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荔枝蝽卵两种寄生蜂种间辨别寄主的能力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在室内以荔枝蝽卵为寄主研究荔枝蝽卵平腹小蜂和跳小蜂的种间辨别寄主的能力 .结果表明 :平腹小蜂和跳小蜂种间不具备辨别寄主卵是否被异种蜂寄生过的能力 .跳小蜂不能从寄主卵外、卵内辨别寄主卵是否被同种蜂寄生过 .两种蜂对寄主卵的竞争结果是二者都不能繁殖出正常的后代 .  相似文献   

2.
荔蝽卵平腹小蜂对荔蝽卵的寄生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荔蝽卵平腹小蝮是荔蝽卵期寄生蜂的优势种,在荔蝽的生物防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记述了该蜂对荔蝽卵的关寄生特性、产卵针管长度、寄主卵被寄生后体内发生组织解离现象以及平腹小蜂在寄主卵内的胚胎发育等与外界气体交换的方式,为平腹小蜂的研究与推广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荔蝽卵平腹小峰(AndstatisjaponictsAshmead)是荔卵期寄生蜂的优势种,在荔蝽的生物防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记述了该蜂对荔蝽卵的有关寄生特性、产卵针管长度、寄主卵被寄生后体内发生组织解离现象以及平腹小蜂在寄主卵内的胚胎发育等与外界气体交换的方式.为平腹小蜂的研究与推广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经测定,敌百虫对荔蝽平腹小蜂的LC_(50)为17.9ppm.本试验取10ppm作为对该蜂的亚致死剂量,用此剂量处理成蜂1h,成蜂平均寿命为6.4d,而对照组(丙酮处理)平均寿命为30.9d,两者差异极显著;用此剂量处理过的成蜂,寄生率为30.1%。而对照组为47.5%,差异显著.用3种杀虫剂处理寄主卵内不同发育期的平腹小蜂,其中杀虫双、杀灭菊脂对各发育期影响均较小,最高死亡率不超过6%,故在防治果蛀虫时可选择使用;甲胺磷对荔蝽平腹小蜂的卵期、幼虫期和预蛹期可造成20%-30%的死亡率,而且该药残效期长,建议在释放寄生蜂的果园避免使用此药防治害虫.  相似文献   

5.
2000年在广西北流潮塘、荔宝、花果山等果场进行了平腹小蜂防治荔枝蝽象试验,总面积约20hm^2,8-10年生龙眼、荔枝树约4000株。结果为:在放蜂区和对照区内,荔枝蝽象卵寄生天敌平腹小蜂、跳小蜂的总寄生率分别为94.3%和18.9%,相比效果明显,同时果园中若虫数量显著降低,控制在经济危害阈值之下。  相似文献   

6.
用柞蚕卵进行田间挂卵自然诱集平腹小蜂的试验结果表明 :10月上旬诱集的数量最多 ,11月中旬后则诱集不到平腹小蜂 ;几种植物中 ,以芦苇上的卵卡诱集的蜂量最多 ,平腹小蜂的寄生率也最高 ;纸张作卵卡 ,以白色的效果最好 ;一般田间挂卵 10 d为宜 ;卵块的卵粒数以 14- 2 8粒较佳 ;平腹小蜂在白天活动 ,寻找寄主寄生 ,夜晚不活动 ,也不寄生 ;田间挂卵后 2 2 d,平腹小蜂即可羽化 ,羽化 4 d后达到高峰 ,同一批卵块平腹小蜂羽化时间可持续 1个月以上  相似文献   

7.
从1984年开始,在利用本地油松毛虫平腹小蜂Anastatus sp.(简称“京平”下同)的同时,从广东移殖了荔蝽卵平腹小蜂Anastatus sp.(简称“广平”下同)供试,经室内繁殖试验,“广平”每头雌蜂平均产子数可达238.7头,“京平”仅为209头.而且“广平”的雌性子代92%是在32天内产出,“京平”在相同时间内雌性子代产出仅为66%。1984~1985连续两年利用上述两种小蜂采用室内繁蜂柜大量繁殖,在北京密云水库库西林区进行林间放蜂对比试验,结果“广平”的平均寄生率(23.77%)比“京平”(5.34%)高出4~5倍,对照区平均寄生率为1.40%.1986~1989年,在秦皇岛英武山林区连续四年进行林间放蜂对比试验,结果“广平”的平均寄生率为39.13%,“京平”平均寄生率为4.72%,对照为0.88%,从上述试验可初步看出,移殖广东荔蝽卵平腹小蜂在北京及秦皇岛地区防治赤(油)松毛虫比本地平腹小蜂(“京平”)具有更好的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正> 柞蚕茧是纺织工业的原料,蚕丝是中国传统出口商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柞蚕雌蛾剖腹卵已成为繁殖松毛虫赤眼蜂、荔蝽平腹小蜂等卵寄生蜂的优良中间寄主。近年来,由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以及膳食结构的变化,柞  相似文献   

9.
用柞蚕卵进行田间挂卵自然诱集平腹小蜂的试验结果表明:10月上旬诱集的数量最多,11月中旬后则诱集不到平腹小蜂;几种植物中,以芦苇上的卵卡诱集的蜂量最多,平腹小蜂的寄生率也最高;纸张作卵卡,以白色的效果最好,一般田间挂卵10d为宜,卵块的卵粒数以14-28粒较佳;平腹小蜂在白天活动,寻找寄主寄生,夜晚不活动,也不这一;是挂卵后22d,平腹小蜂即可羽化,羽化4d后达到高峰,同一批卵块平腹小蜂羽化时间可  相似文献   

10.
平腹小蜂对荔枝蝽象自然种群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作用因子生命表方法和种群干扰作用控制指数(IIPC),评价了在有机荔枝园区中荔枝蝽象卵寄生天敌平腹小蜂Anastatus japonicus对荔枝蝽象Tessaratoma papillosa自然种群的控制效果. 结果表明,在放蜂区和对照区中,平腹小蜂的寄生率分别为82.57%和9.23%,荔枝蝽象种群趋势指数分别为0.97和11.55,处理区的干扰作用控制指数为0.084,即平腹小蜂对荔枝蝽象的控制效果达91.6%. 可见,在有机荔枝园中,单独释放平腹小蜂完全可达到控制荔枝蝽象种群数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Differences in the distribution of parasitized and unparasitized hosts has been used to infer modification of host behavior by insect parasitoids. Data are presented showing that not only do parasitized hosts behave differently from unparasitized ones, but that the behavior of parasitized hosts varies in function of the physiological state of the parasitoid. Aphids containing nondiapausing parasitoids leave the aphid colony and mummify on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leaves, whereas those containing diapausing parasitoids leave the host plant and mummify in concealed sites. Modification of host behavior by diapausing parasitoids results in the selection of a suitable microhabitat that reduces the incidence of hyperparasitism and should decrease the action of adverse climatic conditions during the lengthy dormant period.  相似文献   

12.
花角蚜小蜂具有明显的种内寄生识别能力,友恩蚜小蜂则不具有,可在同一寄主体内重复产卵。采用Lotka-Volterra提出的种间竞争模型进行模拟,花角蚜小蜂和友恩蚜小蜂连续3代种群数量增长的竞争方程为:dN1/dt=2.432 2N1×(91.228 2-N1-0.021 0N2)/91.228 2;dN2/dt=1.854 6N2×(39.071 6-N2-1.965 9N1)/39.071 6。自引种定殖成功后,花角蚜小蜂成为林间控制松突圆蚧的优势种天敌。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阿里山潜蝇茧蜂与长尾潜蝇茧蜂的种间竞争.结果表明:长尾潜蝇茧蜂不能识别被阿里山潜蝇茧蜂寄生过的寄主幼虫.寄主供阿里山潜蝇茧蜂寄生后再供长尾潜蝇茧蜂寄生,会造成寄主幼虫及蛹的大量死亡,在存活下来的寄主羽化出来的寄生蜂中阿里山潜蝇茧蜂占多数,总的羽化率(75.95%)比阿里山潜蝇茧蜂或长尾潜蝇茧蜂单独寄生时的羽化率(63.43%或62.25%)都高.寄主供阿里山潜蝇茧蜂寄生后间隔不同时间再供长尾潜蝇茧蜂寄生,各处理问长尾潜蝇茧蜂的羽化率无显著差异;时间间隔为132h时,寄生蜂总的羽化率最高,为86.63%.  相似文献   

14.
影响布氏潜蝇茧蜂子代性比的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布氏潜蝇茧蜂可以寄生不同龄期的橘小实蝇幼虫,寄生蜂子代雌蜂率随寄主龄期的增加而升高,寄生4日龄寄主时,其子代雌蜂率为58.27%,而寄生1日龄寄主时,其子代雌蜂率仅为15.29%。在不同寄生蜂密度条件下,雌蜂比率随寄生蜂密度的增加不断下降,20只寄生蜂存在时,其子代雌蜂率只有24.32%,而供1只寄生蜂寄生时,其子代雌蜂率可达53.65%。寄生蜂在羽化后5 d产卵寄生时,其子代雌蜂率为31.97%,10 d时雌蜂率为44.39%,随着寄生蜂龄期的增加雌蜂率逐渐升高,10-30 d子代雌蜂率无显著差异。寄生蜂在35℃时产卵会影响其子代雌蜂比率,15℃条件下产卵与正常温度相比子代性比无显著差异。供给寄生蜂不同食物,不影响寄生蜂子代的雌性比率。  相似文献   

15.
昆明及邻近地区菟丝子属杂草及其寄主范围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昆明、玉溪、曲靖、红河、楚雄和大理等6个地(州)进行了野外调查和研究,共发现中国菟丝子、日本菟丝子和大花菟丝子等3种菟丝子,它们分别有10种、12种和153种寄主,大花菟丝子是昆明及邻近地区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的菟丝子属杂草.  相似文献   

16.
寄主龄期对菜蛾绒茧蜂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观察了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被寄生时的龄期对菜蛾绒茧蜂(Cotesia plutellae)发育历期、结茧率及羽化雌蜂寄生能力的影响.结果发现:寄生于3龄小菜蛾幼虫的菜蛾绒茧蜂其卵—幼虫期的发育较寄生于2龄或4龄个体的要快,结茧率及羽化后雌蜂寄生能力要高,但寄生不同龄期寄主个体间的成蜂羽化率没有差异,表明小菜蛾3龄幼虫较2、4龄幼虫对菜蛾绒茧蜂的适合性要高.不同龄期被寄生的小菜蛾幼虫均有部分个体在寄生蜂幼虫成熟啮出前死亡,这种死亡在2龄、3龄时被寄生的个体中主要发生在幼虫期,而4龄幼虫被寄生的个体死亡发生期则逐渐向蛹期转移,4龄第三天被寄生的小菜蛾蛹期死亡率达62.5%,表明小菜蛾4龄幼虫对菜蛾绒茧蜂的适合性随年龄增加迅速下降.文中还讨论了寄主龄期适合性与该蜂产卵选择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苜蓿叶象啮小蜂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苜蓿叶象啮小蜂Tetrastichus incertus(Ratzeburg)是苜蓿叶象甲Hypera postica(Gyllenhal)幼虫的一种内寄生性天敌。对苜蓿叶象啮小蜂的形态特征、发育、羽化、交配、产卵的行为学特性及其越冬做丁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苜蓿叶象啮小蜂处于3龄时,其被寄生寄主已死亡;田间单个被寄生寄主羽化出蜂范围为1~14头,平均为7.43头;成蜂羽化高峰期为8:00~12:00,其羽化量约占83.33%;苜蓿叶象啮小蜂以老熟幼虫在寄主体内越冬;初春,实验室、田间已越冬的苜蓿叶象啮小蜂的羽化率分别为83.9%,40.4%。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菜蛾盘绒茧蜂Cotesia plutellae和半闭弯尾姬蜂Diadegma semiclausum 2种幼虫内寄生蜂对寄主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生长发育的影响及2种蜂种间竞争能力。结果表明,菜蛾盘绒茧蜂寄生后,因多分DNA病毒(Polydnavims,PDV)和毒液的作用,能完全抑制寄主化蛹;半闭弯尾姬蜂寄生后,虽也有PDV和毒液的存在,但寄主小菜蛾仍可正常吐丝发育成预蛹。菜蛾盘绒茧蜂对寄主小菜蛾生长发育的抑制程度显著高于半闭弯尾姬蜂,寄生因子在调控寄主发育中发挥重要作用。2种蜂的种间竞争结果表明,多数情况下,菜蛾盘绒茧蜂是成功者,这说明寄生蜂所拥有的寄生因子是决定其寄生能力大小的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