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江苏省东海县曲阳乡薛埠村农民沈东军,去年将其放牧饲养的1600多只鸭子拉到南京,以每公斤10多元的价格出售,净赚2万多元。  相似文献   

2.
绍兴麻鸭之乡——浙江省绍兴市管墅公社王社溇大队,有一个闻名的养鸭能手郑阿法。他采取圈养与放牧相结合的方法饲养蛋鸭,平均每只收入22元多。一年他饲养240多只蛋鸭,收入5000元左右。他的经验是,根据鸭子的生长规律,在农历四月,发现鸭子产蛋有下降趋势时,就  相似文献   

3.
江西省新干县麦(斜土)乡商会副会长、养鸭专业户吕小云自己养鸭致富后,扶助400多户贫困户赶着鸭子走上了富裕路。 吕小云自小就是村里的鸭倌。1985年,他借钱买了1000只鸭苗,摆开了“鸭阵”,小时候的经验加上勤奋,换来了2000多元纯利。以后  相似文献   

4.
湖北省公安县藕池公社从一九七五年开始发展小群鸭,现在已发展到六十个生产队养小群鸭,共养二万多只。实践证明,养鸭益农,大有可为。去年他们利用鸭子治虫、除草二万多亩,节约农药开支二万多元,积肥一百二十多万斤,交售鸭蛋三十七万多斤,收入二十四万四千多元。  相似文献   

5.
1999年4月,富阳市紫铜村陈某饲养的群鸭发生呋喃丹中毒,死亡700多羽.1 经过与症状养鸭专业户陈某饲养绍鸭2300余羽,除20余羽为成年产蛋鸭外,均系2月龄的雄性青年鸭,放牧饲养,白天以采食青草和杂草籽实为主,晚上补喂玉米或稻谷.4月17日出舍放牧,鸭群经农田0.5h后到达放牧场地,即发现走在前面的强壮鸭子翅膀下垂,卧地不起,口流白沫,抽搐死亡,随即大批鸭子陆续发病.陈某自感鸭群中毒,立即用阿托品片逐只塞入口腔救治,前后不到30min,共计死亡700余羽.  相似文献   

6.
<正> 浙江三门县六敖乡下洋坛村专业户邵小顺有10多年的养鸭历史,八五年饲养产蛋鸭307羽,年平均产蛋率达86%,最高达98%,年平均每羽盈利达12.10元,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他的经验介绍如下: 一、严格把好放牧关从二月中旬至四月下旬,他将鸭群放牧到田间与河塘,让鸭子晒  相似文献   

7.
齐市梅里斯区雅尔塞一鱼场,采用鱼池养鸭的方式,2003年夏季饲养北京麻鸭3000只。秋季鱼池清塘排水后,剩下少量的池水近于干涸,内有一些死鱼,鸭群继续在此放牧。1周后,鸭群中许多鸭子发病,发病率达30%左右,死亡800余只,死亡率27%。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许多地方采用养鸭“圈养”办法,即育雏结束后,仍将青年鸭圈在固定的鸭舍和水围内,不外出放牧,这种方法通称“圈养”。 一、圈养的优点 1.环境条件可以控制,受自然制约的因素较少,有利于科学养鸭,稳产高产。 2.提高劳动生产率。采用放牧饲养,一个劳力只能管二三百只鸭子,而且劳动强度大;采用圈养方法,把饲料运到场,一个人可管理1000只,劳动效率大大提高。劳动强度也大大减轻,妇女、老人都可以养。 3.降低传染病的发病率,减少中毒等意外事故。  相似文献   

9.
圈养鸭即育雏结束后,仍将鸭圈在固定的鸭舍和水围内,不外出放牧,这种方法通称“圈养”。一、圈养的优点1.环境条件可以控制,受自然因素制约较少,有利于科学养鸭,稳产高产。2.节约劳力,提高劳动生产率。采用放牧饲养,一个劳力只能管理200~300只鸭子,而且劳动强度大;采用圈养方法,如果饲料运到场,一个人可管理1000只,劳动效率大大提高,劳动强度也大大减轻,妇女、老人皆可担任。3.降低传染病的发病率,减少中毒等意外事故。圈养和外界接触减少,因而农药中毒和传染病的感染机会都比放牧时减少,从而提高了成活…  相似文献   

10.
目前,许多地方采用养鸭“圈养”办法,即育雏结束后,仍将青年鸭圈在固定的鸭舍和水围内,不外出放牧,这种方法通称“圈养”。1 圈养的优点1.1 环境条件可以控制,受自然制约的因素较少,有利于科学养鸭,稳产高产。1.2 节约劳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一般采用放牧饲养,一个劳动力只能管二三百只鸭子,而且劳动强度大,采用圈养方法,如饲料运到场,一个人可管理1000只,劳动效率大大提高,劳动强度也大大减轻,妇女、老人即可担任。1.3 降低传染病的发病率,减少中毒等意外事故。圈养和外界接触减少,因而农药中毒和传染病的感染机会都比放牧…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许多地方采用养鸭“圈养”办法,即育雏结束后,仍将青年鸭圈在固定的鸭舍和水围内,不外出放牧,这种方法通称“圈养”。一、圈养的优点1-环境条件可以控制,受自然制约的因素较少,有利于科学养鸭,稳产高产。2-提高劳动生产率。采用放牧饲养,一个劳力只能管二三百只鸭子,而且劳动强度大;采用圈养方法,把饲料运到场,一个人可管理1000只,劳动效率大大提高。劳动强度也大大减轻,妇女、老人都可以养。3-降低传染病的发病率,减少中毒等意外事故。圈养和外界接触减少,因而农药中毒和传染病的感染机会都比放牧时减少…  相似文献   

12.
果园养鸭,种养结合,使果树和鸭子互利共生,可降低种养成本,提高种养业的经济效益。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放养时间。根据果园内饲料资源情况,可将果园养鸭分为以放养为主的时期和以圈养为主的时期。最适放养时期为园内动植物生长旺盛期,一般在4月中旬(清明后至谷雨前)至10月底。此时园内牧草生长丰茂、果树副产品残留多,鸭子可采食各种青草、野菜和落地花(叶、果)等植物性饲料以及各种虫卵、蛹、昆虫、近地表飞虫等动物性饲料。成年鸭全年都可以放养。2)园地选择。鸭子行动笨拙,不能上树啄食,为果园低栏放牧提供了保证。凡是土壤和水源条件较  相似文献   

13.
目前,许多地方采用"圈养"办法养鸭,即育雏结束后,仍将鸭圈在固定的鸭舍和水围内,不外出放牧,这种方法通称"圈养"。一、圈养的优点1.环境条件可以控制,受自然因素制约较少,有利于科学养鸭,稳产高产。2.节约劳力,提高劳动生产率。采用放牧饲养,一个劳力只能管理200~300只鸭子,而且劳动强度大;采用圈养方法,如果饲料运到场,一个人可管理1000只,劳动效率大大提高。劳动强度也大大减轻,妇女、老人皆可担任。3.降低传染病的发病率,减少中毒等意外事故。圈养和外界接触减少,因而农药中毒和传染病的感染机会都比放牧时减少,从而…  相似文献   

14.
为了进一步探讨笼养蛋鸭的可行性,最经济地利用空间,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生产与放牧养鸭的矛盾。发展集约化养鸭生产,我们在小规模试养成功后,2001年2~9月,又试验笼养蛋鸭500只,分析笼养与放牧养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笼养鸭每只平均盈利14.32元,放牧养鸭每只平均13.08元,人均日增收7.65元;蛋鸭笼养粪便漏在笼下,减少感染,死亡损失率比放牧养低,还节省了药费。从管理上分析,笼养蛋鸭管理方便,劳动强度低,一人可养500只以上,牧养一人  相似文献   

15.
上海市郊区鸭子寄生虫病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上海郊区养鸭生产已发展到从养殖到羽绒加工“一条龙”的新时期,这将有力推动郊区养鸭生产的发展。为了保证郊区养鸭生产的发展,必须加强对鸭子疾病的防治工作。但过去对鸭子疾病防治只着重传染病,而鸭子寄生虫病却被忽视。实际上鸭子寄生虫病在郊区累有发生,带来了一些不应有的损失。笔者曾在下乡工作期间作过初步调查,现将收集到的病例的资料报道  相似文献   

16.
稻鸭共栖是充分利用水稻栽培过程中从秧苗返青到水稻散籽这段时间在稻田中放牧仔鸭的方法。鸭和水稻在稻田中共同生长,鸭以稻田浮游动物和水生植物为食,适当补饲精料,可以减少养鸭的投入。鸭子的活动起到了中耕除草,增加稻田肥力,促使水稻增产的作用。鸭子捕食了稻田害虫,水稻  相似文献   

17.
1 圈养鸭的优点1 1 环境条件可以控制 ,受自然制约的因素较少 ,有利于科学养鸭 ,稳产高产。1 2 节约劳力 ,提高劳动生产率。采用放牧饲养 ,一个劳动力一般只能管 30 0只鸭子 ,而且劳动强度大 ;采用圈养方法 ,如饲料运到场 ,一个人可管理 10 0 0 0只鸭子 ,劳动效率大大提高。劳动强度也大大减轻 ,妇女老人都可胜任。1 3 降低传染病的发病率 ,减少中毒等意外事故。圈养使鸭子和外界接触减少 ,因而农药中毒和传染病的感染机会都比放牧时减少 ,从而提高了成活率。2 圈养鸭的分群和密度青年鸭圈养的规模可大可小 ,但每个鸭群的组成不宜太大 …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盐都县郭猛镇北待村4组村民刘四是养鸭30余年的专业户,他有一整套使鸭子多生蛋的窍门,可供养鸭户参考。具体是:一“春鸭尾巴一枝花”春天,鸭肥生蛋早,鸭瘦生蛋迟。鸭子在越冬期一定要精心喂养,使鸭子尾巴到春天长得象一枝花,以后正常管理好,上半年每只...  相似文献   

19.
刘勇 《北方牧业》2006,(18):5-5
<正> 四川成都,有十多年养鸭经验的吕向安,怎么也没料到,自己花了近10万元精心饲养的3000多只鸭子,在一夜之间,竟会被发霉的包谷毒死1300多只。附近村民得知后,竟不顾劝告,一哄而上争抢死鸭。现场:中毒鸭子如同吃了摇头丸9月18日下午1时,记者赶往事发地,新都畜牧局、泰兴镇工商所、泰兴镇政府以及泰兴镇卫生局的相关人员已到现场。养鸭场由一块宽敞的废地围成,数千只鸭子成群地聚集在一起,有些摇头扭脖,狂躁不安,不停在地上翻动着;有些则瘫作一团,萎靡不振。偶有一两只振翅欲飞,也随即摔倒在地,发出"嘎嘎"的呻吟  相似文献   

20.
<正>“下了一年多蛋的退役鸭子,平均每只卖到20元钱,价格不比肉食鸭低;今年,我们共出售这样的鸭子320万只。”2006年12月22日,山东省临邑县临盘镇养鸭协会会长王永尧向记者介绍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