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DAS-ELISA对分别于1998年在河南、陕西和1999年在河南、陕西、河北和山西采集的葫芦科病毒病样本84份、186份进行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的检测,表明该病毒在这些地区广泛发生,ZYMV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9.8%和57.5%熏在北京和河南临颖县ZYMV发生率较低熏≤23.1%,在其余地区即河北石家庄,河南郑州、开封、孟津,山西运城,陕西西安其阳性检出率在40.0%~92.9%之间。除冬瓜样本没有ZYMV外,西瓜、甜瓜、南瓜、丝瓜、小西葫芦、苦瓜、黄瓜和瓠子均受到ZYMV的侵染。不同地区、年份和作物之间ZYMV阳性检出率存在差异。对18份西瓜品种的抗ZYMV温室人工接种鉴定的试验表明,目前推广的一些品种对ZYMV缺乏抗病性。  相似文献   

2.
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导入西瓜的遗传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西瓜品种ZKM的再生体系和农杆菌介导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Zucchini yellowmosaic virus,ZYMV)的外壳蛋白(cp)基因导入西瓜的遗传转化体系。结果表明,质量分数0.6%琼脂是适宜种子萌发的基本培养基,切取5d龄的西瓜无菌苗子叶为外植体,接种在MS+BA2.0mg/L诱导培养基上,诱导不定芽效率最高。选用75mg/L卡那霉素筛选西瓜抗性芽较为合适,外植体经预培养2~3d,菌液浓度以OD600nm值为0.4,共侵染10min有利于提高西瓜转化的效率。经PCR检测,ZYMVcp基因已经导入西瓜植株,转化频率为0.15%。  相似文献   

3.
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外壳蛋白基因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Zucchiniyellowmosaicvirus,ZYMV)是危害中国葫芦科作物主要病毒之一。试验以该病毒中国分离物外壳蛋白基因的克隆载体pZCP-87(含ZYMV的CP基因)为材料,经SalⅠ和BamHⅠ双酶切,从胶上回收目的基因,与经过同两种酶酶切的植物表达载体pBIN438连接,转化感受态的大肠杆菌细胞,提取质粒,经PCR和SalⅠ/BamHⅠ双酶切验证,已将该病毒外壳蛋白基因克隆到植物表达载体上(重组质粒命名为pBZCP5),采用冻融法完成了对pBZCP5质粒的农杆菌转化。该工作是通过转基因获得抗ZYMV病毒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Zucchini yellow mosaic virus,ZYMV)是危害广东省冬瓜的常见病毒。摸索了冬瓜叶片总RNA最佳提取方法,通过基于ZYMV病毒外壳蛋白基因(coat protein gene,cp)序列的RT-PCR扩增,检测采集自广东省9个冬瓜产区的76份病毒侵染样品的病毒田间发病率;将扩增产物克隆测序,利用MegAlign软件构建系统发育进化树分析cp基因遗传变异与系统进化。结果表明,24份样品检测为阳性,田间发病率为31.59%;所有参试病毒分离物cp基因全长840 bp,编码279个氨基酸的多肽;测序的16个分离物cp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与推导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8.1%~100%与96.1%~100%;所有广东分离物的推导氨基酸序列基序保守,除GD121-9增加2个人类白细胞抗原外,其他均包含5个人类白细胞抗原及1个N糖基化位点,均包含保守potyv_CP功能域及与病毒蚜传相关的结构域DAG三联盒"Asp-Ala-Gly";系统进化分析表明,ZYMV病毒划分为7个基因型,广东分离物均属于同一基因型Ⅰ,包含3个株系;广东地区的16个分离物分为3组,无明显地域选择性。总体上广东ZYMV-cp比较保守,分子变异较小。明确了广东省冬瓜上ZYMV病毒的侵染情况及外壳蛋白基因的变异特点,为对其致病性和抗病毒基因工程等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西瓜抗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种质资源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西瓜抗ZYMV病毒病资源的抗性鉴定,为资源创新利用及抗性育种提供基础材料。以西瓜甜瓜中期库内保存的754份西瓜种质资源为材料,通过苗期摩擦子叶法接种病毒鉴定西瓜对ZYMV的抗性,结果表明:4份材料对ZYMV免疫,1份抗病。其中2份免疫材料‘PI494530’、‘PI595203’和1份抗性材料‘PI299536’来自美国,另外2份免疫材料‘2013K12’和‘2013K15’来自我国西瓜甜瓜中期库。  相似文献   

6.
在山东泰安采集到两个表现黄花叶症状的丝瓜和南瓜样品中检测到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Zucchini yellow mosaic virus,ZYMV);通过RT-PCR和RACE方法获得了两个分离物的全基因组序列,分别命名为CN:Cm:17(丝瓜分离物)和CN:Lc:17(南瓜分离物)。结果表明,CN:Cm:17和CN:Lc:17基因组除Poly(A)尾巴外,分别含有9 593和9 591个核苷酸(Nucleotides,nt),通过多聚蛋白策略编码一个含3080个氨基酸的多聚蛋白。CN:Cm:17和CN:Lc:17在氨基酸水平上一致率为96.7%;CN:Cm:17与韩国分离物KR:RDA:07的氨基酸一致率最高(97.8%); CN:Lc:17与CN:CJLX30535:14和CN:spider131932:13的一致率最高(98.4%)。重组分析发现,CN:Lc:17具有显著重组事件,为KR:KR-PA:05和CN:Cm:17的重组体。基于多聚蛋白编码序列的系统进化聚类结果显示分组与分离物的地理起源存在密切相关性,所有中国分离物分别聚集在A-Ⅴ和A-Ⅵ亚组。  相似文献   

7.
西瓜部分抗枯萎病材料的抗性遗传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8.
西瓜转基因抗病毒病新材料BH-1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西瓜新材料BH-l,是导入了西瓜花叶病毒(WMV)外壳蛋白基因、小西葫芦黄化花叶病毒(ZYMV)复制酶基因、黄瓜花叶病毒(CMV)复制酶基因的转基因新材料。经温室及大田抗病毒病鉴定表明:其抗性达中抗以上水平,是我国第1个通过转基因获得的抗病毒病西瓜新材料。  相似文献   

9.
野生西瓜种质PI296341-FR抗枯萎病菌生理小种2的遗传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抗枯萎病的野生西瓜种质PI296341-FR和高度感病的高品质西瓜自交系97103为亲本杂交,获得P1,P2,F1,B1,B2,F2等6世代及RILs(F2S8)永久分离群体。采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 + 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进行6世代联合分析和RILs(F2S8)联合分析,探讨PI296341-FR对西瓜枯萎病菌生理小种 2 的抗性遗传规律。6世代分析结果表明,对生理小种2的抗性遗传符合1对加性主基因 + 加性—显性多基因遗传模型,主基因遗传率在B1,B2和F2群体中分别为31.8%,23.4%和48.6%,加性效应为0;多基因遗传率为16.5% ~ 43.9%,加性效应为2.24,显性效应为–0.75。RILs(F2S8)联合分析显示,对生理小种2的抗性遗传符合3对连锁的等加性主基因遗传模型,主基因遗传率为66.2%,加性效应–0.51,主基因间重组率0.16。两种遗传模型分析结果显示:PI296341-FR对西瓜枯萎病菌生理小种2的抗性遗传由主基因和微效基因共同控制,微效基因加性效应与显性效应的绝对值均高于主基因。  相似文献   

10.
甜妞是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自交系DT11161为母本、HMR322111为父本杂交育成的黄瓤小西瓜新品种。极早熟,全生育期85d左右,果实发育期约27d。植株长势稳健偏弱,极易坐果。果实椭圆形,绿皮覆细网条,外观美;瓤质细脆,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汁多味甜,口感佳,品质优;果皮硬,厚度0.6cm,耐贮运。可连续坐果和1株多果,平均单果质量1.8kg,667m2产量2500kg,产量高而稳。适宜在早春有保护设施的瓜区和种植夏秋西瓜习惯的地区栽培。2005年通过安徽省鉴定登记(皖品鉴登字第0501003),2007年通过国家鉴定(国品鉴瓜2007005)。  相似文献   

11.
张其安 《中国果树》2003,(5):57-57,T002
<正> 秀雅系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2001年育成的西瓜新品种。熟期早,全生育期82~86天,果实发育期28~30天。爬地栽培每667 m2产量3 500 kg左右;立架栽培每667 m2产量4 000~4 500 kg。果实高圆形,单瓜重2~2.5 kg(见图版),花皮,黄瓤,瓤质细嫩、多汁、酥脆,品质优,口感风味好。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5%。较耐贮运。  相似文献   

12.
甜(辣)椒对黄瓜花叶病毒(CMV)抗性遗传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为了探索甜(辣)椒对黄瓜花叶病毒(CMV)抗性遗传性质及遗传方式,选用了5份对CMV具有抗感差异的甜(辣)椒品种(系),采用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共25个组合(包括自交).在防虫网室内人工摩擦接种,调查病情指数,采用Hayman(1956)等的数量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甜(辣)椒对CMV-PN的抗性遗传为不完全显性,符合“加性-显性”模式且加性更为重要,可以认为控制抗性的是一个显性基因组。因此在甜(辣)椒抗病育种时应采用“多重选择法”培育抗源材料。在选配一代杂种时,双亲应具有一定抗性。  相似文献   

13.
14.
秀雅系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瓜菜育种中心2001年育成的黄瓤优质小西瓜新品种。熟性早,全生育期82~86天,果实发育期28~30天。单瓜重2~2.5kg。爬地栽培每667m2产量3500kg左右;立架栽培可达4000~4500kg。植株生长势较强,易坐果。果实高圆形,花皮,黄瓤,瓤质细嫩、多汁、酥脆,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5%,品质优,口感风味好。  相似文献   

15.
对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ZYMV)、西瓜花叶病毒(WMV)、黄瓜花叶病毒(CMV)、番木瓜环斑病毒西瓜株系(PRSV-W)和南瓜花叶病毒(SqMV)人工接种侵染7种葫芦科作物后的症状反应进行了初步的观察和探讨,初步筛选出SqMV与南瓜(耳突)、西葫芦(锯齿状叶缘),ZYMV与西葫芦(蕨叶),丝瓜(锯齿状叶缘),CMV与丝瓜(子叶早期褪绿斑)、西葫芦(后期叶片坏死斑)等几种具有比较鉴定作用的植物与病毒的组合。  相似文献   

16.
苦瓜白粉病抗性遗传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完全双列杂交的方法,对苦瓜苗期白粉病抗性遗传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苦瓜对白粉病的抗性受两对以上基因控制,两对主基因抗病相对感病为不完全隐性,回交效应极显著,正反交效应差异不显著,抗病性主要受核基因控制,两对主基因的狭义遗传力较高,符合加性-显性模型,加性效应较大,抗性效应在亲本和F1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表现为数量性状遗传的特点。因此,苦瓜抗白粉病育种时应首先利用加性效应累加亲本的抗性基因,然后配制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17.
西瓜花叶病毒对四倍体西瓜叶片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西瓜花叶病毒(WMV)对四倍体西瓜功能叶片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用透射电镜观察四倍体西瓜受WMV侵染后功能叶片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WMV侵染四倍体西瓜后,四倍体西瓜叶片细胞叶绿体肿胀、片层模糊不清、叶绿体外膜产生异形增生物等;细胞内嗜锇颗粒增加,有大量的风轮状内含体出现,产生大量的束丝包裹病毒粒子;有高尔基体出现,线粒体数目增加,细胞核核膜部分边缘被破坏,核仁融解等。与正常四倍体西瓜叶片细胞相比,WMV对四倍体西瓜叶片细胞超微结构破坏严重,影响四倍体西瓜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18.
为了明确西瓜自交系间的遗传关系,采用SSR和EST-SSR标记分析34份高代自交系的基因型,计算各材料间的相似系数,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9个基因组SSR和8个EST-SSR标记共检测到83个等位基因,平均4.88个,PIC值变幅为0.112~0.686,平均0.425,基因组SSR的多态性明显高于EST-SSR。所有材料聚为A、B、C3类,B、C 2类包含多态性较高的4份自交系(X36、X48、X84和X89),均为来自西北地区的小果型材料,可以用来丰富栽培西瓜的多样性;A类包含剩余的30份自交系,主要是国内外的单果质量大于或等于1.5 kg的材料(除X38、X80外),其遗传多样性较低,遗传背景需要进一步拓展。A类可分为3个亚类,每个亚类材料的植物学性状和来源地大不相同。研究结果将为西瓜杂交亲本选配和种质资源创新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黄瓤小西瓜品种雪峰小玉7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雪峰小玉7号是湖南省瓜类研究所以WE218为母本、ES206为父本配制而成的黑皮黄瓤小果型有籽西瓜新品种。春季露地栽培全生育期86d左右,果实发育期26d左右。植株生长势和抗病性强,易坐果。果实高球形,果皮墨绿底色覆深绿齿条带,厚约0.5cm。单果质量约2.5kg。瓜瓤黄色、质脆,口感风味好,中心可溶性固形物12%左右。667m2产量1500~3500kg。2005年2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7年通过全国西瓜甜瓜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2008年分别通过北京市和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9年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于湖南、北京、江西、江苏及周边省份春秋露地和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20.
甘蓝根肿病抗性遗传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4×4完全双列杂交的方法,对甘蓝苗期根肿病抗性遗传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抗病性受3对以上基因控制,为不完全隐性,回交效应极显著,正反交效应差异不显著,呈现核遗传,细胞质的作用不明显。甘蓝对根肿病抗性的狭义遗传力较高。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较重要,符合“加性一显性”模型,加性效应是主要的。这种抗性表现在亲代和F1代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呈现出数量性状遗传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