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猪蛔虫(Ascaris suum)病的防治提供无毒、无残留,对人体无害的高效防治方法,利用云南贯众(Cyrtom ium yunnanense)分离得到的化合物山奈酚-3-a-L-(4-O-乙酰基)鼠李糖基-7-a-L-鼠李糖苷(化合物A)作为试验用药,对感染猪蛔虫的动物进行了药效试验研究。选用15头长白仔猪作为试验对象,试验分A(对照组),B,C,D,E 5个组,每组3头。根据试验效果可选用0.3 mg/kg BW作为化合物A驱除猪蛔虫的推荐使用剂量。试验中通过粪检虫卵计数表明,每克粪便中猪蛔虫虫卵数从用药前的100%下降至35.83%,虫卵数下降了64.17%,每克粪便中虫卵数与用药前相比存在差异显著性(P<0.05)。另外,试验中所检测的血液生化指标在给药前后均没有出现显著性的变化、差异无显著性(P>0.05)。从而可初步推断化合物A对猪的肝脏、肾脏、心脏和肌肉等组织器官没有产生明显的影响。云南贯众提取物化合物A对猪蛔虫病有较好的驱虫效果,且毒副作用小,有望开发成为一种新的驱蛔虫药。  相似文献   

2.
 从麻竹(Dendrocalamus latiflorus)叶中分离得到四个黄酮类化合物。经性质和光谱(UV,IR,MS,1HNMR,13CNMR等)法鉴定其结构,分别为牡荆苷(?),芦丁(II),山奈酚-3-O-β-D-芸香糖苷(III),山奈酚-3-O-β-D-葡萄糖基(1-2)-α-L-鼠李糖苷(IV)。四种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3.
从麻竹(Dendrocalamuslatiflorus)叶中分离得到四个黄酮类化合物。经性质和光谱(UV,IR,MS,1HNMR,13CNMR等)法鉴定其结构,分别为牡荆苷(Ⅰ),芦丁(Ⅱ),山奈酚-3-O-β-D-芸香糖苷(Ⅱ-Ⅰ),山奈酚-3-O-β-D-葡萄糖基(1-2)-α-L-鼠李糖苷(Ⅳ)。四种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  相似文献   

4.
云南茶花鸡是国家级品种资源之一,为了解其肠道寄生虫的感染情况.采集了云南某养殖场茶花鸡的新鲜粪样285份.每份样本分别采用漂浮法和沉淀法检查,并进行虫卵计数。结果有36份检出原虫(球虫)卵,球虫感染阳性率12.63%.每克粪样卵囊数为3000-12000个:11份检出线虫(蛔虫)卵,感染阳性率3.86%,每克粪样虫卵数为500-5000个:其中有5份混合感染球虫和线虫,混合感染率为1.75%;本次试验暂未查到吸虫卵。调查表明.该养殖场感染球虫和蛔虫较为严重,为保护茶花鸡品种资源。应加强对其进行寄生虫病防控。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验鼠李个体大小对其生殖分配的影响,比较相同径级雌雄鼠李生殖分配的差异,探讨鼠李可能存在的生殖耗费补偿机制, 对今后雌雄异株植物生理生态学方面的研究提供论据支撑。方法在鼠李的花期和果期选择当年进行繁殖活动且生长状况与立地条件类似的植株作为调查样本,对每株鼠李的性别、叶生物量、花生物量(花期)、果生物量(果期雌株)进行了调查,通过Li-6400 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比较不同性别鼠李叶片的光合能力。结果(1) 大径级鼠李的生殖生物量与营养生物量均显著大于小径级鼠李(P < 0.05)。(2) 相同径级鼠李雌株的生殖生物量均显著高于雄株(P < 0.05),雌雄鼠李的营养生物量没有显著差异(P > 0.05)。(3) 当光强处于500 ~2 000 μmol/(m2?s)时,鼠李雌株单位叶面积的光合速率大于雄株。结论研究区域内鼠李的个体大小对其生殖分配有显著影响,这是不同个体可利用资源总量不同造成的。鼠李雌株相较于雄株,并没有因较高的生殖耗费而缩减对营养生长的投入。鼠李雌株通过光合作用获得了更多的可利用资源来满足其生殖和营养生长过程需要,这种较强的光合能力是雌株在较高繁殖压力下进化出的一种生殖耗费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测定刺五加不同药用部位中槲皮素鼠李糖苷含量,并进行比较,为刺五加合理利用及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根、茎、叶、花、果不同药用部位的槲皮素鼠李糖苷含量,HPLC条件:大连江申Nucleosil C18(4.6mm×1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40:60,V/V),流速1.1mL.min-1,检测波长370nm,柱温30℃,进样量10μl。[结果 ]槲皮素鼠李糖苷在刺五加花蕾中含量最高,为4.4%。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刺五加不同部位中的槲皮素鼠李糖苷的含量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7.
应用改良司徒尔(stoll)氏虫卵计数法,在3月春乏期随机抽检放牧牦牛40头,其中消化道线虫和肝片吸虫的感染率分别为77.5%和4;%;感染度以消化道线虫最高,每克粪便中虫卵数(epg)平均达458.9枚,最高迭1000粒,分别重复检查发现epg平均上升312.5枚。应用硝氧酚、丙硫苯咪唑(抗蠕敏)和伊维菌素配方驱虫,硝丙舍剂投服20天,消化道线虫卵和肝片吸虫卵减少率和转阴率均达到10(啪;硝伊舍剂投服20天,消化道线虫卵和肝片吸虫卵减少率分别达到95.31%和90.91%,转阴率分别达到7;%和75%。  相似文献   

8.
鼠李糖脂二糖脂强化酶解木质纤维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经过纯化的鼠李糖脂二糖脂添加于纤维素酶酶水解试验中,以稻草、竹叶为底物,分析水解过程中纤维素酶酶活(以FPA计)及还原糖浓度的变化特征,探讨和分析鼠李糖脂二糖脂对稻草和竹叶中木质纤维素水解产还原糖能力、纤维素酶活的稳定性、发酵液表面张力和pH值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添加鼠李糖脂二糖脂对木质纤维素类底物酶水解过程中还原糖浓度的增加、酶活稳定性的提高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且其促进作用随着表面活性剂添加量的适量增加而增强,当添加量为0.24%时,稻草和竹叶还原糖的产量分别提高了17.19%和27.68%.此外,水解反应结束后,加入鼠李糖脂二糖脂的水解液表面张力值显著降低,且随着添加量的增高而降低,当添加量为0.24%时,可分别降至63.4和60.8mN·m~(-1)左右,而pH值的变化微小.  相似文献   

9.
该文旨在研究菊糖-枯草芽孢杆菌合生元对断奶仔猪粪便菌群及粪便pH的影响,试验选用断奶日龄为(23±2)d的“杜洛克×长白×大白”三元杂交仔猪120头,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处理A组(基础日粮)、处理B组(基础日粮+菊糖)、处理C组(基础日粮+枯草芽孢杆菌)、处理D组[基础日粮+(菊糖-枯草芽孢杆菌合生元)],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各组培养基喂量为15mL/d。试验为期14d。结果表明:处理C组和处理D组不仅能显著增加乳酸杆菌数量(P<0.05),而且仔猪粪便中大肠杆菌数量显著减少(P<0.05),处理D组效果好于处理C组;处理D组能显著提高粪便中双歧杆菌数量(P<0.05),降低粪便pH(P<0.05)。  相似文献   

10.
斑点免疫金渗滤法诊断猪蛔虫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光志  田维毅  王平  王文佳  韩洁  简昌友  安永如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144-11145,11227
[目的]探讨斑点免疫金渗滤法诊断猪蛔虫病的可行性,为制备诊断猪蛔虫病试剂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猪蛔虫的重组蛋白AS16抗原和胶体金标记葡萄球菌蛋白A(SPA),根据免疫渗滤原理,建立抗猪蛔虫抗体的斑点金免疫渗滤检测法。[结果]斑点免疫金渗滤法检测1200份猪血清样本中猪蛔虫抗体,检出阳性率为25.00%,而琼脂扩散试验(AGP)阳性检出率为15.00%。[结论]斑点金免疫渗滤检测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优点,可用于猪蛔虫病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1.
采用HPLC法,测定缓释胶囊中金丝桃苷与牡荆素鼠李糖苷的含量,释放度试验采用UV-Vis法测定溶出介质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表明:高温和高湿条件下,放置10 d后胶囊体外释放度无明显变化,但胶囊壳变软,微丸有结块现象,且金丝桃苷与牡荆素鼠李糖苷含量均有明显下降;强光照射条件下,胶囊外观及释放度均无明显变化,但金丝桃苷与牡荆素鼠李糖苷含量均有明显下降。因此,建议选用避光、防潮包装材料,置干燥阴凉处保存。  相似文献   

12.
以蒙古沙土鼠为试验动物,试验鼠间隔48 h 2次灌服接种幽门螺杆菌(Hp)ATCC 43504株布氏培养液1 mL(1.15&#215;10^8cfu.mL^-1),接种7 d后将试验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6只,A、B、C组分别灌服生理盐水、复合抗生素和抗Hp卵黄抗体,每天2次,连续12 d;D组间隔48 h皮下注射抗Hp卵黄抗体2次,探讨Hp特异卵黄抗体对模型鼠胃内Hp感染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用药前试验鼠胃内均有大量Hp定植,感染率100%;用药后7 d,B组鼠Hp清除率为60%;但C、D组鼠胃内均有数量较多的Hp存在(P〈0.05)。用药后14 d,B、C、D组胃内Hp清除率分别为60%、60%、40%,三者差异不显著。提示灌服和注射抗Hp卵黄抗体可抑制沙土鼠胃内Hp感染,其抑制效果与抗生素相似。  相似文献   

13.
刘兴宽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6862-16864
[目的]研究沿海滩涂中华补血草[Limonium sinense(Girard) Kuntz]全草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萃取、制备薄层、反复硅胶、Sephadex-LH20、开放ODS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常数测定及波谱分析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异鼠李素(1)、甘露醇(2)、β-谷甾醇(3)、齐墩果酸(4)、槲皮素(5)、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6)、没食子酸乙酯(7)、山柰酚(8)、山柰酚-3-O-α-L-吡喃鼠李糖苷(9)、(+)-儿茶素(10)、异鼠李素-3-芸香糖甙(11)。[结论]化合物4,6,7,10,11为首次从沿海滩涂中华补血草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直接酯化法,合成反丁烯二酸-6-L-抗坏血酸甲酯(Vc酯)。[方法]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合成产率可达53.45%,并对产物的抗氧化性能和抑菌效果进行了测定。[结果]反丁烯二酸-6-L-抗坏血酸甲酯具有优良的抗油脂氧化性能,抑菌活性优于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结论]反丁烯二酸-6-L-抗坏血酸甲酯是一种具有广泛开发前景的食品添加剂。  相似文献   

15.
采用高效半制备液相色谱法分离,并以13C 谱法(13C-NMR)和1H 谱法(1H-NMR)确定结构;采用 HPLC 梯度洗脱进行色谱分离。对不同产地的10 批白背叶根药材指纹图谱的相似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分离 得到3''-O原甲基鞣花酸-4-O-琢-L 吡喃鼠李糖苷,纯度>98.50%(面积归一化法);各批药材共建立了15 个共有峰,不 同产地的白背叶根药材指纹图谱相似度良好。说明高效半制备液相色谱法制备3''-O-甲基鞣花酸-4-O-琢-L 吡喃鼠 李糖苷的方法简单、高效,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稳定性、精密度、重现性较好,用于白背叶根的质量评价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将排泄-分泌抗原用于Dot-ELISA免疫学诊断试验,检测其抗原特异性和敏感性。方法经培养24h、48h、72 h排泄-分泌抗原ES1、ES2、ES3,对38头份猪旋毛虫病阳性猪血清、98头猪旋毛虫阴性血清、26头猪囊虫阳性血清、35头猪蛔虫阳性血清和21头猪细颈囊尾蚴阳性血清进行了Dt-ELISA免疫学方法检测并于粗抗原进行比较。结果排泄-分泌抗原的特异性为ES1(99.44%)、ES2(96.11%)、ES3(92.77%),敏感性ES1(97.36%)、ES2(92.11%)、ES3(84.21%)。结论排泄-分泌抗原ES1(培养24小时)抗原特异性强,敏感性高,重复性好,用于旋毛虫病的免疫诊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4代纵卷叶螟为害造成的白叶率随着虫卵量的增加而增加,两者间呈直线相关,模型定量关系为y=0.096 5x-0.116 2。造成的损失主要表现在秕粒数的增加,实粒数的减少,产量与白叶率呈直线关系。试验结果表明,防治指标为百穴虫卵量123~127头(粒),日常测报调查时,防治指标应定为百穴120~140头(粒)为宜。  相似文献   

18.
酶法转化人参皂苷Re为Rg1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酶法转化人参皂苷Re为人参皂苷Rg1的酶反应条件和产率。用含人参皂苷-α-鼠李糖苷酶的Sp39、Sp00、Sp48菌种水解Re得到Rg1,其中AbsidiaSp39的酶活力最高。最适培养基为人参浸出物浓度是30%。该菌产酶作用于底物Re的最佳反应条件是:pH=6时酶活力最高,酶反应最适温度为45℃,酶反应20h,酶法转化Re为Rg1的转化率为56%。  相似文献   

19.
试验选用23日龄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生长育肥猪(公母各半)80头,随机分为试验A、B、C组和对照组,每组20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A、B、C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金三维”400、500,600mg·kg^-1,以研究“金三维”对猪屠宰性能和肉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基础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金三维”,屠宰率和眼肌面积均校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A、B组背膘厚明显降低(P〈0.05)、肌肉嫩度得到改善(P〈0.05)、滴水损失降低;熟肉率则以B组为最高(P〈0.05);A、B、C大理石纹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有所提高。可以看出,育肥猪饲粮中添加“金三维”500mg·kg^-1可以改善肥育猪的屠宰性能和胴体品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确定乌苏里鼠李种子休眠类型,探索有效解除种子休眠的方法,为其种质资源利用、种子扩繁等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2018年9月采集的乌苏里鼠李种子为材料,研究种子的生物学特性、吸水特性、休眠特性以及种子内源抑制物活性,确定种子的休眠类型;用体积分数98% H2SO4、质量分数5.5% NaClO、热水和不同浓度(1,2,3 mol/L)NaOH对乌苏里鼠李种子进行处理,探索解除种子休眠的有效方法。【结果】乌苏里鼠李种子成熟后,种皮为黄褐色至黑褐色,种皮有蜡质,种子长形卵圆状,表皮光亮、质地坚实、结构致密、种胚紧密;千粒质量为(19.6±1.0) g;纵径为(5.0±0.2) mm,横径为(3.8±0.2) mm。在室温条件下,乌苏里鼠李种子的吸水率随浸种时间的增加呈抛物线型变化,表明其种皮透水性良好,对种子的吸水阻碍较小。乌苏里鼠李种子的生活力平均值为96%,但发芽率和发芽势均为0%,种子本身具有休眠特性。随着乌苏里鼠李种子浸提液质量浓度的增加,内源抑制物对白菜种子发芽率和根长的抑制作用均明显增加,对白菜种子根长的抑制活性呈上升趋势。采用体积分数98% H2SO4和质量分数5.5% NaClO处理乌苏里鼠李种子,均不能解除其种子休眠;分别采用40~60 ℃热水浸种20 min或者1~3 mol/L NaOH浸种20~120 min,均具有破解其种子休眠的作用。【结论】种皮障碍和内源抑制物是限制乌苏里鼠李种子发芽的主要原因,乌苏里鼠李种子属于综合休眠型;40 ℃热水处理20 min或1 mol/L NaOH处理40 min可有效解除种子休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