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随着经济发展和耕地后备资源的日渐枯竭,人多地少矛盾越来越突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形势日益严峻.本文采用统计与比较方法和相关数学模型,对广东省1996-2010年的耕地和基本农田数量、质量、结构和保护形势的时空变化格局进行了分析,阐明了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的对策和建议,对全国的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
3.
依据1996—2007年宁夏永宁县土地利用数据,采用转移矩阵、逻辑预测、占补平衡等方法,对永宁县耕地的数量和质量变化、基本农田保护需求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永宁县土地利用特点提出合理保护及利用耕地和基本农田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文章概述耕地生态质量的基本农田划定的目的与意义,指出当前基本农田划定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耕地生态质量的基本农田划定对策,以期为各地基本农田划定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对2006—2015年咸阳市耕地与基本农田数量和结构进行分析,采用相应的数学模型和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得出了咸阳市耕地总量与各个社会因素之间呈明显的负相关关系,为咸阳市合理利用耕地资源,保障粮食、社会、经济安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胡苗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7):4377-4378
利用兰州市1995~2004年土地变更数据对兰州市耕地变化特征和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兰州市耕地面积正在逐年减少,但减少的速率具有降低的趋势,减少的过程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对耕地面积变化的总趋势预测表明,未来耕地面积仍然具有逐渐减少的特征,但减少的速度会相对变慢且比较平稳。  相似文献   

7.
基本农田是耕地中的重要部分,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吃饭田”。要想彻底解决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实现我国农业生产的稳定增产,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本论文以西藏耕地质量状况为出发点,结合西藏实际,对西藏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遇到的耕地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期为西藏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兰州市1999-2007年的统计资料为基础,分析了现阶段兰州市耕地变化特征。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引起耕地数量变化的驱动力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土地生产力和政策因素是影响兰州市耕地数量变化的4大驱动力。针对耕地变化的驱动力,提出加强耕地保护的具体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毕节地区耕地和基本农田的利用与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确保毕节地区耕地和基本农田利用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广泛收集资料、实地调研、结合模型计算,因地制宜地提出了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与利用对策:实行严格的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及耕地补偿制度;加大土地复垦、整理力度;加强基本农田地力培育;合理高效利用耕地资源;协调耕地保护与生态退耕的关系;建立耕地保护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等.  相似文献   

10.
以兰州市1999~2008年的统计资料为基础,运用耕地变化景观指数分析了兰州市耕地变化格局特征.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对引起兰州市耕地数量变化的驱动力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兰州市耕地增加的方式有4种,即开发、复垦、整理和农业结构调整.10a间耕地增加最多的方式为土地开发(1 159.75hm2),其次为农业结构调整(159.39hm2),复垦增加为0;兰州市土地减少方式有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灾毁、建设用地等,其中,生态退耕减少15 516.28hm2,建设用地减少3 863.88hm2,灾毁面积1.13hm2,其他原因减少为351.65hm2.兰州市耕地增加的方式单一,优势度相对较高,均匀度低;耕地减少的方式较增加的方式多样,优势度低,均匀度高.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土地生产力是影响兰州市耕地变化的3大驱动力.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重庆市耕地现状、耕地保护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了适合重庆市地情的耕地保护战略方针,并且从法制、行政、科技、经济等方面探讨了重庆市耕地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2.
江津市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分析及预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严格保护耕地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变传统的土地利用模式的前提。以江津市为例,首先对照现行规划分析近几年耕地变化情况;其次预测非农建设占用、生态退耕、土地整理对耕地的影响;最后,确定新规划期间全市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有量。  相似文献   

13.
武美香  况明生  马义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1915-11917,11925
根据1988~2008年的《山西统计年鉴》、《山西经济年鉴》等相关资料,分析了吕梁市耕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近20年来吕梁市的耕地面积除了1997年发生突变外,其余年份呈现下降趋势;与山西省相比,吕梁市人均耕地资源丰富,但是粮食单量很低,耕地质量很差。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吕梁市耕地资源发生动态变化的原因,进而提出了对吕梁市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以清丰县为例,运用GIS和多元统计分析方法,采用施肥试验中的最高单产为统一衡量标准,研究了农用地自然质量分等成果与耕地地力评价成果一致性问题并对2种评价结果进行衔接。研究结果:清丰县农用地自然质量分等成果与耕地地力评价分等结果空间一致性达到66.43%;引起农用地自然分等成果和耕地地力评价结果不一致的关键因素指标主要有耕地地力评价因素中的地下水矿化度,以及农用地自然得分评价因素中的盐渍化程度;建立了同一地区农用地自然质量指数与耕地地力评价指数之间的衔接模型。研究结论:通过衔接模型,可以实现农用地自然分等成果与耕地地力评价成果之间的相互转换。  相似文献   

15.
以长春市为例,根据2002—2012年统计数据,分析了城市建设用地和耕地变化特征,通过相关性分析探讨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长春市城市建设用地增加是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且呈现出建设用地规模增长与经济发展不同步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以四川盆地乐山市为研究对象,利用区域内7县、4区已经建立的土地利用数据库为主要信息来源,采用GIS分析工具,对土地利用中与耕地相关的大量数据进行了整理、统计和分析,并结合采集的相关文字资料和图件资料对区域内耕地的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96—2005年,区域内耕地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其主要影响因子的作用顺序依次是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建设占用耕地、自然灾毁,它们在耕地减少中所占比例分别是83.5%、11.4%、4.6%和0.5%。针对区域耕地变化情况,提出了增加耕地的方式和可能途径,并对区域内耕地保护提出了建设性措施。  相似文献   

17.
扬州市耕地质量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光辉  毛伟  张炳宁  张月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347-1350,1470
根据2001~2008年耕地土壤监测点资料,对扬州市耕地土壤养分含量及其变化趋势、耕地环境质量现状、土壤肥力质量现状、肥料投入状况、农田养分平衡特征等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保护耕地质量和土地资源永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为缓解耕地保护压力,实现耕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种思想。研究方法主要是文献资料法和理性分析法。研究结论:分析了全国耕地减少的趋势及其原因,提出了建立适度的城镇规模评价体系、土地集约化利用、加强基本农田保护、组织农业规模化经营等保护耕地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