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作物混合专用化肥施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小麦专用肥、玉米专用肥、马铃薯专用肥在8个试验、示范点上的试验,表明施用专用肥均有增产效果。小麦专用肥平增产10.3%~14.66%;地膜玉米专用肥平均增产11.54%~16.88%,马铃薯专用肥平均增产13.14%~18%。增产效果依次为马铃薯专用肥〉小麦拟用肥〉地膜玉米专用肥。  相似文献   

2.
通过“利果美”植物增产肥在不同作物上不同时期喷施。试验结果表明增产幅度小麦5.3%-7.59%,菜豆4.26%-7.59%,可以在小麦、蚕豆等作物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硅酸盐细菌在紫色土上应用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5个硅酸盐细菌中,2个使油菜增产大于10%,3个在0~10%之间。在10个菌中,4个细菌使小麦增产大于5%,6个在0~5%之间。说明硅酸盐细菌对小麦及油菜均有增产作用,不同菌株的效果不同,且对油菜的增产幅度大于小麦,因油菜是需钾敏感作物。  相似文献   

4.
复合电场处理农作物种子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复合电场种子处理机对水稻、油菜、棉花、芝麻、花生、玉米、大麦、小麦、蚕豆等作物种子的处理结果:发芽势和发芽率均有提高,不同作物其提高程度不尽相同;在田间表现株高普遍降低2~3cm,千粒重均有所提高,而对穗长、有效分蘖、总小穗数、结实小穗数及每穗粒数等没有明显变化;对同一作物不同品种及不同作物的增产效果不一致,处理的“湘裸大麦”增产达10.70%,“黑大麦”增产为3.05%,小麦增产4.35%,而蚕豆增产效果十分明显达28.30%。这是一项低投入、高产出的新兴物理农业技术  相似文献   

5.
江汉平原灰潮土几种旱作物锰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江汉平原灰潮土进行小麦、油菜、蚕豆和棉花锰肥盆栽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这4种作物施用锰肥增产效果显。(2)不同用量的硫酸锰作基肥施在小麦、油菜和蚕豆上,其肥料效应函数相似,不同的是蚕豆需要的锰肥用量略高。(3)用0和%的硫酸锰溶液浸种或移栽时浸根加生殖生长增产效果好。(4)用硫酸锰拌种,对棉花的增产经作基肥的好,两差异极显;对小麦和蚕豆的暗效果略优于作基肥的增产效果;对油菜则相反,作  相似文献   

6.
硼是农作物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之一。冬季作物如油菜、蚕豆、小麦、马铃薯和绿肥等,施用硼肥后都有良好效果。实践证明,在冬季农作物上增施硼肥是一项投资少、收效大的增产措施。 1.油菜 油菜缺硼,苗期萎缩不长,花期花而不实,对产量的影响较大。增施硼肥,可促进油菜正常生长,增加果荚,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一般可增产10%左右。油菜施硼可基施、追施(淋施和  相似文献   

7.
河北坝上地区不同前作对青贮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于2010—2012在张家口坝上察北管理区试验场进行,以种植马铃薯、燕麦、亚麻、蚕豆作物为前茬作物,青贮玉米曲辰9号为对照。通过对不同前茬小区种植的青贮玉米干物质产量进行比较试验,旨在明确适宜该区域种植青贮玉米的前茬作物。结果表明:前茬产量依次是蚕豆、亚麻、马铃薯、燕麦,前茬是蚕豆的青贮玉米干物质产量达16150.6kg·hm^-2,较对照增产30.4%,极显著高于对照;依次是亚麻、马铃薯和燕麦分别较对照增产20.8%、11.1%和2.9%。同时前作是马铃薯、燕麦、亚麻、蚕豆等作物的比对照病虫害发生较轻。  相似文献   

8.
用病虫净1号进行防治小麦病虫害试验,用病虫净2号防治油菜中后期虫害试验,结果表明,病虫净1号对小麦麦茎峰防效为93.75%,对小麦条锈病防效为95.28%;病虫净2号对油菜露尾甲防效为96.69%.对油菜蚜虫防效为84.35%,对小菜峨防效为90.25%。病虫净防治小麦、油菜主要病虫害效果好,增产明显,适宜在农作物统防统治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根据2006年云南省秋冬季小麦、蚕豆、马铃薯、蔬菜、油菜、亚麻等粮食和经济作物种植计划,结合历年病虫害发生规律,采用专家评估分析法综合分析:2006年云南省秋冬季作物病虫草鼠害中等偏重发生,发生总面积1500万亩次。其中,蚕豆根病、蚕豆锈病、蚕豆赤斑病、小麦锈病、小麦白粉病、十字花科根肿病、大蒜叶枯病、蚜虫、农田草害中等偏重发生,局部地区农田鼠害、斑潜蝇、小麦粘虫、地下害虫、油菜白锈病、油菜叶蜂、大蒜白腐病、亚麻炭疽病重发生。  相似文献   

10.
试验选择小麦/蚕豆模式,设计不同的磷水平,对小麦/蚕豆系统经济产量和相关生理指标做 了初步分析。结果得出:供磷显著提高了小麦和蚕豆的经济产量。与不供磷(P0)相比,中磷处理(P1)小 麦籽粒增产51.78%,蚕豆增产24.16%;高磷处理(P2)小麦增产58.05%,蚕豆增产23.74%。结果也表 明:供磷提高系统经济产量可能是由于磷是光合作用的底物和调节物,有利于小麦抽穗期(蚕豆开花 期)作物上位叶片叶绿素含量的提高,同时增加了植株中光合中间产物可溶性糖的积累,促进营养物 质向籽粒的转化。供磷也提高了作物叶片游离脯氨酸的含量,但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