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乡村振兴是民族复兴的重要内容。随着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如何促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已成为今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然而,现阶段的农业农村发展中还存在着农村产业发展单一、重经济轻环境、乡风传统遭受新旧文化冲击、基层治理效果欠佳、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影响农民消费需求的问题。因此,要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必须瞄准构建农村产业体系、倡导绿色生态的生产生活方式、建设淳朴文明的乡风民风、加强基层治理以及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刺激农民消费需求等领域。  相似文献   

2.
浙江是农业文化遗产资源大省,还承担了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任。在简要介绍浙江省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概况的基础上,基于农业文化遗产的系统性、活态性和多功能性,分析了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助推共同富裕的内在逻辑,即发挥农业文化遗产的生产、生态、景观、技术、文化功能,通过提升农民收入来缩小收入差距,通过建设美丽乡村来彰显生态之美,通过张扬农耕文化来彰显文化之美,通过推动有效治理来彰显和谐之美,从而最终实现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共同富裕。结合浙江实际,提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助推共同富裕的主要路径:发挥农业文化遗产中的多种传统资源优势,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弘扬农业文化遗产中的传统优秀乡土文化,推进文化高地建设;传承农业文化遗产中的绿色综合种养技术,助力生态文明示范;利用农业文化遗产中的积极社会治理因素,推动乡村治理。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不仅成为解决三农问题,提升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方法;更是改善农村生活环境,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重要途径。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对乡村发展进行科学规划以促进乡村环境、经济、社会的和谐共生,共同发展,对乡村社会支持问题和经济发展问题的合理应对,才能更有效解决乡村发展中各种复杂问题,彻底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推进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发展。针对此,文章研究中以山东邹城乡村发展规划为例,在对该地区乡村发展现状、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乡村发展规划目标,促进村庄、农业的协调发展。根据“乡村振兴”战略二十字方针,可以从合村并居、创新产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着手,让空心村转变为实心村。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凸显,要使发展平衡,需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而实现乡村振兴最直接、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发展产业。近年来,西峰区根据独特的资源环境,以发展特色农业和特色文化产业为主要途径,切实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有效助推进乡村振兴。本文以西峰区为例,进一步探讨利用产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的启示与思考。  相似文献   

5.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旨在提高村民在产业中的参与度和受益面,帮助他们解决农村产业和农民的就业问题,保证村民收入的稳定,百姓能够安居乐业。然而乡村振兴战略的本质是农业经济的发展,对此党中央要深刻认识到农业经济的重要意义,加快补齐农村农业短板,强化农业经济的管理工作,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推波助澜。本文主要论述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内涵并对乡村振兴时代农业经济的主要特征和现实作用做出分析。  相似文献   

6.
焦林喜  芮旸 《安徽农业科学》2011,(13):7970-7972
阐述了"富丽性价值"的含义并回顾了台湾"富丽农村"的建设实践,突出其在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及农业经营形态,提升农村经济水平和农民生活品质等方面的作用,在此基础上从农业功能、产业形态、经济形态等方面构筑了新乡村价值体系,界定了"富丽乡村"的概念。分析了"富丽乡村"的发展目标导向,既明确了总体目标,也从生产、生活、生态3个方面阐释了分项目标,最终就"富丽乡村"的发展策略提出了建议,即生产精细化、生活细致化、生态精明化:生产精细化强调维护农业功能的多样性,从农业增长动力、农业生产模式、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经营方式、农业产业功能方面促进农业升级转型,以休闲农业和乐活乡村旅游模式的发展来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业态;生活精致化注重优化乡村社区组织,加强对乡村文化遗产的保护;生态精明化突出从乡村生态系统、乡村人居环境、农田生态环境3个方面构建"富丽乡村"。  相似文献   

7.
李圣  吴莉雯 《农业展望》2022,(12):79-85
实现乡村产业融合是促进乡村产业兴旺的重要途径。实现乡村振兴,需大力推进乡村产业融合。科技创新对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充分验证科技创新在乡村产业融合中的驱动效应,采用网络问卷和数据调查分析的形式,通过对31个省(市、自治区)的农民进行问卷调查,有针对性地对产业融合、产业链、多功能、就业和收入、城乡一体五大方面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乡村产业融合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科技创新投入不足、科技创新环境不佳、科技创新战略落后等问题。基于此,需要提升科技创新投入,优化科技创新环境,为乡村产业融合营造良好氛围,协同推进乡村产业融合。  相似文献   

8.
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参与者和贡献者。作为丰富农村经济经营模式,加快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手段,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有着重要意义。加快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有利于拓宽农民工资性收入渠道,提高农民经营性收入水平,充分挖掘财产性收入的潜力,进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相似文献   

9.
李刚  李双元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24):195-197,227
乡村振兴战略是在城乡发展不平衡和农村内部发展不充分背景下所提出的统领中国"三农"发展的最新纲领,是解决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回顾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历程基础上,梳理乡村经济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认为乡村振兴重点在于产业振兴,农村产业振兴需要不断拓宽农业多功能,大力推动多功能农业发展模式,助力农村三产融合,实现农村产业振兴。  相似文献   

10.
《新农村》2021,(9)
正近几年来,浙江省宁波市大力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培育了一批产业精美、环境优美、生活富美、乡风和美的美丽乡村。全市农民、低收入农户、村集体经济"三大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农业经济稳中有进,农村环境显著提升,农民生活持续改善,城乡融合全面深化,为"十四五"开局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是乡村产业重要组成部分,融通工农城乡的新产业新业态。气象条件作为影响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活动的重要因素,乡村休闲旅游气象服务可以为休闲农业从业者生产管理和城乡居民到乡村旅游提供参考。本研究总结了我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概况,分析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气象服务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气象服务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为推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给予科学的指导。  相似文献   

12.
当前,如何帮助乡村从“衰落”走向振兴是世界各国普遍面对的难题。农业文化遗产传承至今的品种资源、农业技术、知识体系和系统结构功能目前仍可发挥重要作用,如何利用古老的农业文化遗产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本文基于农业文化遗产资源禀赋,分析农业文化遗产助力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探讨其运行机制和实施路径。研究表明,农业文化遗产系统蕴含乡村振兴所需的生物资源、技术资源、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遗产地可以利用农业文化遗产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提升农产品价值,发展乡村旅游,传承传统文化,最终实现遗产地的乡村振兴,从而形成了产品增值驱动、乡村旅游驱动和农耕文化驱动等助力乡村振兴的运行机制。构建了农业文化遗产助力乡村振兴的实施路径,包括推进三产融合发展、积累优秀人力资本、促进农耕文化繁荣、保护优良生态环境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5个方面。因此,提出加强农业文化遗产价值评估研究、建立遗产地生态补偿机制和实施农业文化遗产乡村振兴系列工程等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3.
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解决城乡经济发展中的“二元性”一直以来都是“共同富裕”战略的核心问题。本研究聚焦农村产业融合,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为目标,以长江经济带的110个地级市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双固定空间杜宾模型探析了农村产业融合对增加农民收入和减少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路径。结果表明,以农业内部整合型融合、农业产业链延伸型融合、农业功能拓展型融合和高技术渗透型融合为内部指标的农村产业融合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有积极作用。此外,异质性分析表明,长江流域上中下游各区域内中心城市群的发展成熟度与农村产业融合在城乡收入差距过程中的影响密切相关。因此,不同区域在利用产业融合缩小收入差距的过程中需要明晰经济发展阶段,围绕健全产业体系为核心,因地制宜制定相应政策,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4.
宣化传统葡萄园作为城市中的农业文化遗产地,蕴含着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等价值。基于农业文化遗产的价值标准和对宣化传统葡萄园的生物多样性、农业生态效益、发展现状及困境调查,得出要保护宣化传统葡萄园,需要加快制定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政策,加快提高农户收入,相关部门要强化品牌意识,建立物种基因库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与乡村经济的不平衡发展不断加剧,地方省份经济的发展也必须面对和解决城乡收入不平衡问题。以安徽省为例,通过建立产业结构与城乡人均收入的模型,剖析产业结构对于城镇和农村收入的影响,分析城乡差距的现状,揭示扩大城乡差距的根本原因,着重分析了产业结构对于农村收入的影响。利用SPSS 14.0统计分析软件,用多元回归分析了三大产业结构对于收入的具体影响,得出第一产业对于提升农村收入的作用明显,第三产业对于城镇收入的作用较大等结论。  相似文献   

16.
正我国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提出要发展壮大乡村产业,通过在制度、技术、商业模式等方面的创新,促成乡村三产交叉融合发展,培育新兴产业和新形式的农村经济,为农村产业的整合和发展创造新的载体和新模式。发展休闲农业与教育产业一体化的模式是有益的探索。有利于弥补休闲农业产业与教育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加快农村推进现有产业的转型升级,激发农业农村新的经济增长动能,提高乡村人民收入水  相似文献   

17.
荷兰农业以其机械化程度高、产品质量好而闻名世界,当地农民经济富裕,社会地位较高,城乡差别日益模糊。笔者调研发现,荷兰政府并不鼓励发展乡村工业,而是通过发展现代化农业,依托城市发展乡村集群经济,实现城乡一体化。现代化农业是城乡均衡发展的引擎现代化农业不仅意味着生产机械化以及高科技应用,更意味着整个产业的现代化。瓦赫宁根大学农业经济研究所教授雅普·普斯特认为,现代化农业的含义应该是:首先,以市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九大特别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以来,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手段,有利于实现我国经济整体发展,在新常态下实现社会公平,缓和社会矛盾,推动区域平衡发展。在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状态下,宜宾应当发挥区位优势,发展特殊的地理环境带来的特色农业,推动农业产业化,通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注重农产品附加值来提高农民收入,成为适应宜宾农业发展状况,因地制宜实现乡村振兴的新路径。宜宾市农业发展具有区域优势明显、农业生产分散、产业特色显著等特点,推进乡村振兴需要在增强财政引导、科学制定政策、摆脱传统观念、注重人才培养等方面努力。宜宾应当坚持政府引领、企业带头、农民参与,形成符合区域发展特点的农业产业化模式,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自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陇西香菇种植产业成为该县农业经济中的新型支柱产业,是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推动乡村振兴工作、提高全县经济收入的重点产业。本文通过实地调研、线上问卷调查、文献研究等方法分析了当前陇西香菇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0.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振兴。发掘乡村特色产业、推动特色产业规模化现代化,对于乡村产业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依托当地资源,发掘特色优势,鼓励、扶持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壮大,是利用区域资源优势的宝贵探索和巨大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