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罗马2006年5月24日消息:2006年5月23日至26日,在斯洛伐克兹沃伦市召开的欧洲林业委员会会议上,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指出,在欧洲的其它地方正在稳步地推进森林可持续经营的同时,东欧国家正面临着将森林从国有归还给原所有者的许多挑战。  相似文献   

2.
淡水森林湿地植被恢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综述了国内外有关淡水森林湿地植被恢复的主要研究进展, 探讨了淡水森林湿地植被恢复与生态重建的可行性, 概述了森林湿地恢复的具体措施和技术方法, 提出我国在淡水森林湿地植被恢复研究方面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针对森林生态系统的作用、功能,结合福建省的山地森林,与流域淡水及湿地中的水源水质的密切关系,提出:要保护好森林资源,以及流域内的淡水和湿地;要从系统整体性出发,防范森林退化、破坏,以及流域内的淡水与湿地的破坏与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4.
集水区在动态平衡中对来自自然界的侵蚀和污染有一定的缓冲作用,集水区状态的优良与否是森林健康状况的标志。  相似文献   

5.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规模和城市人口不断扩大,淡水短缺的问题日益严重,针对淡水短缺,我国有多个部门进行了不同的研究、调查、报道.并且一直作为传媒的重点受到各方面的关注;有关水的报道包含了不同层面和不同角度的考察、分析、论断、对策等。我国淡水短缺的问题也引起国际的关注.《世界观察》杂志发  相似文献   

6.
我国森林保险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森林保险属于政策保险范围。森林保险范围窄,森林保险经营者风险集中,赔付率高,保险公司难以获得经济效益,商业保险公司的盈利性与政策性的矛盾,造成森林保险展业难、收费难、理赔难。实践证明,我国森林保险的健康发展,要遵循林业经济和森林保险规律,多元化的森林保险体系,重视立法工作,用法律来保障森林保险的发展。使森林保险彻底与商业保险分开经营,摆脱商业保险公司制度对森林保险的限制。国家对森林保险实行政策倾斜,同时不断创新,不断完善保险公司组织形式、保险承保方式,使我国的森林保险事业在新的形势下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7.
我国森林保险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森林保险属于政策性保险范围。森林保险范围窄,森林保险经营者风险集中,赔付率高,保险公司难以获得经济效益,商业保险公司的盈利性与政策性的矛盾,造成森林保险展业难、收费难、理赔难。实践证明我国森林保险的健康发展,要尊重林业经济和森林保险规律;多元化的森林保险体系,要重视立法工作,用法律来保障森林保险的发展。森林保险彻底与商业保险分开经营,摆脱商业保险公司制度对森林保险的限制。国家对森林保险实行政策倾斜,同时不断创新,不断完善保险公司组织形式、保险承保方式,使我国的森林保险事业在新的形势下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8.
沈照仁 《世界林业动态》2007,(17):F0002-F0002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2005年世界森林状况》报告,全世界人均森林面积为0.6hm^2,而中国仅为0.1hm^2,森林面积少是中国的国情。《人民日报》2007年4月9日“论坛”:“牢记资源短缺国情”指出:我国人均森林面积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5。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黑龙江省柴河林业局森林集水区的区划情况,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各类型集水区的经营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基于集水区法的森林生态系统影响径流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复杂, 具有减少地表径流、调节河川流量、减小土壤侵蚀等一系列保护环境的功能。森林植被变化对森林水文过程的影响会改变水量平衡方程的各个变量, 从而影响森林流域的水分分配和河川径流量, 进而对陆地生态系统水分循环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从森林结构、森林类型、森林覆盖率和森林经营4个方面总结了国内外基于集水区法研究森林生态系统影响径流的结论, 即小流域的研究结果认为森林的减少将增加河川径流量, 而大流域的研究结果认为森林的减少将减少河川径流量。最后指出, 在研究单位和研究项目合作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各相关学科的新兴技术和研究设备, 通过整合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 阐明森林生态系统水土保持过程与机理, 是今后森林生态系统水文服务功能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采用定位观测和多流域检测的方法,研究分析了尖峰岭热带要集水区不质及水质生态效应,41个检测集水区径流7.01≤PH〈8.04的区域占81%,PH值随海高度增加而减波,DO≥6.0mg/L的占90%。随海拔高度中而增加;BOD8≤3.0cm/L占90%,TDS≥11.1mg/L占98%,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减小,4项检测值为1类水质标准,热带山地雨林系统对雨水水质项的有效功能为:径流中DO、PH、TDS  相似文献   

12.
对内蒙古敖汉旗大五家流域具有代表性的不同林地类型下以及不同立地条件下的土壤蓄水能力进行了测定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该流域内不同林地土壤蓄水量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油松纯林(1 985.52t/hm^2)〉小叶杨纯林(1 923.81 t/hm^2)〉小叶杨柠条混交林(1 904.22 t/hm^2)〉山杏纯林(1 896.38 t/hm^2)〉油松沙棘混交林(1 867.98 t/hm^2)〉桑树山杏混交林(1 765.13 t/hm^2)〉柠条纯林(1 637.79 t/hm^2)。乔木林和乔灌混交林的土壤蓄水能力明显大于灌木林,其中尤其以阴坡油松林的蓄水能力为最好;立地条件不同,土壤蓄水能力不同,无论何种林地,都是阴坡好于阳坡,下部好于上部。  相似文献   

13.
黄土高原和六盘山区森林面积增加对产水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定量评价黄土高原地区造林对流域产水量的影响,指导林水协调的林业发展和森林管理。[方法]综合分析多年在黄土高原、泾河流域、六盘山区开展的森林产流影响的多尺度研究结果。[结果]在黄土高原区域尺度,林地平均年径流(16 mm)比非林地(39 mm)减少59%;在典型流域尺度(泾河干流上游流域),森林年均产水量(76 mm)比自然草地减少51%,其中,半湿润土石山区的森林年均产水量(88.8 mm)比自然草地减少58%;在典型小流域尺度(半湿润的香水河小流域),完全覆盖森林后的年均产流比无森林覆盖情景减少59%。森林增加导致的年产流减幅在干旱地区和干旱年份会更大,并可能超过100%,如年降水量低于450 mm的黄土流域、半干旱的泾河上游黄土区的林地及半干旱的叠叠沟小流域的坡面乔木林分样地,其年产水量常为零或负值,即需消耗土壤水分和坡上汇入径流等维持生存。低度间伐不能显著减少森林蒸散耗水。[结论]在黄土高原研究的小流域、流域和区域空间尺度内,造林减少年产流量的平均幅度都在50%~60%以上,且随干旱程度的增加可达到100%,并因消耗降水外的其他水源而出现负产流。需依据水分承载力合理选择待恢复植被类型和确定森林覆盖率,这是保障区域供水安全和实现林水协调管理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4.
采用坡面径流场和三角形-梯形复合测流堰方法,观测了芦花冲小流域多功能防护林林地的径流、泥沙及土壤物理性质变化。结果表明多功能防护林体系的水土保持效果明显,不同造林模式林地同对照比较,坡面径流量减少17.75%~77.41%,泥沙流失量减少55.24%~89.83%,土壤容重减少3.00%~30.30%,土壤总孔隙度增加12.67%~75.55%。应用世行多功能防护林造林模式营造林3~4a后,林地的水土流失可以得到基本控制。  相似文献   

15.
从流域森林的年龄结构、面积比例和空间格局探讨了流域层次水源林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建立了流域层次结构与功能耦合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北京山区水源林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北京山区水源林以中幼龄为主,水源林面积比例为30%,森林斑块空间配置均匀,随着年龄的增加,水源林功能将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16.
    
The ecological water requirement of forests is defined as the water resources used to maintain and improve the natural balance of forest ecosystems, which can be expressed by evapotranspiration of trees during the growing season. The relationship of evapotranspiration and soil moisture of forestland with tree growth showed that, if the soil moisture was above the temporary wilting point or the point of growth retardation, the growth of trees can, respectively, be basically or normally sustained. Therefore, they can be taken as the minimum and the suitable ecological water requirements of the forest. These points can be estimated by introducing the soil factor (K s) and tree species factor (K t) to potential evapotranspiration with the Penman formula. With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 the ecological water requirement for forests in the Jinghe watershed, western China was estimated. 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minimum and suitable ecological water requirements of the forests in the Jinghe watershed were approximately 204×107 and 340×107 m3, respectively. Translated from Journal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2004, 18(6) (in Chinese)  相似文献   

17.
    
密云水库集水区水源保护林在北京地区饮用水源保护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给出了该区小流域对比实验的初步研究结果,有林小流域和无林小流域对1996年7月30日降雨过程较为一致的径流响应表明,土壤前期含水量对流域产流有较大的影响,在降雨较多土壤含水量较大的情况下该区产流方式可以表现为饱和地表径流.尽管该区以霍顿超渗产流为主,但对于1997年7月31日至8月1日降雨过程,森林流域产流总量为1393.80m3,无林流域为2202.43m3,森林流域减少洪水总量36.7%,消减洪峰流量达373%.然而,1997年7月19日降雨过程森林流域径流洪峰量与洪水泥沙含量均较无林流域高,这表明预处理措施对径流泥沙过程有极为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为草海流域水文生态功能调控与植被恢复的物种组合配置提供依据,以贵州威宁草海流域6种林分(云南松林、云南松-滇杨针阔混交林、滇杨林、茶树林、华山松林、杉木林)枯落物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实地测量与室内浸泡法,分析比较其枯落物层厚度、蓄积量及涵养水源过程的差异,并通过坐标分析法综合评价其涵养水源的能力。结果表明:6种林分枯落物层总厚度变化范围在1.34~3.26cm之间,蓄积量变化范围在0.62~3.53 t/hm2之间,最大持水量在0.76~5.57 t/hm2之间,最大持水率在119.05~207.69%之间,其中,未分解层的厚度、蓄积量与最大持水量显著高于半分解层;持水量、持水速率与浸水时间分别符合方程:Q=alnt+b,R2>0.82;v=ktn,R2>0.98。综合分析结果表明,6种林分枯落物层水源涵养功能从大到小依次表现为:云南松林(0.30)>滇杨林(0.42)>针阔混交林(1.19)>杉木林(1.35)>华山松林(1.51)>茶...  相似文献   

19.
在湖南省会同县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站小集水区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中,对植被、土壤和水分的营养元素(N,P,K,ca,Mg)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系统中植被的养分含量,因器官类型、生长季节和年龄的不同而不相同;土壤养分含量,因立地条件类型的差别而有明显的差异;水分中的营养元素,随天气状况、降水性质和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并阐述了进行此类研究的方法及应予引起注意的问题。可供进行类似研究时参考。  相似文献   

20.
云南金沙江流域华山松人工林水土保持效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裸地为对照 ,对云南金沙江流域的华山松人工林林地的土壤物理性状及营养成分、林分涵养水源的能力、林冠层降雨截流功能、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土壤渗透能力、林地地表径流及泥沙量以及地表生物量和根系分布状况进行了定点、定量观测研究。结果表明 :华山松林对改良土壤、增加肥力具有明显的作用 ,与裸地相比 ,其林地有机质、土壤月均含水率、渗透性能分别是裸地的 2 74、 1 14、 4 6 1倍 ,土壤最大蓄水量比裸地高5 6 74 % ;华山松林分年降雨截流量为 6 3 7mm ,截流率为 2 0 2 % ,径流率为 5 7%。径流削减率为 91 3% ,泥沙削减率为 95 6 % ;土层 2 0cm之上根系占总量的 83% ,对地面固土保水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