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设计,以乳酸质量浓度及菌丝形态为考察指标,对米根霉首批发酵培养基及补料培养基进行优化,得到适于米根霉半连续发酵的培养基,建立了米根霉半连续发酵工艺,并进行米根霉半连续发酵产乳酸的稳定性试验。得到首批培养基参数为葡萄糖120g/L,(NH4)2SO4 2g/L,NaH2PO4 0.16g/L,KH2PO4 0.14g/L,MgSO4?7H2O 0.2g/L,ZnSO4?7H2O 0.22g/L,CaCO3 60g/L;补料培养基参数为葡萄糖100g/L,(NH4)2SO4 2g/L,KH2PO4 0.1g/L,ZnSO4?7H2O 0.33g/L,MgSO4?7H2O 0.15g/L,CaCO3 50g/L,摇瓶重复稳定发酵30批次,罐发酵重复稳定发酵20批次,葡萄糖转化率最高达到  相似文献   

2.
不同通气条件下米根霉发酵产L-乳酸的代谢调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不同摇瓶条件对米根霉发酵体系中乳酸脱氢酶(LDH)与乙醇脱氢酶(ADH)的酶活变化,以及乳酸和乙醇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装液量从10%增加到30%,乳酸的质量浓度及相应的LDH活力呈下降趋势,而乙醇质量浓度及ADH活力随着装液量的增加而提高.摇床转速为220 r/min时,乳酸质量浓度最大,对应的LDH活力也最大;摇床转速为160 r/min时,乙醇质量浓度与ADH活力较高.单膜封口发酵乳酸质量浓度与LDH活力分别比双膜封口发酵提高64.4%和49.9%,而双膜封口发酵时,乙醇最大质量浓度与最大ADH活力分别比单膜封口发酵提高30.0%和25.5%.  相似文献   

3.
以液体发酵生产的猴头菌菌丝为原料,对猴头菌丝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在基本提取方法的基础上,采取单因素试验结合正交试验的方法,通过热水提取法提取多糖。试验结果显示:1L液体发酵液可生产菌丝干粉29.17g;菌丝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为:加水倍数为30倍、提取温度为80℃、提取3h、用无水乙醇沉淀多糖,此条件下的多糖得率为9.478%。  相似文献   

4.
5.
接种中国根霉12和产乳酸芽孢杆菌DU-106混合发酵制备臭鳜鱼,考察加盐量、根霉菌液接种量、乳酸菌粉添加量、发酵时间对臭鳜鱼感官评分的影响,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响应面优化,得出最优加工工艺条件为:加盐量1.4%,辅料添加量0.5%,根霉菌液接种量2%,乳酸菌粉添加量1.4%,15℃发酵8 d。此条件下得到的臭鳜鱼感官评分9.4,属于优良级别。相比臭味刺鼻的自然发酵臭鳜鱼,接种发酵的臭鳜鱼风味和滋味上增加了酸味,更有利于蒜瓣状肉质的形成,酸臭味丰富浓郁而柔和、富有层次感。中国根霉12和产乳酸芽孢杆菌DU-106可应用于臭鳜鱼发酵。  相似文献   

6.
接种中国根霉12和产乳酸芽孢杆菌DU-106混合发酵制备臭鳜鱼,考察加盐量、根霉菌液接种量、乳酸菌粉添加量和发酵时间对臭鳜鱼感官评分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响应面优化。最优加工工艺条件为加盐量1.4%、辅料添加量0.5%、根霉菌液接种量2%、乳酸菌粉添加量1.4%、15 °C发酵8 d,此条件下得到的臭鳜鱼感官评分为9.4,属于优良级别。相比臭味刺鼻的自然发酵臭鳜鱼,接种发酵的臭鳜鱼风味和滋味上增加了酸味,更有利于蒜瓣状肉质的形成,酸臭味丰富浓郁而柔和、富有层次感。研究证明,中国根霉12和产乳酸芽孢杆菌DU-106可应用于臭鳜鱼发酵。   相似文献   

7.
丹贝是以豆类为原料,经少孢根霉短时间发酵而成的一种高蛋白食品。综述丹贝的生产原料、发酵微生物,以及发酵工艺和保健作用,展望其在我国的发展前景,为丹贝大规模生产研究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8.
运用透明圈法从土样中筛选出产木聚糖酶放线菌80余株。对其中一株产酶情况较稳定的链霉菌菌株F0107进行了液体发酵的碳源、氮源、初始pH值、摇床转速及培养温度等条件的优化。实验表明,此菌株最适碳源为玉米芯水不溶性木聚糖,最适氮源为酵母浸膏与蛋白胨的复合氮源,最适初始pH值为5.0,最适产酶温度和最适摇床转速分别为32℃和140r/min。质量分数为0.4%的吐温80使菌株木聚糖酶产量提高41%,发酵条件优化后,链霉菌F0107所产的木聚糖酶活力达332.17U/mL,产量是优化条件前的2.5倍。在此条件下链霉菌F0107主要产生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8.9ku和24.4ku的木聚糖酶。  相似文献   

9.
链霉菌F0107液体发酵产木聚糖酶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透明圈法从土样中筛选出产木聚糖酶放线菌80余株.对其中一株产酶情况较稳定的链霉菌菌株F0107进行了液体发酵的碳源、氮源、初始pH值、摇床转速及培养温度等条件的优化.实验表明,此菌株最适碳源为玉米芯水不溶性木聚糖,最适氮源为酵母浸膏与蛋白胨的复合氮源,最适初始pH值为5.0,最适产酶温度和最适摇床转速分别为32℃和140 r/min.质量分数为0.4%的吐温80使菌株木聚糖酶产量提高41%,发酵条件优化后,链霉菌F0107所产的木聚糖酶活力达332.17 U/mL,产量是优化条件前的2.5倍.在此条件下链霉菌F0107主要产生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8.9 ku和24.4 ku的木聚糖酶.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大豆糖蜜为原料,嗜酸乳杆菌为菌种发酵生产乳酸。研究了大豆糖蜜的添加量、温度、接种量、氮源以及pH值对乳酸产量的影响。通过对各种因素的分析确定大豆糖蜜发酵乳酸的最佳发酵条件:大豆糖蜜260g/L、pH值5.0、接种量为10%、NH4NO3的添加量0.16g/L、温度为37℃。  相似文献   

11.
筛选适于万寿菊鲜花发酵的优良乳酸菌菌种和高效复合乳酸菌发酵剂,研究发酵剂接种量、发酵温度和时间对万寿菊发酵效果的影响。确定发酵最佳工艺技术参数为:发酵剂接种量为鲜花质量的0.2%,发酵温度为20-40℃,发酵时间为15-20d。经本工艺发酵后的万寿菊颜色艳丽,无腐烂变质,发酵液澄清,较目前加工企业发酵效果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2.
乳酸菌分离及混菌培养对酿酒酵母乙醇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慕萨莱思是极富传统维吾尔族民族特色的饮品,酿酒酵母与乳酸菌的共存广泛存在于其自然发酵过程中。采用5种乳酸菌分离培养基分别从2个慕萨莱思样品中分离乳酸菌,并采用微量板半定量法对其生物膜形成能力进行检测,再将其与5株分离自慕萨莱思的酿酒酵母进行混菌培养,探索酿酒酵母对乳酸菌生物膜形成能力的影响,然后模拟慕萨莱思自然发酵检测混菌生物膜对酿酒酵母乙醇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共从2个慕萨莱思样品中分离获得21株疑似乳酸菌,其中2株为生物膜形成强阳性菌株,经鉴定分别为植物乳杆菌(T1-8)和戊糖片球菌(M1-6);混菌培养后,酿酒酵母A对T1-8生物膜的形成有极显著促进作用(p0.01),酿酒酵母B和D对T1-8生物膜的形成有显著促进作用(p0.05);混菌组合A+T1-8、B+T1-8、C+T1-8、D+T1-8、B+M1-6、C+M1-6及D+M1-6组能将相应的酿酒酵母乙醇产量提高近2倍或以上。  相似文献   

13.
研究利用固定化乳酸菌技术连续发酵生产大豆酸乳的工艺条件。针对豆乳具有的豆腥味探讨豆乳脱腥方法。确定固定化乳酸菌发酵大豆酸乳最佳工艺条件为:保加利亚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比例2∶1,接种量5%,蔗糖添加量8%,豆乳和牛乳比例1∶2。在此工艺条件下,采用连续发酵方法,能够生产出色、香、味俱佳的营养型大豆酸乳。  相似文献   

14.
对柑桔乳酸菌饮料的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柑桔汁最佳发酵工艺条件:发酵温度41℃,接种量8%,果胶酶添加量0.02%,发酵时间34h。用质量分数为0.5%黄原胶和0.3%CMC作为稳定剂添加到发酵液中,再用质量分数为30%左右的蔗糖进行调配,研制出的柑桔乳酸菌饮料色泽鲜艳,均匀澄清,酸甜可口,营养丰富,具有柑桔和乳酸的特有清香。  相似文献   

15.
高效产氢发酵细菌在不同气相条件下产氢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林明  任南琪  王爱杰  马放 《中国沼气》2002,20(2):3-7,23
气相条件是影响高效产氢细菌产氢能力的重要生态因子之。间歇实验结果表明,空气中的氧分子是抑制高效产氢细菌-B49生长发酵的直接原因,二氧化碳也对B49的发酵产氢产生很大的抑制作用,而以氮气和氩气为气相能使B49发挥较高的产氢能力,氮气很可能对B49的发酵产氢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以普通东大四号粉为原料,采用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杆菌混合发酵生产面粉乳酸饮料,通过对比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参数。面粉乳酸饮料的最佳配方为:面粉浆25%、酸牛奶15%、白砂糖11%、稳定剂0.5%。  相似文献   

17.
初始pH值对微波预处理颗粒污泥厌氧发酵制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浓度有机废水为发酵底物,接种颗粒污泥进行厌氧发酵制氢,通过批量试验研究了初始pH值对经微波预处理后的颗粒污泥厌氧发酵产氢的影响.结果表明:初始pH为9.0时,产氢效果最好,此时的比产氢速率达到24.23 mmolH2·(gCOD·d)-1,COD去除率约为31%,出水挥发性脂肪酸浓度为3768 mg·L-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