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湖北新洲县是棉麦两熟产区。几年来,获得了小麦的持续增产。1964年全县34.1万亩小麦平均单产221斤,其中2.46万亩小麦,平均单产301斤。 为了探索棉麦两熟条件下小麦丰产的规律性,克服棉麦两熟在时间、空间和田间管理等方面存在的矛盾,我们于1959—1964年  相似文献   

2.
我县是棉麦两熟制的棉花集中产区。1964年全县农业生产获得了全面丰收,棉麦两熟生产更是获得了持续增产。夏收小麦35万亩,平均亩产达210斤,较1963年增产8.3%;棉花实收26万亩,平均亩产皮棉96.5斤,较1963年增产3.2%。1964年棉花生长季节并不是风调雨顺的。播种时期的阴雨,盛蕾时期的暴雨,初花时期的干旱,  相似文献   

3.
我区于1981年在东台县农科所、大丰县丰富公社进行了棉麦两熟棉田地膜覆盖试验,取得了较好成绩.1982年,8个县的重点产棉公社都进行了地膜棉试验示范,面积发展到2.9万亩.其中棉麦两熟棉田地膜覆盖2.22万亩,一熟棉田地膜覆盖7000亩.据十个示范点考察,一般增产2~3成,40%左右的示范户增产4~5成.同年射阳县推广种植两熟地膜棉1.35万亩,平均亩产119.4斤,比露地棉78.7斤增产51.7%.  相似文献   

4.
《山西农业科学》1992,(4):13-14
<正> 开发棉麦两熟,走棉麦一体化的种植道路,是解决粮棉争地矛盾,实现“八五”期间棉花自求平衡和粮棉再上新台阶的战略决策和有效途径。近年来,北方棉区棉麦两熟发展很快,从几十万亩发展到3000多万亩,占到棉田面积的一半以上,预计“八五”期间还会有更大的发展。为加快棉麦两熟的研究和推广,进一步培育选择适合我省两熟种植的早熟、丰产、优质、抗病品种,探索适合不同生态类型的两熟栽培模式,以保证两种作物高产、稳产、促进棉麦一体化这一种植制度积极而稳妥的发展。提出此实施方  相似文献   

5.
棉、麦两熟是我省主要栽培制度,怎样克服棉、麦两熟季节矛盾,夺取棉,麦双高产,对于贯彻“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具有重大的意义。营养钵育苗移栽是克服棉.麦两熟矛盾的有效措施,是广大贫下中农在棉花生产中一项重大创造。1971年我院贫下中农教师吴金祥同志主持的棉花丰产试验,取得了很大成绩,特别是营养钵育苗,更是积累了较完整的经验。总结和学习这一经验,对于进一步应用营养钵育苗移栽,克服粮,棉两熟矛盾,夺取粮、棉双高产、双丰收有很大的意义。吴金祥同志对营养钵育苗的要求是棉苗健壮而略带旺,在苗期生育过程中细致观察苗的生育情况,用调节温、水、肥、密对棉苗进行“促”或“控”。  相似文献   

6.
<正> 为了解决人多地少,粮、棉、油争地矛盾,促进粮、棉、油增产、增收,我们在1951年初试棉麦两熟成功,1958年试验示范的基础上,1976-1982年继续进行麦茬棉(以下简称夏棉)与棉荐小麦两熟连作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工作.根据多年试验研究结果,现归纳如下:一、棉、麦连作两熟制的条件1.棉、麦早熟良种配套:棉花改春棉为夏棉,生产过程缩短70天左右,冬小麦播期  相似文献   

7.
运城盆地的气候特点基本能满足棉麦两熟栽培要求,由于该区的水资源条件限制,棉麦两熟的可能发展面积约在100万亩左右,晚熟是该区夏播棉高产优质的主要问题,解决的途径有三条;①选育晚播早熟的冬小麦和早熟夏棉品种;②在现有品种的基础上,采用育苗移栽新技术。③推行早、密、矮为核心的栽培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8.
我们大队有513户,999亩耕地,其中棉田785亩,是一个以棉花生产为主的棉麦两熟地区。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在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中,我们党支部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带领广大干部、群众,认真学习马列  相似文献   

9.
1965年为了进一步办好三结合的棉麦两熟丰产样板田,在统一规划,统一领导下,县、区、公社层层成立棉麦两熟样板田委员会,继续在举水平原新洲区、三店区、城关镇的11个公社,82个生产大队办样板。并以刘集公社作为大样板中的样板,依靠集体力量,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  相似文献   

10.
泰州市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市,耕地面积430万亩,常年农作物播种面积830万亩次,农业人口402万.全市相对稳定的种植区分别为里下河地区稻、麦、棉、油轮作制度;高沙土地区稻、麦、杂粮轮作套种制度以及沿江地区稻、麦两熟轮作制度.  相似文献   

11.
长江三角洲棉区农作制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三角洲植棉已有七、八百年历史,其棉区农作制的演变可划分为三个时期: (一) 十七世纪初,棉区已采取稻棉轮作、冬季休闲或种绿肥,人口较密的地区则为棉麦两熟,此时棉麦套种尚处于萌芽阶段; (二) 十七世纪前期到新中国成立的三百多年中,由于人口增加,一年一熟的棉田渐渐减少,棉麦两熟的越来越多; (三)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充分利用土地,棉粮兼顾,因此棉区的农作制有下列一些转变:1.稻棉轮作区原来以植棉为主,现在水稻渐占较重要地位。2.旱粮棉区的棉农创造了多种棉花和粮食作物的间作套种方式。3.1965年起,有些地方以玉米与棉花间作,但对棉花生长发育不利。  相似文献   

12.
我区地处江汉平原,是个人多田少的集中产棉地区,常年种植棉花面积78万亩,实行棉麦两熟制。 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我县认真贯彻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精神,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普及大寨县的群众运动,夺取了1976年农业生产全面大丰收。全县粮食总产达到9.3亿斤,比1975年增产近1亿斤;棉花总产突破1亿斤,亩产皮棉129  相似文献   

13.
棉麦两熟连作制能起到间作套种、提高土地利用率的作用,但因为棉花与小麦都是生育期较长的作物,在生产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矛盾.  相似文献   

14.
研究表明,种植方式对铃重、纤维伸长,纤维素累积,棉籽蛋白质累积和棉仁主要脂肪酸影响较不,3:1式棉仁氨基酸累积优于3:2式;3:2式过早育苗、3:1式过早或过晚育苗均不利于棉籽脂肪累积,棉麦两熟栽培条件下中熟移栽棉采用3:2式、3:1式均可。  相似文献   

15.
临颍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农业县,为挖掘土地增产潜力,近几年围绕漯河市政府提出的“富民工程”,在原有麦棉两熟、瓜棉两熟的基础上,开展了麦瓜棉三熟开发研究及示范推广,取得了可喜成效,为农业高产高效,解决人多地少矛盾,趟出了一条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16.
棉花营养钵育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有利于解决棉油、棉麦两热争地争季节的矛盾,有利于苗齐、苗全、苗壮,有利于棉苗管理,是实现棉花优质高产的关键措施。据试验,育苗移栽比直播棉一般每667㎡可增产15.5%~18.6%,增产效果十分显著。现将棉花营养钵育苗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湖北省荆州专区位于长江中游,常年小麦面积約300万亩左右,主要分布于襄河沿岸的天門、沔阳、潜江、鍾祥、京山、荆門以及长江沿岸的江陵、松滋等地。目前栽培的小麦品种,主要为南大2419,由于品种单一及不易脫粒,无論在本区的麦杂地区及棉麦两熟区,麦收期間劳力相当紧张。因此,迫切地需要成熟期不同的优良品种,进行品种  相似文献   

18.
<正>棉花、小麦双高产栽培技术是被列入农业部《全国种植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一项重大技术,近几年在黄河流域棉区得到大力推广,效益显著。该技术的核心为棉花基质育苗移栽(提前30~50天育苗),小麦满幅播种,棉花在小麦收获后移栽,实现棉、麦两熟双高产。采用该技术,小麦产量为每667平方米500千克(比套种田增产100千克,增产20%),子棉产量为250~300千克(达到春套棉花产量水平),周年每667平方米增加  相似文献   

19.
棉茬小麦就是指一年实行棉麦两熟,小麦大多数采用问作方式套种于棉花行间,由于与单作小麦生长条件不同,故在栽培技术上,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随着棉花市场的变化,国家政策性地调低了棉花的收购价格,传统的棉、麦两熟比较效益降低,为提高单位面积的生产率,稳定提高棉田的综合效益,必须进行种植结构的调整。新型的麦+菜/豆/棉间套作模式,能提高土地的产出率和利用率,提高复种指数。不仅可以相应地促进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