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7~2010年,以简比法和完全随机区组法相结合,在广西南宁对113个中国玉米新品种、77个东盟国家玉米新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中国玉米品种春播平均产量比东盟品种高,但秋播比东盟玉米品种低;中国玉米品种春秋播产量间差异较大,而东盟品种春秋播产量间差异较小。大多数试验季节,产量表现最高的品种为中国品种。所有试验季节,中国玉米品种产量表现最低品种的产量均低于东盟玉米产量表现最低品种的产量。中国玉米品种果穗平均长度略长于东盟品种,但秃尖明显长于东盟品种,行粒数少于东盟品种。中国玉米品种春播的穗粗比东盟品种略粗,但秋播略细于东盟品种。多数试验季节中,中国玉米品种的穗行数比东盟品种的穗行数多,而东盟品种的穗行数在14行/穗的平稳线上略有变化。中国玉米品种出籽率变化较大,而东盟品种稳定在85%~86%。中国玉米品种和东盟玉米品种的容重均在800 g/L上下波动;多数试验季节,中国玉米品种的千粒重略高于东盟品种。中国玉米在今后育种过程中除关注品种的产量潜力外,还要侧重秃尖长度及行粒数、出籽率、穗行数等综合性状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通过初步调查及整理,结果表明:湖南省桂花共58个品种,其中四季桂品种群中有6个品种,银桂品种群中含30个品种,金桂品种群中有11个品种,丹桂品种群中有10个品种。其中整理52个品种,新记录品种6个,以及4个存疑品种。  相似文献   

3.
蔡广成  孙友武  张梦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3350+3353-3350,3353
[目的]了解小麦品种的抗病性变化,筛选小麦白粉病抗源。[方法]对安徽省不同类型的136个小麦品种进行了苗期的白粉病抗性鉴定分析。[结果]被测的136个品种中,高抗品种40个,占总品种中的29.4%;中抗品种58个,占总品种的42.7%;中感品种24个,占总品种的17.6%;高感品种14个,占总数的10.3%;鉴定品种大多数为高抗和中抗,感病品种为少数;从不同类型品种上来看,淮北半冬性和淮南春性品种抗病性比淮北春性品种更强一些。[结论]此鉴定为小麦品种的抗白粉性快速筛选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研究结果表明:品种对铃重影响作用表现为中早熟品种大于中熟品种,品种间差异随育苗期延后而增大。中早熟品种棉纤维发育早于中熟品种。品种对棉籽(仁)脂肪累积作用表现为中早熟品种优于中熟品种,而蛋白质累积则相反。棉仁棕榈酸、油酸、硬脂酸含量变化品种间差异较小,豆蔻酸和亚油酸变化趋势相反,品种间存在差异;品种对棉仁氨基酸累积的作用表现为中熟品种优于中早熟品种。3∶1式移栽棉品种选择受育苗期影响很大,早育苗时可选用中熟品种。  相似文献   

5.
苜蓿品种比较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集国外苜蓿品种6个、国内苜蓿品种4个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均于2005年安全越冬,参试各品种株高、生长速度无显著差异。枝条密度、枝条直径均以国外品种表现上佳,但大部分品种间无显著差异;旱作条件下,国内育成品种鲜干草产量明显高于国外品种,干草产量与国外品种表现好者无显著差异;国外品种叶量均明显高于国内品种,且差异显著;旱作条件下,国外品种较之国内品种不存在生产性能优势;国外品种质量明显优于国内品种。国外品种在其适应性未确定的情况下,切勿盲目引进。  相似文献   

6.
小麦品种混杂退化原因及防杂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小麦品种混杂与退化的区别和联系 小麦品种混杂是指在某一特定品种群体中,混进了非本品种的种子或个体:小麦品种退化则指品种群体内部分个体出现了不良变异,丧失了品种原有的典型性。使品种的丰产性、优质性及抗性变劣。品种混杂与品种退化是品种群体性状发生变化的两个方面,它们既有严格区别又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7.
河南垂丝海棠品种的调查与分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详细野外调查基础上,利用形态比较学方法,对河南垂丝海棠品种进行分类研究。共记载33个品种,根据品种分类原则和垂丝海棠品种演化规律,确定花瓣数目、果实形状为划分品种群的主要依据,花冠直径、开花时幼叶颜色、刺状枝的有无、花梗是否下垂、花香有无、花柱颜色、花柱与雄蕊的高度差异、花序下嫩梢的长度等性状作为品种群划分品种的主要依据。33个品种被分为3个品种群,其中单瓣海棠品种群6个品种,圆果海棠品种群17个品种,梨果海棠品种群lO个品种。3个品种群的演化途径为单瓣海棠品种群→圆果海棠品种群→梨果海棠品种群。  相似文献   

8.
通过品种系谱分析法研究了派生品种开发对我国水稻新品种推广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水稻品种推广格局不断向多元化、产权化发展,派生品种增加了品种供应量以及品种可选择性,派生品种推广面积及比例逐年上升,在主要品种推广工作中占有重要位置。相对于非主栽品种(年推广面积0.67万~6.67万hm2),派生品种对主栽品种(年推广面积>6.67万hm2)推广的贡献更大。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玉溪市柑橘品种规划布局情况,通过对2021年该市列入国家柑橘产业技术体系的5个县品种类型、品种数量、种植面积、品种分布、品种熟期、品种资源情况等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玉溪市柑橘品种规划布局上具有品种数量多、主栽品种集中,分布广泛、种植梯次明显,熟期全面、品种特色突出,资源丰富、种质稀奇珍贵的特点,但也存在优良新品种引进更新速度不够,优势老品种选育复壮力度不够,优质特色品种挖掘准度不够,品种和农艺优势融合密度不够,因品种施策科学管理精度不够,熟期合理搭配梯度不够,种质资源利用程度不够等问题。据此,提出了玉溪市柑橘品种规划布局对策。  相似文献   

10.
杨淑玺 《新农村》2008,(9):25-25
1.贮前准备 (1)选择耐贮品种枣的耐贮性因品种的不同而异,一般晚熟品种较早熟品种耐贮,干鲜兼用品种较鲜食品种耐贮,抗裂果品种和大果型品种比较耐贮。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晚霜冻害对小麦单株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晚霜冻害对春性品种产生的冻害率大,弱春性和半冬性品种居中,冬性品种较轻,其中在未受冻害的小麦品种中,春性品种有1个(0.20%)、弱春性品种14个(3.33%)、冬性品种32个(7.62%)、半冬性品种14个(3.33%)。可见,在所有参试品种中,不同种性小麦品种中均有未受冻害影响的品种,这说明不同种性品种中均可选育出抗霜冻优质小麦品种,这为选育抗霜冻小麦品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不同生态区烟草品种产量、品质变化研究初报   总被引:36,自引:1,他引:36  
 通过不同生态区烟草品种产质变化研究表明:①不同品种在不同生态区种植,烟叶品质的变化大于产量的变化,说明生态因素主要是影响烟叶的品质。②不同品种在同一生态区种植,品种间烟叶品质的差异大于产量的差异,说明品种间的差异主要是品质上的差异。③不同品种在同一生态区种植,品种间产质差异小于不同品种在不同生态区种植产质的差异,说明品种内生态间的产质变化大于品种间的变化。④参试品种各有其特定的适应区域,有的品种适应区域较广,有的品种适应区域较窄,云85适应性最强,K326,K358和K346适应性较强,317和RG11适应性中等,其它品种适应性较弱。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对田间自然发病的成株期的28个茄子品种进行了枯萎病发生情况调查及抗病性比较。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栽培条件下,供试的28个茄子品种对茄子枯萎病的抗病性存在差异,其中黑冠早茄(自交)、40号为免疫品种,33号、绿茄124等6个品种为高抗品种,1号、春晓等5个品种为高感品种,苏崎四号、新黑龙长等8个品种为中感品种,迎春1号、84-1等7个品种为中抗品种。不同类型的茄子品种抗病性比较分析可知,圆绿茄中的中抗品种占比最高,为40.0%;无免疫品种;高感、中感和高抗品种占比相等,均为20.0%。长绿茄中的高抗品种占比最多,达到66.6%;免疫品种和高感品种占比均为16.7%。长紫茄中的中感品种占比最多,占比为41.2%;中抗品种次之,占比为29.4%;高感品种占比为17.6%;免疫品种和高抗品种占比均为5.9%。不同的栽培环境中,同一品种茄子枯萎病的发病情况不同,露天网室的茄子比温室大棚的茄子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低。  相似文献   

14.
1食用菌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1.1品种问题1.1.1香菇品种937、1363等主要栽培品种,品种退化已成定局,其它搭配品种有局限性,难以发展成为主栽品种。品种的更新换代最短需要3年时间,新品种的引进、选育、推广成为当务之急。1.1.2黑木耳品种抚顺地区现有生产品种18~20个,适宜优良品种不缺,问题是品种名称、种源混乱、同种异名、异种同名现象多有存在。这些品种需要筛选、规范再确立主栽品种,筛选5个以上适合本地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不同樱桃品种对褐斑病的田间抗病能力,调查了28个樱桃品种对褐斑病的田间抗性。结果表明,28个樱桃品种中没有发现免疫品种;共发现8个抗病品种,占总调查品种的28.6%;共发现13个较抗病品种,占总调查品种的46.4%;共发现5个较感病品种,占总调查品种的17.9%;共发现2个感病品种,占总调查品种的7.1%。  相似文献   

16.
一、桃树品种。①成枝角度小于45°的品种叫直立品种,以北方品种群和黄肉桃品种群居多;南方品种群少。②骨干枝角度45°左右,枝条生长较均匀,属半开张品种,以南方品种群居多。③骨干枝角度大于45°,有的枝条甚至下垂弯曲,此为开张品种,以南方品种群和蟠桃品种群居多。  相似文献   

17.
为改变种植结构,有效提高农民经济收入,本文对图们江流域一年两作种植模式进行研究,一季作选取马铃薯3个品种,鲜食玉米4个品种,二季作选取萝卜4个品种、白菜4个品种。初步筛选出适宜图们江流域两季作的品种,鲜食玉米3个品种,马铃薯3个品种,白菜3个品种,萝卜4个品种。  相似文献   

18.
张秀玥  黄超  朱贤  张启东 《农技服务》2012,29(4):397-398,400
以7个杂交辣椒品种和5个常规品种共12个品种进行试验,用目前生产上有一定栽培面积的单身理想52品种作对照。结果表明:在杂交品种中,东原单身理想品种产量最高,比正安县大面积种植的遵辣1号增产41.6%,比对照品种增产6.96%,可作大面积推广,单生红菲为搭配品种。常规品种中朝阳2号也表现突出,在干椒加工上可作为首选品种。  相似文献   

19.
对2003—2013年甘肃省审定的132个小麦品种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省地两级农业科学院(所)和高等农业院校为主要选育单位,95%的审定品种采用常规杂交育种方法育成。每年审定数量有所下降,但审定品种的产量稳步上升,其中2/3的品种达到优质小麦的要求。蛋白质含量符合强筋小麦标准的品种有77个,占审定品种的58.3%;符合中筋小麦的有50个,占审定品种的37.9%。湿面筋含量符合强筋小麦品质标准的品种有31个,占审定品种的23.5%;90个品种符合中筋小麦标准,占审定品种的68.2%。70%以上的审定品种沉降值大于30 m L。审定品种的容重变化趋势比较平稳。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新疆冬小麦品种资源萌发期耐旱性鉴定与筛选,为选育抗旱性强的冬小麦品种提供种质依据。【方法】以新疆地方134个冬小麦品种和54个育成品种为材料,利用PEG-6000模拟干旱鉴定材料的萌发期耐旱性。【结果】地方品种的芽长、根长、芽鲜重、根鲜重和根冠比受旱胁迫影响程度大于育成品种,除个别指标间无相关性外,多数指标间均存在较大的相关性,确定4个独立的主成分作为耐旱性鉴定综合指标,材料分为5个耐旱性级别,134个地方品种中有7个高耐品种,54个育成品种中有3个高耐品种、18个耐旱品种,3个高耐品种均为伊犁地区选育的品种;18个耐旱品种中包括北疆地区的主栽品种新冬18号和南疆喀什地区的主栽品种新冬20号。【结论】筛选出10份强抗旱的新疆冬小麦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