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般地说,凡是森林都有涵养水源的能力,森林对降雨能进行再分配,而居于河川上游集水区的森林,直接影响着河,川基流的数量和稳定程度,举凡基流不稳定的河流,都是上游集水区没有或很少森林,对降水不能以截留,入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黑龙江省帽儿山林场为研究区域,采用ArcGISIO.0空间分析模块划分该地区集水区的森林,并通过Frag+stats3.3对帽儿山林场集水区从斑块水平和斑块类型水平上景观格局进行分析。其中,景观格局指标包括:斑块面积、面积比、斑块数、斑块密度、形状指数、分维度等。研究结果表明:软阔混交林是帽儿山林场集水区主要的森林景观类型,是其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成分,其次是硬阔混交林,柞树林,白桦林等,景观资源丰富。该地区景观特征的研究为帽儿山集水区森林景观规划、森林景观生态系统优化提供了理论参考,对改善帽儿山集水区地区森林结构、更好地实现森林空间布局的优化配置和发挥森林的生态功能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由于森林土壤的渗水作用比农田高,所以在森林集水区内的土壤——地下迳流量比农田高1.5倍多。土壤——地下迳流的速度比地表泾流慢,所以在森林集水区内总迳流量一天的变幅在4—10之间,也较农田大为降低。特别在洪水泛滥期间和平水位时,森林对泾流的影响则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4.
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A·A·莫尔恰诺夫指出,由于采伐木材,森林覆盖率下降,径流层和径流系数便增加,而在皆伐迹地上则几乎增长9倍。伐区的分布位置甚为重要,集水区下部的伐区对径流影响最大。上部和中部的皆伐迹地上形成的地表径流被集水区下部未经采伐的森林所吸收。在头5—6年内采伐对径流和径流系数变化的影响最大。美国在科罗拉多州选了两个毗邻的、完全绿化的集水区,面积各约90公顷。经8年观测  相似文献   

5.
台湾林业试验所林业经济系任忆安等,进行“台湾森林对水资源涵养之经济效益评估”研究。1988年发表的研究报告指出,全岛52%的土地面积为森林;公有林集水区共辖有3802个林班,157万余公顷森林,约占全岛面积43%;全岛森林集水区径流量推  相似文献   

6.
集水区在动态平衡中对来自自然界的侵蚀和污染有一定的缓冲作用,集水区状态的优良与否是森林健康状况的标志。  相似文献   

7.
联合国粮农组织对世界森林与淡水的问题极为关注,并于2003年3月10~14日提出了《森林与淡水的问题与选择方案》。文中简要地介绍了地球淡水短缺对人类的威胁,森林对集水区的作用,集水区面临的问题,联合国森林与淡水行动计划及未来的发展方向等,供研究和制定解决淡水短缺战略参考。  相似文献   

8.
森林集水区研究,主要是探讨森林与水的关系。既是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的主要环节,也是水土保持的一项基础研究。美国在这方面起步较早,已有七十余年的研究历史。随着人口增加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经济活动对环境污染程度和范围,也日益扩大.森林集水区试验,已由水量研究转向水质研究。还包括了林地放牧、农业集水区、山地农业所引起水土流失的变化研究,如渗透速度、迳流量、土壤物理性状、水质分析等。近些年来,随着新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黑龙江省柴河林业局森林集水区的区划情况,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各类型集水区的经营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国外森林和水分的关系的科学研究始于20世纪初,森林与径流关系的研究方法大致有大范围的计量分析研究、一个林区或林场的计量调查、小范围的定位观测试验3大类。森林对径流影响的研究主要有森林对年径流的影响、森林对洪水径流的影响、森林对枯水径流影响等几个方面。今后应加强合作研究,特别是利用网络研究对比不同集水区之间的结果来探讨森林对径流的影响,同时重视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养猪污水灌溉对人工林集水区水质的影响,分别采用开"弓"型浅沟引流、均匀浇灌2种方式将附近养猪污水引入木荷×杉木混交林16个月(试验点1)、尾巨桉套种皇竹草人工林7 a(试验点2),并对集水区水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2个试验点森林集水区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良好,除微生物指标和试验点2锰含量超标外,2个试验点集水区地表水其它指标均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试验点1污灌集水区地表水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氯化物、硝酸盐和试验点2溶解性总固体、铝、硫酸盐等指标较灌溉前地表水有所升高,但均低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试验点1污灌后集水区地表水总氮含量明显增加,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的Ⅴ类。  相似文献   

12.
在森林区域内,大气降水、穿透雨、树干径流、地表径流和集水区径流5种类型水样的表现性状可以大致模拟大气降水对森林垂直层面的作用与影响.本文通过对2020年3月-10月期间鸡公山森林区域内的上述5种类型水样的pH值等水质指标进行定位观测和对比,得到了该区域内穿透雨、树干径流和地表径流的大部分指标浓度值高于大气降水从而呈现正向效应,集水区径流的大部分指标浓度低于大气降水则呈反向效应的结论.并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阐释了大气降水透过森林林冠层、林下枯落物层的元素变化规律,为深入研究森林水文的内在运行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国外森林和水分的关系的科学研究始于20世纪初,我国起步于1949年;森林与径流关系的研究方法大致有大范围的计量分析研究、一个林区或林场的计量调查、小范围的定位观测试验3大类。森林对径流的研究主要有森林对年径流的影响、森林对洪水径流的影响、森林对枯水径流影响等几个方面。今后应加强合作研究,特别是利用网络研究对比不同集水区之间的结果来探讨森林对径流的影响,同时重视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密云水库水源保护林建设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生态经济分区及森林调查资料计算了密云水库集水区5个不同生态经济区的森林潜力度和生态经济位。结果表明,5个不同生态经济区的森林发展潜力度分别为3、27、19、36、18;5个不同生态经济区的森林发展生态经济位分别为17、54、43、53、51。此外,还分析和评价了森林发展潜力度和森林发展生态经济住与水源保护林建设的关系,以期为密云水库集水区水源保护林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在防止周围环境污染的复杂综合问题中,保持及合理利用水利资源具有很大的意义。在这种情况下,经营活动,特别涉及到的是在河流广阔的集水区进行的森林活动,对于水分贮量的状况起决定作用。河流的水文状况,首先取决于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复杂的天气条件。按А·И·沃耶依科夫的话说:“河流是气候的产物”,但由于砍伐集水区上的森林或进行补植,而引起集水区表面的多种变化,对地表迳流按季节分配起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了中南林学院近五年来建立森林生态系统观测站,开展杉木人工林生态系统研究的方法——小集水区径流场综合实验法。从方法论上探讨了把森林生态系统定义在小集水区可辨和可控边界条件下,辅以径流场封闭技术和实验设施,从而准确测定系统内各种营养物质的输入、再分配和输出,以及森林水文学过程中的物理和化学等方面的问题。并用部分实验数据作了对比分析和验证。为南方山区建立森林定位观测站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7.
从第21届国际林联世界大会看全球“森林与水”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森林的水文生态功能研究、林业生产经营活动对林地土壤侵蚀的影响研究、高新技术在森林水文学研究中的应用、森林生态系统的水文生态模型研究等4个方面论述了第21届国际林联世界大会关于“森林与水”的研究进展。从森林生态系统的观点出发,结合森林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生产力和系统能量及物质循环的研究,揭示各种森林水文现象发生和发展的规律及其内在联系,依然是森林与水关系研究的基本思路,尤其是森林植被对集水区水量平衡和水土流失的影响及尺度转换、森林流域经营和生态系统管理、遥感和稳态同位素等新技术在森林水文学研究中的应用、现代森林水文学研究中的模型和模拟技术等,将是21世纪“森林与水”研究的前沿问题。  相似文献   

18.
采用定位观测方法与水集水区试验技术方法,利用1-6月份艰测数据,从土壤水分、坡面径流、集水区径流量等方面对大岗山地区人工针阔混交林、天然常绿阔叶林典型森林集水区的森林水文动态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⑴人工针阔混交林森林土壤水分量大值(51.8mm)出现在5月份,最小值(33.2mm)出现在3月份,且垂直变化幅度不大。⑵坡面径流量月变化较大,与一次性降水有密切关系,可用指数式y=0.1266e^0.0502x表示。⑶与人工针阔混交林相比,天然常绿阔叶林具有较强水土保持能力和显著水源涵养作用。  相似文献   

19.
小流域(集水区)是地形分水界所包围的朝向河谷某一断面或河溪出口的整个范围,面积在100 km~2以内,一般是几十km~2,是水文的一个基本的地域单位。在一个集水区中包含着很多自然地理因素,各因素之间相互联系,彼此制约,构成一个自然生态综合体。集水区管理是以集水区为单位进行自然资源的管理,主要是通过合理经营植被,改变土地利用方式,对水资源进行调控。这是在森林水文学理论基础上的实际应用。管理的目标是保证集水区有效地产水和补给高质量的水资源,特别是增加枯水期的供水,减少有害的洪水与泥沙及泥石流。水资源管理是八十年代全世界共同关心的大事,而其中集水区管理是一个主要的方向。发展概况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  相似文献   

20.
基于集水区法的森林生态系统影响径流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森林生态系统结构复杂, 具有减少地表径流、调节河川流量、减小土壤侵蚀等一系列保护环境的功能。森林植被变化对森林水文过程的影响会改变水量平衡方程的各个变量, 从而影响森林流域的水分分配和河川径流量, 进而对陆地生态系统水分循环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从森林结构、森林类型、森林覆盖率和森林经营4个方面总结了国内外基于集水区法研究森林生态系统影响径流的结论, 即小流域的研究结果认为森林的减少将增加河川径流量, 而大流域的研究结果认为森林的减少将减少河川径流量。最后指出, 在研究单位和研究项目合作研究的基础上, 结合各相关学科的新兴技术和研究设备, 通过整合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 阐明森林生态系统水土保持过程与机理, 是今后森林生态系统水文服务功能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