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王三卖鸡     
我住的小区,每天有许多小贩。从早到晚喊声不断。这一天,突然来了一个卖鸡的,人们拥上前,很快鸡就卖完了。每天都这样,我站在六楼往下望,这个叫王三的小贩身材粗胖,见了小区的人就点头发笑,高喊大叔!大娘!能耐却蛮大的,能让小区的人几十分钟把鸡买完,可见不一般。  相似文献   

3.
4.
5.
6.
<正>编辑同志:我们这里在搞重点工程建设时,有的施工单位不按指定的地点取土,而是利用小恩小惠给附近农民一点好处,农民就让他们在自己的承包地里取土,致使一些耕地遭到破坏。请问,对这种行为应当如何处理?读者刘文发  相似文献   

7.
同:我们这里开展重点工程建设时,有的施工单位不按指定地点取土,而是利用小恩小惠给农民一点好处,农民就让他们在自己的承包地里取土,致使一些耕地遭到破坏。请问,对这种行为应当如何处理?答: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由农民承包的土地,其所有权仍属于集体,承包人只有使用权,没有处分权,不得将承包的土地进行买卖和非  相似文献   

8.
李文成 《湖南农业》2006,(12):23-23
问:我们这里在搞重点工程建设时,有的施工单位不按指定的地点取土,而是给附近农民一点好处,农民就让他们在自己的承包地里取土,致使一些耕地遭到破坏。请问,对这种行为应当如何处理?  相似文献   

9.
10.
正[案例]刘某所在的村庄搞重点工程建设时,有的施工单位不按指定的地点取土,而是利用小恩小惠给附近农民一点好处,农民就让他们在自己的承包地里取土,致使一些耕地遭到破坏。请问,对这种行为应当如何处理[评析]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十分宝贵。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们的国策。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集体所有的土地承包给农民从事农、林、牧、渔业生产,这是农村的一项重大改革。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由农民承  相似文献   

11.
李德勇 《河北农业》2009,(12):34-34
编辑同志:我们这里在搞重点工程建设时,有的施工单位不按指定的地点取土,而是利用小恩小惠给附近农民一点好处,农民就让他们在自己的承包地里取土,致使一些耕地遭到破坏。请问,对这种行为应当如何处理?宁夏:刘文发刘文发同志: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十分宝贵。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  相似文献   

12.
三张相片     
李中意 《中国农垦》2006,(11):75-75
我们家珍藏着3张相片,这3张相片记载着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家的日子越变越好的真实历史,记载着云南农垦发展变化的前天、昨天和今天.  相似文献   

13.
<正>从东北来的老李率全家和亲戚共13人,在宁波火车站旁边开了一家北方饺子馆,以独到的"三板斧",把饺子卖得风生水起。  相似文献   

14.
当你带着探索的目光去观察自己所做的生意,把每一个环节都研究透,生意也就变成了立体的,处处都能赚钱。就像阎荣金的牡蛎生意一样,换个角度看,放对了位置,废物就能变成宝物。  相似文献   

15.
正编辑同志:我们县在搞重点工程建设,有的施工单位不按指定的地点取土,而是利用小恩小惠给附近农民一点好处,农民就让这些单位在自己的承包田里取土,导致一些耕地遭到严重破坏。请问,对这种行为应当如何处理?读者刘文法刘文法同志:我国人多地少,土地资源十分宝贵。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国策。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集体所有的土地承包给农民从事农、林、牧、渔业生产,这  相似文献   

16.
宁夏回族自治区读者刘文发来信咨询:我们这里在搞重点工程建设时,有的施工单位不按指定的地点取土,而是利用小恩小惠给附近农民一点好处,农民就让他们在自己的承包地里取土,致使一些耕地遭到破坏。请问,对这种行为应当如何处理?  相似文献   

17.
三叔叫金维平,是鄂东南山区阳新县先锋村的一位年过六旬的老农。他年轻时当过队长、农技员,挺相信科学,遇事喜欢钻研。因此,他虽然一直种田,日子却过得比别人红火。  相似文献   

18.
俗话说"麦一种,手一拱",说的是秋播结束后,农村就进入了冬闲时节。然而,秋播后在江苏省东台市三仓镇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绿油油的田间地头,农民兄弟正忙着挖胡萝卜,公路上装运胡萝卜的车辆川流不息,星罗棋布的农产品收购点上胡萝卜更是堆积如山,忙碌的人们清洗的清洗、打包的打包、装车的装车。  相似文献   

19.
广西恭城瑶族自治县有个红岩村,这里的果农都把新摘下来的柿子捂在手里,迟迟不出售。村民朱天保说:“价钱好了我们才卖鲜果.如果卖鲜果和卖柿饼收入差不多.就全部晒柿饼。”几年前.因为品种单一,上市的时间相对集中,柿子价格跌至最低谷。听说搞采摘可以卖得高一些,村民们个个搞起了“农家乐”,但是实践后才发现.游客购买的数量很有限.“农家乐”并不能改变柿子滞销的命运。  相似文献   

20.
《百姓》2003,(10)
胖娃子闯江湖卢建明从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注定成为“重量级”新闻人物。1974年10月25日,柳州地区医院的护士将产床上的胖小子一称,吓了一跳:10斤3两。据说迄今为止,中国尚没有哪个“巨婴”突破这一记录。童年时的卢建明,像“绩优股票”般一路疯长,8岁时体重已达100斤。同龄孩子们都不愿跟这个“小巨人”玩耍,嫌他“少年老成”,久而久之,卢建明越来越感觉到自己孤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