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回顾2012年我国蒜薹产业的产贮销情况,总结蒜薹营销及贮藏的经验教训,剖析2013年蒜薹收贮及销售市场的影响因素,提出今后蒜薹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些思考,旨在为我国蒜薹产业的良性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启示。  相似文献   

2.
从2010年全国各主产区蒜薹收购价格比较及收贮与销售蒜薹情况的回顾,分析了气候、蔬菜市场、大蒜种植等影响我国蒜薹产业经营状况的主要因素及存在的问题,展望了2011年蒜薹产业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蒜薹是适宜气调贮藏的蔬菜品种.在合理的气调贮存条件下,蒜薹的生化及衰老代谢得到有效的控制,从而延长蒜薹贮藏期,提高商品质量.假如贮藏环境中气体成分不适,长期贮藏就会对蒜薹产生不利影响,甚至失去食用价值与商品价值,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4.
蒜薹贮藏需要管理与技术紧密配合。从收购到出库长达 7~ 9个月贮藏期,每一环节、每一步骤都要严格管理,才能确保蒜薹的贮藏质量。作者针对蒜薹贮藏保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谈以下几点。    1温度   几年来的实践表明,射阳蒜薹适宜低温管理,一般贮藏温度在 0~— 0.8℃之间,温差越小越好。    2气体成分   调节好蒜薹袋内 O2和 CO2浓度是保证蒜薹保鲜质量的关键。低 O2、高 CO2、配合低温能更有效地抑制蒜薹的呼吸代谢。 2.1 O2的作用   O2是供蒜薹呼吸的,贮藏环境中 O2偏高或偏低都对蒜薹贮藏不利。低 O2能抑制蒜薹呼吸…  相似文献   

5.
2005年全国蒜薹收购、入贮工作已全部结束,各蒜薹产区贮业和各主要城市蔬菜批发市场的业主们对今年蒜薹收贮情况,都予以密切关注;其中蒜薹的贮量、质量、收购价格及销售形势依然是影响蒜薹产业发展的焦点话题。 2004年秋季全国大蒜播种面积没有增加。由于去冬今春严寒低温造成一些大蒜产区受冻死苗,加之春季低温、干旱,蒜苗返青晚、长势缓等综合因素影响,造成2005年全国蒜薹明显减产。其中,以山东省广饶、商河、平度,河北省永年等产区较为突出;与2004年相比,平均单产减少30%-40%,特别是北部产区的一些白蒜薹更为明显。据我们对全国各蒜薹主产区的调查统计,2005年全国蒜薹总贮量约4.3亿kg,其中自蒜薹约2.5亿kg,杂交蒜薹约1.8亿kg,比2004年4.75亿kg的总贮量减少约0.5亿kg。其主要原因是受总产量明显减少的影响,也有一部分贮库受2005年收购价格太高的制约,望而却步。  相似文献   

6.
《保鲜与加工》2007,7(4):15-15
近几年农民大面积种植大蒜成为商品生产的热点。但在抽拔蒜薹时较费力,易抽断,有时大部分留在蒜叶鞘内,这不仅降低蒜薹产量,影响销售品质,还影响蒜头后期生长。因此,蒜薹采收时间与方法很关键。  相似文献   

7.
回顾并分析了2015年我国蒜薹产业的经营情况,预测2016年全国蒜薹产业的前景,并提出蒜薹产业新时期面临的新挑战,旨在为稳健科学地应对2016年我国蒜薹产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8.
从蒜薹的产量、质量到销售价格等方面回顾并分析了2009年我国蒜薹产贮业经营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从气候影响、田间管理到供需状况等各方面提出了2010年蒜薹产贮业应对措施与展望。  相似文献   

9.
2001年蒜薹总体入库质量很好,表现在蒜薹含水量较低,叶绿素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较高,蒜薹表面的黄斑病较少,表现出良好的耐藏性。但是,不可忽视的是:① 2001年蒜薹采收期平均温度较高,使得蒜薹采收时老化程度较高 ,若采后不能马上预冷则会造成蒜薹薹梢黄化现象。据统计,异地贮藏的蒜薹,有 90%以上入库时薹梢已黄化,有的薹梢已干枯,薹基老化变硬和上翘;②黄斑病是蒜薹采前田间所带的病害,以老产区重茬地发生严重,另外蒜薹生长过程中降雨频繁或者阴雨、雾天多,蒜薹发病严重。  相似文献   

10.
蒜薹是我国北方冷库贮藏蔬菜的主要品种,在我国果蔬贮藏保鲜业中贮量大、供应期长、经济效益好。简述了蒜薹贮藏保鲜工艺、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以期为蒜薹保鲜技术的研究以及蒜薹贮藏保鲜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对以芦荟为主要原料的软糖制造配方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芦荟凝胶软糖的最佳配方为:芦荟汁25%,白砂糖25%,柠檬酸0.15%,明胶3%、琼脂1%。制出的软糖具有良好的组织状态、色泽及口感,同时也有芦荟的天然营养保健功效。  相似文献   

12.
以石榴、芦荟和柠檬为材料,利用酵母菌和乳酸菌进行复合发酵制备石榴复合饮料。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对石榴复合发酵饮料工艺进行优化。石榴∶芦荟∶柠檬=6∶7∶4,菌种接种量1%,白砂糖添加量25%,发酵时间15 h,发酵温度37℃,初始pH值3.6,在此工艺条件下得到的石榴芦荟柠檬复合饮料的感官评分94分,口感较佳,适合推广。  相似文献   

13.
农杆菌介导法将海藻糖合成酶基因转入芦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海藻糖合成酶基因otsA导入芦荟,共培养后的芦荟外植体在含10~15 mg L-1 G418筛选剂的MS培养基上经多次筛选和分化,获得了一定数量的抗性再生芽,对移栽成活的抗性再生植株进行PCR检测,表明otsA基因已经导入芦荟基因组中,转化率约为0.77%。Southern检测表明,目的基因在60%的阳性植株基因组中表现为单拷贝整合,进一步证明otsA基因已经整合到芦荟基因组中。气相色谱法测定转基因植株的海藻糖含量表明,转基因植株中的海藻糖含量为未转化植株的2.934倍,证明otsA基因在转基因芦荟植株中已得到表达。  相似文献   

14.
果胶酶处理提高芦荟出汁率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芦荟饮料加工的出汁率,应用果胶酶处理进行了单因素试验及正交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果胶酶用量为0.3g/kg,温度为40℃,反应时间0.5~1.5h,芦荟出汁率高于86%。在此基础上应用正交试验,得出果胶酶处理对芦荟出汁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果胶酶用量0.2g/kg,反应温度50℃,反应时间0.5h,出汁率可达到94.36%,结合感官评价,表明此法可提高芦荟出汁率、缩短榨汁时间,并显著改善芦荟汁的感官品质。  相似文献   

15.
以南瓜、芦荟为主要原料,试验研究配制新型保健饮料的制作工艺。运用正交设计,研究了产品的调配,确立了产品的最优配方和生产工艺;同时探讨加工过程中的产品护色和稳定剂选择。结果表明,当南瓜汁用量为80.0%,芦荟汁为20.0%,蔗糖为8.0%,柠檬酸为0.15%~0.20%,果味饮料复合稳定剂为0.10%~0.15%,VC用量为0.10%时,生产出的复合保健饮料风味良好。  相似文献   

16.
以库拉索芦荟为主要原料,添加由蔗糖、冬蜜、柠檬酸配成的糖水,经装罐、杀菌等工艺可制成糖水芦荟罐头。对糖水芦荟罐头的生产工艺、配方等进行了研究。通过试验,确定出糖水芦荟罐头的配方是:质量分数为29%的白砂糖,6%的冬蜜,0.26%的柠檬酸,0.06%的无水氯化钙,加水到100%。  相似文献   

17.
芦荟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芦荟的发展史、生长习性、主要栽培种或变种、叶片的形态解剖学研究、核型分析以及芦荟叶片中的SOD、POD等活性酶类方面的研究进展。对本实验室所进行的芦荟多糖精制工艺、芦荟色酮的分离纯化进行了简要介绍。此外,对笔者正在进行的芦荟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异常与花粉败育的关系进行了概括。  相似文献   

18.
我国芦荟产业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芦荟的医疗和保健作用逐渐被人们所认可,近些年在全国出现了芦荟热。为此三峡库区的万州芦荟产业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应运而生,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其进一步发展,必须大力开发芦荟深加工。主要就万州芦荟产业深加工发展的必要性、深加工产业链的选择和深加工的实施条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建设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不同盐度胁迫对芦荟生长和离子吸收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马艳萍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25):172-178
为探索芦荟对微咸水灌溉栽培的适应性,研究了不同盐浓度对其生长和离子吸收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120天)以含盐溶液灌溉栽培,盐浓度达200 mmol/L NaCl显著抑制芦荟生长,100 mmol/L NaCl对芦荟生长的抑制作用显著减轻,50 mmol/L NaCl不抑制芦荟生长。同时,以50 mmol/L NaCl溶液灌溉对芦荟盐分离子吸收分配影响轻微,但盐浓度达100 mmol/L NaCl对芦荟影响显著:根、茎、叶中K+含量显著下降,Na+ 、Cl-含量显著增大,K+/Na+大幅减小。X-射线能谱分析结果进一步表明,叶片贮水组织是芦荟积累盐分离子的重要部位,但100 mmol/L NaCl胁迫下芦荟根尖和叶片细胞中的离子平衡受到显著干扰。结果说明,芦荟适于用微咸水灌溉栽培,叶片贮水组织在缓解其盐胁迫中可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以樱桃番茄为试材,以大豆分离蛋白(SPI)、蜂蜡、芦荟原汁等不同组合作为涂膜材料对樱桃番茄进行涂膜处理,通过测定樱桃番茄的失重率、硬度、颜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pH等指标,研究不同涂膜处理对樱桃番茄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2%大豆分离蛋白+30%芦荟原汁+0.2%蜂蜡复合涂膜可以降低樱桃番茄失重率,有效维持番茄果实的硬度、颜色、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pH,对樱桃番茄的保鲜具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