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云刚 《农业展望》2012,8(6):26-27,32
中国是农业人口大国,每年农村剩余劳动力新增约600万,能否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充分转移就业.不仅关系到农民增收和新农村的建设,而且也关系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从分析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形成的原因着手,在调查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展望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出路。  相似文献   

2.
一、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 1.农村人口多,富余劳动力规模巨大我国是农业大国,13亿人口中约70%在农村。近20年来,农村耕地每年以33.3万hm2左右的速度递减,  相似文献   

3.
1 转移现状三明是山区农业大市,农村人口多增长快,人力资源丰富,据统计,三明市约有40多万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劳动力的增长远远超过了农业生产的需求。近年来,在各级的重视支持下,通过努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较大发展,2005年全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达 48.8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50.2%。其中转移较多的为沙县、宁化、大田、尤溪、泰宁、将乐6县,转移人数约占全市转移人数的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0%以上,近13亿人口有9亿在农村,农村劳动力约有5亿左右,占全国劳动力的70%,而且每年还要新增600万人,增长远远超过了农业生产的需求。据测算,按现有土地承载能力和农业生产效率,我国农业仅需1~2亿从业人员就够了,剩下一半以上的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农  相似文献   

5.
围绕“农”字转移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根本出路黄卫民,张小洋据有关部门测算:在全国9亿多人口的农村,有劳动力4.2亿个,过剩量约占四分之一。九十年代后期,全国农村每年还将增加600-700万个劳动力。众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如何进行合理转移,已成为当前乃到今...  相似文献   

6.
一、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 1.农村人口多,富余劳动力规模巨大我同是农业大国,13亿人口中约70%在农村.近20年来,农村耕地每年以33.3万hm2左右的速度递减,而农村劳动力每年以1000万左右的速度递增.加之农业生产投入的增加和生产技术进步引起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维持现有耕地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近2亿,普遍存在隐形失业现象,大量富余劳动力需耍转移就业.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制约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体制性、政策性障碍还没有根本消除,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环境还有待进一步改善,转移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亟待研究解决。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存在的问题1.农村人口增长,劳动力自身素质差中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基数大,农村人口比重高。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农村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农村劳动力人口规模不断增长,构成的持续性的农村就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就业压力在不断增长。作为占中国人口大比重的农村地区,大量剩余劳动力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本文以SWOT方式分析,以发展乡村旅游的方式,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相似文献   

9.
一、培训概况 林州市位于晋、冀、豫三省交界处,属丘陵山区,辖16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543个行政村,耕地面积5.8万hm2,农业人口86万人,每年农村剩余劳动力达22.2万人.  相似文献   

10.
姜飞 《河南农业》2010,(6):59-60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农村劳动力约有5亿左右,占全部劳动力的70%,其中,农村剩余劳动力约有2亿人。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十分缓慢。未能和工业化、城市化建设取得同步发展。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超量存在。导致农村就业形势严峻,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农村劳动力约有5亿左右,占全部劳动力的70名,其中,农村剩余劳动力约有2亿人.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速度十分缓慢,未能和工业化、城市化建设取得同步发展.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超量存在,导致农村就业形势严峻,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如何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一直是理论界探讨和争论的热点、焦点.笔者将就这一问题进行粗浅的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12.
《新农民》2010,(5):9-10
经济学界公认.中国目前的人口年龄结构处在“人口红利”阶段。资料显示,每年供给的劳动力总量约为1000万人,劳动人口比例较高.保证了经济增长中的劳动力需求。由于人口老龄化高峰尚未到来,社会保障支出负担轻,所以财富积累速度比较快。  相似文献   

13.
<正>我县是农业大县.虽然自94年以来,农村人均纯收入以年平均450元的幅度增长,全县农村97年一举实现脱贫,98年实现以县为单位基本达小康,但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还是种植业和养殖业.在当前农副产品价格低迷、数量增长余地较小的情况下,如何继续保持农民收入的大幅增长?从调查情况看,我们觉得走劳动力资源开发之路,不失为一条重要渠道.我县107万人口,农业人口占91万,其中劳动力36万,而耕地面积只有112万亩,人均1亩地,劳均3亩地,按现有生产机械化程度和耕作集约化水平,加上半劳力和各类帮工的配合,全县剩余劳动力超过20万人.目前,常年在外打工折合劳动力接近10万人,每年收入50000万元,人均500元.如果能做足另一10万剩余劳动力这篇大文章,我县农村人均纯收入在其他方面不变的情况下,可提高500元.那么,如何转移消化这10万劳动力大军?  相似文献   

14.
<正> 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世界人口最多的我国,人民温饱问题已经基本上得到解决。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我国耕地面积正以每年500万亩的速度减少,人口且以1500万速度增长,粮食消费每年增加100多亿公斤,要从温饱过渡到小康,粮食是个严峻的问题。当前,与人争粮除一些必不可少的工业用粮外,还有耗费巨大的畜禽饲料用粮。我省人口自然增长率1989年为13.8%,人口已达2793万,比上年增长38万人。我省每年耕地平均减少约40万亩,人均粮食以1984和1989两个丰收年对比,1984年为377公  相似文献   

15.
新疆农业结构单一,农业产业化程度还比较低,以乡镇企业为主的农村二、三产业发展落后于其他省区.2004年全疆农村人口占全区人口总数的66%,农村剩余劳动力万人,约占1/3,实现转移.大力发展农村劳务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应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和质量两方面下力气、做文章.  相似文献   

16.
随着土地的减少、农村人口的增加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目益突出.本文以山东省滕州市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分析了滕州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对于其他情况类似的地区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7.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虹 《中国农垦》2006,(10):40-41
发展经济学研究证实,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人口从农村注入城市成为经济发展的共生现象。农业剩余劳动力是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体,实现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顺利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中心环节。  相似文献   

18.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是现阶段将劳动力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促进农民增收 ,推动经济和社会健康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和现实选择 .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总体上属于兼业性质 ,影响和制约因素较多 ,因此 ,巩固和保持现有的良好转移势头 ,进一步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规范有序、高质量的转移 ,在当前仍然是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最近 ,我们对江苏省响水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进行了调研 ,并对进一步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作出粗浅的思考。一、响水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及特点响水县是传统的农业县 ,总人口 56万人 ,耕地面积 82万亩 ,有农业人口 4 5万人 ,农村劳动力 1 8.7万人 ,剩余劳动力 1 5万人。近年来 ,响水县委、县政府把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作为致富农民的一项重要战略来实施 ,积极组织、引导和扶持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 2 0 0 3年 ,全县共组织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1 0 .77万人 ,提前两年实现“五万人在家种田 ,十万人外出赚钱”的“十五”目标 ,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 ,推动了农村经济跨越发展 ,加快了全面小康建设进程。近几年 ,响水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呈现以下八个特点...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村有1.5亿~2亿剩余劳动力,并且每年以500万的速度递增,巨大的农村人口压力形成这样的论断:20世纪中国农村的最大问题是土地问题,21世纪中国农村的最大问题则是就业问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城镇转移是我国农村发展最迫切的现实需要。但2003年以来,在我国城乡劳动力流动进程中,却出现了这样一个不可思议的现象——“民工荒”,并且愈演愈烈,这有悖于我国的基本国情。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笔者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动因进行了深层次的理论探讨和剖析。  相似文献   

20.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推进、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和户籍制度改革政策的出台及施行,城市对农村劳动力的"引力"以及农村对劳动力"推力"的现象更加显著,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2019年年初,中国最新人口数据显示,中国总人口近14亿,从城乡结构看,城镇常住人口83137万人,乡村常住人口56401万人,乡村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40.29%。农村劳动力流动也成为了中国劳动力流动的主要流向,农村流入城市的劳动力也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注入活力。陕西省是中国农业地区和农业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农业人口数量大、地方经济发展不均衡。随着农业机械化技术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加,劳动力外向流动速度加快,规模日趋增大。劳动力的流动对流入地、流出地的发展都存在着积极、消极两方面的影响,也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