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以自主研发的矿基土壤调理剂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土壤调理剂不同施用量(0、5.0、7.5、10.0、12.5 g·kg-1)对滨海盐土理化性状[pH值、土壤电导率(EC),及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钾、有效磷含量]、水稻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土壤调理剂后,土壤pH值、EC值和速效钾含量与不施土壤...  相似文献   

2.
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4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pH值与养分的分布特征、变异情况及其相关性,探讨晋南黄土高原村域范围内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pH值与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pH值呈微碱性,分布特点是核桃园谷子地玉米地苹果园;有机质缺乏,其含量分布特征是核桃园玉米地苹果园谷子地;碱解氮缺乏,速效钾丰富,但二者含量分布特点均表现为苹果园核桃园玉米地谷子地;速效磷较丰富,其含量分布特点为苹果园核桃园谷子地玉米地。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苹果园的速效养分含量明显高于其他3种土地利用方式,而其他3种土地利用方式下的速效养分含量差异不明显。空间变异分析表明,除了土壤pH值的空间变异为小变异外,其他项目均为中到高度变异。相关性分析表明,pH值与各土壤速效养分均呈极显著负相关;有机质含量与碱解氮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两两均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为探明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以沼泽和玉米田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兴凯湖地区典型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养分状况。结果表明,土壤养分的含量变化存在明显规律,其中土壤pH的均值分布特征是玉米田沼泽;土壤有机质含量是沼泽玉米田;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是沼泽玉米田,其中速效钾含量,沼泽约为玉米田的1.9倍。土壤养分的含量具有较大空间分异,其中沼泽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土壤有机质变异性较高;玉米田土壤不同土层间变异系数速效磷最高,其他较低。Person相关分析表明,沼泽土壤碱解氮与Ni间呈极显著负相关;玉米田有机质与Zn和Cr间呈显著负相关,碱解氮与Zn间呈极显著负相关,其他指标与重金属间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以4种种植方式(净作、连作、混播、套作)土壤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种植方式下半夏土壤养分的差异,测定了土壤pH值、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缓效钾等指标。结果表明,净作、轮作、混播土壤pH值为中性或弱酸性,连作土壤酸化严重;轮作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含量在4种方式中最高,分别为48.98 g/kg、2.27g/kg、194.00 mg/kg;混播土壤全磷、有效磷、缓效钾含量最高,分别为1.27 g/kg、22.99 mg/kg、265.77 mg/kg;连作土壤全钾含量最高,为17.27 g/kg;轮作土壤速效钾含量最高,为181.50 mg/kg。 pH值与缓效钾呈显著正相关,与碱解氮呈显著负相关;有机质与全氮呈极显著正相关;全磷与有效磷呈显著正相关;全氮与速效钾呈显著正相关。通过主成分分析,4种种植方式土壤养分因子综合得分排序为:轮作(0.13)>混播(-0.01)>净作(-0.02)>连作(-0.07)。从半夏生长对土壤养分需求和促进耕地可持续利用的角度看,轮作在4种种植方式中最适宜。  相似文献   

5.
贵州钩藤产地土壤养分含量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利用方式下贵州钩藤产地土壤养分差异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3 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pH 值均呈强酸性,其值大小表现为:自然林地>荒草地>钩藤基地,土壤有机质、土壤全氮、碱解氮均表现为:钩藤基地>荒草地>天然林地,有效磷含量差异表现为:荒草地> 钩藤基地>天然林地。总体来看,贵州钩藤产地的土壤养分处于中等状态。pH 值与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之间存在负相关性,全氮与碱解氮、有效磷呈极显著正相关性,全氮与速效钾呈正相关性,碱解氮与有效磷、速效钾呈极显著正相关性,有效磷与速效钾呈极显著正相关性。研究结果为钩藤产地土壤改良和提供高产优质的钩藤栽培技术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以河南洛宁烟区86份土壤样品为试验材料,应用逐步回归分析、偏相关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植烟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其他肥力因子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1)洛宁烟区大部分土壤符合生产优质烟叶的条件,但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含量稍低;(2)利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得到土壤有机质与其他肥力因子的回归方程,经显著性测验均达到极显著水平;(3)偏相关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全氮、碱解氮、速效磷等指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pH值呈极显著负相关,与速效钾无显著相关关系;(4)土壤肥力因子与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关联顺序为:碱解氮〉全氮〉速效磷〉pH值〉速效钾。  相似文献   

7.
安塞县农田土壤养分现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地处西北内陆黄土高原腹地、具有典型丘陵沟壑特征的陕西省安塞县农田土壤pH值和养分的现状及其相关性,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提高土地生产力和培肥土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安塞县12个乡镇有代表性并能充分反映土壤特性的农田耕层(0~20 cm)土样4 231个,对其pH值及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和速效磷、钾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土壤pH值与各养分含量间的相关性。【结果】安塞县农田土壤pH值为8.16,偏碱性,变异程度为弱变异。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分别为8.73和0.54 g/kg,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为31.11,8.79和100.68 mg/kg,其中只有速效钾的含量达到了中等肥力水平,其他养分含量均处于中等以下肥力水平;各养分含量均为中等变异。土壤pH值与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有机质含量与全氮、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结论】安塞县农田土壤养分含量较低,土壤有机质含量和pH值影响着土壤速效养分的含量,今后应积极推广配方施肥技术,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以提高土壤肥力水平。  相似文献   

8.
针对滨海盐土土壤物理性状差、盐碱重的问题,开展腐殖酸和脱硫石膏对滨海盐土土壤pH、EC、土壤养分和水稻产量影响的研究,优选出适宜滨海盐土的腐殖酸和脱硫石膏的最佳施用量。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收获期,与不施腐殖酸和脱硫石膏处理相比,当腐殖酸施用量为7.5 t·hm-2时,土壤pH、EC分别降低6.8%和41.8%,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钾和有效磷含量分别提高21.35%、26.79%、40.02%、19.94%和67.82%,水稻的有效穗数、单穗有效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分别增加14.0%、17.1%、7.7%和17.3%;当脱硫石膏施用量为15 t·hm-2时,土壤pH、EC分别降低4.2%和28.9%,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钾和有效磷含量分别提高22.50%、18.75%、35.21%、13.96%和52.59%,水稻的有效穗数、单穗有效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分别增加了13.5%、16.7%、7.2%和11.2%。  相似文献   

9.
稻草还田免耕抛秧对土壤剖面氮、磷、钾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稻草还田免耕对稻田土壤剖面氮、磷和钾的影响。【方法】对连续2年和7年结合稻草还田常耕抛秧和免耕抛秧试验的水稻土剖面氮、磷、钾进行了研究。【结果】免耕表层0-4(5)cm土壤全氮、全磷、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显著高于常耕土壤。稻草还田免耕0-4(5)cm土壤的全钾含量显著高于常耕土壤,速效钾含量与稻草还田常耕差异不明显,但显著高于普通常耕土壤。免耕5-20 cm层土壤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低于常耕土壤。普通免耕Aa层(耕作层)土壤速效钾含量显著低于常耕土壤。免耕的Ap层(犁底层)、W层(潴育层)和C层(母质层)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高于常耕土壤。【结论】稻草还田免耕抛秧协调土壤氮、磷和钾的效果比普通免耕好,有利于土壤肥力的提高,稻草还田免耕抛秧是稻田免耕栽培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以黄瓜连作为对照,研究了日光温室中黄瓜—休闲、黄瓜—番茄、黄瓜—玉米、黄瓜—大蒜、黄瓜—菠菜和黄瓜—芹菜6种轮作方式对土壤养分、盐分、微生物区系、酶活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黄瓜—休闲和黄瓜—大蒜轮作土壤的全氮、速效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高于对照;黄瓜—番茄轮作土壤的全氮和速效氮高于对照,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低于对照;黄瓜—玉米轮作土壤全氮和速效磷含量高于对照,速效氮和速效钾含量低于对照;黄瓜—菠菜和黄瓜—芹菜轮作土壤的全氮含量低于对照,速效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高于对照(黄瓜—芹菜轮作土壤的速效氮除外)。轮作可以降低土壤EC值、盐分和硝态氮含量。轮作和休闲改善了土壤微生物区系,可提高酶的活性;轮作增加了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减少了真菌数量,休闲降低了土壤细菌和真菌数量。黄瓜—大蒜和黄瓜—玉米是改良土壤生态环境效果较理想的轮作方式。  相似文献   

11.
河南洛宁烟区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其他肥力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河南洛宁烟区86份土壤样品为试验材料,应用逐步回归分析、偏相关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植烟士壤有机质含量与其他肥力因子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1)洛宁烟区大部分土壤符合生产优质烟叶的条件,但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含量稍低;(2)利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得到土壤有机质与其他肥力因子的回归方程,经显著性测验均达到极显著水平;(3)偏相关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伞氮、碱解氮、速效磷等指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pH值呈极显著负相关,与速效钾无显著相关关系;(4)土壤肥力因子与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关联顺序为:碱解氮>全氮>速效磷>pH值>速效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明确秸秆还田与耕作方式短期内对稻麦周年产量与土壤肥力的影响。【方法】在典型稻麦轮作区设置了2种耕作方式(旋耕与耕翻)和4种秸秆还田模式(稻秸还田、麦秸还田、稻麦秸双季还田与双季秸秆皆不还田)的裂区试验。【结果】短期内2种耕作方式对土壤养分含量都没有显著影响,旋耕处理有大于耕翻处理的趋势,但达不到显著水平。所有秸秆还田处理都可不同程度地提高0~20 cm土壤养分含量。在土壤全氮含量、总磷、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及有机质方面,都以秸秆双季还田处理最高,显著高于秸秆不还田处理,其中以全氮含量增加最多,达19.5%。秸秆单季还田处理在土壤总磷、碱解氮、速效钾、有机质含量与秸秆不还田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而土壤全氮含量显著高于秸秆不还田处理。稻秸单季还田处理除了土壤速效磷显著高于麦秸还田处理外,在其它土壤养分含量间没有差异。稻麦周年总产以耕翻处理略高于旋耕处理,秸秆还田处理比不还田处理略减,各处理间产量均达不到显著差异。在短期内,秸秆还田有利于提高土壤养分含量,而2种耕作方式对土壤养分含量基本没有影响,秸秆还田与耕作方式皆不会显著影响稻麦周年产量。【结论】稻麦轮作区推广秸秆还田有利于培肥土壤,配合适当的耕作方式可以稳定稻麦周年产量。  相似文献   

13.
利用近期调查的耕地地力数据,比较研究了浙江省红壤丘陵区旱地与水田土壤肥力的差异。结果表明:红壤丘陵区旱地与水田土壤均呈现显著的酸化,两者pH值低于5.5的土壤比例均在60%以上,且旱地的土壤酸度大于水田;两种利用方式土壤的有机质和全氮平均含量均属中下水平,且水田的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平均含量分别比旱地高17.05%和7.45%;旱地的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平均含量分别比水田高82.61%和58.79%;与自然红壤相比,水田的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含量和pH值呈现上升趋势,速效钾含量呈现显著的下降,而旱地的土壤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呈现上升趋势,有机质含量和pH值呈现下降。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红壤丘陵区旱地与水田土壤肥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近期调查的耕地地力数据,比较研究了浙江省红壤丘陵区旱地与水田土壤肥力的差异。结果表明:红壤丘陵区旱地与水田土壤均呈现显著的酸化,两者pH值低于5.5的土壤比例均在60%以上,且旱地的土壤酸度大于水田;两种利用方式土壤的有机质和全氮平均含量均属中下水平,且水田的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平均含量分别比旱地高17.05%和7.45%;旱地的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平均含量分别比水田高82.61%和58.79%;与自然红壤相比,水田的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含量和pH值呈现上升趋势,速效钾含量呈现显著的下降,而旱地的土壤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呈现上升趋势,有机质含量和pH值呈现下降。  相似文献   

15.
贵州不同生境下种植钩藤土壤养分与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集贵州不同生态环境下种植钩藤的土壤样品,分析了土壤养分与酶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生态环境下种植钩藤的土壤pH在4.85 ~ 5.38之间,呈强酸性;钩藤土壤氮磷钾含量为:林地>耕地>荒地;土壤脲酶活性:林地>耕地≈荒地;土壤磷酸酶活性:荒地≈林地≥耕地;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耕地≈林地≈荒地.种植钩藤的土壤pH值与速效磷、有机质与全氮、全氮与碱解氮、速效钾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性,土壤pH值与磷酸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性,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与脲酶活性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结果为掌握贵州三种钩藤种植模式下土壤状况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6.
土壤有机质和养分(氮、磷和钾等)是土壤肥力重要的物质基础.本文以地处洞庭湖腹地的湘阴县稻田为例,探讨了23年来典型湖区稻田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养分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研究的9个代表性稻田土壤,与1980年比较,2003年的土壤速效氮和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12.6%和24.2%,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土壤全氮和全钾含量分别增加8.8%和5.6%,但差异不显著.土壤速效磷和全磷含量分别增加67.2%和23.2%,差异达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水平;土壤有机质含量和土壤pH值保持基本稳定.研究的稻田土壤有机质与全氮含量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r=0.558 8*,n=18),而土壤有效氮与全氮含量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r=0.842 6**,n=18).该区稻田氮和钾投入量基本适宜,但磷素投入量可适当减少.  相似文献   

17.
北运河下游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剖面养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建辉  李晓秀  张汪寿 《安徽农业科学》2011,(19):11881-11883,11901
[目的]研究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剖面分布的影响。[方法]对北运河下游武清区土壤取样,测定土壤养分(pH、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和土壤机械组成,结合武清区土地利用方式进行分析。[结果]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机械组成有一定的影响,土壤剖面养分含量变化趋势为:有机质、碱解氮含量基本上呈抛"S"形分布,速效钾呈"U"形分布,而有效磷含量呈直线下降趋势。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耕层养分差异较明显。[结论]有效磷、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含量具有一定的表聚性,以有效磷含量最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18.
通过两年的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有机加工番茄生产转换期土壤肥力的变化.结果表明:0-20cm土壤,有机肥加轮作能够明显增加土壤中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对全氮含量影响不明显.以基施75 t/hm2的有机肥,春麦+毛苕子与加工番茄轮作增加土壤中有机质、碱解氮含量较多,分别增加了33.2;和37.5;;以基施45t/hm2的有机肥,黄豆+春箭舌豌豆与加工番茄轮作增加土壤中速效磷、速效钾含量较多,分别增加了45.5;和64.2;.20~40 cm土壤,有机肥加轮作能够明显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以基施75t/hm2的有机肥,春麦+毛苕子与加工番茄轮作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较多,分别增加了41.9;、46.2;、76.9;、200.8;和162.2;.  相似文献   

19.
伊犁河谷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与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伊犁河谷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样品,研究林地、耕地、草地、园地4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及其变化规律。结果发现,土壤养分随着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少,土壤酶活性随着土层厚度增加而减弱。林地土壤的蔗糖酶、过氧化氢酶、脲酶比耕地、草地、荒地高;园地土壤的速效磷、速效钾比林地、耕地、草地高,耕地有机质和速效氮最高;土壤酶活性和土壤养分呈正相关,其中林地土壤的蔗糖酶活性与速效氮呈极显著相关,过氧化氢酶活性与有机质、速效磷和速效钾呈极显著相关,脲酶活性与速效氮和速效磷呈极显著相关;耕地土壤蔗糖酶活性与速效氮和速效磷成极显著相关,脲酶活性与有机质,速效氮和速效钾呈极显著相关;草地土壤蔗糖酶活性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养分的4个指标均呈极显著相关;园地土壤的蔗糖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和脲酶与有机质、速效氮和速效磷呈极显著相关。以上结果表明,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与酶活性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近35年红壤稻区土壤肥力时空演变特征——以进贤县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明确红壤稻区典型县域农业生产中土壤养分的变化特征以及当前土壤肥力水平,为红壤稻田土壤培肥改良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数据收集和野外采样分析得到江西省进贤县1982年、2008年和2017年3个时期稻田耕层土壤属性的数据,统一选取土壤pH、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作为土壤综合肥力评价指标,首先对3个时期各项肥力指标进行常规统计和差异性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找出不同时期肥力差异的关键因子并确定权重,通过隶属度函数得到各项肥力指标的隶属度值,将各项肥力指标的权重和隶属度值加乘得到土壤综合肥力指数,最后结合土壤各项肥力指标和综合肥力指数的GIS空间分布图探究该区域稻田土壤肥力时空演变特征。【结果】1982—2017年进贤县稻田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均呈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土壤pH呈下降趋势。1982、2008和2017年3个时期进贤县土壤pH的平均值分别为5.9、5.1、4.8,年均下降0.03个单位;35年来土壤pH整体由西部向东南和西北下降速率逐渐减低,2017年99%的稻田土壤处于酸性水平(4.5—5.5)。35年间稻田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平均值由28.1 g·kg~(-1)上升至36.8 g·kg~(-1),1982—2008年和2008—2017年土壤有机质年均增加速率分别为0.21和0.31 g·kg~(-1),2017年土壤有机质含量在30—40 g·kg~(-1)之间的稻田占比达94%,1982—2017年土壤有机质整体由东北向西南上升速率逐渐降低。1982—2017年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平均值由7.0 mg·kg~(-1)上升至32.1 mg·kg~(-1),2017年进贤县以土壤有效磷含量在20—40mg·kg~(-1)的稻田为主,占比75%。1982—2017年稻田土壤速效钾累积缓慢,1982—2008年和2008—2017年土壤速效钾年均增加速率分别0.58和0.53 mg·kg~(-1),2017年进贤县稻田土壤速效钾含量平均值为73.2 mg·kg~(-1)。稻田土壤碱解氮在1982—2008年和2008—2017年两个阶段增长均呈先快后慢的趋势,前后两个阶段的年增长速率分别为1.24和0.29 mg·kg~(-1),1982—2017年进贤县土壤碱解氮含量东南地区上升速率高,西北地区上升速率低。1982、2008和2017年进贤县稻田土壤综合肥力指数的平均值分别为0.43、0.50和0.55。3个时期稻田土壤肥力指标综合得分分别为:碱解氮有效磷pH速效钾有机质(1982年);pH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碱解氮(2008年);速效钾有效磷pH碱解氮有机质(2017年)。【结论】经过35年的长期耕作,进贤县稻田土壤肥力得到改善。当前进贤县稻田土壤仍存在碱解氮过量、速效钾亏缺、土壤酸化严重等问题。土壤碱解氮、pH和速效钾分别为1982年、2008年和2017年3个时期造成进贤县稻田土壤肥力空间分布差异性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