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4 毫秒
1.
王燕  陈静  丁国强 《农业考古》2006,(6):190-192
劳动是艺术发生的主要动因,本文通过发掘岩画创作与原始农业生产的密切关系,揭示这一主题.同时通过对原始岩画的特征进行分析论证看艺术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农业小典故     
《农家致富》2013,(18):63-63
原始农业时期在原始母系氏族社会时期.中国境内居住着众多不同的氏族和部落。  相似文献   

3.
北京周日店龙骨山的顶部洞穴里有距今约一万八千年的山顶洞人。渔猎是山顶洞人的主要经济部门。他们捕捞的鱼类中,有达一米以上的青鱼;他们还捞取河蚌。距离现在大约六、七千年前,中国辽阔的土地上散布着大大小小的氏族部落,留下丰富的文化遗存;那时候黄河流域是属于仰韶文化的居民,他们以原始农业为主,兼营渔猎,陕西省西安市半坡遗址,发现许多采集的坚果以及螺丝和蚌壳,还发现有捕鱼用的网坠。大约五千年前,黄河、长江流域分布着许多氏族部落,大体属于这一时期氏族部落遗存的有:龙山文化、齐家文化、屈家岭文化、青莲岗文化、…  相似文献   

4.
在欧洲人抵达新大陆美洲前,北美大陆的主宰者是印第安人。古代印第安部落尚未进入阶级社会,但已经实践农业。本文从农区、农作物、农具、农业技术、劳动力、土地所有制几个方面,来考察北美印第安农业的兴起及发展。虽然印第安农业仍属原始半原始农业,但印第安人已经驯化培育出多种农作物,有些部落甚至开发出令人惊叹的农业技术。农耕不但让北美印第安人过上较为稳定的生活,还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后的农业大交流准备了条件。  相似文献   

5.
从出土文物看浙江省的原始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古发掘和研究表明,浙江省不仅是我国农业发展最早的省份之一,也是世界较早的农业发祥地区之一。近三十多年来,浙江省境内发现的原始农业文化遗址多达百处以上,其中,如良渚文化遗址、马家浜文化遗址和河姆渡文化遗址都发现有新石器时代的稻谷遗存。余姚县罗江公社河姆大队先后发现了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把浙江省农业历  相似文献   

6.
中原大地地处黄河中游、这一地区,地面覆盖着很厚的第四纪黄土,土质肥沃,境内河流交错,水源充足,气候温和,地理环境很适于农业耕作,因此它是我国原始农业种植出现较早,而且发展较快和比较发达的地区。依历史传说记载,中原大地是我国原始农业的起源地。从考古资料看来,中原地区的原始农业在距今七、八千年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已有一定的发展基础,至距今四、五千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已相当发达。因此,中原大地的原始农业在我国农业发展史上,无疑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这对推动中华民族较早地进入文明时代的历史,亦具有重大意义。  …  相似文献   

7.
一、载体用材的演变中国画兴起于岩画、陶彩、青铜纹、石刻和帛画,其载体原是石头、陶器、青铜器、竹简与缣帛,而烙画的载体则仅限于竹木。烙画源于对简书的模仿。既然字可以在竹简上写,那么画当然也可以在竹木上烙。  相似文献   

8.
我国谷物酿酒起源于新石器时代原始农业出现以后,它是多源分布的。查海遗址是辽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早期重要的一处文化遗存,是辽河流域文明起源的基础,繁荣的原始农耕经济和独具特色的文化使其成为辽河流域酿酒和饮酒习俗的发源地。  相似文献   

9.
温故而知新,温故可创新。重读四万年前直至近现代分布于全世界150多个国家约5000万幅岩画之历史,陷入一个崭新、深奥而残酷的窘境:世界竟无一人敢说自己读懂了岩画!在高岩和穴居顶刻绘岩画耗资巨大,绝非纯艺术;岩画是旧石器时代晚期伟大时代精神的象征。重温岩画,发现其主旨在于:宣示领地,保卫穴居,它是保家的"锁"、戍边的"兵",给人安心安全和安宁;岩画还美化居室和领地,成为距今4.15万年室园和渔猎苑之祖型,成为记录历史的灿烂史诗。  相似文献   

10.
林更生 《农业考古》2007,(5):247-248
福建多山,名胜古迹较多,石刻不少。石刻指刻有文字、图画的碑碣等石制品或石壁,也指上面刻的文字、图画。石刻中,不少记叙了有关茶的人和事,因此,形成了独特的福建石刻茶文化。而泉州南安莲花峰的茶文化石刻特别值得一谈,现择要叙述如下:一、福建最早的茶文化石刻泉州的南安在福建省东南沿海,晋江中游。三国置东安县,晋改晋安县,隋改南安县。今为南安市。福建南部茶区的南安市,有一处叫丰州古镇的地方。丰州古镇又称周井堡,汉时属东安郡,历晋、南朝、隋唐至宋元,是南安郡治、县治所在地。丰州镇桃源村西北有一座山峰,是临城附廓的一处名胜区…  相似文献   

11.
(本刊讯)由中国高等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和中国科技大学科技史和科技考古系等位联合主办的“原始农业对中华文明形成的影响”研讨会,2001年3月中旬在北京中关村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考古学界、农学界、科技史学界的专家学者50余人出席会议。 会议集中研讨中国原始农业的起源理论、发展过程,原始稻作起源,原始农业工具,原始畜牧业起源,原始文化艺术,原始文字的出现以及原始农业对中华文明的深刻影响……,等问题。与会者共同认为,我国原始农业(大约产生于距今1万年前至距今5000年前)对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非常深…  相似文献   

12.
张嘉馨 《农业考古》2020,(1):212-221
本文以将军崖岩画遗址为切入点,通过对该遗址周边考古遗存、上古神话传说、先秦文献等资料的应用和分析,并结合科技断代的数据,对将军崖岩画中的人面稻米图像、凹穴岩画(星象图)、"石社"进行了重点分析,认为将军崖岩画表征了上古社会的农业崇拜文化;将军崖岩画的主体图像是在农耕文化背景下创作完成的,并与农业文化中的天体崇拜和农业祭祀紧密联系,是苏北鲁南地区上古时期一处规格较高的举行仪式和祭祀的场所。  相似文献   

13.
孙保瑞 《农业考古》2019,(4):236-241
杨寨村岩画是一幅叙事完整的阴刻岩画,它由“回”形图案、双牛字、十字、舞蹈构成古代祭祀场面,与史料记载农业祭祀活动相吻合。经考证;回形图案是祭祀土地的方形三层坛。“牛”字刻在祭坛正前方摆放祭品处,是“牺牲”。“十”字是一个“甲日”表述,指明了岩画描绘的祭祀时间。舞蹈场面反映了古人在祭祀中对农业丰收的祈盼。  相似文献   

14.
今年四月,云南省博物馆为了确定沧源岩画的年代问题,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对其附近的几处新石器文化遗址进行了试掘。与沧源岩画第六地点隔河相望的耿马石佛洞新石器洞穴遗址即是其一。石佛洞遗址西北距耿马县城25公里(图一),位于小黑江北岸之半山腰,高出江面25  相似文献   

15.
河姆渡“石磨盘”质疑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黄渭金  卢小明 《农业考古》2000,23(1):197-201
河姆渡遗址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一处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它的发现和发掘使我国南方地区史前文化研究有了新的突破,有力地证明了长江流域也和黄河流域一样都是中华民族远古文化的发祥地。吸引了考古、建筑、农史等诸多学科专家学者投入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弄清楚了许多问题,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新的歧议和疑问。 牟永抗先生在《钱塘江以南的古文化及相关问题》和《浙江省新近十年的考古工作》两文中首次指出河姆渡遗址原先混杂在数量甚多的砺石中间,有相当部分是与原始农业有关的石磨盘,并把它作为钱塘江以南地区的一项重要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6.
古林省自古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在全省各地广泛地分布着各族创造的原始文化遗存,其中也包含有丰富的原始农业遗存。由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各民族进入阶级社会的时间也表现甚不一致。本文所谈的吉林原始农业,大体上是指早期铁器时代之前的时期。所采用的材料时间下限,则为战国以前。关于吉林省原始农业发展的具体情形,在历史文献中虽有些记载,但比较少而过于简略。因此,用解放后大量发现的考古材料,来补充文献的不足,将吉林原始农业发展的具体面貌展现出来,无疑是很必要的。这里拟从作物和生产工具两方面,把重要的考古发现加以介绍,并作些简单的讨论。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有的同志根据考古学和民族学资料,认为我国原始农业除经历了刀耕火种(砍倒烧光)和耜耕二个发展阶段外,末期还出现了犁耕的萌芽。这一看法比较符合我国原始农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刀耕火种农业是原始农业发展的最早阶段。这方面的考古学资料比较缺乏,民族学资料也只是一些孑遗,不能视为这一时期农业生产面貌和技术内容的完整缩影。解放前,我国有十多个少数民族在农业生产中还保留有刀耕火种的方法。如居住于云南省西南部的佤族,在阿佤山中心地区的耕地有旱地、水田、园地和轮歇地之分,旱地都是山地,耕作十分粗放。有一种刀耕火种地,耕种方法是把山坡上的树木灌丛砍倒烧光,不犁不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业发展史可分四个阶段:即原始农业、传统农业、近代农业、现代农业。原始农业以采集和游牧为特征,使用石器工具来从事简单生产;传统农业是以传统经验和技术为特  相似文献   

19.
由李根蟠、卢勋合著的《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原始农业形态》(以下简称《原始》)一书,经过长期的调查、考察、整理、研究,终于由农业出版社于1987年出版了。《原始》的出版无论从少数民族史或中国原始农业史研究的角度看,都是很有学术价值的。特别是原始农业尽管国内已有不少探讨的文章,但就研究的深度和复盖面来说,《原始》无疑是迄今为止力求全面地反映南方少数民族原始农业形态的专著。《原始》的书名虽然标明“中国南方少数民族”,但  相似文献   

20.
“仙人洞”这个名字在东南亚的石灰岩溶洞广为应用。由于洞穴形成年代久远,人类的童年时代还不会营构房屋,只能选择自然洞穴栖息生存。后世离开洞穴,迁徙到河流两岸,营建居室的原始农业部落人们称祖辈世居的洞穴称之为“先人洞”,千百年来由于宗教渗入社会生活,加之“先”与“仙”音近的关系,人们又将这类洞穴取上神话般的名称——“仙人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