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大豆种质发芽期耐盐碱性鉴定及指标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比较不同大豆种质发芽期对盐碱胁迫的耐受性,以确定鉴定指标。试验材料为18份大豆种质,在种子发芽期以60 mmol/L混合盐碱溶液对其进行胁迫处理,并以蒸馏水为对照。分别调查发芽势、发芽率、幼苗长、根长、苗鲜质量、根鲜质量和根干质量等指标,计算耐逆系数,并利用主成分分析、隶属函数和逐步回归等统计方法对大豆种质发芽期的耐盐碱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混合盐碱胁迫能够抑制种子发芽和幼苗的早期生长;通过综合评价可知18份大豆种质发芽期的耐盐碱性存在差异,按照耐逆性强弱可划分为5类;进一步利用逐步回归的方法构建大豆发芽期耐盐碱性评价模型:D=-0.365+0.808X_7+0.772X_1+0.364X_4(X_1、X_4和X_7分别代表幼苗长、根鲜质量和发芽率的耐盐碱系数),筛选出发芽率、幼苗长和根鲜质量3个耐盐碱性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2.
<正> 在研究中我们对豫油一号的产量构成因素进行了回归和通径分析,同时分析了各性状间的简单相关和偏相关关系,以揭示它们之间真实联系的密切程度,为生产上提供参考。一、材料和方法利用1984~1986年河南省优质油菜区试三年16个点次的考种数据,在电子计算机上进行统计运算。多元回归分析中,偏回归系数通过逆矩阵求解,然后作显著性检验。性状间的偏相关系数利用简单相关系数求得。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在稻田养殖条件下F_5代禾花鲤形态特征对体质量的影响。【方法】测量稻田养殖的6月龄禾花鲤全长(X_1)、体长(X_2)、体高(X_3)、头高(X_4)、头长(X_5)、尾柄高(X_6)、尾柄长(X_7)、体宽(X_8)和体质量(Y)9个生长性状,并进行通径分析。【结果】F_5代禾花鲤在稻田养殖条件下体质量的变异系数为9.39%。采用逐步多元回归分析筛选对体质量性状起主要作用的形态性状,结果表明体宽(X_8)和体长(X_2)对体质量起主要作用,其体宽的直接通径系数为0.617,间接通径系数为0.264;体长的直接通径系数为0.403,间接通径系数为0.404;判别公式为Y=-231.615+71.416X_8+10.934X_2(R~2=0.868)。【结论】以生长速度和体型为选育指标对禾花鲤连续进行5代选育,其体质量变异系数比未选育时降低,选育后代体型更加一致,决定其体质量的主要形态性状为体宽和体长。研究结果为进一步选育适合稻田养殖的禾花鲤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4.
利用周期三对角矩阵的结构特点,通过适当的矩阵分块,将周期三对角矩阵的求逆转化为三对角矩阵的求逆问题,同时借助矩阵的Crout分解方法给出了一种求三对角矩阵逆矩阵的的简单算法,并将其应用到求解周期三对角矩阵逆矩阵中。数值试验表明此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BLUP(Best Linear Unbiased Prediction 最佳线性无偏预测)统计方法的发展,尤其是动物模型 BLUP 法的应用,是近年来动物育种的最重大进展之一,也是九十年代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应用的主要育种技术。动物模型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可以利用动物个体的所有可知亲属关系对动物个体进行遗传评定和选择。显然,它的有效应用有赖于血缘关系的准确判定,即分子血缘矩阵(A)及其逆矩阵(A~(-1))的快速、准确的计算。本文主要提供 FORTRAN 源程序,采用列表法计算分子血缘矩阵和采用高斯-约旦迭代法求其逆矩阵,借以推动动物模型 BLUP 方法的实际应用。二、采用列表法计算分子血缘矩阵  相似文献   

6.
随机选取117尾体长在260~350 mm的野生清水江鲤个体,分别测定其体质量、体长、全长、体高、体厚、头长、尾柄长、尾柄高等8个形态学指标,研究清水江鲤外部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分别确定了清水江鲤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相关系数、通径系数和决定系数,剔除了与体长存在显著性共性的全长指标,构建了显著性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多元回归方程。结果表明,清水江鲤形态性状中,体质量的变异系数最大;各形态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体长、体高、体厚、尾柄高、尾柄长等5个性状对体质量的通径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其中体高的通径系数最大,为0.582,尾柄长的通径系数最小,为-0.123;决定分析结果同通径分析结果趋势一致,显著性状对体质量的共同决定系数为0.911;采用逐步引入-剔除自变量的方法,建立以尾柄高(X_1)、体长(X_2)、体高(X_3)、体厚(X_4)和尾柄长(X_5)估计清水江鲤体质量(Y)的最优回归方程:Y=-1 217.894+1 048.363X_1+329.480X_2+438.304X_3+453.326X_4-354.932X_5,经检验方程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表明体长、体高、体厚、尾柄高、尾柄长是影响清水江鲤体质量的主要性状。  相似文献   

7.
石伟  胡涛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5):2189-2190
针对储粮害虫图像复原中点扩展函数矩阵逆矩阵不存在的情况,提出了一种用奇异值分解和Moor-Penrose广义逆来实现图像复原的方法,通过将矩阵做奇异值分解再求其Moor-Penrose广义逆,最后得到原始图像的一个很好的近似值,并在Matlab7.0上实现了算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复原由运动造成的图像模糊方面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黑鲷Sparus macrocephalus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效果,对250尾3月龄黑鲷的体质量(Y)和8个形态性状,即全长(X_1)、体长(X_2)、体高(X_3)、体宽(X_4)、头长(X_5)、躯干长(X_6)、尾柄长(X_7)、尾柄高(X_8)进行测量,并采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方法进行了以体质量为因变量、其他形态性状为自变量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3月龄黑鲷幼鱼的8个形态性状与体质量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并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最优线性回归方程为Y=-6.347+0.389X_2+1.690X_5+0.364X_1+0.544X_6+0.555X_4+0.591X_7+0.650X_8+0.404X_3;通径分析表明,体长对体质量的直接影响最大(0.288),其他性状主要通过体高来间接影响体质量。研究表明,对黑鲷幼鱼进行选育时,除体质量外,还应结合体长和体高来进行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齐口裂腹鱼(Schizothorax prenanti)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随机选取172尾13月龄养殖齐口裂腹鱼,测定其体质量(Y)以及全长(X_1)、体长(X_2)、体高(X_3)、体宽(X_4)、眼间距(X_5)、头长(X_6)、头高(X_7)、头宽(X_8)、吻长(X_9)、尾柄长(X_(10))、尾柄高(X_(11))和躯干长(X_(12))等12个性状,采用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进行数据分析。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除齐口裂腹鱼的眼间距外,其他11个性状与体质量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通径分析结果表明,通径系数达到显著水平的有体长、体高、体宽、吻长和尾柄长5个形态性状,其中体长对体质量的直接作用最大;决定系数分析结果表明,体长的单独决定系数(0.369)最大,体长、体高、体宽、吻长和尾柄长的共同决定系数总和为0.925,与通径分析结果一致;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建立的以体质量为因变量,体长、体高、体宽、吻长和尾柄长为自变量的最优回归方程:Y=-166.052+9.378X_2+18.727X_3+7.419X_4+12.658X_9-4.742X_(10)。综上,齐口裂腹鱼的体长对体质量的直接作用最大,以体长、体高、体宽、吻长和尾柄长建立的最优回归方程可提高齐口裂腹鱼优良个体选择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10.
新品种高产栽培综合农艺措施数学模型的研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系统工程理论的发展,以及电子计算机在生产上的广泛应用,为作物栽培学的综合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本文根据系统工程学原理中“最佳模拟配合法”(The best modeling approach)的要求,通过田间试验测定参数,建立数量模型,应用电子计算机对早稻新品种“涟矮早5号”(原名:光2—13)高产栽培最佳农艺组合方案和最优生产条件进行了探讨。一、试验设计及方法田间试验在涟源地区农科所进行,采用五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在影响早稻栽培的诸因子中,选择产量等9项生态性状指标为目标函数(见表1)。选择播种量(X_1),插秧谷粒数(X_2),插秧叶龄(X_3),施氮水平(X_4),施钾水平(X_5)五项农艺措施作为决策变量。变量设计水平见表2。  相似文献   

11.
刻叶刺儿菜发生密度对青稞产量损失估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田间调查,初步探明了刻叶刺儿菜Cephalanoplossetosum(Willd)Kintam,在青稞田不同发生密度对青稞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刻叶刺儿菜密度每m^2内1,2,3,4,5,6,7,8,9,10株时,青稞减产依次为0.9%,7.0%,11.1%,11.1%,14.3%,17.4%,18.1%,30.8%,30.3%,32.8%,刻叶刺儿菜发生密度对青稞减产的回归方程为:Y=0.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稀疏生成矩阵的高性能非正规LDPC码的构造方法,并研究了其性能。与传统的由校验矩阵定义的LDPC码相比,在相同的译码复杂度前提下,非正规LDPC码的编码复杂度更低。模拟结果显示,在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下,非正规LDPC码的性能要显著优于传统LDPC码。  相似文献   

13.
对线性方程组Ax=b,当A为正定阵时,可用平方根法求解,将这一方法推广到一类不定方程组Ax=b,给出了算法,并进行了数值误差分析.  相似文献   

14.
 在全国20个油菜籽产区,采集了用低温机榨饼(低温饼)、95型和200型机榨饼(机榨饼)、预榨-浸提粕(粕)三种不同生产工艺生产的菜籽饼样品179个。并用世界公认的分析方法测定了它们的氨基酸含量,包括蛋氨酸、胱氨酸和色氨酸。并从中选出20个有代表性的样品,用强饲法测定了鸡对菜籽饼粕各氨基酸的真利用率(TAAA)。并用化学-色谱法测定了74个样品中可利用赖氨酸的含量。结果表明:总氨基酸含量,低温饼比机榨饼和浸提粕均高,且差异显著(P<0.01)。特别是赖氨酸含量,前者分别是后者的143%和153%(P<0.05)。低温饼各氨基酸利用率均高于机榨饼(P<0.01)。与粕相比,除甘氨酸、胱氨酸、色氨酸差异不显著外,其余氨基酸均差异显著(P<0.01)。机榨饼与粕相比,除蛋氨酸、酪氨酸、组氨酸外,其余氨基酸均差异显著(P<0.01)。氨基酸总利用率的顺序是:低温饼>粕>机榨饼,各组间差异均显著(P<0.01)。由此可见生产工艺对菜籽饼氨基酸利用率有明显的影响。实验结果还发现,不论是可利用赖氨酸含量(化学 - 色谱法)还是赖氨酸鸡的真利用率,均与菜籽饼(粕)中赖氨酸在蛋白质中的含量(x)成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等于0.68(P<0.01)和0.93(P<0.01)。回归公式:可利用赖氨酸% = 28.15+12.5x;赖氨酸真利用率(鸡,%)= 42.92+8.28x。  相似文献   

15.
土地质量评价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根据近代最小二乘法原理,采用矩阵求逆的数学模型,通过计算机处理,建立起评价因素与土地生产力之间的回归方程。利用多级续分制对评价因素进行分级,将评价因素的各个等级赋以分值,得出各个土地等级的指标值及指数范围,达到用定量方法进行土地评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利用等效夹杂理论计算基体中的应力。在应变控制状态下,导出了用有效应力预报疲劳寿命的方程。从理论上展示了各组分材料对疲劳裂纹萌生寿命的影响,并用寿命曲线表示出理论结果:晶须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疲劳性能比纯基体的高;疲劳裂纹萌生寿命曲线与宏观疲劳寿命曲线形式类似、且存在疲劳裂纹萌生极限。  相似文献   

17.
本文是在半无限区域内,讨论拟线性抛物型方程a(u)u_t=b(t)[a(u)u_x]_x确定两个未知参量a(u)和b(t)的一类反问题。采用的方法是通过恰当的变换把拟线性方程变为线性方程,然后变成等价的积分方程,利用Banach不动点原理,给出解的存在唯一性。  相似文献   

18.
滨海盐土全盐量与电导率之间最佳曲线方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滨海盐土的主要特征是全盐含量高,也是作物生长的障碍因子。电导率的测定是测定土壤中水可溶性盐快速而简单的方法。国内标准方法是在25℃温度下用土水比为1:5的澄清悬液测定,但计算方法不统一。为了研究滨海盐土中可溶性全盐(Y)与电导率(X)之间本质上关系,比较了10种曲线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在砂涂中全盐与电导率之间最佳曲线回归方程为线性方程:Y=0.045+2.935X(R2=1.000),而其幂函数曲线方程R2=0.998。在黏涂中全盐与电导率之间最佳曲线回归方程为三次曲线方程:Y=0.194+0.3096X-0.253X2+0.046X3(R2=1.000),但其幂函数曲线方程的R2也为0.998。  相似文献   

19.
Although there seems to be a regular relation of protein change versus time via an exponential equation of the form ID =e(kt), nevertheless, examination of the data indicates that such an exponential fit may be premature. Two other models, ID = kt + b and ID = bt(k) + c represent better fits. Without better data none of the models appears convincing.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讨论了 Logistic 方程的修正问题,推导出 Logisic-r 方程和Logisic-p 方程,并利用后者拟合了呈 Sd 曲线型的菜蚜种群密度动态的田间观测数据,取得良好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