段放养组胸肌黄度(b*)值显著下降(P<0.05),而腿肌b*值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3) 20周龄,放养组北京油鸡胸肌粗蛋白质含量较笼养组显著升高(P<0.05),而粗脂肪含量显著下降(P<0.05); 2个饲养阶段放养组北京油鸡胸肌肌苷酸含量较笼养组显著上升(P<0.05),腿肌粗蛋白质和肌苷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而粗脂肪含量显著下降(P<0.05);饲养方式对肌肉水分含量无显著影响(P> 0.05)。4)北京油鸡胸肌和腿肌中脂肪酸种类基本一致,棕榈酸、油酸和亚油酸含量最高,放养组肌肉不饱和脂肪酸和必需脂肪酸含量显著高于笼养组(P<0.05),而饱和脂肪酸和总脂肪酸含量显著下降(P<0.05)。综上所述,饲养方式对北京油鸡生长和屠宰性能、肌内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存在影响,林下放养方式可改善北京油鸡肌肉品质和肉质风味。  相似文献   

10.
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止痢草植物提取物(OS)对内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子设计,选用1日龄同批孵化AA+肉鸡2 400只,随机分为6个处理,每个处理8个重复,每个重复50只仔鸡,公母各半.无抗生素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抗生素组饲粮在基础日粮中添加抗生素(恩拉霉素10 g/t,硫酸抗敌素20 g/t),试验Ⅰ、Ⅱ、Ⅲ、Ⅳ组饲粮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0、150、200和250 g/t OS.试验期为42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200和150 g/t OS对肉鸡的增重、饲料转化率有改善作用,并能降低肉鸡的死亡率(P<0.05),同时可显著提高肉鸡的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堂率、胸肌率和腿肌率,有效降低腹脂率,改善肌肉品质(P<0.05).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酸化剂与益生菌混合制剂对广西三黄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取2 400只84日龄的广西三黄鸡,并将其随机分为A、B、C、D四组,每组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200只鸡。A组(对照组):基础日粮;B组:基础日粮+1 g/kg混合制剂;C组:基础日粮+2 g/kg混合制剂;D组:基础日粮+0.1 g/kg恩拉霉素。结果表明:试验组平均日采食量均高于对照组,其中C、D组显著高于A组(P<0.05);试验组的屠宰率均高于对照组,其中C组显著高于A组(P<0.05);试验组胸肌和腿肌的滴水损失均低于对照组,其中C组显著低于A组(P<0.05);D组腿肌的剪切力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试验组胸肌和腿肌的肌内脂肪均高于对照组,其中B组胸肌的肌内脂肪显著高于A组(P<0.05)。综上所述,在日粮中添加2 g/kg酸化剂与益生菌混合制剂,有助于提高三黄鸡的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并能通过降低滴水损失来改善肉质。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研究在产蛋鸡饲粮中添加丁酸梭菌和丁酸钠对不同品种产蛋鸡产蛋率、鸡蛋雀斑、暗斑以及蛋品质的影响。选择270日龄狼山鸡、芦花鸡、北京油鸡各320只,随机分成2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对照组(CON)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EXP)饲粮中添加100 mg/kg丁酸梭菌+500 mg/kg丁酸钠。预饲期3 d,试验期为5周。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①试验组狼山鸡、芦花鸡、北京油鸡产蛋率分别提高12.5%、12.0%和24.9%(P<0.01);②试验组狼山鸡鸡蛋雀斑3级率下降34.2%(P<0.05),芦花鸡和北京油鸡鸡蛋各级雀斑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狼山鸡、芦花鸡、北京油鸡鸡蛋各级暗斑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③试验组狼山鸡蛋重降低1.7%(P<0.05),蛋形指数增加2.3%(P<0.05);芦花鸡蛋重增加1.5%(P<0.05);北京油鸡蛋白高度增加13.9%(P<0.05),哈氏单位增加4.7%(P<0.05)。综上,在产蛋鸡基础饲粮中添加一定量的丁酸梭菌和丁酸钠,可以提高狼山鸡、芦花鸡、北京油鸡产蛋率,对改善狼山鸡鸡蛋的雀斑也有一定的作用,且有助于提高芦花鸡、北京油鸡的蛋品质。  相似文献   

13.
李璐  刘春光 《中国饲料》2021,(3):132-134
为研究不同水平的苜蓿草粉添加对肉鸭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经济效益指标的影响,选择体重相近的21日龄樱桃谷肉鸭400只,随机分成4组,每个组10个重复,每重复10只,1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2、3、4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0%、4.0%、8.0%苜蓿草粉,预试验7 d,试验期为21 d。结果表明:(1)试验2、3组平均日增重较1组比分别提高11.1%、16.2%(P<0.05),料重比较1组比分别降低6.4%、9.3%(P<0.05),试验2、3、4组平均日采食量均高于1组(P>0.05);(2)试验2、3、4组的屠宰率、全净膛率、半净膛率、腿肌率均高于1组(P>0.05),试验2、3组的胸肌率、瘦肉率较1组比分别提高28.7%、40.6%、16.8%、21.8%(P<0.05),腹脂率较1组比分别降低10.3%、12.7%(P<0.05);(3)试验2、3组每日净收益较1组相比分别提高9.8%、15.2%。综上,4.0%苜蓿草粉添加可以提高肉鸭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椰子粕对文昌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选取480只80日龄健康状态良好的文昌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3个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50%、4.50%和7.50%椰子粕。试验期为40 d。结果显示:1)与对照组相比,1.50%和7.50%组料重比均显著下降(P<0.05);各组间末重、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2)与对照组相比,1.50%组屠宰率显著提高(P<0.05),而其他试验组屠宰性能均无显著差异(P>0.05)。3)与对照组相比,4.50%组胸肌pH24 h显著降低(P<0.05),各试验组pH45 min、24 h滴水损失、熟肉率、剪切力和腿肌pH24 h均无显著差异(P>0.05)。4)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肌肉肌纤维直径和平均横截面积都无显著差异(P>0.05)。5)与对照组相比,1.50%和7.50%组胸肌中粗蛋白质含量显著提高(P<0.05),但各试验组肌肉中水分、肌内脂肪和腿肌粗蛋白质含量无显著差异(P>0...  相似文献   

15.
张方 《中国饲料》2021,(1):72-75
为研究不同水平的复合益生菌制剂对肉牛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选择体重(200±4)kg肉牛60头随机分成4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1组饲喂基础日粮为对照组,试验2、3、4组分别添加2.5%、5.0%、10%复合益生菌制剂,预试验7 d,试验期为56 d.结果表明:(1)试验3、4组的平均日增重...  相似文献   

16.
日粮添加中药富硒酵母对鸡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取1日龄健康闽中麻鸡396羽,随机分为4组,每组99羽,组内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3羽,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Ⅱ、Ⅲ、Ⅳ组在日粮中分别添加0.2%、0.3%、0.4%的中药富硒酵母。于49 d后试验鸡颈静脉放血致死,取胸肌和腿肌进行肉品质分析,以研究中药富硒酵母对闽中麻鸡肌肉品质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试验组胸肌肌肉的滴水损失率极显著降低(P<0.01),肌肉红色度和粗蛋白含量极显著提高(P<0.01);肌肉含水率、肌纤维直径显著降低(P<0.05),黄色度、肌纤维密度和粗脂肪含量显著提高(P<0.05);肌肉pH值变化不显著(P>0.05)。腿肌肌肉的滴水损失率、肌纤维直径较对照组极显著降低(P<0.01),肌肉的红色度和肌纤维密度极显著提高(P<0.01);肌肉含水率显著降低(P<0.05),肌肉粗脂肪和粗蛋白含量显著提高(P<0.05);黄色度和pH值变化不显著(P>0.05)。表明日粮添加中药富硒酵母能够改善闽中麻鸡肉品质,以0.4%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研究复合益生菌发酵饲料对雪峰乌骨鸡日粮表观消化率及肉品质的影响。本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用健康、体重相近的17周龄母鸡60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其中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以25%、50%、75%、100%复合益生菌发酵饲料替代基础日粮饲喂,试验期35 d。试验结果表明:①25%、50%发酵料替代组显著提高乌骨鸡对饲料中粗蛋白质(CP)、粗脂肪(EE)表观消化率(P<0.05),75%替代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75%和100%替代组乌骨鸡屠体率显著增加(P<0.05),25%替代组乌骨鸡胸肌率显著增加(P<0.05),但各试验组腹脂率无显著变化(P>0.05)。③各试验组显著降低胸肌pH24 h及蒸煮损失(P<0.05),显著提高胸肌亮度(L*)和红度(a*)(P<0.05),100%替代组滴水损失显著下降(P<0.05)。④50%、75%及100%发酵饲料替代组肌肉DM和CP含量显著升高(P<0.05);50%、100%发酵饲料替代组显著提高肌肉中蛋氨酸(Met)、苯丙氨酸(Phe)、丝氨酸(Ser)、精氨酸(Arg)含量(P<0.05)。结果提示,在本试验条件下,所用复合益生菌发酵饲料能提高日粮养分表观消化率、改善肉品质,但添加比例与效果相关性不明显,以100%替代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王慧  李恒 《中国饲料》2021,(5):32-35
为研究饲粮中添加发酵豆粕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选择体重相近、健康的三元杂交育肥猪80头随机分成4组,每组2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1组饲喂基础日粮为对照组,试验2、3、4组分别用发酵豆粕替代基础日粮中50%、75%、100%的豆粕,预试验7 d,试验期56 d。结果表明:(1)试验3、4组的平均日增重较1组比分别提高13.9%、12.5%(P<0.05),料重比较1组比分别降低14.7%、12.8%(P<0.05),试验2、3、4组的平均采食量均高于1组(P>0.05);(2)试验2、3、4组的宰前活重、屠宰率高于1组(P>0.05),试验3、4组的瘦肉率、眼肌面积较1组比分别提高12.3%、11.1%、12.9%、9.9%(P<0.05),背膘厚较1组比分别降低11.3%、9.9%(P<0.05);(3)试验3、4组猪的毛利润较1组比分别提高22.7%、20.5%。综上,发酵豆粕代替饲粮中75%豆粕可以提高育肥猪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经济效益,在临床中具有一定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王雅菲  李强 《中国饲料》2021,(5):127-130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发酵豆渣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经济效益指标的影响,采用单因素随机设计试验,选择体重相近的健康育肥猪80头随机分成4组,每组2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1组饲喂基础日粮为对照组,试验2、3、4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10%、15%发酵豆渣,预试验7 d,试验期56 d。结果表明:(1)试验3、4组的平均日增重较1组比分别提高15.5%、14.1%(P<0.05),料重比较1组比分别降低14.7%、11.9%(P<0.05),试验2、3、4组的平均采食量均高于1组(P>0.05);(2)试验2、3、4组的宰前活重、屠宰率高于1组(P>0.05),试验3、4组的瘦肉率、眼肌面积较1组比分别提高12.1%、8.9%、12.3%、8.2%(P<0.05),背膘厚较1组比分别降低8.5%、7.0%(P<0.05);(3)试验3、4组毛利润较1组比分别提高22.4%、18.0%。综上,添加10%发酵豆渣可以提高育肥猪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代谢能水平对14~17周龄不同性别北京油鸡育肥期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为确定北京油鸡适宜饲粮代谢能水平提供依据。本试验严格按照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进行。选取13周龄北京油鸡600只,公母各占1/2,根据体重一致原则随机分为6组,其中3个组均为公鸡,另外3个组均为母鸡,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3个组分别为低代谢能组(饲粮代谢能水平为12.20 MJ/kg)、中代谢能组(饲粮代谢能水平为12.64 MJ/kg)、高代谢能组(饲粮代谢能水平为13.08 MJ/kg)。预试期1周,正试期4周(14~17周龄)。结果显示:1)高代谢能组公鸡和母鸡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其他2组(P <0.05),且高代谢能组母鸡的料重比显著低于其他2组(P <0.05),饲粮代谢能水平为13.08 MJ/kg时公鸡和母鸡有较好的生长性能。2)公鸡方面,低代谢能组的腿肌率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5);母鸡方面,低代谢能组的全净膛率显著高于高代谢能组(P<0.05),翅膀率显著低于高代谢能组(P <0.05)。低代谢能组公鸡和母鸡的皮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