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正> 1985年橡胶白粉病大流行,胶树大面积落叶停割,经济损失严重。而1987年白粉病大流行由于准备充分,及时防治,控制了流行,取得不误一刀按时开割,胜利完成全年干胶生产任务的好效果。同时,验证了喷粉(烟)的最佳时机,进一步检验了使用烟雾机的利弊。现将1987年橡胶白粉病防治经验总结如下:一、1987年橡胶白粉病流行特点橡胶树落叶抽叶不整齐,从2月初开始至4月上旬结束,前后持续时间长达50  相似文献   

2.
<正>橡胶白粉病是植胶国家的主要病害之一。它的流行将使胶树落叶、落花甚至枝条回枯,胶乳减产,种子失收。一九五二年我国海南垦区的老胶园普遍发生白粉病,一九五九年特大流行,橡胶生产蒙受巨大损失。我省于一九六○、一九六一和一九六二年在河口、西双版纳和德宏先后发生橡胶白粉病以来,病害连年发生。为经济有效地控制病害流行,华南热作研究院一九六○年开始对橡胶白粉病流行规律预测预报及其防治措施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并于一九六二年至一九六三年提出了以越冬菌量为主要依据的中期测报和根据病害流行速度及可以顺利发展天数、根据一定物候下达到一定病情才进行喷粉的两种短期测报方法我们参  相似文献   

3.
<正> 1986/1987年冬春的西双版纳垦区,不论气候条件还是橡胶树的物候都比1985年更有利于白粉病的发生流行。从实际的病情调查看,1987年是继1985年以来又一个特重病年。我们根据冬季温度和胶树的物候状况,及时发现了白粉病将严重(?)特重流行的中期预报,并从思想上、组织上、物资上和技术上作了及时而充分的准备;  相似文献   

4.
<正>2012年雨季,西双版纳垦区一些橡胶园发生橡胶树季风性落叶病严重流行,这是进入本世纪继2006年之后的第二次较大流行。云南省农垦总局高度重视,科技处陈勇副处长特到西双版纳发病胶园现场进行调研,并与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领导和植保专家就病害测报和防治技术进行  相似文献   

5.
<正> 云南垦区,特别是西双版纳,1978年以来流行季风性落叶病,其病原与条溃疡病痫菌相同。由于落叶病普遍发生,田间菌量大,加上气候影响,原有的防病措施不能完全控制条溃疡病的流行,因此1978—1980年又出现大批病树;这三年西双版纳垦区就停割了23.9万株中、重病树,占开割树的8.1%,年损失干胶800吨以上,  相似文献   

6.
杨树溃疡病流行的时间动态类型,介于单年流行病害与积年流行病害之间,或者更接近于积年流行病害类型。依据1988—1990年观察资料,建立该病病情中期(一月)预报方程:1n[X_2/(1-X_2)]=-0.593820+0.007170T+0.007470U+0.000420R+1.0650101n[X_1/(1-X_1)]。模外数据检验证明,该预报式具有相当高的精度(X~2=0.03123相似文献   

7.
<正> 西双版纳垦区橡胶树白粉病流行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 从1985—1991年的七年间共发生了四次白粉病特重流行危害,给橡胶生产造成很大影响。如1985年春首次大面积特重流行,造成落叶停割损失干胶2000吨,折合人民币1216万元。由此,引起了各级领导对防治橡胶树白粉病工作的重视,加强了植保队伍和防治设施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防治成效。但目前应用3MF—4型喷粉机喷粉和3YD—8型烟雾机喷烟防治白  相似文献   

8.
<正> 橡胶白粉病主要危害胶树嫩叶嫩梢和花序,轻者使胶树新抽叶片绉缩,减弱光合作用,严重时落叶与花序凋谢,推迟开割,产胶减少,种籽失收。未落叶片也是病斑累累,光合作用差,严重影响胶乳产量。 西双版纳垦区自1985年发生大规模白粉病流行以来,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流行危害。几年来,我们在防治工作中,不断摸索病害的发生发展和流行规律,并逐年改进完善防治技术,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一、白粉病害流行规律的再认识  相似文献   

9.
报导我国1991年后,桉树青枯病研究的发现和创新.即,桉树青枯病的流行是寄主为主导的流行病;病菌生理小种、生物型组成复什;病菌在病株残体和土壤中可存活3年以上,除从根部侵入外,还可从根茎部侵入;筛选出一批抗青枯病树种和无性系,并在生产中推广应用;研制成桉树青枯病流行测报模型;开创应用桉愈伤组织筛选抗病树种和无性系获得成功;应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桉树转基因抗病苗;应用外生菌根防治桉树青枯病取得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0.
杉木种子涩籽地理流行类型区的划分与判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A.I.D方法和Bayes准则判别分析法研究福建省杉木种子涩籽地理流行规律,建立涩籽地理流行判别函数,将福建省69个杉木种子产地(县、市)划分成3个类型区:Ⅰ.杉木种子涩籽流行高发生区;Ⅱ.杉木种子涩籽流行中发生区;Ⅲ.杉木种子涩籽流行低发生区。绘制出福建省杉木种子涩籽地理流行图,旨在为杉木种子园的选址及合理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1983—1989年在陕西花椒产区进行此项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此病年流行规律与气象条件有关,发病温度13—25℃;每年6—8月连续有两个月降雨量大于57毫米,必发生病害;病害的流行程度与7—8月份的降雨量成正比,病害的季节动态符合罗辑斯蒂方程。不同花椒品种之间存在抗病性差异,以苟椒抗病性较强。位于山脊上的椒园较山谷椒园发病重。采用粉锈宁防治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2.
<正> 1987年是西双版纳各农场橡胶白粉病防治工作抓得紧、防效较好的一年,保证了本年度干胶生产任务顺利完成。1987年橡胶白粉病害是继1985年特大流行后又一次可能流行年,但防治结果却明显优于1985年。在全分局十个农场的37.2万亩开割林地中,防治面积达23.25万亩,加上多次防治的林地,累计防治面积达到35.7万亩。估计挽回干胶损失近2,520吨。折合人民币1,534万元,取得了757.4万元的显著经济效益(防治总费用89.25万元,平均每亩喷药一次2.5元)。在大面积防  相似文献   

13.
<正>橡胶黑团孢属叶斑病在1973年美国佛罗里达大学George F·weber曾进行过调查和报导。在1975年冬印度小苗发生过流行。 橡胶黑团孢属叶斑病在我垦区78年初观察橡胶炭疽病时,病叶上同时肉眼可见此病的孢梗,曾误认为是炭疽病的后期伴  相似文献   

14.
景洪农场是一个大型国有橡胶生产企业,生产规模大,全场橡胶林地1.16万hm2,年产干胶2万余t。橡胶林地分布于西双版纳自治州景洪坝缘(北纬21°46'~22°12')海拔高(560~950m)、坡度大(多为20°~30°)的丘陵山地。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橡胶白粉病在西双版纳植胶区频繁发生严重和特重流行,造成橡胶生产的重大损失。我们立足于农场体制和林地现状,根据多年生产实践,研究总结出一套比较切合大型橡胶农场实际的橡胶白粉病综合管理技术,经1998~2002年5年的应用验证(其中1998年、1999年、2001年是白粉病特重流行年,2002年是白粉…  相似文献   

15.
优雅,却不带奢华与繁复;简约,却简洁而不简单;时尚,却个性有度……07年的流行彩妆主旋律是带有文艺浪漫气息,以一种新潮现代的手法表达过去时的复古情感并主宰整个潮流.  相似文献   

16.
有人说,如果房间好比你的家人,那么地板就如家中的外婆一样,是一种依靠;还有人说,既然建筑大师克不惜尔将住宅看成一个盒子,那么地板就是支撑所有盒子底部的一种力量;更有人说,当美女站立在地板上,这些占据了风景三分之一的板块,本身已经是一副绝美的画面。"踏实"、"结实"与"不过时",是自地板诞生之日起人们始终如一的产品诉求。尽管如此,爱美的人类却从未停止过追逐流行的脚步。这一点不仅仅体现在风光旖旎的T台和日新月异的IT行业,地板亦如是。事实上,木地板流行风格的流转确与时装近似,循环往复,充满莫测的变数。在2008年中式、欧式等单一风格盛行过后的日子里,谁又将走在时代的前端,引领2009新一年的地板流行风潮呢?  相似文献   

17.
云南农垦2007年引进和推广6HWF-20背负式喷雾喷粉机,其使用工作效率高,喷粉扬程高,防治效果好,并降低了防治成本,在2008年橡胶白粉病严重流行的防治工作中发挥了很好作用;同时,根据使用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8.
研究表明 :在松材线虫病发生区 ,其病害的扩展、流行与马尾松毛虫危害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年受马尾松毛虫危害的松林 ,枯死松树数量平均为 77 879株 /hm2 ,比未受松毛虫危害的松林 (对照 ) 17 2 73株 /hm2 ,多 35 1% ;次年 ,前者平均枯死松树达 2 0 4 8株 /hm2 ,为对照 2 89株 /hm2 的 6 0 8%。松毛虫危害加速松材线虫病流行的原因是 ,松毛虫危害松树 ,削弱树势 ;弱势的松树招引松墨天牛侵入并增殖加快松树死亡 ;次年大量天牛从“松毛虫危害松木”上羽化 ,侵染健康松林 ,导致松材线虫病进一步扩散和流行。由此认为松毛虫危害是促使松材线虫病流行的重要因子 ,防治松毛虫是控制松材线虫病流行的重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伊春林区汤旺河、新青等林业局,红皮云杉Picea koraiensis叶锈病流行成灾。1990年调查,汤旺河林业局天然红皮云杉幼壮林发生面积达3.6万公顷,其中5—15年生的人工幼林866公顷,平均发病率49.3%,病情指数30.3;苗圃2—4年生幼苗82亩,发  相似文献   

20.
通过2002~2004年花卉苗木立枯病的基本调查,初步掌握了大连地区花卉苗木立枯病的发病原因及其发生规律;研究了立枯病的流行动态过程及其影响因素。针对主要侵染性病原和非侵染性病原,提出了具体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