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实现沼液的还田利用及梨树的精准施肥,以4年生苏翠1号梨树为研究对象,研究沼液不同施用方式对梨园土壤及梨果产量品质的影响.共设置常规施肥、沼液水肥一体化及沼液漫灌3个处理.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沼液漫灌处理,沼液水肥一体化处理梨果产量及品质显著提高,且土壤氮养分累积显著减少;沼液水肥一体化相较于常规施肥可节约43%的化肥,并能减少土壤氮养分累积;但不同施肥处理梨树一年生新稍数量及叶片叶绿素含量没有显著性差异.梨树沼液水肥一体化不仅实现了沼液的轻减化、精准化施用,也显著提高了梨果产量及品质,为梨树的精准施肥提供了一种经济有效的施肥模式.  相似文献   

2.
通过小区倍量浇灌沼液试验及大田喷施沼液试验,探索沼液对小麦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沼液可以替代部分化学肥料。与施肥对照相比,倍量沼液浇灌均可以提高小麦的产量,净效益也均高于施肥对照。从抗倒伏性看,空白对照倒伏不明显,施肥对照、0.5倍量以及1倍量出现了轻微倒伏,2倍量、5倍量、10倍量、20倍量的沼液倒伏情况较为严重。大田试验中,与常规施肥的条田进行对比,沼液处理的割方产量比施肥对照低120 kg/hm2,肥料成本节约495元/hm2,净效益增加了231元/hm2,但沼液喷灌的条田出现了重度倒伏现象,施肥对照轻微倒伏。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人工栽培地胆草生长的影响,以不施肥处理为对照,比较分析了施用沼液肥、复合肥、有机肥几种处理下地胆草主要的生长及产量指标。结果显示,施肥可有效提高地胆草的株高、叶片数、叶片长宽、根长、全草产量、根头产量、根冠比等生长与产量指标,3个施肥处理的全草产量、根头产量均比不施肥处理的高1倍以上,从各个生长指标综合来看,地胆草生长高峰期主要出现在5~8月,表明施肥是促进地胆草生长及产量提高的直接而有效的办法,施肥重点时期应该放在5~8月。施用沼液肥处理的整体表现优于复合肥处理和有机肥,说明在同等条件下,施用沼液肥更有利于人工栽培地胆草的生长。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沼渣沼液的特点及所含营养矿物质,介绍了沼肥底施、整地施肥、精细铺膜、膜侧栽植、田间管理等沼渣沼液施肥技术,以期为沼渣沼液施肥提供参考方法。  相似文献   

5.
沼液浸种、施肥在生姜生产上的对比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利用沼液浸种、施肥生产生姜,结果表明:用沼液施肥,可使生姜提前出苗,但全生育期不变。用沼液浸种,可使生姜的产量明显提高,沼液浸种1h、3h、5h、7h比对照平均增产分别为2 139.45kg/hm2、2 916.45kg/hm2、4 237.20kg/hm2、2 711.40kg/hm2,浸种5h对病虫害的发生控制效果最好。因此,沼液浸种、施肥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试验比较沼液、化肥及有机液体肥在青菜上的应用效果,并考察了追施不同沼液量替代化肥对青菜产量、品质、生理指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75%沼液替代化肥处理对青菜生长性状的改善效果显著,青菜产量稳定,每667 m2产量2 786.12 kg,与常规施肥相比提高9.26%;100%沼液替代化肥的重金属检测表明,青菜的重金属含量都未超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26—2017)的标准值;沼液施肥对青菜中的维生素C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无显著影响;沼液追肥对土壤中的有机质和氮含量有所增加,青菜沼液施肥短期内不会对土壤重金属含量造成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在蔬菜种植中以沼液替代化肥的可行性,以芥菜为试验品种进行了设施沼液、化肥、沼液+化肥和不施肥为对照等不同方式的研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施用沼液+化肥的增产效果最显著。沼液是一种优质的有机肥料,在芥菜栽培中,施用适量沼液能促进芥菜良好生长。试验中只使用了占化肥养分总量10%左右的沼液施肥小区,就能产出超过施用化肥小区产量的50%,若能通过生物膜过滤等技术手段,进一步提升沼液中的养分含量,在芥菜等叶菜类栽培中,沼液完全能取替大量的化学肥料而达到理想的产量。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宁夏隆德县多个农户试验田进行沼液浸种、沼渣和沼液施肥、沼液防治病虫害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沼液浸种使小麦产量平均增长14.7%,玉米产量平均增长18.0%,小白菜产量平均增长35.0%;用沼液、沼渣施肥比常规施肥使小麦产量平均增长23.3%,蒜苗产量平均增长13.8%,苦苣产量平均增长15.8%;沼液对西芹病虫害的平均防治效果为94.2%,并且使西芹增产29.0%。  相似文献   

9.
通过不施肥、常规施肥、等氮沼液、1.5倍氮沼液和2倍氮沼液共5个处理,研究灌溉不同沼液量替代化学肥料作为基肥施用对青菜产量、品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用量沼液基施后,青菜产量均增加,其中,1.5倍沼液处理的产量最高,为26 466.7 kg·hm-2,分别较空白对照和常规化肥增产59.4%和25.2%,增产效果显著。施用沼液后,青菜中总糖和蛋白质含量增加,且重金属含量均未超标。沼液基施后对土壤肥力的影响不明显,但因不需进行追肥,故人工投入减少,生产成本降低。综上所述,沼液在青菜上可替代化肥施用,实现沼液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10.
追施沼液对白菜及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以规模化养猪场的猪粪为原料发酵产生的沼液做追肥在白菜生长期施用,试验设沼液施用量0.45×105kg/hm2、0.90×105kg/hm2、1.35×105kg/hm2和1.80×105kg/hm2共4个处理,以追施氮肥为对照处理(HF),以不施肥为空白对照(CK),研究了沼液不同施用量对白菜及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追施沼液较不施肥处理显著增加白菜生物产量,但沼液追施量逸1.35×105kg/hm2时其肥效才逸传统追施化肥处理。追施沼液处理的白菜镉、铜和锌含量水平跃追施化肥和不施肥处理,且随沼液施用量的增加而显著升高,但沼液施用量较低(0.45×105kg/hm2)时对白菜中镉和铜的含量影响不显著;追施沼液处理的白菜铬和砷含量水平显著约不施肥处理,但与追施化肥处理差异不显著。追施沼液处理的土壤全量镉、铬、铜、锌和砷含量以及有效铬、锌、砷含量与不施肥和追施氮肥处理差异均不显著,但高的沼液施用量(1.80×105kg/hm2)可显著降低土壤有效镉含量、增加有效铜含量。虽然追施沼液能不同程度地增加白菜镉、铜和锌的含量水平,但均远低于国家食品卫生标准规定的限量范围,且追施沼液对土壤中全量和有效态重金属含量也无显著影响,因此,追施沼液不会对白菜和土壤造成重金属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11.
沼液是沼气发酵过后的液体残留物,是一种优质的有机肥料,在农业生产中具有极高的利用价值。介绍了沼液的成分、特点,并从沼液浸种、叶面施肥、基肥、抗病虫害4个方面阐述了沼液施肥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和在养殖业中的应用,并讨论了沼液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以后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沼液是沼气发酵过后的液体残留物,是一种优质的有机肥料,在农业生产中具有极高的利用价值。介绍了沼液的成分、特点,并从沼液浸种、叶面施肥、基肥、抗病虫害4个方面阐述了沼液施肥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和在养殖业中的应用,并讨论了沼液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以后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沼液冲施肥在黄瓜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在黄瓜上施用沼液冲施肥可明显促进黄瓜的生长,增加黄瓜产量,比习惯施肥平均增产17.6%,比施等价化肥增产11.9%,其经济效益比当地习惯施肥高出9 675元/hm2,沼液冲施肥养分全面均衡,在蔬菜上施用具有明显的增产作用和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沼液施用年限对柑橘园土壤环境、果实品质的影响,以红美人柑橘为材料,设置常规施肥(CF)、沼液施用1 a(BSF1)、沼液施用2 a(BSF2)、沼液施用4 a(BSF4)处理进行试验。不同处理养分施用量一致(N 225 kg·hm-2、P2O5 100 kg·hm-2、K2O 200 kg·hm-2),沼液处理50%氮素由沼液替代,沼液所含相应磷、钾量在施肥总量中扣除,2020年采集、分析土壤和果实样品。结果表明,随着沼液施用年限的延长,土壤 pH逐渐升高,土壤有机碳、微生物量碳氮、水溶性有机碳氮逐渐累积,微生物量碳氮比显著下降;沼液施用4 a后,土壤磷酸酯酶、蛋白酶、脱氢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脲酶活性均显著高于常规施肥;沼液施用显著提高了红美人果实VC含量,施用2 a后果实固酸比也显著升高。沼液施用提高了红美人果实品质,改善了土壤环境。  相似文献   

15.
采用3种有机肥和2种施肥配比,研究了有机肥类型和施肥配比对水稻产量、土壤的培肥效应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相同有机肥,6∶4施肥配比的水稻产量高于6∶3∶1;相同施肥配比,施用菜子饼肥的水稻产量均显著高于沼液、商品有机肥和CK。2种施肥配比条件下,菜子饼肥处理抽穗开花期及抽穗开花期至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均高于沼液、商品有机肥和CK。6∶4施肥配比条件下,成熟期水稻谷草和子粒含氮量在沼液和商品有机肥处理下均高于6∶3∶1。6∶4施肥配比条件下,氮收获指数、氮素转移率、氮素生理利用率和氮素农学利用率均高于6∶3∶1,且此条件下成熟期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6∶3∶1,有利于培肥地力。虽然6∶4施肥配比条件下菜子饼肥产量最高,但由于菜子饼肥的成本较高,故沼液经济效益最高。因此,本试验条件下,在绿色稻米生产中施肥种类选取沼液更有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和培肥地力,有机肥的施用配比以6∶4施肥为最佳。  相似文献   

16.
微生物菌剂·沼液及其复配对蔬菜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微生物菌剂、沼液及其复配对番茄、辣椒、黄瓜的品质和产量的影响。[方法]在各种蔬菜的不同生长时期,采用常规施肥配合追施的形式,考察蔬菜品质和产量。[结果]沼液、菌剂及其复配施用后,3种蔬菜的品质和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尤以沼液和菌剂复配施肥效果最为明显。[结论]复配施肥对蔬菜种植的增效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比例沼液和尿素配施对稻田氨挥发的影响。[方法]采用稻田小区试验,以等量氮素施入量为标准,将沼液和尿素以不同比例混合,分3次施入。[结果]沼液与尿素配施下水稻3个施肥期(基肥、分蘖肥、穗肥)氨挥发均主要发生在施肥后前5~6 d,第7天氨挥发基本结束,施肥后3 d内氨挥发速率即可达到峰值;与仅施尿素相比,配施沼液使稻田氨挥发速率显著增加,其中基肥完全由沼液代替的处理,其氨挥发速率最大可达7.5 kg/(hm2·d);氨挥发损失量与沼液配施比例呈显著正相关,其中沼液配施比最大的处理下由氨挥发导致的氮素损失比例可达20.2%。[结论]适当降低沼液比例可明显减少氨挥发损失;沼液中大量氮素以NH4+-N的形式存在是沼液还田后增加氨挥发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高温也能增加沼液的挥发强度,加速铵态氮的流失。  相似文献   

18.
探索沼液不同用施量对水稻秀水519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沼液稳定性好,可以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直接施用,沼液中氮量超过常规施肥氮量的处理均增产,2倍氮量的处理产量最高,水稻增产16.0%。  相似文献   

19.
通过沼液田间小区施肥试验,研究了化肥、沼液不同用量组合对水稻营养生长、籽粒性状、产量等的影响效果,初步筛选了化肥、沼液用量优化组合,能较好促进水稻营养生长,保持良好籽粒性状和较高产量,节肥增效和沼液生态还田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0.
沼液是沼气发酵过后的液体残留物,是一种优质的有机肥料,在农林业生产中具有极高的利用价值.简单介绍了沼液的成分,从沼液浸种、叶面施肥、抗病虫害3个方面阐述了沼液施肥对作物生长的影响,从土壤酸碱度、养分含量等方面总结了沼液灌溉对土壤性状产生的影响,从重金属、抗生素物质的积累以及促进温室气体排放方面简单归纳了沼液利用过程中可能对环境造成的潜在风险,并且对沼液进一步利用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