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依据2016~2020年贵州省9个地级市的噪声监测数据,综合评价了贵州省城市声环境污染程度、分布状况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十三五"期间,贵州城市声环境质量整体保持良好,全省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略有上升,道路交通噪声等效声级略有上升,功能区点次达标率有所上升。但监测和改善声环境质量仍不可忽视,为此提出了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采取长效管理机制、继续加强噪声污染防治工作、促进城市声环境持续改善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掌握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污染状况,更好地改善和提高声环境质量。通过对嘉兴市区2020年区域环境噪声监测与分析,评价了嘉兴市区环境噪声现状,结果表明:嘉兴市区2020年区域环境噪声水平为二级,等级评价为较好,同时从声级分布情况和不同声源类型的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对比,针对性地提出了进一步改善区域环境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城市声环境污染是当今社会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之一。本文以哈尔滨市区设置监测点监测数据为基础,通过对市区声环境质量状况、生活在不同等效声级下的人口分布情况、区域声环境声源构成状况、城市功能区声环境情况分析,并根据相关标准运用统计和平均法对哈尔滨2006~2010年间的声环境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在"十一五"期间,哈尔滨市声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市区区域声环境质量为轻度污染,年际间没有明显变化。市区道路交通声环境质量为好,长度加权平均等效声级均达到国家标准,年际间没有明显变化。市区各功能区声环境质量昼间达标率高于夜间,工业区达标率高于其它类功能区,交通干线两侧区域噪声超标严重,尤以夜间为甚。监测和改善声环境质量仍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4.
王倩 《绿色科技》2023,(4):162-167
根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2021年中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报告》,在“全国生态环境信访投诉举报管理平台”接到的公众举报中,噪声扰民问题排在第二位。如何治理噪声污染,加快解决群众关心的噪声污染问题,保证城市宁静宜居的生活环境,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结合“十三五”期间的常规声环境质量监测数据,综合分析了安徽省16个地级市声环境状况、污染程度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除城市功能区夜间噪声超标外,城市区域声环境和城市道路交通声环境总体满足国家标准,城市的主要环境噪声源是社会生活噪声。5年间,全省城市区域环境声环境等效声级年际度变化幅度不大,质量等级均保持在二级(较好)水平;城市道路交通声环境等效声级质量等级均保持在一级(好)水平;各城市近5年功能区声环境夜间超标率较高,特别是4类功能区(交通干线两侧区域)夜间噪声污染严重。为此,提出了建议:管理部门优化调整声环境功能区点位,积极推进环境噪声自动监测,加强噪声污染防治,保证重点时段和重点区域声环境质量。  相似文献   

5.
为对某1000户居民区的声环境质量进行监测,在该小区共设置10个监测点,在工作日和周末进行实地监测。根据《GB3609-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监测了该小区工作日和周末的声环境质量状况,结果表明:居民区昼间噪声Leq监测值总体上高于夜间,昼间声环境质量为一般,夜间声环境质量为好。总体来看,该居民区的声环境情况较好,声环境质量等级为一般。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佛山市四类功能区的声环境质量进行连续自动监测,获得大量的监测数据,整理分析了2015年和2016年的数据,得到了功能区噪声的变化特征,结果发现:四类功能区噪声年内变化特征明显,1类功能区、2类功能区和4类功能区2015年和2016年噪声数据同步性好,3类功能区噪声同步性差;4个功能区噪声监测值均在早上4、5点达到低值;3类功能区呈现双峰特征;4类区变化最为平缓;1类功能区和2类功能区低值的离散性较大;3类功能区的离散性为4种功能区类型中最大的;4类功能区离散性最小。  相似文献   

7.
根据博乐市2011~2015年城市声环境质量监测数据,分析了近五年声环境质量变化趋势,探讨了城市声环境质量影响因素,以期为博乐市噪声防控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罗克菊  刘美玲  金超 《绿色科技》2023,(14):169-173+178
依据重庆市北碚区2020~2022年区域环境噪声和功能区环境噪声监测资料,评价了重庆市北碚区城市声环境现状,分析了区域环境噪声和功能区环境噪声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020~2022年,重庆市北碚区区域环境噪声连续3年呈下降趋势,且网格噪声达标率为100%,噪声水平为二级,评价等级为较好;功能区环境噪声整体呈上升趋势,且1类功能区监测点的超标率高于2类功能区监测点位,同时夜间噪声比昼间噪声污染严重。根据监测结果的分析对比,从布局、源头控制等方面提出了进一步防治噪声污染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基于锦州市"十二五"期间功能区噪声、道路交通和城市区域噪声监测的现状,分析了锦州市近5年来的噪声变化趋势,并提出了改善声环境质量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0.
2008年8月,全国首个超高压750kV输变电工程全部建成并投入运行,通过现场调查监测对全国首个750kV输变电工程的电磁环境及声环境质量进行了现状调查。监测调查结果表明,工频电场强度为6.96×10^-3~2.11kV/m,磁感应强度为1.40×10^-1~5.85×10^-1μT,工频电场强度小于4kV/m,磁感应强度小于0.1mT。频率为0.5MHz时,该工程无线电干扰值为34.7~53.1dB(μV/m),符合55dB(μV/m)标准限值要求。变电站昼间厂界噪声为40.2dB(A)~58.4dB(A),除变电站南墙外受高抗噪声和750kV线路电晕噪声影响超标外,其余均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声功能区昼间标准要求(昼间65dB(A))。敏感点昼间噪声为35.8d~48.0B(A),夜间噪声为29.4~41.9dB(A),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2类声功能区标准要求(昼间60dB(A),夜间50dB(A))。  相似文献   

11.
东北林业大学校园周边环境噪声监测及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东北林业大学校园周边环境噪声情况,通过定时连续监测噪声值,对东北林业大学校园周边环境噪声进行实地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分析评价校园周边声环境质量。结果表明:东北林业大学受周边环境噪声影响较大,其中,最大值达到69.50dB,超过1类区环境噪声标准值55dB。暑期文昌街、和兴路及松新街噪声日平均值总体上随距离增加呈递减趋势;工作日文昌街、和兴路及松新街噪声日平均值随距离增加呈递减趋势;和兴路噪声值垂直分布趋势总体上随高度升高先增大后减小;文昌街噪声值垂直分布趋势早晨监测值随高度升高先增大后减小,中午和晚上监测值随高度升高呈递增趋势。  相似文献   

12.
仇浩然  姜艳 《绿色科技》2020,(6):102-105
环境噪声是环境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通过噪声监测实验,记录了华中师范大学校园内的噪声污染数据,根据国家标准评估了校园环境噪声状况。试验采用网络剖分法,分别于昼间7:30~10:00和夜间22:00~22:55两个时间段对等效声级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昼间噪声污染更为严重,平均噪声超标率达到26%,夜间噪声污染相对较轻,但噪声超标率也达到19%。校园内不同功能区的噪声来源不同,工程施工产生的噪声是主要的污染源,影响比重达到58%。根据实验结果,校园声环境质量一般,需要对现状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利用1989年和2001年2期TM卫星遥感数据及辅助数据,运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通过植被指数、土地利用变化、景观格局变化3个方面的监测分析,研究宿迁市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10年间农田减少,城乡居住地增多,植被指数略有下降,景观格局发展趋势良好,宿迁市生态系统健康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4.
研究表明大岗山林区水体的微量元素环境背景值均不超过世界天然水的环境背景值,水理化性质及微量元素含量均达国内外规定的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SO2、NOx、总悬浮颗粒物含量均达到《中国大气环境质量标准》一级标准;噪声也不超过国际国内标准,整个林区环境质量优良,生物与环境的生态关系协调并相互适应。  相似文献   

15.
张莉  王尚军 《森林工程》2012,(5):92-94,117
介绍城市道路交通环境污染主要是大气污染和噪声污染以及目前的道路交通环境污染情况。论述城市道路绿化植物能够减低空气污染物和交通噪声,详细分析目前国内对道路绿化植物滞尘降噪能力的研究状况。研究表明,恰当的道路绿化能够起到一定的滞尘降噪作用。阐述目前的滞尘降噪措施在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时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需要研发更加有效、经济、适应性更强的滞尘降噪措施。  相似文献   

16.
应用RS和GIS等资料获取的信息,对福州市区35年来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与环境变化进行动态监测。通过建立动态分析数学模型,进行动态分析与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段内福州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明显,土地利用空间变化较大,交通建设用地增幅最大,而农业用地面积、未利用土地面积减幅最大;福州市区环境质量总体状况良好,但城市污水处理率、环境噪声达标率离标准值都有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大岭山森林公园建设和旅游开发利用对森林公园环境质量的影响,使森林公园的生态建设处于良性循环状态,选取大气、水、土壤、噪声为质量指标,对大岭山森林公园的环境因子进行监测并评价.结果表明,森林公园大气质量良好,地面水质良好,有轻度富营养情况,土壤肥力不足,噪声环境良好,公园环境总体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18.
赵佳佳  吴何珍  董泓 《绿色科技》2022,(2):114-115,118
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大气环境污染问题受到广泛关注.治理大气污染,改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是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关键.以安庆市为例,探究了安庆市大气污染的现状,讨论了污染的特点及成因,并结合实际提出了健全完善的环保立法、优化产业结构、发展城市绿色交通、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等防治对策,为防治大气污染、提高城市大气环...  相似文献   

19.
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模式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园林城市,山水城市、森林城市,生态防护城市及特色城市等都是不同城市生态环境下生态城市的具体类型。文章介绍了生态城市各种建设模式的应用和建设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20.
选取柳州市国道209线、柳长路、跃进路等城乡道路共72个测点,对其昼夜间的等效连续声级进行了监测和分析。结果表明:国道209线、柳长路、跃进路昼夜间交通噪声均值分别为81.1/71.7 dB(A)、77.5/68.9 dB(A)、75.6/67.5dB(A),均超过《声环境质量标准》要求,昼夜间噪声均属于“差”等级,交通噪声污染比较严重;柳州市乡村公路交通噪声值总体上大于城市道路,且与各道路车型比例因子相关性较大;从趋势上分析,因城市的快速发展,2016年城郊公路柳长路的昼间交通噪声值比2011年有所提高。应根据道路类型的差异提出不同的降噪措施,尤其应关注大中型车辆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