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新城疫的流行特点有了变化,非典型性新城疫日益增多.其特点是常发生于免疫鸡群中,尤其是30~40日龄鸡群发病较多.由于临床症状不典型,这就给鸡新城疫诊断、防制提出了新的课题.下面根据技术服务部接待的养殖户,了解鸡病发生情况及临床遇到的病例进行剖检等情况,对非典型性鸡新城疫诊断与防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非典型性鸡新城疫在一些鸡场还是连年不断地发生,由于症状不典型,容易引起误诊,致使不能及时采取有效的防制措施,给养鸡业带来损失。其发生原因,主要是在自然界有许多带病毒动物(如飞禽和啮齿类动物),这些动物一旦进入鸡场,就会将鸡新城疫强病毒传入免疫力不充分的鸡群,缓慢的传播和污染环境,在更新鸡群或鸡群的免疫水平降低时就可能引起发病。再者,在雏鸡进行首次免疫时,由于母源抗体水平高也会不同程度地干扰弱病毒疫苗的接种和主动免疫抗体的产生,造成免疫效果不佳,不能抵抗强力病毒的侵袭而发病。其他一些干扰因素,如传染性囊病、马立克氏病、鸡贫血因子感染、球虫病、微量元素缺乏等都能使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3.
鸡新城疫是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该病常呈区域性、大范围流行,其传播迅速,可给养鸡业造成严重的损失。近年来,各鸡场都十分重视对该病的免疫接种,因此,典型的、急性的新城疫已基本被控制。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一些鸡场出现了非典型、慢性的新城疫——非典型性新城疫。  相似文献   

4.
5.
嘉兴市秀城区凤桥、余新一带的养鸡场,自1999年以来多次发生并流行一种以病程较长,呼吸困难,排绿色粪便为主要症状的传染病,表现为陆续衰竭而死,死亡率在15%~60%不等,给养鸡户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根据流行病学,病死鸡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检查等,诊断为慢性非典型性鸡瘟.  相似文献   

6.
新城疫病毒是一种多宿主的病毒,要杜绝病原体的入侵就要对其它禽种及野鸟加以严格控制:此外要特别注意防止购入病鸡,控制人员的来往.物品用具运输车辆认真清洁和消毒。  相似文献   

7.
藁城市某养鸡户从当地小孵化场购进商品989蛋雏鸡1050只,按一般免疫程序正常免疫,45日龄鸡开始发病,就诊为ND、IBD,注射高免卵黄双抗,1.5ml/只;52日龄又就诊为ND及鸡支原体病,6倍量Ⅳ系疫苗饮水,加喂抗菌药,隔两天后又用Ⅰ系疫苗5倍量肌肉注射,病情仍然得不到控制,发病率70%,死亡率51%,60日龄来我站就诊。临床症状 病鸡精神不佳,闭目、发呆;拉黄、绿稀粪;个别鸡蹲卧,鸡爪粗糙无光,伸不直,走路不稳;流鼻液,甩鼻、咳嗽。剖检症状 喉头、气管黏膜稍出血;肺气肿,气囊稍浑浊;腺胃乳头出血,肌胃黏膜有出血斑,十…  相似文献   

8.
9.
由于疫苗的使用,近年来鸡新城疫病多以症状及病变不典型的“非典型性鸡新城疫”出现在养殖场,因症状不明显,确诊比较困难,在鸡群中延绵不断,给养鸡场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0.
自2006年以来,湖南省怀化市及周边养殖场的2月龄左右新城疫免疫鸡群发生了以呼吸道症状为主、伴有拉白稀粪及个别神经症状的传染病。由于该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症状和拉白色稀粪,解剖症状不典型。许多养殖户将其当作慢性呼吸道病、大肠杆菌病等治疗,效果不明显,延误了诊治时间,造成了一定的损失。笔者对多个养殖场的发病鸡群采取综合的防制措施,大部分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控制了病情的发展。现将一起典型病例介绍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12.
13.
随着养鸡业的发展,广大养鸡专业户对疫病的预防意识显著提高,特别是对鸡新城疫(ND)的免疫接种很重视.因此,近几年来温岭市很少发生典型的ND病例,但非典型性ND病例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14.
15.
作者从非典型猪瘟的表现形式入手,分析了其病因,并提出了防制措施.  相似文献   

16.
非典型性猪瘟多发于刚出生和断奶后1个月内的仔猪.刚出生的仔猪猪瘟主要表现腹泻、消瘦,病程慢,有的可能出现抖抖病.虽然非典型猪瘟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不典型,但是肾脏的出血点比较特征,具有诊断意义.诊断非典型猪瘟不能仅靠临床表现,一定要结合猪瘟荧光抗体染色等实验手段才能做出确诊.发病猪场应用猪瘟脾淋组织苗紧急免疫接种,能够较快控制病情.防制该病最关键的是选择质量有保证的疫苗以及对猪场进行定期抗体监测,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确保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17.
鸡新城疫是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引起鸡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本病发病急、死亡率高,被国际兽医局(OIE)列为A类传染病,我国也将其列为一类传染病。该病在我国已流行有近百年历史,至今仍在我国养鸡地区广泛流行。近年来,其流行和发病特点等方面由于各种原因而呈现非典型性变化。  相似文献   

18.
非典型性猪瘟的诊断与防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 流行病学特点 母源抗体水平较高的仔猪,1月龄以内很少感染发病,1月龄以后易感性逐渐增加,多发于断奶后1~2个月。母猪抗体水平不高,或者母猪带毒所产仔猪一般在出生后1周内开始发病,持续时间较久,死亡率较高。此外,本病常与其他疾病并发或继发,如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圆环病毒病、伪狂犬病、传染性胃肠炎等。特别是当仔猪发生传染性胃肠炎后,很容易继发猪瘟。  相似文献   

19.
非典型性猪瘟多发于刚出生和断奶后1个月内的仔猪。刚出生的仔猪猪瘟主要表现腹泻、消瘦,病程慢,有的可能出现抖抖病。虽然非典型猪瘟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不典型,但是肾脏的出血点比较特征,具有诊断意义。诊断非典型猪瘟不能仅靠临床表现,一定要结合猪瘟荧光抗体染色等实验手段才能做出确诊。发病猪场应用猪瘟脾淋组织苗紧急免疫接种,能够较快控制病情。防制该病最关键的是选择质量有保证的疫苗以及对猪场进行定期抗体监测,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确保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