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2 毫秒
1.
金顶蘑属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的一种木腐菌,又名金顶侧耳。其子实体呈覆瓦状丛生,菌盖基部下凹为喇叭状,边缘平展呈波浪状,许多菌盖层叠簇生在一起,宛如一束金色花朵,色彩绚丽。金顶蘑富含蛋白  相似文献   

2.
<正>金顶侧耳又称黄金菇、榆黄蘑、玉皇蘑等,其色泽金黄、味道鲜、香味独特、营养丰富。金顶侧耳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栽培周期短、产量高,可床栽或袋栽,通常以袋栽为主。现将南方地区栽培金顶侧耳技术总结如下。1栽培季节及菌株选择金顶侧耳属广温偏高温型菌类,南方可以周年栽培。菌株选择吉林省蛟河市食用菌研究所金顶一号。2培养料配方选择木屑、玉米芯、甘蔗渣作为主料(成本低)。配方:木屑30%,玉米芯30%,甘蔗渣25%,麸皮10%,  相似文献   

3.
玉米芯(秸)发酵料袋栽榆黄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利 《食用菌》2006,28(3):30-30
榆黄菇(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又名金顶侧耳、金顶蘑、玉皇蘑等。是我国东北林区著名野生食用菌。  相似文献   

4.
榆黄蘑(Pleuroutus citrinopileatus)是黑龙江省著名的野生食菌,又名金顶侧耳、金顶蘑、玉皇蘑等。其味特鲜,形态美观,色如黄玉,素雅悦目,堪称色、味、形俱擅之佳蔬。榆黄蘑属木生菌,一般生于榆木、间或生于桦木的倒木上。主要分布于黑龙江、吉林,向南到辽宁、河北一带。由于森林采伐不当,榆黄蘑资源日益减少。  相似文献   

5.
榆黄蘑(Pleurotus citrinopleatus)属伞菌科侧耳属,又名金顶侧耳,金顶蘑等。原产我国东北,常生于榆树倒木上,因菇体色泽金黄而得名。经人工驯化,用段木栽培一年可出菇,用杂木屑瓶栽4个月即可出菇,已成为我国北方食菌栽培的新品种。但是由于杂木原料缺乏,从而使生产受到限制。为此,我们在南宁地区以稻草培养料进行了瓶、袋和床栽试验,现将实验结果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6.
榆黄蘑(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又名黄金菇、金顶侧耳,隶属于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层菌纲(Hymenomycetes),伞菌目(Agaricales),侧耳科(Pleurotaceae),侧耳属(Pleurotus),是一种珍稀的药用菌。目前,榆黄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方面,传统的栽培料多  相似文献   

7.
平菇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菇是目前我国栽培最多的4种主要的食用菌(蘑菇、香菇、草菇、平菇)之一.中国和日本是平菇的主要生产国.平菇在真菌分类上属于担子菌纲,伞目,侧耳科、侧耳属.我国已发现的食用侧耳有30多种,进行培植的主要有糙皮侧耳、紫孢侧耳(美味侧耳)、金顶侧耳(榆黄蘑)、栎平蘑.近年来又驯化成功红平菇和从美国引进的佛罗里达平菇,从香港、澳大利亚引进的凤尾菇等.  相似文献   

8.
金顶蘑又称榆黄蘑、金顶侧耳、玉皇蘑。其色泽鲜艳,营养丰富,美味可口,有特殊的菇香,且具有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培养周期短、产量高等优点。是值得推广与普及的一种菌类蔬菜。一、金顶蘑的生活条件1.温度金顶蘑属于中高温型真菌,菌丝生长温度为7—32℃,适温为23—28℃,菌丝在45℃时连续2小时则死亡,但可耐零下  相似文献   

9.
玉黄蘑又名榆黄蘑、金顶侧耳、金顶蘑,属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的一种木腐菌,因常见腐生于榆树枯枝上而得名榆黄蘑,群众取其吉祥谐音称为玉黄蘑.其子实体呈覆瓦状丛生,菌盖基部下凹为喇叭状,边缘平展呈波浪状,许多菌盖层叠簇生在一起,宛如一束金色花朵,色彩绚丽.玉黄蘑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以及多种维生素等营养成分,营养丰富,口感细嫩鲜美,气味清香.此外,玉黄蘑还可入药,有滋补健身、化痰定喘、平肝健胃、降压减脂等疗效.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其子实体含有丰富的β-葡聚糖,具有良好的抗肿瘤和提高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对防病抗病大有益处.玉黄蘑原为长白山区的著名土产,2002年,部分从东北地区返迁山东祖籍的农户,在青岛城阳区惜福镇街道办事处南寨社区进行了人工代料驯化栽培试验,获得成功,使远离野生产地的青岛人也享用到了这一美味.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金顶侧耳俗称榆黄蘑、黄蘑,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具有清香气味,为上品食用菌。随着市场需求量的增加,野生采集远不能满足需要,人工栽培应运而生。但多年来,栽培方式多样、品种混杂,产量、效益差距很大。为规范金顶侧耳生产技术,在生产情况调查、品比试验、配方试验的基础上,组织相关专家、技术人员及栽培农户研讨,总结完善了金顶侧耳不同栽培方式的生产技术,以期为金顶侧耳产业发展助力。1大棚做床栽培该方式适宜于春季和初夏供应市场,技术要求低,投入少,产  相似文献   

11.
金顶蘑(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是野生食用菌。由于生于榆树倒木上,故称榆黄蘑;又由于金色菌盖层叠排列如同皇冠,所以又称玉皇蘑;各地又有榆蘑、黄蘑、金顶侧耳等不同名称。多生于夏季榆树或栎树的枯立木、倒木、伐桩和原木上。金顶蘑生活力强,栽培容易,产量高,是一种值得推广的食用菌。但是由于制成干品有失鲜美,所  相似文献   

12.
榆黄磨(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是长白山区珍贵的野生食用菌,又名金顶蘑、金顶侧耳、玉皇蘑等。榆黄蘑味鲜、形美、色如黄金,是一种可口的美味食品。我国传统的榆黄蘑生产大多是采集野生资源,产量较低。目前,我们采取了人工椴  相似文献   

13.
金顶侧耳(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又名金顶蘑、玉皇蘑、榆黄蘑、黄金菇,其子实体质脆,菌肉肥厚,营养丰富味道好,是近年来开发的珍稀食用菌之一。由于金针菇工厂化生产一次出菇,其菇渣废料中仍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为了充分利用养  相似文献   

14.
金顶蘑又称金顶侧耳、黄金菇、榆黄蘑等,具有色泽艳丽、味道鲜美、香味独特、口感脆嫩等特点。金顶蘑抗逆性强、适应性广、栽培周期短、产量高,可段木栽培、床栽或袋栽,福建松溪县以袋栽为主。近年来,福建松溪县有许多菇农利用黑木耳废菌袋(即杂菌污染袋,回收成本为0.3元,袋)栽培金顶蘑,这种栽培方法既提高了资源利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又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现将该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李喜范  王福祥 《食用菌》2008,30(2):42-43
金顶侧耳(Pleurotus citrinopile atus Singer),别名金顶蘑,民间称其为榆黄蘑或玉皇蘑。在自然条件下,夏秋季丛生于榆、栎等阔叶倒木或立枯木上。是东北著名的食用菌之一。它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富含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具有增强肌体免疫功能、降低胆固醇和治疗痢疾等功效。  相似文献   

16.
榆黄菇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华 《食用菌》2008,30(6):45-46
榆黄菇,学名金顶侧耳,又名金顶蘑、玉皇蘑、粗斗黄等。其子实体(菌盖)色彩鲜黄、十分艳丽,形如花朵簇聚,形态高贵典雅(照片)。其营养丰富,细腻脆嫩,昧道鲜美,有清香气味,实为野生食用菌中的上品,鲜食尤佳。  相似文献   

17.
金顶侧耳的生物学特性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74年8月,我们在吉林省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寒葱沟的色木(Acere mono)倒木上首先分离到金顶侧耳菌种。1976年王柏松报道了金顶侧耳菌种(66—1)的分离等文章,并向北京、天津、辽宁、吉林、河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江西、陕西、青海、四川等省市有关单位寄发了菌种,还参加了全国担子菌菌种的评比。从此,全国许多地区均有金顶侧耳引种栽培成功的报道。现将金顶侧耳的生物学特性介绍如下:一、金顶侧耳的名称金顶侧耳一名,是由戴芳澜教授根据子实体的色泽、形态和分类上的特征而确定的中文名称(《中国真菌总汇》,1979)。《中国的真菌》(1964年)书中称之为金顶蘑,其意思指菌盖是一种金黄色或佛  相似文献   

18.
榆黄菇,又名金顶侧耳、金顶蘑、玉皇蘑等,学名Pleurotus cituinopileatus,盛产黑龙江、吉林一带。我省农村、山区的榆桦倒木上也常见到它,当地群众称之为“榆莪”、“黄莪”等。近年来,黑龙江等省已开始人工驯化栽培。我院食用菌栽培室于1981年从哈尔滨引进菌种,进行人工栽  相似文献   

19.
榆黄蘑(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又名金顶侧耳、玉皇菇等,多生于夏季榆树倒木或枯枝上.人工栽培多用木屑或段木,也有用蔗渣、花生壳、玉米芯等材料的。我们在以碎纸屑栽培侧耳、凤尾菇获得成功后,又对榆黄蘑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榆黄蘑同样也可在纸屑上生长。 (一)纸屑处理:凡带有油墨的废旧报刊和杂  相似文献   

20.
榆黄蘑又名金顶侧耳,主产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等省。笔者引种后在当地栽培试验成功。该种菌盏金黄色,色彩艳丽、营养丰富,鲜美可口;同时适应性极广,抗逆性强,生物转化率高,属高温型菌株,适宜于淡季生产,经济效益好。现将适宜我地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