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葡萄白腐病广泛发生和流行于我国葡萄产区,是直接危害葡萄产量和品质的最为严重的真菌性病害之一,严重年份或严重地区减产高达80%以上,有些葡萄种植户在防治葡萄白腐病的过程中任意加大农药使用浓度,增加农药使用次数,使用高毒高残留化学农药。这些现象不仅提高了葡萄生产成本,降低了葡萄品质,污染了葡萄果实,而且影响了葡萄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卢龙县鲜食葡萄和酿酒葡萄生产后期白腐病发生较为严重。据调查,葡萄白腐病主要危害果粒和穗轴。感病后穗轴腐烂,果粒脱落。一般7月上旬开始危害,8月中旬达到盛期,距地面较近部位发病最重,多雨季节发病重。笔者总结各地实践防治经验,防治葡萄白腐病要地上地下一起抓。一  相似文献   

3.
正葡萄白腐病在北京地区6月下旬田间初见病穗或病粒,以后发生日见增多,从7月下旬至采摘期病穗呈直线上升态势;篱架栽培葡萄,果穗越近地面,发病越早,以后向架面上部发展;发生严重葡萄园产量减少60%~70%。现介绍葡萄白腐病在北京地区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4.
葡萄生产中的霜霉病、白腐病、炭疽病等主要病害,严重制约着葡萄产业的发展,影响着产量和商品价值,本文提出把握其病害发生规律,应用综合防治技术,提高果实品质,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豫东沙区葡萄白腐病田间流行动态的经验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葡萄白腐病(Coniothyrium diplodiella)是对葡萄危害严重的一种病害。近几年,仅民权县龙塘乡的2500亩葡萄园,每年因白腐病平均损失达11万公斤左右。为了搞好该病的预测预报,提高防治效果,作者对白腐病田间发生和流行动态作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王德生 《新农村》2008,(1):15-16
葡萄白腐病常见于我国各地葡萄产区,可造成减产20%-50%,严重年份或严重地区(果园)则可减产80%以上。该病主要危害果粒和果穗,也可危害新梢、枝蔓和叶片。目前,我国对葡萄白腐病仍以药剂防治为主。防治白腐病必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有效地做好无公害综合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7.
范妮莉 《农技服务》2014,(12):82-82
近年来,葡萄白腐病的发生逐年加重,目前已成为葡萄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各地葡萄白腐病非常猖獗,一般葡萄园因此病遭受损失在10%以上,严重威胁葡萄的生产。为此,将白腐病发生发展规律和防治技术进行分析,以供生产上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旨在分析河北昌黎地区酿酒葡萄白腐病的发生与前期气象条件之间的关系,使用2009—2014年白腐病发生观测资料和气温、相对湿度、降水等观测记录,对病发前七天的气象条件进行逐要素分析,再通过岭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方程。结果表明,酿酒葡萄白腐病的发生与气温、相对湿度和降雨关系较为密切,对昌黎地区酿酒葡萄而言,当预报未来一周气温在20—27℃范围内、相对湿度达到80%以上且将有降雨出现,则白腐病有可能发生。同时本研究得到了昌黎地区酿酒葡萄白腐病病情指数的预测模型,对结合短中期天气预报预测病害发生程度进而加强病害防治有十分积极的作用,有助于气象部门更好地为酿酒葡萄种植户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9.
对大庆地区的葡萄病害种类和危害进行情况调查。通过调查确定本地区的葡萄真菌病害种类为12种,其中葡萄白腐病、黑痘病、霜霉病,轴褐枯病发生和危害严重;葡萄生理病害主要有日灼病、转色病和缺素症(主要缺铁、硼元素严重)等。  相似文献   

10.
葡萄白腐病药剂防治技术任耀全(济宁市郊区农业局272133)葡萄白后病是鲁西南葡萄主要病害,每年均严重发生,尤其结果期雨量大的年份,轻则减产20~30%,重则减产50%以上,并且植株早衰影响次年产量。对该病害的防治习惯于单一应用药剂保护,防效差,病菌...  相似文献   

11.
孙丽华  张宝贵  陈连友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179-18181
[目的]研究河北昌黎地区酿酒葡萄白腐病分生孢子发生与气象条件的关系。[方法]于2007年在酿酒葡萄生育期(4~11月)进行逐日3次定时(08:00、14:00、20:00)观测,观察项目包括分生孢子数及温度、降水、相对湿度、日照时数、风速等气象要素。由于白腐病主要危害果实,因此记录酿酒葡萄果粒发病情况,发生标准分为始发期、盛发期和持续期3个阶段。[结果]酿酒葡萄白腐病分生孢子发生与温度、湿度、降雨量、风速等气象要素有密切关系,降雨量和田间湿度的变化对病菌的影响最大。该病菌在昌黎地区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4~28℃,最适温度为25℃左右,28℃以上时不利于孢子萌发。[结论]根据白腐病发生气象指标,结合中期天气预报,可提前预防并有效控制酿酒葡萄白腐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葡萄的主要病害有霜霉病、白腐病、炭疽病、黑痘病。黑痘病的病菌只侵染幼嫩的绿色组织,开花前后多雨时,该病发生严重。霜霉病主要危害叶片,造成早期落叶,白腐病主要危害果实。霜霉病与白腐病的发生与雨水关系密切,雨水来得早的年份,发病也早。华北地区一般从6月中下旬进入雨季,开始发病,7~8月份的高温雨季为发病盛期。炭疽病是葡萄成熟期的病害,主要发生在近成熟的果粒上,造成果粒腐烂,如果葡萄成熟期阴雨连绵,极易流行成灾。  相似文献   

13.
葡萄白腐病又称"水烂"或"穗烂"病,主要为害果穗,也为害叶片,穗轴、果梗和当年的新梢.八十年代在我区仅个别地区有零星发生,随着我区葡萄产业的发展和新品种的引进,葡萄白腐病也开始扩大蔓延.特别是近年来引进的葡萄品种力扎玛特,一旦发病损失率都在70%以上,严重时可造成颗粒无收.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葡萄白腐病的发生逐年加重,目前已成为我市葡萄生产的主要病害.1999年发生面积近0.5万hm2,占全市葡萄面积的60%,发病地块减产30%~50%,损失严重.现将该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由于葡萄生产迅速发展,品种增多,面积扩大,病虫害发生种类也随之增多,发生程度逐年加重。在许昌市对葡萄产量影响较大的病虫有炭疽病、白腐病、黑痘病、穗轴褐枯病、霜霉病、褐斑病、透翅蛾、二星叶蝉等。这些病虫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在7月份雨水多的年份病虫发生尤为严重,不易防治。一般发生地块产量损失1~2成,发生严重地块产量损失3成以上,甚至绝收。为了搞好无公害葡萄生产,近年来,我们开展了无公害葡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总结出了一套无公害葡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6.
随着肃州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的迅速发展,保护地葡萄种植面积迅速增加,由于保护地小气候环境条件特殊,在利于生长发育、提早结果和延后收获、增加效益的同时,葡萄虫害、病害也困扰着保护地葡萄的健康发展,不能及时预防、防治病虫害的发生和治疗,轻者减产,严重者导致绝收。经过2年的观察实验,肃州区主要发生的病虫害有;葡萄白粉病、葡萄霜霉病、葡萄白腐病、葡萄灰霉病、葡萄黑豆病,蚜虫、白粉虱、红蜘蛛。通过使用不同农药,同种农药不同浓度试验,研究葡萄白粉病、霜霉病、白腐病、灰霉病、黑痘病五类常发病害的发生规律,筛选出防效最佳的化学农药及最佳防治浓度。  相似文献   

17.
<正>葡萄白腐病又称腐烂病,是葡萄生产上危害严重且常见的半知菌性病害,病原菌为白腐盾壳霉菌。1症状葡萄白腐病主要危害果穗、叶片和新梢。白腐病无论侵染果实、穗轴还是新梢,在潮湿的情况下,都有特殊的霉烂味,这是此病区别于其他病害的主要标志。1.1果穗感病症状大多先发生在接近地面的穗尖处,以后逐渐向果粒蔓延。发病初期,在小果梗或穗轴上生有褐色、不规则的水渍状病斑,以后逐渐蔓延扩大。感病后  相似文献   

18.
为了给酿酒葡萄的栽培管理及防治提供参考,从白腐病的发生规律、发病条件、为害时期和防治措施等方面介绍了昆明市东川区酿酒葡萄白腐病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9.
葡萄白腐病在我国广泛发生和流行,是直接为害葡萄品质和产量最严重的真菌性病害之一,造成产量损失多达20%~50%,严重者高达80%以上,甚至绝产。有些种植户任意加大药剂浓度或使用次数,甚至使用高毒高残留化学药剂,不仅提高了葡萄生产成本,污染  相似文献   

20.
2004年,河北省晋州市葡萄白腐病发生严重,该病侵害果、蔓、叶,直接影响了葡萄产量,给晋州市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为此在2004年全国林业有害生物普查中,对该病进行了田间调查,现将发病情况及防冶方法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