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张阿克  姚鑫鑫 《现代农业科技》2022,(17):143-145+152
本文介绍了阜阳市农作物秸秆产业化利用现状和利用模式,分析了阜阳市农作物秸秆产业化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升秸秆产业化利用水平的措施,以期为阜阳市农作物秸秆产业化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阜阳市是农业大市,农作物常年种植面积123万hm2,大宗农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大豆、水稻、薯类等,由此产生的秸秆资源储量十分丰富。本研究以主要种植作物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阜阳市统计年鉴、政府工作报告和公开发表文献资料,系统估算和分析了阜阳市农业秸秆资源量、养分供应潜力、空间分布特征和主要利用方式,为合理利用秸秆养分资源,实现“减施化肥”和“化肥零增长目标”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全市秸秆有机质资源量为370.62万t,氮、磷、钾总养分为64.82万t秸秆还田养分贡献率约20%,建议秸秆还田后下茬作物化肥施用量减少20%。  相似文献   

3.
张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6,(16):231-232
基于对安徽省阜阳市农业生产的深入调查研究,分析了影响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影响因素,论述了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重要意义,提出了适合阜阳地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合理化建议和应对措施,旨在为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农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过程必然产生的副产品,也是宝贵的可再生生物资源。农作物秸秆固化成型技术能够最大限度地缩小秸秆体积、提升秸秆营养价值、改善秸秆燃烧性能、降低秸秆储运成本,有利于农作物秸秆资源的规模化利用、产业化发展、商品化运作,是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农作物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的关键技术。本文总结了农作物秸秆固化成型技术的优势,分析了国内外农作物秸秆固化成型技术的发展状况和特点,提出了促进中国农作物秸秆固化成型技术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宝贵的生物资源,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是一项复杂而长远的工程。坚持将禁止秸秆焚烧和大力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相结合,不断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农业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笔者结合农业农村部秸秆综合利用重点县项目实施,壮大、培育了一批秸秆利用的市场主体,分析、总结、归纳出遂宁市秸秆利用的五种典型模式,尤其适合四川省广大丘陵地区,为秸秆的市场化、产业化、规模化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正农作物秸秆产量大、分布广、种类多,长期以来一直是农民生活和农业发展的宝贵资源。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综合生产水平的提升,以及国家支持政策持续发力,秸秆综合利用率不断提高。由于秸秆资源不清、利用现状不明、分布零散、体积大、收集运输成本高以及秸秆资源经济效益差、产业化程度低等原因,秸秆出现了地区性、季节性、结构性过剩,大量秸秆资源未被利用,浪费较为严重。一、商水县农作物秸秆利用的现状  相似文献   

7.
<正>农作物秸秆是农作物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副产品,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加强对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例如秸秆还田技术、秸秆饲料加工技术等,可以有效地利用资源、改善土壤结构。近年来,靖边县的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升,农作物秸秆处理成为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一个全新任务。本文对农作物秸秆高效利用方法以及技术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率,实现生态环境良性发展。对农作物秸秆充分利用是现代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农作物秸秆资源及其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物秸秆是农作物生产系统中一项重要的生物质资源。在福建,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具有种类多、数量大、质量优、分布广的特点;目前,秸秆资源主要用作燃料、肥料、饲料、生产原料等,但存在利用率低、转化率低、经济效益低和环境污染严重的特点。今后,其开发利用必须做到:①转变观念,提高认识;②加强农作物秸秆综合应用技术研究与推广;③扶持龙头企业,实现秸秆利用产业化、规模化等。  相似文献   

9.
本秸秆气化技术工程的推广应用,将有助推动农村可再生资源的有效利用,为农村能源市场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蕲春县燧达燃气有限公司秸秆气化工程实践再次证明:秸秆气化集中供气技术成熟、稳定、可靠、可发展。它对处理大量农作物秸秆,控制农业有机废弃物的污染,逐步解决结构性能源供需矛盾,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治理空气大气污染,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小城镇化建设,提高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水平,实现低质能牦高档次利用具有重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作物秸秆资源十分丰富,具有数量大、种类多、分布广的特点。长久以来秸秆资源一直作为我国农村居民主要生产生活燃料,牲畜饲料或有机肥料,少部分作为工业原料和菌类基料等其它用途。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城镇化转移,农业能源消费结构发生改变,加上秸秆回收利用成本偏高,市场化和产业化水平偏低,各地区出现了季节性和结构性的秸秆过剩问题,由此引发的粮食主产区违规焚烧秸秆现象屡禁不止,不仅浪费了农业生产资源,威胁交通运输安全,对生态环境污染也有着重要影响。作为再生  相似文献   

11.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秸秆产量逐年增加。由于科技转化力度不够、秸秆处置技术落后等因素,常造成秸秆大量丢弃和焚烧。本文介绍了山西省秸秆资源利用现状、综合利用技术与农业生产相结合,优先发展秸秆肥料化、基质化、燃料化利用,扩大秸秆产品的应用范围,使其在农业、林业及环境治理方面发挥其优势。通过创新秸秆综合利用新方法、新技术、新思路、新模式、新机制,变废为宝,提高废弃农作物秸秆附加值,推动秸秆产业化。  相似文献   

12.
何通  胡际莲 《乡村科技》2024,(1):123-126
重庆市万州区拥有的农作物秸秆资源较为丰富,但目前当地对这一宝贵资源的利用率较低,直接造成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为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对万州区秸秆资源利用及其产业化发展现状与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模式进行详细分析,提出强化龙头企业带动、惩处问责与正向激励并举、创新秸秆开发产品等助推秸秆利用产业化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沙文锋  朱娟 《农家致富》2010,(15):48-49
拉伸膜裹包青贮是一种新型的青贮饲料加工方法,它可以实现青贮饲料的专业化、规模化生产,商品化、产业化经营,从而大大提高农作物秸秆资源的饲料化利用率。拉伸膜裹包青贮技术可作为一项农作物秸秆饲料产业化利用技术而大力推广。本刊特邀请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沙文锋,撰写玉米秸秆拉伸膜裹包青贮技术,分期刊出。  相似文献   

14.
一、秸秆分解剂的诞生延续了食用菌生产的产业链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作物资源丰富,除生产大量粮食外,每年还产农作物秸秆5亿多吨。利用秸秆及锯沫等可制作食用菌生产的培养基,开辟了一项新的产业,消耗了大量的秸秆。但是,收获完食用菌后剩下的培养基菌糠无法利用。由于菌糠产量巨  相似文献   

15.
解读《农作物秸秆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作物秸秆是指农业生产过程中,收获了稻谷、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籽粒以后,残留的不能食用的茎、叶等农作物副产品,不包括农作物地下部分。秸秆是一种具有多用途的可再生资源,农作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有一半以上存在秸秆中。我国具有丰富的农作物秸秆资源:据测算,2005年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总量约6亿吨。但分布分散、统计困难,利用现状不明,影响了国家政策的制定。  相似文献   

16.
<正>农作物秸秆是粮食生产的主要副产物,它通常是指农作物在获取主要产物后剩留下来的地上部分的茎叶或藤蔓,约占作物生物量的50%,主要是各种禾本科作物秸秆和豆科类作物秸秆,是一类极丰富的能直接利用的可再生纤维素资源。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报道,世界上种植的各类农作物,每年可提供秸秆约17亿吨。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作物秸秆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由于农业连年丰收,粮食产量逐年  相似文献   

17.
浅谈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在建设新农村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价值农作物秸秆是作物的重要副产品,同时也是工、农业生产的重要生产资源。作为一种资源,农作物桔秆含有丰富的营养和可利用的化学成分,可用作吧料、饲料、生活燃料及工副业生产的原料等。秸秆作为重要的生物质资源,总能量基本和玉米、淀粉的总能量相当。秸秆燃烧值约为标准煤的50%。秸秆中蛋白质含量约5%,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2018,(11)
正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玉米、小麦、棉花、水稻等各种农作物秸秆资源十分丰富,据统计,每年全国农业生产带来的农作物秸秆总量约7亿吨。然而,由于缺乏有效的秸秆处理技术,目前超过50%的秸秆被直接焚烧或丢弃在田间地头。秸秆材料化是合理利用农作物秸秆的一个重要方面。现将秸秆材料化利用的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技术概述(1)技术原理该技术是利用粉碎后的小麦、水稻、玉米等农作物秸秆(或预处理)为主要原料,添加一  相似文献   

19.
<正>在我国,每年生产的秸秆量因农业现代化步伐的加快而逐年增加,农作物秸秆的产量也随着粮食产量的增加而增加,这就导致了秸秆随意堆弃和田间焚烧现象越来越多,使环境受到污染,同时也危害人畜健康。基于秸秆和畜禽粪便中含有丰富的养分,是可再生的宝贵的生物质资源,因此农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利用不仅可以治理农业面源污染,节能减排,同时也可以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1农作物秸秆资源化利用存在的问题1.1农作物秸秆利用成本高1.1.1农作物秸秆再生产品的价格高。畜禽粪便堆肥后生产的基质可以供花草树木的生长,但是这种基质的成本过高,所以  相似文献   

20.
任大明  刘江 《新农业》2001,(1):22-23
农作物秸秆(玉米秸、麦秸、稻草、豆秸等)是农业生产的副产物,也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资源。我国每年产生的农作物秸秆达6亿吨以上,国家和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秸秆的再利用问题,不断加大资金投入,研究有效利用秸秆的方法,其中一条重要途径是将农作物秸秆转化为动物饲料,为养殖业开辟新的饲料来源。但由于农作物秸秆纤维物质含量高,营养成分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