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光照制度对北京油鸡肉用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与蛋鸡相比,肉鸡对光照的敏感性低得多,光照时长和强度的非大幅变化一般不会引起明显的生产性能变化,也不容易重视.近年来,也有关于肉鸡光照与生产性能的研究报道与综述[1~3].但国内黄羽肉鸡出栏时间差别大,加之分布地域之广,出栏要求不同(对性成熟的要求会改变对光照程序的要求),使得有必要对黄羽肉鸡光照程序进行较系统的的研究,引导养殖者采用合理的光照程序,对于肉鸡的高效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比较北京油鸡在自然光照和23 h光照制度下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2.
肉鸡光照制度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光照是家禽生产中的一个重要参数.本文就肉鸡光照管理的意义、主要内容以及肉鸡光照程序的研究和应用进行小结,以期获得不同类型肉鸡最适宜的光照方案,进一步提高肉鸡的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肉鸡生产的光照制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国内肉鸡生产一般采用23 h光照,一般不像饲养蛋鸡那样重视光照强度。事实上,控制光照是肉鸡生产中的一项重要技术,科学合理的光照程序,不仅能减少肉鸡因生长过快导致的脂肪过度沉积、代谢病、腿病、视力障碍及血液循环系统疾病的发生率,而且能显著节省能耗。既能显著增加养殖经济效益,同时符合全球节能减排的需求。因此,研究制定和大力推广科学合理的肉鸡光照程序,对于促进肉鸡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光照程序对肉鸡腹水症死亡率的影响S.H.Gordon著王进圣摘译安永义校肉鸡的传统饲养是采用连续光照,因为长光照能最大程度地提高肉鸡采食量和生长速度。近年来,肉鸡群死亡率不断升高,特别是代谢病以及低活动能力和腿病的发病率不断升高。为了维持鸡群健康和良...  相似文献   

5.
随着肉鸡产业逐步走向集约化、标准化和现代化,光照由于影响着肉鸡的生长发育和增重所以成为研究热点。一般认为,光照分为光的来源、光照时间、光的颜色和光照强度四个要素,肉鸡对光照的要求也有一定的范围。本文从间歇性光照、全人工光照和照明工具的安装三个方面给出了方法与实例,最后点出了照明控制的四个注意事项。本文旨在总结肉鸡光照的要素和肉鸡需求,为提供合理肉鸡光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自20世纪50年代肉鸡业出现以来,肉种鸡推荐的光照程序一直沿用的是hybrid蛋用型母鸡设计的光照方案.典型的光照程序一般是早期光照时间比较长,然后到1~2周龄时逐渐降至8小时,到20周龄一直保持8小时光照,产蛋期延长至10~12小时光照.  相似文献   

7.
400只7日龄艾维茵肉鸡,随机均分为1,2,3和4组,4个小组垫料平养。1组和3组采用23L∶1D的连续光照程序(CL),2组和4组为1L∶3D的间歇光照程序(IL)。1组和2组空气中氨气浓度≤10ppm,3组和4组空气中氨气浓度控制在25~35ppm。结果表明,间歇光照可显著降低由氨气浓度过高引起的肉仔鸡腹水征和心肺功能异常造成的死亡率,与连续光照相比,间歇光照不影响肉鸡出栏时的体重,但能改善饲料报酬。要想充分发挥间歇光照对肉鸡的有利作用,必须为其提供良好的饲养条件。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肉鸡育雏环境条件,并从及早开食、入舍后及时开水、肉鸡光照程序、提供高品质的育雏料和粪便观察防治肠炎等方面总结了肉鸡早期饲养管理技术,保证雏鸡健康生长,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光照是肉鸡生产中非常重要的管理技术,光照管理主要包括3个方面:光谱、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三者之间具有独立或者相互的影响.目前,对于肉鸡光照研究最多的是关于光照时间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传统的观点认为肉鸡光照时间越长,采食量也越多,生长速度也越快,但是对于现代肉鸡来说,事实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10.
光照是肉鸡生长发育过程中重要的环境条件之一,文章针对肉鸡立体化养殖模式,提出了光照安全性、灯具防水、光照质量、电磁干扰等方面的设计要求,重点论述了光源控制装置、布置方案及光源选择上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1.
ISA光照程序是加拿大Classen先生为ISA肉鸡特定设计的,初步试验效果良好。该光照程序,最近两年经我们不断改进和完善,在自然光照或密闭鸡舍使用。此程序可以提高饲料转化率、存活率,略微提高生长率,降低心脏病致死率和饲养过程中的死亡率,提高食欲,避免数量限饲时体重下降。它适用于各种饲养方式,甚至是开放鸡舍。它能延缓早期生长,带来后期的补偿性生长。光照程序必  相似文献   

12.
光照时间对肉鸡的采食量、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的影响不大,但是长时间的光照会致使肉鸡死亡率升高,尤其是因猝死综合征(Suddendeathsyndrome,SDS)和腿病的发生增多而导致死亡率上升。肉鸡出壳后,前3周给予短时间的光照,随后1周给予长时间的光照,这种光照方案会对肉鸡的成活率和腿部健康产生有利的作用,而且由此带来的补偿性生长速度表明,采用此类光照方法的肉鸡在42周龄时或在随后的饲养阶段中的体重和饲料转化率与采用常规光照方案的肉鸡相似。光照强度不大于200Lux时,其对肉鸡的采食量、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成活率、腿部健康产生的影响不大。光的颜色不会影响肉鸡的采食量,但是,以绿色光为光照光源的肉鸡因其生长速度较快而使其饲料利用率优于采用波长较长或白色光为光照光源的肉鸡。光照时间几乎不会对火鸡的采食量和生长速度产生影响的时间可延续至12周龄,但较长的光照时间可刺激公火鸡的性发育,提高循环睾酮水平从而使其生长加快和饲料转化率提高。  相似文献   

13.
光照是肉鸡生长发育的关键环境因素之一,光色、光照时间、光照强度和制度都能对肉鸡的免疫机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合理有效的光照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肉鸡的遗传潜力,提高其机体的抗病力。  相似文献   

14.
光照在肉鸡生产中起关键作用,本文就光照对肉鸡的基本作用及光源、光照颜色、光照强度和光照周期等对肉鸡影响因素的研究与应用进行综述,总结不同饲养条件下的最适光照方案,为肉鸡生产中光照的选择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美国奥本大学的科研人员就欧洲和美国的光照制度对肉鸡生长性能和应激反应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美国国家家禽委员会(NCC)准则要求每天给肉鸡4h黑暗,饲养第1周和最后2周除外,当使用接近全天光照时降低光照强度。欧盟准则要求每天6h黑暗,除了在饲养前7d和最后3d,应至少保持21.5lx的光照强  相似文献   

16.
一般来说,为了使肉鸡和火鸡达到最大的采食量和最佳的生长速度,一般采用全天制光照或连续光照。在肉鸡生产的早期阶段,与连续光照相比,采用8-12h光照时间的肉鸡的体重要低5%~10%,若只提供给肉鸡6h光照,肉鸡则学会了在黑暗中采食,其生长速度反而比14h的光照时间的肉鸡要快。极端的情况,肉鸡在7日龄后转入持续黑暗的环境中,其63日龄体重与连续光照的体重相近。  相似文献   

17.
正选择合适类型的灯,同时采用科学合理的光照制度,比如光照节律和光照强度,可有效促进肉鸡的生长发育、提高生产性能、满足动物福利,且节约能源。通过一系列肉鸡光照制度的系统研究与应用验证,提出如下光照技术建议。首先是光照时间和节律。白羽肉鸡和黄羽肉鸡有所不同,因为生长速度不同,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同,消费者对最终产品的需求也不尽不同。对于所有肉鸡,建议1~3日龄采取24小时光照,4~7日  相似文献   

18.
商品肉鸡典型的饲养方法是暗光饲养法,但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科研者认为提供较强光照可提供肉鸡正常活动节律提高免疫力从而增强肉鸡体质,他们让1日龄试验肉鸡(n=753,每组6个重复栏)分别在3种光照状态(5、50和2001x)下饲养至6周龄,光照时间每天为16L:8D,黑暗期间提供11x光照,比较了3种光照强度饲养条件下肉鸡的行为模式、免疫功能、眼和腿的状态。结果发现,  相似文献   

19.
光照信息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它通过对动物的视觉系统和昼夜节律生物钟系统的调控,进而影响着生物体的多种生理功能。肉鸡属于光敏感动物,其视网膜和松果体上存在着不同的光感受器以及昼夜节律生物钟,通过位于其上的光受体接受外界环境的光信息(光照波长、光照周期和光照强度),再把不同光信息处理后转化为特定的生物信号,从而影响机体的生长发育、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作者综述了不同的光照信息:光照周期、光照强度及光照波长对肉鸡免疫功能的增强或抑制作用并重点讲述了褪黑激素通过其受体途径和非受体途径(抗氧化作用)介导着不同光照波长(光色)对肉鸡免疫功能的调控,以期为现代化肉鸡养殖过程中合理运用光照信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光照信息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它通过对动物的视觉系统和昼夜节律生物钟系统的调控,进而影响着生物体的多种生理功能。肉鸡属于光敏感动物,其视网膜和松果体上存在着不同的光感受器以及昼夜节律生物钟,通过位于其上的光受体接受外界环境的光信息(光照波长、光照周期和光照强度),再把不同光信息处理后转化为特定的生物信号,从而影响机体的生长发育、生产性能和免疫功能。作者综述了不同的光照信息:光照周期、光照强度及光照波长对肉鸡免疫功能的增强或抑制作用并重点讲述了褪黑激素通过其受体途径和非受体途径(抗氧化作用)介导着不同光照波长(光色)对肉鸡免疫功能的调控,以期为现代化肉鸡养殖过程中合理运用光照信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