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茶苗根结线虫病是国内外茶区一种毁灭性的苗期病害。在东南亚及非洲产茶园都有发生。国内已知发生在浙江、台湾、广东、广西及四川等省。广东省海南区在1966年发现此病为害茶苗造成大面积枯死现象。1975年华南农学院线虫病研究室和我所  相似文献   

2.
正茶苗的根结线虫病是由土壤中一种病原线虫引起,病原线虫入侵茶树根系便可导致虫害发生,主要危害幼龄茶树和茶苗,3年以上茶树抗病能力增强,一般不会发生根结线虫病,虫病发生严重时,茶苗萎蔫不振甚至死亡,死亡率可达80%以上,对茶树生长、茶苗繁育危害较大,在烟台茶区发生的主要是花生根结线虫。一、发生症状当土壤中的病原线虫侵入茶根后,茶树根部发生畸变,使根部形成大小不一的肿瘤,大的像黄豆粒,小的如油菜籽,且畸变根系易密集成根结,同时病株地上部分会出现叶片萎蔫发黄,枝条干枯,植株生长不良,植株衰弱等症状,若  相似文献   

3.
茶苗根结线虫病是国内外茶树种植区苗床茶苗毁灭性病害。本文主要探索利用氨水防治茶苗根结线虫病的可能性。试验表明,防治效果与施药(氨水)穴距和施剂量有密切的关系,穴距10×10cm、剂量20ml 的防治效果可达62.6—92.5%,对照区只有12.1  相似文献   

4.
在幼龄茶园行间种植番薯、木薯,实行茶、薯间种,茶薯并管,以求增加产品,增加收入。一九七九年十一月我们在同年定植的同类型环境,同等管理水平的茶园行间进行间种试验。三年来所获得的是得不偿失的结果。 一、茶根结线虫为害严重,茶苗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粤西垦区有20多年的种茶历史,1989年,全区茶园面积达2.4万亩,年产干茶3000多吨,已成为我国南方重要的茶叶生产基地。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茶树病虫害相继发生,为害也日趋严重。目前,垦区茶园的主要病虫害有:假眼小绿叶蝉、茶尺蠖、茶黄蓟马、茶卷叶蛾、茶蚜、螨类、刺蛾类、介壳虫类、云纹叶枯病、轮斑病、炭疽病、红锈藻病、圆赤星病、根结线虫病等,其中,假眼小绿叶蝉对生产茶园构成了严重威胁,一般年份,在不防治的情况下,产量损失达30%~40%,发生高峰期,当轮茶减产达70%以上,严重的可造成无茶可采。经过防台,产量损失仍达10%左右。每年全区用于防治害虫的农药达35.5吨,费用60多万  相似文献   

6.
茶苗根结线虫病是国内外茶区茶苗的毁灭性病害。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日本、印度、中非等国及我国的台湾、浙江、广西、广东、四川等省都有发生。1975年华南农学院和广东海南岭头茶场茶科所曾对海南五个茶场的100多亩苗圃进行调查,发病面积达到98%,其中死苗率达80~90%的苗圃约占20%。1976年广东省罗定县金鸡公社播种茶籽150担,本可供3000亩地的茶苗,但由于此病的侵染,只够种50亩。同年白马岭茶场播种茶籽30担,茶苗全部因发病死亡。而目前在防治方面尚未有一种方法或药物能彻底消灭苗床上的根结线虫。  相似文献   

7.
在茶树育苗过程中,茶苗常遭受茶苗根结线虫病、小绿叶蝉、茶蚜、白蚁等病虫的为害。以往,主要使用二溴氯丙烷防治茶苗根结线虫病,使用六六六防治白蚁,而这两种农药由于慢性毒性大,许多国家都已停止生产和禁止使用。氨基甲酸酯类新农药呋喃丹(Furadan)是杀虫、杀线虫剂,它具有触杀、胃毒、内吸的杀虫作用,而且,在人畜体内不累积,使用较安全,现已应用于水稻、小麦、玉米、甘蔗、花生、棉  相似文献   

8.
茶园蚧及茶牡犡蚧在贵州地区发生较为严重,造成茶树落叶,枯枝以至死亡。损失一般为20—79.3%,严重的达90%以上,成为茶叶生产上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除药剂防治外,笔者在我所茶园蚧为害严重的邱家坡茶园调查发现了一种茶园蚧的捕食性天敌、捕食率高达90%以上,是一种很有希望的益虫,经鉴定为红点瓢虫。兹将初步观察资料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9.
茶网饼病是由担子菌亚门网状外担菌(Exobasidium reticulatum Ito et Saweda)侵染所致.该病的发病条件与茶饼病很相似,每年春、秋季有两个发病盛期.各地发生时间的差异主要决定于气候,一般该病在低温高湿条件下发生较重.茶网饼病的生长温幅10~30℃,以20~25℃最适,担孢子形成的温幅在10~28℃间,最适温度为19~25℃,相对湿度需大于98%,最适相对湿度为100%.主要为害成叶、嫩叶,老叶也发病.近十年来,茶网饼病在我市茶园发生为害逐年严重,2002年发生面积达2240hm2,占总茶园面积的33.6%,发生区茶树平均病叶率3%~5%,严重的达20%以上,造成叶片大量脱落,影响树势.究其原因主要是不科学的化学防治,用药品种不当,长期以来我市茶农对茶网饼病病原和发生特点认识不清,而且在使用农药的品种上不能对症下药.有关该病有效的药剂防治报道甚少.为了控制其发生为害,笔者于2002年开展了不同药剂防治茶网饼病药效试验,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现将主要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红麻是一种重要的纤维作物,但在生产上的一个严重问题是易感染根结线虫(Meloidogyne spp)。现将国内外红麻根结线虫病发生及其防治试验研究概况整理记述如下。 1927年,Hartly首先发现西爪哇地区有根结线虫为害红麻。此后,世界各产麻国对根结线虫病作了报道。在我国,张锦泉和来元直在1951年报道了我国浙江红麻根结线虫的为害情况。本世纪七十年代以  相似文献   

11.
华安县地处闽南漳州市西北部,种茶历史悠久,是漳州的主茶区之一。茶叶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产业。随着茶叶生产的发展,茶苗根结线虫病在我县育苗地有危害加重和蔓延的趋势。据在仙都镇茶育苗圃调查,主要病源一般株发病率10.3%~18.8%,个别田块高达49%,受害茶苗死亡率达85%,严重威胁着我县茶产业的发展。主要病源是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 Chitwood).  相似文献   

12.
研究不同药剂对盆栽榕树基质线虫和根结线虫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2%阿维菌素和40%毒死蜱乳油对盆栽榕树基质线虫和根结线虫病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100mg/kg的2%阿维菌素处理后15天基质线虫防治效果达到99.67%,处理后45天根结线虫病防治效果仍达到95.7%。使用100mg/kg的2%阿维菌素灌根防治根结线虫时对榕树安全、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为害花生的病害,现已查明的有二十多种,其中为害严重或较严重的有花生根结线虫病、茎腐病、根腐病、锈病、叶斑病等,这些病害给花生生产带来很大损失。因此,选育抗病品种是保证花生增产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4.
熊飞 《中国茶叶》2014,(8):25-25
建设无性系茶园,是茶叶产业发展的方向。但由于扦插繁殖的无性系茶苗根冠比小,栽植成活难度较大,有的地方栽后多次补苗,仍然不能实现全苗,以致对无性系茶园建设失去信心。如何提高茶苗移栽成活率,确保"一栽全苗、一建成园",成为无性系茶园建设成败的关键。根据笔者经验,如果没有特殊自然灾害,只要把握好以下关键技术环节,就可使无性系茶苗栽植成活率达到90%以上,基本实现"一建成园"。  相似文献   

15.
我大队现有茶园150多亩,由于以前对病虫不够重视,没有治虫习惯,因此,茶园病虫发展很快,特别是前一、二年,害虫发生普遍,为害严重。据调查,目前为害我队的主要害虫有茶蚜、小绿叶蝉,长白蚧,茶红蜘蛛等。尤以茶红蜘蛛发生更为普遍,全队100多亩茶园均有不同程度的为害。被害茶园,茶丛短小,未老先衰,大量落叶。七二年有80亩成为光  相似文献   

16.
不同种植方式对坡地幼龄茶园水土流失及茶苗成活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黔北湄潭地区不同种植方式的坡地幼龄茶园雨季土壤流失与茶苗成活状况调查分析,表明顺坡幼龄茶园土壤流失量大(0.680~4.310t/667m2),茶苗成活率较低(平均值60.38%);等高幼龄茶园基本无土壤流失,在7~9月连续干旱的不利气候下,茶苗成活率较高(82.94%~87.26%);坡度越大,坡越长的顺坡幼龄茶园,土壤流失越严重,茶苗成活率越低(25°~35°、30~40m、3.930~4.310t/667m2、30%~55.80%);行间有效覆盖的顺坡幼龄茶园,基本无土壤流失,茶苗成活率高(达90.0%)。其中,土壤流失量与坡度呈明显正相关(y=-0.9788+0.1492x,r=0.8239),茶苗成活率与坡度呈明显负相关(y=88.5639-1.5411x,r=-0.8386),与土壤流失量亦呈明显负相关(y=75.6316-7.7502x,r=-0.7310)。  相似文献   

17.
茶苗根结线虫病又称根瘤线虫病,是国内外茶树上的一种重要病害。据报道,此病在印度、印度尼西亚、日本、斯里兰卡、澳大利亚以及中非等国都较严重,我国在60年代初于浙江余杭县闲林公社首次发现此病,以后广东海南、韶关、英德、肇庆和四川重庆的澄江公社等地陆续有过报道,浙江农业  相似文献   

18.
江西省会昌县石壁坑水库1990年11月初播种了200亩茶园,其中有150亩用稻草覆盖,1991年4月上旬调查发现,盖稻草的茶园,茶苗死亡较多,不少茶苗是长到一二片真叶时枯死,轻的地块死亡率在5%~10%,严重的地块死亡率高达20%。据观察,茶苗枯死是受稻草发热灼伤所致,被灼伤的茶苗,开始表现叶片发黄,继而逐渐转向枯心,叶片干枯、卷缩、变为黑色。  相似文献   

19.
临沂地区花生根结线虫病的发生及化学防治调查研究徐德坤,王琪,黄乐利(临沂地区植保站,276001)(临沭县植保站)花生根结线虫病(MeloidogynehaplaChitwood)是花生上的一种重要病害,近些年来在我区的发生为害十分严重,影响花生产量...  相似文献   

20.
茶蚜和茶黄蓟马近年来成为闽东部分高山有机茶园的主要害虫之一。茶蚜主要发生在4~6月份和9~10月份,为害春茶和秋茶;茶黄蓟马主要发生在7月份以后,为害暑茶和秋茶。试验结果表明:绿土地一号800倍、绿浪800倍和除虫菊素800倍,药后7d对有机茶园茶蚜和茶黄蓟马的防效分别为93.15%、93.67%、88.44%和7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