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姜志昂  孙建设  彭建营  邵建柱 《园艺学报》2013,40(12):2373-2381
 以苹果砧木SH40[(Malus × domestica)× M. honanensis]为试材,采用RT-PCR 结合RACE 技术从SH40 茎尖中克隆得到一个赤霉素合成关键酶基因(GA20–氧化酶基因),命名为MdGA20ox1, 其cDNA 全长1 579 bp,编码392 个氨基酸。该基因在GenBank 登录号为KC493633。氨基酸序列同源性 分析表明:MdGA20ox1 与玉米、拟南芥、梨等植物GA20ox 具有55.9% ~ 96.7%的相似性。洋葱表皮细 胞瞬时表达显示,MdGA20ox1 蛋白定位于细胞核与细胞质膜。植株生长量测定和相对定量表达结果表明, MdGA20ox1 基因在砧木SH28、SH40 和M26 自根苗的表达呈先下降再上升然后下降的趋势,这与其生长 动态基本一致。嘎啦/SH28 的植株生长量和MdGA20ox1 表达量最高,嘎啦/M26 次之,嘎啦/SH40 最低, 初步表明该基因的表达有与苹果植株矮化程度呈负相关的趋势。MdGA20ox1 在嘎啦/SH40 和嘎啦/SH28 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一致,且半矮化类型砧木SH28 嫁接‘嘎啦’,其茎尖、幼叶、成熟叶和枝皮中的 表达量均高于矮化类型SH40 嫁接‘嘎啦’。  相似文献   

2.
为了明确黄瓜嫁接过程中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砧木不定根形成中的作用,采用断根嫁接的方法,以‘博杰620’黄瓜为接穗,‘博强4-1’南瓜为砧木,研究了不同浓度生长素、乙烯、赤霉素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断根嫁接过程中砧木不定根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5μmol·L~(-1)IAA以及10μmol·L~(-1)IAA处理对砧木不定根的形成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嫁接后7 d不定根长度分别达到了8.2 cm和10.1 cm,显著高于对照的5.9 cm。且5μmol·L~(-1)IAA处理能够提高嫁接成活率,达到94.5%,乙烯和赤霉素处理虽然对砧木不定根的形成能够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与对照无明显差异。因此,在实际生产中推荐在扦插前用5μmol·L~(-1)IAA对黄瓜断根嫁接砧木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3.
运用高通量转录组测序技术分析华重楼种子萌发前后激素信号转导途径和合成通路中的差异表达基因,旨在初步揭示GA_3和IAA组合处理华重楼种子萌发的调控机理。结果表明:600 mg·L~(-1) GA_3+40mg·L~(-1)IAA可使华重楼种子萌发率在8个月时达到87.33%。结合转录组测序结果,将差异表达基因与KEGG数据进行比较发现:外源施加GA_3和IAA可使GA分解代谢基因GA_(2ox)下调表达,GA合成基因GA_(20ox)上调表达,GA信号转导通路中GID_1下调表达,PIF4上调表达,推测在外源施加的GA_3和内源GA增加的共同作用下GA信号转导增强。外源施加IAA可使IAA合成通路中YUCCA和ALDH上调表达,IAA信号转导通路中生长素的受体蛋白基因AUX1、AUX/IAA、SAUR等上调表达,推测在外源施加IAA和内源IAA增加的共同作用下IAA信号转导增强。GA_3和IAA组合促进种子萌发的调控机理可能与GA、IAA合成代谢和信号转导相关。  相似文献   

4.
以苹果矮化砧木‘冀砧2号’为试材,研究绞缢、环割压条生根效果和IAA含量及相关指标变化,结果表明:绞缢处理的压条生根率为78.92%,显著高于环割和对照;压条生根过程中,绞缢处理的IAA含量显著高于环割和对照,35 d时出现最大值,为39.93 ng·g-1;不定根诱导期和形成期,绞缢处理的POD、PPO活性显著高于环割和对照,IAAO活性均低于环割和对照;不定根诱导期,绞缢处理的Md PAT1、MdPIN1相对表达量逐渐上升,35 d时相对表达量最高,显著高于对照;25 d时MdYUCCA4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环割和对照,MdARF17的相对表达量则显著低于环割和对照。综上,绞缢可显著提高‘冀砧2号’砧木压条生根率和生根指数,生长素IAA对‘冀砧2号’不定根根原基的诱导和促进不定根伸长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探明番茄嫁接后砧木、接穗残株再生性及再利用的可行性,以番茄砧木品种久绿787和接穗品种佳红4号为试材,研究砧木、接穗残株再生苗的生长发育进程,比较再生苗与初次嫁接苗的愈合情况和生长指标。结果表明:番茄嫁接后砧木残株可扦插再生、接穗残株可腋芽再生形成完整的幼苗,与播种形成幼苗相比,砧木残株扦插苗和接穗残株腋芽再生苗达到嫁接苗龄的时间可缩短16 d;利用砧木、接穗残株嫁接,嫁接苗成活率、接合力、输导能力及后期生长参数与初次嫁接苗差异不显著。通过嫁接苗培养成本比较,利用砧/穗残株进行嫁接的幼苗生产成本明显低于初次嫁接苗,按每万株嫁接苗计,可节约成本875.5元。说明番茄嫁接后砧/穗残株可以嫁接再利用,并可明显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茄子嫁接集约化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育苗设施、嫁接育苗特点、优良砧木和接穗品种选择、育苗时间和方法、砧木和接穗幼苗期管理等方面,详细介绍临泽县茄子嫁接集约化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7.
以苹果"平邑甜茶"(Malus hupehensis var.pingyiensis)为微嫁接砧木,"寒富"(Malus domesticacv.‘Hanfu’)为接穗,研究了附加不同浓度6-BA的培养基、接穗不同生理状态、接穗具有叶片数量、不同接穗/砧木组合对嫁接成活率和嫁接口愈合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于微嫁接的培养基为MS+IAA 0.3mg/L+BA 1.0mg/L,选用继代培养40d的接穗和砧木,并且接穗部分具有2片真叶时的嫁接成活率最高;用"平邑甜茶"作为砧木的嫁接成活率高(81.3%),嫁接口愈合最好。该研究为下一步的转基因sRNA信号在砧木与接穗间的传递运输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以贵州半野生番茄GZ-01为砧木,以红果番茄R、粉果番茄P为接穗,使用20%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处理未嫁接(R、P、GZ-01)、嫁接(RGZ-01、PGZ-01)和自嫁接(RR、PP)番茄植株,对嫁接植株生长生理指标、气孔开闭状态、防御酶活性、活性氧积累以及MAPKs和ABA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干旱处理下,GZ-01砧木能够增强嫁接植株防御酶、抗氧化酶活性,降低叶片气孔开放状态比例和H2O2、O2-积累量,诱导嫁接植株MAPKs、ABA相关基因的表达,以增强嫁接植株的耐旱性,且耐旱性强弱与接穗植株相关。  相似文献   

9.
为了明确茄子嫁接后砧木、接穗残株的再生进程及再次嫁接利用的可行性,以茄砧1号、园杂471为砧木和接穗品种,研究砧木、接穗残株再生苗的生长发育进程,并比较残株再生苗嫁接与初次嫁接苗的愈合情况和生长指标。结果表明:茄子嫁接后砧木残株扦插再生、接穗残株腋芽再生30 d左右均可形成健壮的幼苗,植株茎粗可达2.5 mm左右,与播种育苗相比,砧木、接穗分别缩短育苗时间约45、10 d;利用砧木、接穗残株进行嫁接,嫁接苗成活率、木质部输导能力、砧/穗接合力及35 d嫁接苗净生长量与初次嫁接苗无显著差异。茄子残株嫁接苗砧木与接穗培养成本明显低于初次嫁接苗,按万株嫁接苗计,可节约生产成本696.4元。综上,茄子嫁接后砧/穗残株可以嫁接再利用,并可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为了筛选适宜在广东生长,根系发达,抗风强,嫁接亲和力优良的砧木品种,测定比较桂热1号、H2、HAES900、A16、800、333、788、O.C、OV、广西九号、HAES695、246、781和741等实生幼苗株高、地径、主根长、须根长和鲜质量等指标;并以桂热1号、O.C、JW、南亚3号为接穗,双舌接法嫁接不同品种砧木,测定不同处理的嫁接成活率、接穗长、接穗直径、植株鲜质量和壮苗指数等指标,筛选较优砧穗组合。结果表明,H2、HAES695、A16、O.C、OV实生苗生长较好,生产中可考虑作为砧木;不同砧穗组合的嫁接成活率在75.33%~84.67%之间,H2、A16、HAES695为砧木嫁接时,植株生长发育良好。  相似文献   

11.
与冬季黄瓜靠接法播种顺序不同,夏季育苗时,砧木要先催芽播种,接穗晚砧木12~24 h;嫁接前对砧木、接穗、嫁接场地、嫁接苗棚、营养杯等进行全面消毒;砧木真叶露出时,去除真叶及生长点,2天后,茎粗0.4 cm以上、接穗1叶1心时进行嫁接;嫁接过程中注意将接穗切口舌形插入砧木切口中,使两者刀口互相衔接吻合;嫁接后注意温湿度及光照管理,并在嫁接后7天,接穗长出新叶时进行断根处理。  相似文献   

12.
嵌芽接     
嵌芽接是近几年山东临沂应用最广泛的嫁接方法之一。具有嫁接时期长、适合各种树种和不同时期的嫁接、嫁接成活率高、嫁接工效高等优点。下面将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作以介绍。 1 操作方法 1.1 削取接芽 手倒持接穗,从芽的上方1.5厘米左右处向接穗的下方斜削入木质部,行刀平稳、顺直,至芽下方1厘米处,再从芽的下方0.6厘米左右  相似文献   

13.
1)砧、穗自身条件。①砧木和接穗之间嫁接亲和力的强弱,是决定嫁接成活的主要因素,必须选择砧穗亲和力好的品种嫁接。②砧木和接穗再生能力的强弱与嫁接愈合有密切关系。再生能力强愈合就容易。⑧砧木与接穗的质量非常重要。凡接穗与砧木发育充实、芽子饱满、贮有较多营养的,一般嫁接都比较容易成活。  相似文献   

14.
影响核桃嫁接苗成活及生长的主要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设置不同砧木年龄、粗度和高度,以及接穗粗度、芽数等几种处理,研究影响核桃嫁接苗成活及生长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成活率以子苗嫁接较高,高生长以1 a生实生苗为砧木的嫁接苗最为迅速;砧木对嫁接成活率及生长的影响程度为:粗度>高度,且砧木以粗砧为好.子苗嫁接时,接穗应以1芽或2芽的嫁接成活率及高生长为佳;1 a生实生苗嫁接时,接穗以2芽成活率较高,而生长情况则以1芽接穗较好;接穗对嫁接成活率及生长的影响程度为粗度>芽数,且以粗接穗为好.  相似文献   

15.
以东方百合‘索邦’为材料,利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CE)获得编码活性GAs合成过程中双加氧酶的基因GA20ox,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表达分析。结果表明,GA20ox全长1 502bp,包括1个1167bp的开放阅读框(ORF),编码388个氨基酸。GA20ox编码的蛋白存在多个糖基化位点、磷酸化位点和酰化位点。‘索邦’GA20ox和其他物种的GA20ox蛋白有很高的相似性,均含有保守的PLN02276结构域。‘索邦’GA20ox与姬蝴蝶兰、铁皮石斛、海枣、油棕和椰子等单子叶植物的GA20ox蛋白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GA20ox具有时空表达特异性,在萌芽期之后的茎生根、现蕾期的茎、萌芽期和展叶期的叶片、萌芽期的顶芽等快速发育的组织中有较高的表达。在萌芽期对植株进行高浓度(200和400 mg·L-1)GA3处理对其生长的影响最大,其中200 mg·L-1 GA3处理最有利于株高的增加,400 mg·L-1 GA3处理最有利于地下部分干质量的增加。对萌芽期‘索邦’百合进行200 mg·L-1 GA3处理,显著抑制其GA20ox在除鳞片外其他部位的表达,表达量均在处理后12 h降至最低,其中在茎和基生根中降幅最大,分别下降了96.79%和94.65%。推测GA20ox的表达受活性GAs的反馈调节,在调控体内活性GAs稳态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板栗育苗嫁接成活率 ,节省良种接穗 (芽 ) ,2 0 0 0~ 2 0 0 1年 ,进行了不同嫁接方法的比较试验。供试砧木为 1年生实生苗 ,接穗为贮藏的 1年生健壮发育枝和结果枝的中上部 ,嫁接方法设劈接、切接、腹接、嵌芽接 4种。试验结果表明 ,嵌芽接成活率高达 98.1 % ,比其他方法高出 6%~ 1 0 % ,而且操作简便、省工省芽。具体方法是 :先在接穗上选一饱满芽 ,于上方 1 .3cm左右处下刀至芽下方 1 .2cm处 ,略带木质部 ,然后以 45°角横切一刀 ,取下芽片。砧木在离地面 1 0cm左右处选一光滑面从上到下削一比接芽芽片稍长 0 .2cm左右的…  相似文献   

17.
枇杷种子,幼苗处理对砧木茎粗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枇杷种子、幼苗处理对砧木茎粗的效应吴伟民,盛宝龙(江苏省农科院园艺所南京210014)果树的砧木是接穗品种健壮生长和良好结果的重要条件。枇杷的砧木有本砧实生苗、石楠、等,最常用的是本砧。研究表明,枇杷实生苗的粗度与嫁接成活率之间有着一定的相关性,在粗...  相似文献   

18.
以5种砧木分别嫁接‘瑞都红玉’和‘瑞都香玉’葡萄为试验材料,以接穗自根苗为对照,比较不同砧穗组合的树体生长特性、品质特性和内源激素动态变化规律,为葡萄适宜砧穗组合的筛选提供理论基础和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以SO4、5BB和110R为砧木的接穗品种生长量大于以3309M和1103P为砧木的,但是110R小脚现象严重。(2)以SO4和5BB为砧木提高了‘瑞都香玉’的果实成熟度,5种砧木均显著提高了‘瑞都红玉’的可滴定酸含量,降低了固酸比,提高了‘瑞都红玉’的口感酸甜平衡性。(3)新梢生长期和转色期是促生长类激素分泌的高峰期,以110R和SO4为砧木的组合叶片和新梢中激素含量水平较高,以5BB为砧木的组合新梢中含量较高,且其叶片和新梢的ZR/GA3在新梢生长期处于高水平。‘瑞都红玉’/SO4在新梢生长期的ABA含量最低,与其长势强相吻合。以SO4为砧木的组合ABA含量从转色期到果实成熟期不升反降,有利于新梢的二次生长。110R、SO4和5BB组合的ZR/GA3在新梢生长期和转色期高于3309M和1103P组合,ABA/ZR + IAA + GA3低于3309M和1103P组合。研究结果表明,冬葡萄和河岸葡萄的后代SO4和5BB砧木的嫁接亲和力强,其接穗在新梢生长期和转色期促生长类激素水平相对高,嫁接植株生长旺盛,果实品质优良。  相似文献   

19.
嫁接对茄子植株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栽培种Solanum meolngena L.中的竹丝茄嫁接于野生牛茄子(Solanum surattense Burm.f)上,于幼苗期、结果后期取顶部茎叶和根,用垂直板聚丙烯酸胺凝胶电泳分析其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幼苗期,嫁接苗与接穗苗植株茎叶的POD均有4条酶带,但强弱和相对电泳迁移率(R_1)略有差异;在根部则嫁接苗与砧木苗的酶带相同,而与接穗苗有差异.结果后期,嫁接植株茎叶的POD同工酶发生变化,有5条酶带,比接穗苗增加1条,酶带的强弱和R_1也发生了变化;嫁接苗根的POD酶带谱与砧木苗相同,仍为7条酶带,但酶带的强弱及R_1有差异.由此可见,嫁接植株POD同工酶的变化是接穗和砧木相互影响的结果,这种酶谱的变化可能是茄子嫁接植株抗病性增强在生理上的反应.  相似文献   

20.
《辣椒杂志》2021,19(2)
辣椒漂浮嫁接育苗是将嫁接技术与无土栽培相结合,采用压缩泡沫漂浮穴盘填充专用漂浮育苗基质,将播种完砧木和接穗的育苗浮盘放置在已配置营养液苗床中进行培育,之后通过劈接、斜切接或针接嫁接技术,将辣椒幼苗接穗嫁接到辣椒砧木上,最终培育出适龄壮苗的育苗技术。辣椒漂浮育苗嫁接愈合周期短,成活率高,幼苗整齐度高。与传统嫁接育苗相比,具有便于集中管理、省工、操作方便等优点,有利于实现辣椒嫁接育苗技术规范化和质量标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