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Botriosphaeria dothidea分生孢子在苹果表皮和非生物表面的吸附作用(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Botriosphaeria dothidea分生孢子在6种非生物表面及苹果果面上的吸附作用的研究,发现在各种非生物表面上分生孢子表现出不同的吸附特性。封口石蜡膜、载玻片和凡士林包衣载玻片易于吸附孢子,其中石蜡膜最易被孢子吸附,而聚丙烯带和石蜡包衣载玻片不易被孢子吸附。在石蜡膜上滴加孢子后20 min即可达最大吸附,而在载物玻片,塑料膜,石蜡包衣载物玻片,凡士林包衣载物玻片和聚丙烯膜上需40~60 min才能达到最大吸附。在果实皮孔处,孢子吸附随孢子浓度及吸附时间增加而增加。孢子浓度在2.0×104-5.0×104/mL范围内,孢子在皮孔处的吸附数量无显著差异。但是在非皮孔处,孢子浓度至少需4×104/mL而且需吸附20~30 min后才能达到最大吸附。伴刀豆蛋白A(Conncavaline A)是孢子吸附的一种高效抑制剂,甚至在100μg/mL的浓度即足以抑制孢子吸附。 相似文献
2.
苹果NBS-LRR1 基因的鉴定与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BS-LRR 蛋白是植物细胞内普遍存在的主要抗性蛋白家族,该家族的蛋白包含有NBS 结构域和LRR 结构基序,在植物抵御各种病原物的侵袭中发挥重要作用。从‘嘎啦’苹果中鉴定了一个NBS-LRR 类基因,命名为MdNBS-LRR1,(GenBank 登录号:JX126858)。该基因全长为3 116 bp,包含一个2 826 bp 的开放读码框,编码包含941 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其氨基酸序列含有典型的NBS-LRR类抗病基因所具有的NB-ARC 结构域。Blast 分析发现MdNBS-LRR1 与大豆NBS-LRR 类抗性蛋白具有较高的氨基酸序列一致性(60%)。RT-PCR 分析结果表明,MdNBS-LRR1 在‘嘎啦’苹果的幼叶、茎、功能叶、芽、皮和花等组织中均有表达,在幼叶中的表达量最高,茎中最低。苹果轮纹病病原菌侵染可促进MdNBS-LRR1 基因表达上调,接种后24 d 表达量最高,是对照的10.6 倍左右,另外,在‘嘎啦’苹果幼苗叶片中,SA、MeJA 和ACC 均可诱导该基因的表达,表明MdNBS-LRR1 基因的表达受到与抗病相关信号转导途径的调控。 相似文献
3.
轮纹病菌在苹果枝干上侵入途径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对富士苹果枝干轮纹病在不同部位发生频率进行了调查,并用轮纹病菌(Botryosphaeria berengriana f.piri- cola)对富士苹果一年生枝条进行室内接种,保湿处理,在接种后不同时期采样通过扫描电镜对轮纹病菌在苹果枝条 上的侵入途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枝干轮纹病病斑在皮孔部位发病频率为92%,非皮孔部位为8%。扫描电镜观察 表明,保湿条件下轮纹病菌接种4 h后即可萌发形成侵染菌丝侵染苹果枝条,其可通过枝条皮孔、表面伤口及表皮缝 隙进行侵入,但皮孔是最主要的侵入途径;24 h内分生孢子基本可完成从吸附、萌发到侵入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苹果轮纹病菌侵染机制的研究(英文)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苹果轮纹病菌(Botryosphaeriaberengrianaf.sppiricola)能在培养基及活体内产生一系列果胶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聚甲基半乳糖醛酸酶(PMG)、多聚半乳糖醛酸反式消除酶(PGTE)和果胶甲基反式消除酶(PMTE)。其中PG和PMG是降解果实胞壁的主要酶类,在整个致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从结果可看出PG活性随着侵染的进展而升高,PMG的作用在侵染前期更大一些,2种果胶酶可能是引起被接种苹果果皮上还原糖变化的重要因素。接种与未接种果实果皮的pH值差异随侵染进程而降低,接种40d后,接种处pH值开始低于健康组织的pH值,这一变化可能造成细胞壁软化而有利于PG和PMG活动。接种后10~20d,PG活性及组织中还原糖的增长速度比其他阶段要快。对侵染点的病原组织学研究进一步表明,病菌产生的各种果胶酶不论是在侵染初期还是后期都是重要的致病物质。 相似文献
5.
我们根据轮纹病的发生规律,对该病进行防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1发病规律病菌在病树受害部位越冬,也在剪下来的病枯残枝上越冬,第2年病菌经皮孔或伤口侵 相似文献
6.
苹果种质资源果实轮纹病抗性的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5个不同来源的苹果轮纹病菌株,对279份苹果种质资源的果实抗病性进行室内接种鉴定。结果表明:不同种质资源在果实的发病率、潜伏期和病斑大小上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同一种质资源分别接种5种轮纹病菌,在发病率、潜伏期和病斑大小上也存在显著差异。对抗病性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多数菌株的各个抗病指标间都存在显著相关性。通过综合抗性筛选,发现‘珍宝’、‘金沙依拉姆’和‘红玉’为高抗材料;‘詹姆斯格里斯’、‘红夏’‘耍红’、‘伊朗桃苹’‘超等蔷薇’和‘极早红’为高感材料。 相似文献
7.
1 国外常见苹果果实病害
1.1苹果果实轮纹病也叫苹果果腐病、白腐病和轮纹褐腐病.是一种世界性的苹果果实病害,主要发生在Et本、中国、韩国、朝鲜等亚洲国家。在国外,苹果轮纹病危害较轻.且多为生理性病害.而我国苹果轮纹病则主要是由真菌引起的侵染性病害。目前.对苹果果实轮纹病的防治主要采取套袋或连续喷药保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木霉菌对侵染苹果枝条的轮纹病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田间于活体苹果枝条上打孔进行了木霉菌(Trichodema)与苹果轮纹病菌(PhysalosporapiricolaNose)的接种试验。同时进行了木霉菌与从租皮病组织中分离出的轮纹病菌的对峙培养。结果证明木霉菌用于生物防治、抑制苹果轮纹病菌菌源是有可行性的。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13.
14.
不同抗性苹果果实受轮纹病菌侵染后亚显微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苹果轮纹病菌菌株Ls1的菌丝接种苹果抗病品种‘红玉’和感病品种‘金冠’及其杂种后代高抗单株02-24-036和高感单株02-38-071的果实,采用扫描和透射电镜技术观察其表面及皮下组织亚显微结构的变化情况。结果发现,病菌侵染后,红玉、金冠和02-24-036果面均产生特殊的分泌物,其中红玉和02-24-036产生的分泌物抑制菌丝繁殖,金冠果面产生的分泌物不能抑制菌丝繁殖。说明病菌侵染后果面产生的分泌物与抑菌和抗侵入有关。菌丝由果面皮孔或伤口侵入组织后,抗病的红玉和02-24-036皮下细胞内嗜锇颗粒簇积累,而感病的金冠和02-38-071未见嗜锇颗粒簇的积累。说明红玉和02-24-036果实对苹果轮纹病的抗性属于诱导抗性,既表现为抗侵入,也表现为抗扩展。 相似文献
15.
16.
越橘葡萄座腔菌枝枯病的病原菌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形态学观察、诱导产孢、致病力测定和分子生物学研究,对引起辽宁地区越橘枝枯病
的病原菌进行鉴定,确定其为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病原菌在越橘植株上接种后表现枝
条枯萎、木质部变色等症状,与田间自然发病植株一致;在PDA 培养基上菌落初期为白色,后转为灰黑
色,分生孢子纺锤形或梭形,无色,单胞,内含多个油滴;水琼脂 + 麦芽提取物、苹果枝条和苹果幼果
3 种病原菌培养方法均可诱导产孢,苹果幼果是诱导病原菌产孢的最佳基质。供试菌株LB1 的rDNA-ITS
和β-tubulin 基因序列与GenBank 中已有的Botryosphaeria dothidea 序列相似性分别达到99%与100%。 相似文献
17.
激发子物质处理富士苹果果实后抗轮纹病病菌侵染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富士苹果果实经硝普钠(SNP)、茉莉酸甲酯(MeJA)、水杨酸(SA)和氯化钙处理后再接种轮纹病菌,各个处理均能不同程度地防止轮纹病菌的侵染和扩展,其中MeJA和SNP处理效果最明显,烂果率和烂果面积分别比对照减少26.7%、26.7%和41.6%、36.2%。另外,还对各处理果实的PAL、SOD、POD和PPO活性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接种轮纹病菌的72h内,4个处理的PAL和PPO活性均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而SOD和POD活性变化除SA处理一直保持平稳波动上升外,其余3个处理也表现为先升后降趋势;各处理的PAL和POD峰值出现的时间均早于SOD和PPO。PAL、POD和PPO活性峰值和平均值均以MeJA处理最高,SOD活性峰值和平均值SNP处理最高。 相似文献
18.
为了明确江西省南昌市郊区梨轮纹病菌的种类归属,本文从果园采集呈典型症状的梨轮纹病样本,采用组织分离法进行病菌分离和病菌纯化,获得5个梨轮纹病菌分离株,其培养性状相同且与已报道的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的培养性状一致。用菌饼对离体梨枝条进行接种,结果5个分离株均导致典型病斑,对该病斑进行再分离,又分离到与原接种菌一致的病原菌。任选其中的一个分离株NC-1进行rDNA-ITS序列扩增和序列测定,获得片段长为543bp的核苷酸序列,通过BLAST分析,发现该序列与GenBank中葡萄座腔菌的同源性高达100%。结果表明,南昌市郊区梨轮纹病菌属于葡萄座腔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