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黔白3号由自交不亲和系K12-1-2-7-8-2和c21-2-3-5-2-1互为父母本杂交而成。其品比试验平均净菜产量为4 575.5 kg/667m2,比对照晋菜3号增产10.2%;区域试验平均净菜产量4 014.5 kg/667m2,比对照增产8.35%;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768.1 kg/667m2,比对照增产5.87%。田间测定霜霉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比对照低5.15%和4.17。营养分析结果表明:可溶性糖、粗蛋白、粗纤维等营养指标均优于对照。经测定,结球紧实率及叶帮比较高,商品性佳,符合广大群众消费习惯,适于贵州大白菜产区及类似生态区种植。  相似文献   

2.
新乡小包 2 3是新乡市农科所用从西安 1 2 3和秦白二号 2个品种中选出的自交不亲和系1 30 5和 5 2 0 1配制而成的一代杂种。具有球小、优质、抗病、抗干烧心、耐储、适应性强等诸多优点。一般每公顷平均净菜产量为 9330 0kg ,高的可达 1 2 0 0 0 0kg以上。  相似文献   

3.
从亚洲蔬菜研究中心和美国引进材料的杂交后代中,进行株系选择,有效地将生长势强,抗病性好,果肉果皮厚的性状转育1到稳定株系9709上,并以此作母本,与从合作903后代中分离出的大果型稳定株系9803作父本配成组合。经组合力测定,生产性试验和各地试种示范,选育出了高抗TMV,耐叶霉病,优质,大果的有限生长类型番茄一代杂种浙杂809。  相似文献   

4.
秦杂1号大白菜是由两个自交不亲和系02S95和02S102互为父母本配制的中熟一代杂种。该品种生育期75d,叶球合抱,炮弹型,叶色淡绿,白帮,净菜率为78%,单球重2.5~3.0kg,抗病毒病、霜霉病和软腐病,高抗黑斑病,综合抗病性强。  相似文献   

5.
浙杂806为无限生长类型番茄杂交一代品种。母本为加工品种浙红20和美国引进材料Manapal Tm-2^nv的杂交后代中经多代株系选育而成的T217,它具有高抗TMV的Tm-2^nv基因和黄绿叶、绿茎双隐性基因控制的标记性状,可方便剔除假杂种。父本87-122-4从上海地方品种小鸡心中系选而成。该品种适合长江流域冬春大棚栽培,尤适春季露地和夏秋高山栽培,高抗TMV、中抗CMV,单果重220g,果实大红色、高圆形,产量5000kg/667m^2左右,高产可达7000kg/667m^2以上。在浙江、福建等地已推广1000hm^2,2000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  相似文献   

6.
赣丰5号是以早熟抗病辣椒自交系B9404为母本,抗病长果辣椒B9271为父本配制而育成的辣味型一代杂种。早熟,定植至采收40-45d,一般产量为1500-4000kg/667m^2。抗病抗逆性强,适宜于长江流域地区春季早熟栽培。果实长牛角形,纵径17.0cm,肩横径2.5cm,肉厚0.25cm。果色绿、光滑,辣味适中,商品率高,耐贮运。  相似文献   

7.
潍白45大白菜,是以日本夏阳中选育的自交不亲和系BZZ-52为父本,以韩国抗热品种选育的自交不亲和系BZZ-47为母本,育成的一代杂交种。该品种生育期50~52天,抗热耐湿,抗夏季37℃高温;抗大白菜病毒病、霜霉病和软腐病。一般夏播666.7m2产量在3000kg左右,适宜当地6月中下旬作伏大白菜种植和南方地区作早熟抗热大白菜栽培。  相似文献   

8.
根据大白菜周年需求的发展趋势,为了满足北方国庆节前后市场对大白菜的需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蔬菜科学研究所大白菜育种室开展了极早熟大白菜新品种的研制.育成了早熟、丰产、抗病一代杂种大白菜秋早55.2006年2月通过国家新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9.
新青二号大白菜是利用自交不亲和系配制的一代杂交种,生育期为85~90 d,抗大白菜病毒病、软腐病、霜霉病三大病害,耐热性强。植株紧凑,直筒拧心型,叶深绿,丰产优质,商品性好。适应性强,耐贮藏,净菜率高。平均单株净质量4 kg左右,每公顷产量120 000~150 000 kg。适宜全国各地秋季栽培。太原地区在麦收后复播,10月底11月初采收,冬季入窖贮藏经济效益更高。  相似文献   

10.
白星102为冬瓜一代杂交种.早熟,第一雌花节位10-12节.果实小圆筒形,嫩瓜绿色,老熟瓜披白色蜡粉,瓜肉紧实,空腔极小,中轴胎座.瓜长约30 cm,横径约10cm,平均肉厚3.15 cm.平均单瓜重1.7 kg,2年多点试验平均产量8 060.3 kg/667m2左右.一般单株坐瓜2~5个,采收期长.极耐贮藏和运输.适于南、北方露地或大棚高密度栽培.  相似文献   

11.
西瓜新品种欣大是以自交系 C97- 10 - 4 - 4 - 9- 7为母本、Pd4 9- 18- 7- 2 5 - 4 4 - 4 1为父本配制的早熟一代杂种。其全生育期 94 d左右 ,果实发育期 2 9d左右 ;长势中等 ,耐水肥 ,中抗枯萎病 ;主蔓第 7节着生第一雌花 ,易坐果 ;果实椭圆形绿底色上覆墨绿色条带 ,皮薄而韧 ,耐运输 ,中心糖含量 11.2 %~ 11.7% ,瓤色鲜红 ,风味好 ,平均单瓜重 6 .1kg,一般产量 6 0 0 0 0 .0 kg/ hm2。适宜于西北、东北、华北、华中及其同类气候区种植。  相似文献   

12.
分别以荷兰引进品种T9247,T01-198为材料,经连续8代自交育成的自交系T9247-1-2-2-1和T01-198-1-2为亲本,选配出无限生长、中果型、耐贮运的番茄新品种浙杂205.经多年品种比较试验和生产性试验,浙杂205表现为:商品性优良、耐贮运;综合抗性强,抗ToMV、中抗叶霉病、抗枯萎病;单果重可达160 g,产量可达90 t·hm-2(6穗果).  相似文献   

13.
渝椒三号是采用优良育种方法,经纯化自交系“42-2”为母本,“5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良组合1。杂一代优势强,早熟,丰产。前期产量和总产量分别比对照改良早丰增产61.0%和36.1%,比湘研1号增产56.8%和22.5%。抗性鉴定表现耐赛,中抗疫病,鲜椒肉厚,多汁,微辣商品性好,耐贮运。宜春季早熟栽培。  相似文献   

14.
白星102为冬瓜一代杂交种。早熟,第一雌花节位10~12节。果实小圆筒形,嫩瓜绿色,老熟瓜披白色蜡粉,瓜肉紧实,空腔极小,中轴胎座。瓜长约30cm,横径约10cm,平均肉厚3.15cm。平均单瓜重1.7kg,2年多点试验平均产量8060.3kg/667m2左右。一般单株坐瓜2~5个,采收期长。极耐贮藏和运输。适于南、北方露地或大棚高密度栽培。  相似文献   

15.
“冠春”是由自交不亲和系01S315和自交亲和系01S105配制而成的中熟春大白菜一代杂种。叶球浅叠抱,中桩,粗筒形;球高28.3cm,球宽19.6cm,球叶乳白,球形指数1.5,单球重1.8~2.5kg,净菜率73.9%以上。球叶数60片左右,抗未熟抽薹性较韩国品种“春获”强。高抗病毒病、霜霉病、黑斑病、软腐病和干烧心。定植到收获60~65d,一般产量89225.3kg/hm2。  相似文献   

16.
浙1613系杭州种业集团有限公司和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合作选育的早熟常规早籼稻新品种,具有熟期早、株高适中、穗大粒多、结实率高、丰产性好、中抗稻瘟病、稻米适宜加工等特点,2020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浙江省及同类型生态地区作早稻种植.在栽培上主要做好种子消毒、尽早播种、控制氮肥用...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以新MX为母本,以ML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早熟厚皮甜瓜一代杂种雪龙的选育过程。结果表明,雪龙果实成熟期37d,单果质量1.5kg;植株生长势强,坐果性好;果皮白色,果实卵圆形,果形指数1.22;果肉浅绿色,肉厚4.1cm,肉质脆嫩,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产量达3100kg/667m2左右;抗蔓枯病、白粉病,适于保护地春秋栽培。  相似文献   

18.
19.
<正> 栽培早熟大白菜,对提早秋菜上市、增加花色品种和解决秋淡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增加了农户种大白菜的收入,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近年来,我省大白菜早熟栽培面积迅速增加,但由于缺乏科学系统的早熟高产栽培技术,延用传统的种植方法,致使产量产值较低。针对生产上存在的问题,我们组织协作,开展了大白菜早熟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在前几年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总结出大白菜早熟栽培技术规程,供参考。1.选择适宜品种选早熟性好,生长期55—60天,耐热、抗病、高产的品种。据试验,目前以“早熟五号”(浙江省农科院园  相似文献   

20.
彩色大白菜新品种“金冠2号”的选育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1996年育成彩色大白菜材料的基础上,应用优良自交系92S24等采用杂交、自交,育成了系列彩色大白菜自交系,2002年从20多个杂交组合中筛选“金冠2号”新品种(01S1024×01S915)。该品种叶球叠抱,高头球形,株高41 cm,株幅65 cm;球形指数1.4;外叶绿色,球叶外层2~3片叶为绿色,内层叶色为橙色,在阳光下叶色稍变红;单球净重2.5~3.0 kg,净菜率为75%以上,结球紧实,营养丰富,商品性好;球叶类胡萝卜素含量为优质普通大白菜秦白二号的3.47倍,vC、可溶性糖、粗蛋白分别提高44%、36%和18%,干物质提高11.73%,粗纤维减少26.0%。一般净菜产量为90.0 t/hm2左右,高抗病毒病、霜霉病、干烧心、软腐病和黑斑病,生育期75~80 d。2004年通过陕西省新品种鉴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