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国内外提高奶牛产奶量有一些新的方法与经验,特介绍给养牛专业户。1.增加光照。据国内外养殖专家养殖试验证实,在奶牛泌乳期的初期60天内,不需要增加饲料或改变饲料配方,让牛每天接受16小时的光照,可比在冬季仅接受自然光照的奶牛多产奶达10%以上。2.喂粥料。给奶牛喂粥  相似文献   

2.
喂粥料法.在冬季给奶牛喂食38℃左右的粥料.   加喂胡萝卜和甜菜法.将胡萝卜和甜菜洗净切碎后,在奶牛饲料中各添加15%.   接受光照法.在奶牛泌乳前60天,每天让牛接受光照16小时,不局限于接受自然光照,产奶量可增加30%.……  相似文献   

3.
1.喂粥料法。据试验,给奶牛喂粥料比喂干湿料可提高产奶量13%。冬季喂38℃热粥,可以增强牛的抗寒能力;夏季在粥内加大量冷水冲稀,能降温防暑。喂粥料能诱使奶牛多饮水,可使产奶量提高10%。粥料的加  相似文献   

4.
1.饲喂粥料法有资料表明,喂粥料的奶牛比喂干湿料的奶牛提高产奶量13%。加工粥料可先把粉状精料加少许食盐,再用少量水冲稀搅匀,待锅内水沸腾时倒入,搅拌5~10分钟即成。2.头部冷热法把热水袋固定在奶牛两角之间,冬天灌满热水,夏天灌满冰凉水,使奶牛感到舒适,冷热应激小,产奶量  相似文献   

5.
邢攸荷 《农村百事通》2010,(5):41-42,81
1,增加光照法。据国内外科学家试验研究证实,在奶牛泌乳期的初期60天内.不需要增加饲料或改变饲料配方,让牛每天接受16小时的光照,可比在冬季仅接受自然光照的奶牛多产奶达10%以上。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饲养奶牛已经成为各地农民增收致富的好项目。笔者在与本地奶牛饲养专业户座谈时了解到.有些饲养户所养的奶牛产奶量不高.分析原因主要是缺乏科学的饲养管理知识,致使奶牛的生产性能不能充分发挥出来。针对存在问题,本人将一些提高奶牛产奶量的方法与经验进行总结,主要有:增加光照、喂粥料、调整分娩期、添喂胡罗卜和甜菜、添喂小苏打、添喂尿素、饲喂甜高梁、  相似文献   

7.
《现代农业》2005,(8):5-5
饲喂粥料 给奶牛喂粥料比喂干、湿料可提高产奶量31%。加工粥料时,先把粉状精料加少许食盐,用少量水冲稀搅匀,待锅内水沸腾时倒入,搅拌5~10分钟即成。  相似文献   

8.
饲喂粥料给奶牛喂粥料比喂干、湿料可提高产奶量31%。加工粥料时,先把粉状精料加少许食盐,用少量水冲稀搅匀,待锅内水沸腾时倒人。搅拌5-10min即成。  相似文献   

9.
1.饲喂粥料法。有资料表明,给奶牛喂粥料比喂干湿料可提高产奶量13%。加工粥料可先将粉状精料加少许食盐用少量水冲稀搅匀,待锅内水沸腾时倒入,搅拌5-10分钟即成。  相似文献   

10.
1.喂粥料。与喂干湿料相比,喂粥料可提高产奶量13%。将粉状精料加适量水搅拌成糊状,倒入沸水中,搅拌5~10分钟即成粥料。料与水比例:冬季为1:15,夏季为1:20。精料中加少许食盐可提高适口性。  相似文献   

11.
<正> 近几年来,国内外成功研究许多提高奶牛产乳量的新技术。运用这些新技术能提高产乳量,降低饲养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1 饲养新技术 1.1 喂粥料:先将粉状精料加少许食盐和少量水搅匀后,再倒入已煮沸水的锅中,搅拌5~10分钟即成粥料。用粥料喂奶牛比喂干湿料产乳量提高13%,因熟料比生料更易消化吸收。 1.2 喂秕壳葵花籽:在奶牛饲料中加入10%~20%的秕壳葵花籽,可提高产乳量15%左右,因其含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  相似文献   

12.
艾农 《新农业》2004,(9):27-27
1夏季粥内加大量冷水.可使奶牛防暑降温.冬季喂38℃左右热粥,可提高产奶量1O%。  相似文献   

13.
1·增加光照法:从奶牛分娩后初产奶时开始,每天让奶牛接受16小时的光照(在冬季可适当延长,冬季最好多接受阳光照射),可提高产奶量10%。2·削蹄法:每年给奶牛削蹄修整两次(冬末初春之时和夏末入秋之际),可提高产奶量10%左右。3·控温法:冬季使牛舍保持在15℃左右,夏秋坚持早放牧  相似文献   

14.
<正> 1.增加光照法。从奶牛分娩后初产奶时开始,每天让奶牛接受16小时的光照(在冬季可适当延长,冬季最好接受阳光照射),可提高产奶量10%。 2.削蹄法。每年冬末初春和夏末入  相似文献   

15.
一、喂鱼粉法用鱼粉作为补充饲料,能提高奶牛产奶量6在奶牛泌乳初期添加鱼粉,产奶量每天可增加1.35S公斤,即产奶量增加3.1%,鱼粉添加量为0.75公斤/头。二、喂小苏打法美国科研人员在奶牛泌乳期每天每头奶牛喂小苏打100克,结果产奶高峰提前。产奶量提高30%。国内有人试验,在40%粗料、60%精料的平均日粮中,用1.5%的碳酸钠和0.8%氧化镁混合喂奶牛,每头每天平  相似文献   

16.
1.增加光照法 从奶牛分娩后初产奶时开始.每天让奶牛接收16小时的光照(在冬季可适当延长.冬季最好多接受阳光照射).可提高产奶量10%。  相似文献   

17.
1.喂青草。青草青绿多汁,营养丰富,并有清热解毒、生津润燥等功能,是饲养奶牛经济节料、促膘增乳的最佳饲草。据试验,喂青草的牛比喂干草的牛日多产奶0.3公斤以上。  相似文献   

18.
1.喂粥料。将粉状精料加少许食盐和少量水搅匀,倒入沸水锅中,搅拌5~10分钟即可成粥料。粥料喂奶牛比喂干湿料的产乳量提高13%,因熟料比生料更易消化吸收。  相似文献   

19.
<正> 1、增加光照在奶牛泌乳的最初60天内,不需增加和改变饲料,让奶牛每天接受16小时的光照,比处在冬季自然光照条件下的奶牛可多产奶10%。 2、调整分娩期奶牛产后3~8周,是产奶的黄金时间。夏天天气热。蚊蝇多,产奶量低,且发病率高。如果奶牛夏季分娩,日产奶量  相似文献   

20.
在试验1中,12头奶牛(L处理)每天接受自然光照(平均8小时),增加光照10小时(平均强度为481勒克司)及无光(即平均黑暗6小时)的试验。另外一组12头奶牛(N处理)只接受自然光照(平均8小时)及其它时间无光照(即平均黑暗16小时)的试验。试验共进行8周。增加光照能提高产奶量和增加采食,而体重则有减轻。在L处理中,尽管牛奶中乳脂密度趋向减少,但对牛奶的整个物质组成并没有什么影响。虽在L处理组中增加光照期间采食增多,但对日常采食时间并不产生影响。尽管L处理组的奶牛在增加光照期间静卧时间较少,但每天因光照所增加的时间大都花费在躺卧上并减少了行走的距离。在两个处理组中,每天白日发情行为占有时间增加。但在L处理组中,奶牛发情行为活动率比处理组明显减少。 在试验2,16头奶牛分别接受自然光照(平均9小时)和光照强度平均为0、101、191及529勒克司等设计强度变化不同的10小时增加光照的试验。在奶牛采食量,产奶量和体重变化上,增加光照及其光照强度并不产生明显的影响。但接受光照强度为101和529勒克司的奶牛,其奶牛乳脂密度明显减少。接收529勒克司光照强度的奶牛,其奶中蛋白质密度也有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