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熊蜂的生物学特性熊蜂是重要的传粉昆虫,学名BombusLatreille。蜜蜂科熊蜂属。本属已知300余种,广泛分布于寒带及温带,特别在高纬度较寒冷的地区种类丰富。体粗壮,中型至大型,全身密被黑色、黄色,或白色、火红色等各色相间的长而整齐的毛。口器发达,中唇舌较长。一般在土表筑巢,也有些种类在土中筑巢,巢体零乱。熊蜂是一种社会性昆虫,每一群有一只蜂王,若干只工蜂和雄蜂组成。野生熊蜂一年一代,受精的蜂王于草丛或地下越冬,次年春天气温回升,越冬蜂王寻找合适的地方筑巢,产卵后20余天出现第一批工蜂…  相似文献   

2.
红三叶授粉蜂——熊蜂蜂巢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蜂(熊蜂属蜜蜂总科,熊蜂属),是为红三叶授粉的重要蜂种。了解熊蜂的筑巢地点、环境及蜂巢结构,对掌握其生物学特性,进一步驯养,利用它为红三叶授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985年7月,我们在贵阳市郊本所职工宿舍后的荒草丛中,发现了一个黑足熊蜂(Bombus atripes Smith)蜂巢,遂对其进行了观察。熊蜂巢的筑巢地点地势高燥,土质疏松。巢上及周围长满了一种禾本科杂草—长须狼尾草。巢筑在土面下,离地面不深,上而覆盖约3—4厘米深的疏松表土。经发掘后,发现土中断砖碎瓦较多(系原先建房时所丢弃)。由于瓦砾间有较大的孔洞,上面又为逐渐长满的杂草所遮蔽,故熊蜂即筑巢其间。蜂巢有一个出入口。扒开表土后,发现  相似文献   

3.
熊蜂饲养∶引诱被捉住的蜂王筑巢〔美〕S.D.凯思博士蜂王起动盒是一种自制的特殊蜂具,用来饲养被捉住的熊蜂。本文概述了一种引诱被捉住熊蜂筑巢的方法,这是早春时期,在野生状态的蜂王筑巢前捕捉蜂王的活动。首先,制作足够的起动盒以解决失败次数较多的问题。其次...  相似文献   

4.
正《自然—物理学》在线发表的一篇论文指出,处于静止状态的蜂团一旦受到物理干扰,蜂团中的蜜蜂会改变蜂团形状,即使这意味着蜜蜂个体会做出一些牺牲。众所周知,蜜蜂会表现出各种集体行为,这种行为以群体利益为先而不是个体利益为重。欧洲蜜蜂通过分蜂形成新的蜂群。分蜂时,蜂王会率领工蜂离开原先的蜂巢,另建一个新蜂巢。在侦察蜂寻找合适筑巢地点的同时,剩下的蜂团会聚集在附近的树上,通常保持一个倒锥形。蜂  相似文献   

5.
<正>岩蜂是产蜜量最多、最优秀的一种蜜蜂,因此值得蜂友和有关专家研究。岩蜂在我国西南地区多个省份都有,性情温顺,一般不螫人,若被螫了毒性不大,不很痛,体格相当于牛虻,当然采集力也就远远超过中蜂。它具有断子群抱团越冬的特点:受到采蜜人的侵害时,蜂王受惊先逃,采蜜人把蜂巢全部破坏,它们就群飞到别处,抱团越冬。"冬至"之后它们又飞回原地筑巢、造王台、产子定居,这是无王群。如果飞到别处蜂王同在,它们就在新居处筑巢产子定居。人们多年来都是看见岩蜂就邀集好友联手攀岩夺蜜,不惜蜂群和自身安危,很危险。我认为:要做好  相似文献   

6.
密林熊蜂Bombus patagiatus Nylander是我国重要的授粉昆虫之一,该种熊蜂在陕西榆林地区1年1代,以蜂王休眠方式越冬。3月底、4月初越冬蜂王出蛰,2周以后开始产卵,5月中、下旬第一批工蜂开始出房,7月上旬雄蜂开始出房,7月中旬子代蜂王开始出房,7~8月新蜂王和熊蜂交配,9月中、下旬母群熊蜂自然解体消亡,10月上旬左右,天气逐渐变冷,交配后的蜂王开始在地下洞穴内休眠越冬。  相似文献   

7.
《中国蜂业》2020,(5):36-37
<正>熊蜂(Bombus Spp.)属于膜翅目,蜜蜂总科,熊蜂属,是一类多食性的亚社会性昆虫,是多种农作物(尤其是豆科、茄科作物)和野生植物的重要授粉者。熊蜂属于周年繁育昆虫,其在自然条件下从冬眠复苏后开始建群繁殖,在冬季前完成成群、子代蜂王培育、蜂王交配等一个世代的繁殖,并以交配后的蜂王单独寻巢越冬结束,其越冬时间与当  相似文献   

8.
熊蜂是昆虫纲膜翅目蜜蜂科熊蜂属的一类多食性半社会性昆虫。在自然界,熊蜂大多1年1代,夏秋季节,它是许多野生植物,特别是豆科、茄科植物的重要传粉昆虫。周年人工饲养繁育熊蜂可以实现熊蜂为冬季和早春设施农作物授粉。目前,国外进口熊蜂价格昂贵且存在潜在的物种侵害,开发利用本地熊蜂资源势在必行;诱捕野生熊蜂蜂王是人工饲养繁育熊蜂的第  相似文献   

9.
<正>我多年来是小转地养蜂。每年9月15日秋繁完毕,用王笼关蜂王,10月下旬天气转冷,就得把蜂王放出来,如果放晚了就会冻到蜂王。放王以后,有一部分蜂王又产不少子,这些新蜂没有排泄的机会,只能在群中闹,过不了冬就死了。一部分越冬蜂饲喂过幼虫,寿命缩短。有的蜜蜂在没出窖之前就死去,这就是越冬蜂死亡率高的原因。到了打春时,蜂王又开始产卵,越冬蜂为了这少量蜂子提高蜂巢温度,消耗了体力,因此越冬蜂寿命缩短。所有蜂螨都寄生在产子的蜂房中,这些蜂子出房后  相似文献   

10.
越冬复苏后的蜂群,应人为的为蜂群创造适宜的环境,以促使蜂群的恢复。一、重新布置蜂巢蜂王开产以后,无论群势强弱,都应以蜂王为中心重新布置蜂巢,即使有6框蜂的群势,蜂王也得一脾一脾的产;为此,先将  相似文献   

11.
<正>熊蜂属昆虫纲、膜翅目、蜜蜂科、熊蜂属的一类多食性半社会性昆虫。在自然界,熊蜂大多1年1代,夏秋季节,它是许多野生植物,特别是豆科和茄科植物的重要传粉昆虫。目前,人工饲养繁育的熊蜂已成为现代化设施农业最为理想的授粉昆虫之一,我国熊蜂的人工饲养繁育尚处于发展阶段,国外进口熊蜂价格昂贵且存在潜在的物种侵害,因此,开发利用本地熊蜂资源势在必行。诱捕野生熊蜂蜂王是人工饲养繁育熊蜂的第一步,现将近几年野外诱捕熊蜂的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蜂群安全越冬是关系着来年蜂群繁殖和采蜜的重要关键。我们在1958年秋季加强了后期管理,注意了蜂巢保温和繁殖幼蜂的工作,因此蜂群越冬获得了良好结果。我们在8月底把老蜂王全部淘汰,换成已产卵的新蜂王,注意调整蜂巢,添加空巢脾供给蜂王产卵,抓紧蜜源后期繁殖幼蜂。到进入越各期的时候,蜂场上都是充满幼蜂的强群。蜂窖也是提前在9月下旬挖好,经过日光照射,把窖里晒干以  相似文献   

13.
<正>蜜蜂在越冬期,靠取食蜂蜜及增加运动维持蜂团所需要的温度,其代谢物粪便在大肠中逐渐增加。到了冬末,由于外界气温逐渐上升,蜜蜂腹中粪便负担加重而引起蜂群不安,增加活动量,可能导致蜂团中间的温度上升,蜂王开始产卵。因此,早春蜂王产卵不是从有了蜜源才开始的,而是在越冬后期就开始了少量的产卵。蜂王一经开始产卵,蜜蜂就要将蜂巢中温度提高到34~35℃,从而要多消耗饲料,促使腹中的积粪增多。因  相似文献   

14.
《中国蜂业》2011,62(9)
蜜蜂工蜂是一种非常神奇的昆虫。许多研究人员用工蜂作为他们的实验素材研究解释工蜂彼此间以及与蜂王、雄性蜂之间的复杂关系,它们在蜂巢中完成除产卵之外的所有工作,它们控制蜂王的行为、新旧蜂王的交替以及蜂巢中雄性蜂种群的数量、年龄、分布。  相似文献   

15.
很多年来.人们对蜂王产受精卵或未受精卵受什么控制有很多说法.一些说法认为蜂王产受精卵或未受精卵是受巢房大小控制的:工蜂巢房较小,蜂王就在其中产受精卵;雄蜂巢房较大,蜂王就在其中产未受精卵.这样一来,有人就会发问,王台台基比雄蜂巢房大,蜂王在王台台基内为什么也会产受精卵?  相似文献   

16.
2006~2008年的4~5月,在长白山区共采集野生熊蜂属(Bombus)10种、拟熊蜂属(Psithyrus)2种的1056只越冬蜂王。其中优势种为密林熊蜂(Bombus patagiatus Ny-lander)与红光熊蜂(Bombus ignitus Smith)。密林熊蜂4月下旬~5月中旬出现,红光熊蜂5月上旬~中旬出现。熊蜂出现频率最高时期分别为5月上旬~5月中旬,密林熊蜂主要采集旱柳、杜鹃、山杏等植物;红光熊蜂主要采集杜鹃、山樱桃、稠李等植物。此项调查为研究长白山熊蜂的活动规律及更好地驯化饲养长白山熊蜂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中蜂咬脾有二种原因。一种是因巢脾陈旧而咬;一种是因巢虫而咬。因巢脾陈旧而咬的咬脾时间,一般在越冬后期,蜂王开始产卵前,工蜂把蜂巢中心的巢脾大量咬去,以便筑造新脾,供蜂王产卵之用。这时咬去  相似文献   

18.
正1勤换王由于南方养蜂没有越冬期,四季都可繁殖,所以蜂王体内所贮藏的精液量要稍少于北方蜂王。南方长年繁殖的蜂王要定期换,作好记录,并随时淘汰产卵力弱的蜂王。2勤治螨南方的天气大多处于高温高湿的状况,这种气候条件有利于蜂螨的生长,自然环境中的植物也寄生着一些螨虫,蜜蜂在采集花蜜及花粉时,作物上的螨虫也会爬到蜜蜂的身体上带回蜂巢。所以在南方想要养好蜂,必须要治好螨,一年之中必须断子治螨2次以  相似文献   

19.
为了更好地开发和利用小峰熊蜂,试验以采自河北雾灵山地区小峰熊蜂野生蜂王与人工繁育子代蜂王为研究对象,通过观测2种蜂王的死亡率、产卵率、成群率、开始产卵日、蜂王寿命及蜂群始见工蜂日、始见雄蜂日、始见新生蜂王日、100只工蜂日、3个月后的工蜂数、3个月后的雄蜂数、新生蜂王数及新生蜂王交尾率等指标,研究野生与人工繁育的小峰熊蜂的蜂王和蜂群发育特征。结果表明:野生蜂王与子代蜂王的产卵率、成群率、开始产卵日及始见工蜂日、始见雄蜂日、始见新生蜂王日和100只工蜂日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但子代蜂王的死亡率及新生蜂王交尾率较野生蜂王高,子代蜂王的寿命较野生蜂王短,子代蜂王的新生蜂王数较野生蜂王数少。说明现阶段小峰熊蜂人工室内繁育的蜂王所繁育的蜂群完全可以替代野生蜂王繁育的蜂群,但人工繁育的子代蜂王与野生蜂王及其蜂群的发育特征存在一定差异,这主要由它们的质量不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20.
熊蜂授粉技术是设施农业生产的重要配套技术,应用国外熊蜂授粉为中国设施农业授粉会带来很多问题,外来熊蜂有可能成为入侵生物,使我国的生态系统受到破坏;可能带来一些疫病或寄生虫,使我国养蜂业受到影响;还有可能通过杂交,发生基因改变,形成新的物种,破坏原有熊蜂资源;授粉业市场巨大,国家要花大量资金购买。呼吁国家管理部门尽快限制国外熊蜂进口,大力开发本土熊蜂资源,为我国设施农业授粉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