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近年来,杨梅衰弱病已成为威胁杨梅产业健康发展的严重问题。为了有效防治该病害,本研究对设施中种植的荸荠种杨梅进行了生物有机肥与土壤调节剂混施试验,施用量为生物有机肥20 kg·株-1+土壤调理剂0.2 kg·株-1,施用方式为滴水线沟施。常规施肥管理作为对照组(CK)。结果显示,生物有机肥与土壤调节剂混施能够显著改善衰弱病树的树势和果实品质。相较于对照组,该混施方法能够显著提高病树的梢长、叶长、叶宽和叶绿素相对含量,分别提高了42.84%、5.23%、5.31%和10.50%;同时,能够显著增加病树果实的单果重、总糖含量、总黄酮含量和花青素含量,分别提高了12.58%、2.80百分点、26.79%和29.27%。此外,该混施方法还能够有效抑制果实总酸的生成,减少了40.69%。因此,生物有机肥与土壤调节剂混施能够促进衰弱杨梅复壮,提高果实品质,缓解杨梅衰弱病的病情。  相似文献   

2.
衰弱病是近年来严重危害杨梅的新病害,为有效防治衰弱病,对设施东魁杨梅开展生物有机肥+抗重茬微生态制剂混施试验,每棵树的施用量为生物有机肥6 kg·株-1+抗重茬微生态制剂0.2 kg·株-1,滴水线沟施,以常规施肥为对照。在成熟季测定杨梅树叶片和果实的各项指标。结果表明,生物有机肥+抗重茬微生态制剂对杨梅树势和果实品质有较好的改良作用,对梢长、叶长、叶宽方面有明显促进作用,比对照组分别增加了64.52%、23.86%和12.22%;对总糖含量、总黄酮含量、单果重和花青素含量也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比对照组分别增加了19.82%、10.42%、7.27%和3.45%;同时抑制总酸的生成。综上所述,在杨梅滴水线沟施生物有机肥+抗重茬微生态制剂可以促进衰弱病树营养生长,恢复树势,提升果实品质,减轻杨梅衰弱现象。  相似文献   

3.
杨梅衰弱病病症及病树矿质营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梅衰弱病是近年来爆发的病害,本文对我国杨梅产区病害发生情况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发现,衰弱病危害重、发生广,同一果园内没有发病中心,没有位置特点。病树整株成熟叶片变黄脱落,顶端有少量叶片暂存,病害逐年加重直至死亡。与健康树相比,叶片50%脱落的病树营养生长和果实品质明显变差,光合速率降低182.35%,单果重降低60.57%,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4.75个百分点,病树根围土壤pH值降低0.44,有机质含量降低3.6%;病树土壤内速效氮、有效钙、镁、有效硫、锌、铜、铁、锰、有效硼等元素的含量降低13.56%~197.06%,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显著增加45.93%和8.03%;病树叶片内的钙、硫、铁、锰、硼等元素的含量显著降低9.38%~37.27%,而镁、锌、铜等元素的含量显著增加7.69%~13.10%。本研究结果将有利于指导研发杨梅衰弱病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明生物有机肥不同施用量处理对杨梅衰弱病树势恢复的效果,以期为杨梅衰弱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荸荠种’杨梅为试材,株施1 kg常规复合肥为对照(CK),研究羊粪、蚯蚓粪和鸡粪3种生物有机肥株施5㎏、10㎏和20㎏对杨梅衰弱病树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不同处理‘荸荠种’杨梅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值)及光合速率分别为45.59~51.55和2.65~3.86 mg CO2/100 cm2,3种生物有机肥不同施用量处理较CK分别提高2.65%~13.07%和6.04%~45.66%;梢长及梢粗分别为74.52~96.76 mm和3.27~3.84 mm,3种生物有机肥不同施用量处理较CK分别提高6.25%~29.84%和3.98%~17.43%;叶长、叶宽和叶厚分别为64.17~79.54 mm、16.88~22.18 mm和2.80~3.35 mm,3种生物有机肥不同施用量处理较CK分别提高8.54%~23.95%、13.69%~31.40%和5.00%~19.64%;单果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为15.48~17.52 g和10.98%~11.94%,3种生物有机肥不同施用量处理较CK分别提高5.23%~13.18%和0.18%~7.50%(株施鸡粪生物有机肥5 kg除外);3种生物有机肥株施20㎏和10㎏的肥效明显优于5㎏。【结论】生物有机肥可促进‘荸荠种’杨梅衰弱病树势的恢复,效果优于常规复合肥,以株施生物有机肥10㎏以上效果较好,建议不同年份轮换施用不同有机质生物有机肥。  相似文献   

5.
杨梅树势衰弱对杨梅产业造成严重影响,但目前其成因尚未明确。本研究以浙江3个杨梅产地健康杨梅树为对照,通过对叶片、枝条、果实性状的测定和根际微生物多样性分析,推测树势衰弱成因。研究表明:衰弱杨梅树的叶绿素含量、梢长和梢粗依次降低了2.08%~11.10%、6.34%~35.59%和12.36%~16.96%,单果重、总糖和VC含量分别降低1.51%~9.89%、2.64%~6.48%和5.95%~8.59%,衰弱树果实的可滴定酸含量均高于健康树。进一步对衰弱杨梅树土样中细菌和真菌的相对丰度开展研究,发现在衰弱杨梅树土样中伯克氏菌科等细菌的相对丰度降低,而镰刀菌属等真菌的相对丰度增加,同时衰弱杨梅树土壤中关于氮元素转化的细菌类群较少。初步推测,土壤中有益细菌减少而有害真菌增加可能是造成杨梅树势衰弱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杨梅衰弱病表现为叶片严重脱落、果实商品率下降,本文以探究氨基酸水溶肥料对衰弱病杨梅营养生长和果实品质的改良作用为目的。对同一果园内发生衰弱病的荸荠种和早佳2个杨梅品种,在果实膨大期分别施用1 000倍的氨基酸水溶肥料和清水对照,测定营养生长和果实品质指标。结果表明,相比于清水对照,施用1 000倍的氨基酸水溶肥料后,荸荠种和早佳梢长分别增加11.23%和10.15%,早佳梢粗、光合效率和单果重分别增加14.56%、13.40%和22.19%,效果显著。综上所述,氨基酸叶面肥对衰弱病杨梅营养生长和果实品质改善有一定的作用,具有部分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7.
生物有机肥对杨梅凋萎病防控及其树势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凋萎病是目前杨梅产业的最主要病害。本试验研究鸡粪复合菌肥、羊粪复合菌肥和蚯蚓粪复合菌肥3种生物有机肥对该病害的防控效果及其树势恢复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3种生物有机肥对凋萎病的防效达35.2%~49.6%。三种生物有机肥处理的树体叶片氮、钾、铁、铜、锌、钙、锰的含量均比对照高;土壤pH值降低,有机质和氮、磷、钾、硫、硼、锌、铜等土壤元素含量均高于对照;植株梢粗、叶长、叶绿素含量及光合速率分别比对照高15.0%~24.5%、4.3%~12.7%、1.4%~6.5%、40.2%~81.3%;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和总糖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10.2%~19.0%、0.3%~23.9%、3.3%~11.2%,可滴定酸比对照降低2.2%~22.0%。综上所述,生物有机肥可减轻杨梅凋萎病的发生,促进杨梅植株生长树势恢复,提升果实品质,建议适量施用生物有机肥作为基肥。  相似文献   

8.
杨梅衰弱病表现为果实小、商品果率下降、果实不能正常成熟,叶片严重脱落,最后树体死亡,该病近年来在全国杨梅产区均有发生。本文以10种杀菌剂在杨梅主栽品种荸荠种和东魁果实采摘后进行衰弱病树的树盘浇施防控应用试验,观察防控效果及其对树体营养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发现:50%吡唑醚菌酯在荸荠种上防控效果最佳,防效达88.2%;45%咪鲜胺和10%苯醚甲环唑在东魁上效果最佳,防效达95.7%;对树体营养生长影响,45%咪鲜胺、10%苯醚甲环唑、25%嘧菌酯能较好促进新梢生长,提高叶片光合速率和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值);对树体果实品质影响,50%吡唑醚菌酯、45%咪鲜胺显著提高单果重和硬度;50%腐霉利、50%啶酰菌胺、25%腈菌唑提高可溶性固形物、总糖、VC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建议生产中选用50%吡唑醚菌酯、45%咪鲜胺、10%苯醚甲环唑、25%嘧菌酯、50%腐霉利等药剂与合适的浓度进行杨梅衰弱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摸清浙江省杨梅主要病虫害种类与发生危害情况,为杨梅病虫害综合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3~2016年在浙江杨梅主产区采用系统普查与定点监测、试验研究与示范推广相结合的方法,对杨梅主要病虫害种类、发生动态及危害情况进行调查,探讨杨梅主要病虫害综合治理策略及绿色防控技术.[结果]浙江省杨梅常见害虫有69种,隶属5目29科,常见病害有22种,其中真菌性病害15种,细菌性病害1种,生理性病害5种和根结线虫病1种;以杨梅介壳虫、果蝇、卷叶蛾、尺蠖、粉虱、蚜虫和褐斑病、癌肿病、赤衣病、白腐病、凋萎病、梢枯病等12种病虫为杨梅主要病虫害.在杨梅采收前25和45 d挂防虫网,对杨梅果蝇的防控效果达98.71%和99.19%;在杨梅采收前20、30和45 d喷施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2000倍液,对杨梅果蝇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6.17%、95.63%和93.72%;在杨梅采收前15 d喷施20%松脂酸钠可溶粉剂200倍液,对杨梅介壳虫的防治效果达97.42%;试验筛选出对杨梅果蝇和介壳虫防治效果好且使用安全的生物农药乙基多杀菌素和松脂酸钠.[结论]在杨梅生产上应采用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种植优良品种、冬季清园为主的农业防治,防虫网覆盖技术为主的物理防治,登记药剂科学合理使用和保护利用天敌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有效控制杨梅病虫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衰弱病杨梅的抗逆性、增强树势、改善果实品质,研究了氧化剂(HMAO)对衰弱病杨梅树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HMAO灌根处理有利于杨梅的营养生长,HMAO 600和300倍液处理的梢长显著长于CK,分别比CK增加90.91%和84.36%;梢粗以HMAO 600处理的最粗,为3.23 mm;光合速率以HMAO 300倍液处理的最高,为4.39 μmol/(m2·s),比CK高339%,其次是HMAO 600倍液处理,均显著高于CK;HMAO灌根处理可以引起杨梅细胞膜透性的变化,导致叶片相对电导率下降从而增强抗逆性,HMAO 300和150倍液处理的相对电导率比CK显著减小,分别比CK低6.3%和28.07%;HMAO灌根处理虽然降低了杨梅的单果重,但显著降低了果实的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果实品质有所提升。综合考虑各项指标,以HMAO 300~600倍液处理衰弱病杨梅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11.
谢真铭  范芳娟 《浙江农业科学》2018,59(10):1779-1780
杨梅树体衰弱、死株是影响果农增产增收的瓶颈之一。为良好恢复树势,促进增产增效,试验以碧湖镇南山村17年树龄的荸荠种杨梅衰弱植株为试材,设置不同黄腐酸钾有机肥施肥量处理,通过比较正常株、衰弱株、黄腐酸钾有机肥恢复衰弱株之间的枝梢生长量、叶片性状、果实品质,以及土壤环境性状,研究黄腐酸钾有机肥对杨梅衰弱树复壮的作用。结果显示,连续施用黄腐酸钾有机肥可以有效防止死株,并明显改善衰弱树势,使其叶色从黄绿色转变为绿色,甚至深绿色,增加抽梢量、枝梢长度,促进叶片变大、变厚。同时,各处理还使衰弱株维持一定的产量,使其果实品质达到接近,或与正常株相当的水平。此外,黄腐酸钾有机肥的施用还明显提高了衰弱株土壤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的含量,改善土壤环境。  相似文献   

12.
生物炭基肥对衰弱杨梅树果实品质的改良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生物炭基肥对衰弱杨梅果树果实品质的改良作用,以东魁、荸荠种、早炭梅8801等3个杨梅品种的衰弱植株为试验材料,以常规施肥处理为对照(CK),设置生物炭基肥2.5kg·株-1·年-1 (L1)、5.0kg·株-1·年-1 (L2)、10.0kg·株-1·年-1 (L3)3个处理,研究生物炭基肥不同用量对东魁、荸荠种、早炭梅8801等3个品种杨梅衰弱植株的果实大小(果实纵横径)、单果质量、果实色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Vc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炭基肥对衰弱杨梅树果实品质的影响不同,各品质指标差异与杨梅不同品种、生物炭基肥施用量有关。与CK相比,施用生物炭基肥10.0kg·株-1·年-1,东魁杨梅树果实Vc含量显著升高,增幅达23.3%;荸荠种杨梅树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和Vc含量分别比CK增加19.93%、7.76%和10.56%;而早炭梅8801杨梅树施用生物炭基肥5.0kg·株-1·年-1,单果重比CK增幅达16.06%。综上说明生物炭基肥对衰弱杨梅树果实品质有一定的改良作用,建议生产上适度推广。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了枝叶凋萎病对其根围菌根的生长及侵染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较之健康杨梅的须根和菌根,发生枝叶凋萎病的杨梅其根部须根受到严重破坏,内部菌根菌丝多数崩解,根围土壤内的菌根孢子多数破裂、内容物泄露,病树根围分离到的饱满孢子与从健康杨梅树根围分离到的孢子相比其侵染西瓜和三叶草的能力大大下降,具体原因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东魁杨梅病虫害发生为害调查,结果表明东魁杨梅主要病虫害有卷叶蛾类、粉虱类、蚧类、蚁类、蝇类、蚜虫、天牛、癌肿病、赤衣病、褐斑病、根腐病、肉葱病、梢枯病、白腐病等,其中卷叶蛾类5月底至6月中旬和7~8月发生为害严重,粉虱类主要为害杨梅幼嫩的新梢叶片并以6、7月发生较重,蚧类以5月底至7月初若虫为害较重,蝇类为果实成熟期为害,其他为5~9月点式为害;癌肿病、赤衣病、炭疽病、褐斑病、梢枯病、根腐病、肉葱病、果实白腐病等较常见,一般自3月开始显害到7、8月转为危害盛期,对品质提升潜存较大威胁。对此,针对东魁杨梅主要生育期病虫组合为害特征,提出一整套综合安全应对防控措施,保障杨梅浆果产业健康安全发展。  相似文献   

15.
杨梅癌肿病的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梅属杨梅科木本植物,是我国最具特色的亚热带经济树种。在我国南方大多数地区的微酸性和酸性土壤中生长良好,适应性也较广。随着大粒品种的扩展栽培,癌肿病的发生危害也在蔓延,近几年来已成为大杨梅栽培中的主要病害。杨梅癌肿病是由丁香假单孢菌杨梅致病变种的细菌所致,菌体  相似文献   

16.
探究不同杀菌剂对衰弱病杨梅营养生长和果实品质的改良作用,对同一果园内发生衰弱病的‘东魁’杨梅在11月用不同类型杀菌剂灌根处理,测定营养生长和果实品质指标。结果表明,相比于清水(CK),不同杀菌剂对衰弱病‘东魁’杨梅的营养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梢长、叶长、净光合速率、果实纵径、单果重、色差、可滴定酸上,其中45%咪鲜胺对叶长、叶宽增长显著,分别提升9.42%和12.56%;56%噁霜锰锌、50%多菌灵、40%百菌清、50%福美双对梢长提高显著,分别提升81.38%、75.32%、75.27%和55.77%;72%霜脲锰锌显著提高新梢粗度15.0%;70%甲基硫菌灵、50%福美双显著提升可溶性固形物50.88%和25.66%;72%霜霉威、50%福美双显著提升单果重25.59%和18.60%;72%霜脲锰锌显著提高果实亮度15.76%;50%福美双、40%烯酰吗啉显著提升总糖含量28.34%和15.81%。生产上建议施用40%百菌清和45%咪鲜胺,这2种杀菌剂有助于衰弱病杨梅树的营养生长和果实品质提升。  相似文献   

17.
樱桃细菌性穿孔病是樱桃种植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危害逐年加重。该病引起早期落叶,树势衰弱,影响花芽分化和翌年产量。本文主要介绍了四川樱桃细菌性穿孔病的症状特点、发病规律和综合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18.
从生态环境选择、栽培技术、防控技术运用及用药防治等方面详细阐述了仙居杨梅绿色标准化防控技术,以为仙居杨梅的优质安全栽培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生物炭和有效微生物群(EM)菌有机肥对杨梅生产的影响,本研究选用十二年生慈荠为材料,采用生物炭、EM菌有机肥和化肥混施,初步探讨不同配比施用对杨梅园土壤营养和杨梅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炭、EM菌有机肥和化肥混施后,土壤养分含量增加,杨梅产量和果实品质明显提升,春梢叶绿素含量也显著提高,其中生物炭、EM菌有机肥和化肥三者混施效果总体好于生物炭或EM菌肥与化肥混施,生物炭和EM菌有机肥混施有一定的协同增效作用。通过肥效比较,株施生物炭5 kg+EM菌有机肥5 kg+三元复合肥0.25 kg效果最好。为生物炭和EM菌肥的应用及杨梅生产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杨梅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梅是我国特产水果之一,其果实色泽鲜艳,汁液多,甜酸适口,营养价值高.从建园、定植、土壤管理、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量调整、病虫害防治和采收等方面介绍了杨梅的栽培技术,以期为杨梅生产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