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病毒病是青花菜的主要病害,分布广泛,发生普遍而严重。此病主要在夏秋季发生,一般病株10%~30%,对产量影响较小,严重时病株可达60%~80%,甚至更高,严重影响产量。此病侵染紫甘蓝、芥蓝、豆瓣菜、乌塌菜等多种十字花科蔬菜。一、发病规律此病多发生在常年种植十字花科蔬菜的温暖地区,无明显越冬现象。十字花科的其他蔬菜、野油菜及十字花科杂草为初侵染来源。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根肿病、根腐病、根结线虫在一些蔬菜基地严重发生,已成为蔬菜生产上的三大顽疾。探寻蔬菜根部病害严重发生的原因并制定综合控制对策,已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蔬菜根部主要病害发生危害特点(一)根肿病1.为害作物:主要为害甘蓝(莲花白、包心菜)、白菜、青菜、油菜苔、西兰花(青花菜)、萝卜等十字花科蔬菜。  相似文献   

3.
青花菜又名绿菜花、西兰花,20世纪80年代初从国外引进试种,目前已成为一种新兴的优质蔬菜.在我国沿海地区及大城市栽培面积逐年扩大,种子需求量不断增加.由于青花菜杂种一代杂交制种技术性强,常常因外界因素引起制种产量低、不稳定,难以满足生产需求,严重制约新品种的推广.因此,厦门市农科所从1 995年开始探讨青花菜制种技术,现将青花菜杂交制种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陶勇  陆德艳  姚蓓 《种子科技》2010,28(2):45-46
<正>绿菜花又名青花菜、西兰花,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种,属高档蔬菜,营养成分齐全,比同类蔬菜结球甘蓝和花椰菜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均高,是我国有发展前途的鲜用或出口创汇的重要蔬菜。  相似文献   

5.
不同食用菌菌糠复配基质对番茄和青花菜秧苗出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开发我省来源丰富、经济实惠和性能优良的蔬菜无土育苗基质,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利用食用菌菌糠茶树菇渣、草菇渣和粘土矿物等材料混合配制蔬菜育苗基质。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配方基质对番茄种子出苗率有显著影响,但对青花菜种子发芽率没有显著影响;不同配方基质对番茄和青花菜秧苗壮苗指数都有显著影响。从9个配方基质处理中筛选出一个最适合番茄和青花菜等蔬菜穴盘育苗的无土基质配方--8号基质处理(由茶树菇渣按体积分数0.4、草菇渣按体积分数0.35、珍珠岩按体积分数0.1和粘土矿物按体积分数0.15均匀混配而成),该基质处理的番茄和青花菜种子出苗率高、壮苗指数均中等、pH和电导率也较合适。  相似文献   

6.
花椰菜和青花菜营养丰富,种植经济效益较高,是上海重要的蔬菜品种。依据上海近年认定的 28 个花椰菜品种和 6个青花菜品种的选育情况以及 2017-2021 年市郊花椰菜种植情况,分析上海花椰菜和青花菜生产现状,并对上海花椰菜和青花菜品种选育和产业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探究穴盘孔径对蔬菜幼苗生长机制的影响,为工厂化育苗穴盘孔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研究4种孔径规格(32、50、72、105 孔,其容积分别为110、55、40、32 cm3)对番茄、黄瓜和青花菜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05 孔穴盘中蔬菜幼苗生长受到抑制,壮苗指数显著下降,与32 孔穴盘相比,番茄、黄瓜和青花菜分别降低了67.45%、42.20%和68.22%,其中32、50、72 孔穴盘中番茄和黄瓜的壮苗指数无明显差异,青花菜在32 孔穴盘的壮苗指数明显高于50、72 孔穴盘(P<0.05)。蔬菜幼苗的实际光合效率ΦPSII随穴盘孔径增加呈下降趋势,在105 孔径下显著降低(P<0.05),在32、50、72 孔穴盘中无显著差异。ΦPSII降低主要是由于光化学猝灭系数qP的降低。105 孔径穴盘抑制了3 种蔬菜的根系生长,番茄、黄瓜和青花菜地下部干重显著降低,与32 孔穴盘相比分别下降了65.21%、57.69%和76.03%,根系总体积分别降低了51.24%、27.86%和70.30%,根尖数目分别减少了67.40%、29.23%和67.87%。这些结果表明,105 孔穴盘限制了番茄、黄瓜和青花菜根系发育,降低了叶片光合电子传递速率,导致了蔬菜的生物量和壮苗指数降低,因此不适宜于番茄、黄瓜和青花菜的工厂化育苗。50、72 孔穴盘几乎没有明显影响,结合经济成本与生产效率考虑,均可作为适宜的育苗孔径。  相似文献   

8.
青花菜生育期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解青花菜生育期的遗传机理及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指导,以定植至现蕾的天数作为青花菜生育期的参考指标,以2个生育期差异较大的青花菜自交系作亲本配制的6个联合世代(P1、P2、F1、B1、B2和F2)群体为试验材料,采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方法对青花菜生育期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青花菜杂交种F1的生育期介于双亲之间,偏向于高亲值;生育期性状的遗传符合两对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模型(B-1模型);B1、B2和F2世代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44%、59%和56%,主基因遗传率中等,受环境的影响比较大,可以在早期世代进行初选。  相似文献   

9.
<正>青花菜是一种喜欢土壤疏松、肥沃、湿润,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的蔬菜。秋季前期气温较高、阳光充足,后期天气转凉,正好符合青花菜整个生长发育过程对气温和光照的要求,适于青花菜高产栽培。一、品种选择秋季栽培的青花菜宜选择绿宝、天绿、秋津、优秀、玉冠、蔓陀绿、绿慧星、中青1号、中青2号、碧秋、娇绿、绿秀、绿皇、马拉松、绿带子、蒙特瑞、博爱1号等耐热性较好、单产较高、整个生育期在130天以内的早熟  相似文献   

10.
青花菜又叫绿菜花、西兰花等,为高营养蔬菜,种植面积大有超过白菜花的趋势。青花菜适于出口创汇,前景较好,但由于其采收适期很短,必须适时采收,搞好采后处理,方能取得最好的效益。  相似文献   

11.
青花菜又名绿菜花,是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种的一个变种。山东省引种历史虽不长,但青花菜易栽培,营养价值高,除鲜食外还可速冻、脱水外销,经济效益好,深受农民欢迎,是一种重要的高档蔬菜。  相似文献   

12.
青花菜是一种营养价值极为丰富的高档蔬菜,近年来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但是,目前我国的青花菜存在着品种单一、退化快、产量低、不耐贮藏等问题。为此,国内一些育种单位开展了青花菜新品种的育种研究。为了使新品种在生产中尽快推广应用,要对新品种的适应性、商品性、增产效果等进行区域试验,以确定其推广价值。现就提高青花菜品种区域试验质量的关键技术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青花菜又名西兰花、绿花菜、茎椰菜,是甘蓝的一个变种,其营养十分丰富,富含维生素、蛋白质及碳水化合物,是一种品质和风味都较好的高档蔬菜。为了选出适宜高海拔山区夏秋栽培的品种,特引进5个青花菜品种进行试验,为指导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小菜蛾属鳞翅目害虫,主要为害十字花科蔬菜,如甘蓝、青花菜、芥菜、花椰菜、油菜、萝卜等。小菜蛾的发育适温为20~30℃,  相似文献   

15.
为给今后青花菜的冷链物流体系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实验研究了青花菜堆放在夏季室外高温环境下,环境温度与青花菜中心温度的变化情况以及青花菜营养与外观品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从11:28到次日1:28,室外环境温度先上升后下降,最高温度可达34.6℃,而青花菜中心温度呈现缓慢上升趋势,最高温度可达23.1℃。青花菜堆货4h,综合评价已降至4级,所以采后10h内必须进行预冷。青花菜堆货8h,失质量率已达5%左右,VC含量下降了50%,类胡萝卜素仅为初始值的62.3%,黄化率已达到1%左右,综合评价降至3级,已失去了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16.
<正> 蜗牛是春秋蔬菜上的重要害虫,发生多,为害重,最为常见的是同型巴蜗牛,这种蜗牛食性杂,能取食多种蔬菜作物,既取食新鲜的植物,又能取食植物残体,如腐烂的菜叶、菜根、未腐熟的有机肥等。近年来,蜗牛在蔬菜上发生普遍,大豆受害后,被害荚脱落,叶片成网状破碎,结荚率低、粒重轻,减产40%~50%,豌豆受害后,叶片破碎,缺苗断垄;蔬菜受害后,叶片严重受损,并留下污痕,对蔬菜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均具有严重的影响。为了摸清蜗牛的发生特点、为害习性及其防治方法,2000~2002年我们对此进行了系统  相似文献   

17.
青花菜采后保鲜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青花菜采后衰老中呼吸强度呈现跃变型,呼吸高峰出现在采后第2天内,随后黄化率急剧上升;蛋白质含量和Vc含量则随贮期延长而下降。0℃低温与调节气体包装均可抑制青花菜的采后衰老,0℃低温辅以0.04mm厚的聚乙烯袋包装贮藏41天后,青花菜的黄化率为0.0%,失重率低于4.0%,花球青绿无异味,切口鲜度正常。  相似文献   

18.
杨佩  侯军  石英 《保鲜与加工》2011,11(2):12-16
研究了不同温湿度及光照条件对青花菜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三种温湿度组合处理中,以15℃温度、75%相对湿度的条件可有效减少青花菜的失重,保持花茎的硬度和还原型抗坏血酸含量,延长贮藏期;室温(20±2℃)光照条件有利于减少青花菜的失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下降速率,但不利于硬度及还原型抗坏血酸的保持。  相似文献   

19.
为了克服蔬菜连作障碍,减少病虫害发生频率,通过探索水稻—青花菜轮作模式,完善包括品种选择、肥水管理、病虫防治等适合天门地区的高效栽培技术,达到菜稻双丰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以葡萄糖溶液培养的青花菜芽菜为主要原料,加入一定量的纯牛奶和白砂糖,通过乳酸菌发酵研制一种富含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的酸奶。以酸奶的感官品质为主要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优化酸奶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青花菜芽菜酸奶最佳制作工艺条件为:白砂糖添加量7.1%,青花菜芽菜添加量2.1%(采用120 mmol·L-1葡萄糖溶液培养青花菜芽菜),菌种接种量0.3%,发酵时间6.2 h,该条件下制作的酸奶感官评价最优,GABA含量达到0.789 g·L-1,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均符合发酵乳国家标准。该产品的研制为后续富含γ-氨基丁酸的乳制品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