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对中国大陆、台湾地区和日本4 P和5 P规格鳗鱼出池价的平稳性、协整关系、因果关系和误差修正模型进行了检验和研究.结果显示,所有变量的一阶差分都是平稳变量,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在短期,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鳗鱼生产相比日本而言,在受到某些短期因素影响时受到的冲击更大.中国福建和广东的鳗鱼出池价变化会影响到日本和台湾地区的鳗鱼出池价,中国大陆的鳗鱼生产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2.
据从有关方面获悉,今年整个亚洲的日本鳗苗生产形势相当差,至2月初总共才生产了15吨多,其中除中国大陆的鳗鱼苗生产情况较为理想外,其它地区的生产情况极差,普遍较往年同期少许多,尤其一向为鳗苗主产地之一的日本、韩国更是大减产,因而导致各地鳗苗价格大幅上涨。  相似文献   

3.
鳗鱼是高蛋白质、高脂肪的优质鱼类,是广东重要的出口农产品,随着消费升级,国内消费者对 鳗鱼愈加青睐。通过渔业统计数据分析和实地考察调研,发现我国 4 个鳗鱼主产区各具发展特征,福建省鳗鱼 产业集聚程度最高,具有较强竞争力;江苏省依靠独特的鳗苗资源而获得重要产业地位;江西省则凭借有利的 区位条件获得鳗鱼产业后发优势;广东省鳗鱼产业集群具有养殖条件优良和全产业链建设条件,鳗鱼产量名列 前茅。明晰广东鳗鱼产业当前发展的优势和劣势,可促进广东鳗鱼产业集群的升级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目 前广东鳗鱼产业区位商和集中系数分别达到 3.16 和 4.93,具有产业集中度高、生产专业化等优势;但是广东鳗 鱼产业链上游的鳗苗供应系数仅为 0.0045,而且鳗鱼产业龙头企业对产业支撑作用有待进一步提升。基于此提 出增强广东鳗鱼产业集群内龙头企业的支撑能力、加快广东鳗鱼产业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与其他鳗鱼主产区紧 密合作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受长年高密度捕捞和环境因素等影响.世界鳗苗资源日渐稀少,我国是世界第一鳗业大国,广东鳗鱼养 殖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70豫左右.为促进广东省鳗鱼产业健康发展,对广东鳗鱼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在发展过程中 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广东省鳗鱼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白仔期培育不仅直接影响鳗苗的成活率及增长率,还为日后商品率及总产量的高低打下基础.尤其在鳗价持续低迷的今日,如何提高鳗苗的成品率,培育高质量鳗鱼、节约成本,是一个重要课题.笔者1997年在闽北某鳗场进行欧洲鳗白仔高产培育生产,探讨上述有关问题,40 d培育期取得生长率增加8.5倍、成活率99%的结果.现将具体做法与体会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6.
概述了国内外鳗鱼产业的发展情况,分析了广东鳗鱼产业的发展现状,其产业化发展主要集中于顺德和台山两个区域,产业化发展存在优质鳗苗资源稀缺、鳗鱼养殖风险大、国内市场开拓进展缓慢、传统养殖模式受到极大挑战等问题.进一步分析了2011年广东鳗鱼产业的供需与展望,并提出了根据产业优势,做好鳗业发展战略规划、加强建设完善的鳗鱼产业发展基础体系,加快鳗业产业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产学研合作、引领产业发展等产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近日,广东省鳗鱼业协会向业界各组织提出:为切实有效地保护我国生产的日本种鳗苗资源,严格控制日本种鳗苗的出口,并建议国家各有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在每年11月至次年3月底禁止日本鳗苗的出口,严厉打击相关的走私行为,以保证我国鳗鱼产业健康发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国内外鳗鱼产业的发展概况,并从鳗鱼产量、区域分布、进出口、产业化、鳗业供需情况和存在问题等方面总结分析了2015年广东鳗鱼产业发展现状.通过分析2015年广东鳗鱼价格的变化,预测2016年鳗鱼价格的走势.最后提出广东鳗鱼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包括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营造有利的产业发展环境;加强全程监管,建立健全质量安全体系;扩大鳗鱼品种,积极发展异种鳗养殖;实施品牌战略,构建现代鳗鱼产业体系;推动鳗企抱团,创建鳗鱼产业发展新模式;依托“互联网+”,开拓国际国内新市场等.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2014年广东鳗鱼产业发展现状,包括鳗鱼产量、区域分布、进出口、产业化、鳗业供需情况、已取得新的成就和存在问题等.通过分析2014年广东鳗鱼价格的变化,预测2015年鳗鱼价格的走势.就目前广东鳗鱼产业科技现状,提出了“突出重点,优化布局,形成区域特色;依托科研院所,加强鳗业关键技术的引进和研发;开拓加工流通,培育壮大龙头,推进鳗业产业化经营;扩大市场知名度,向国内市场扩展”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根据日本鳗、欧洲鳗和美洲鳗3种鳗鱼的16S rRNA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16SrRNA基因的PCR扩增,然后对PCR产物进行ApaI酶切反应.结果显示,日本鳗和欧洲鳗的PCR产物均出现211 bp的特异性扩增条带,美洲鳗的PCR产物出现两条DNA条带;日本鳗的PCR产物经ApaI酶切产生大小为135 bp和76 bp的两条条带,而欧洲鳗的PCR产物经ApaI酶切没有变化.因此,利用该方法可鉴别出日本鳗、欧洲鳗和美洲鳗等3种鳗鱼.  相似文献   

11.
通过建立引力模型对2006-2012年中国台湾与中国大陆、日本、美国等13个主要国家(地区)的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台湾地区农业对外直接投资会阻碍农产品的进出口贸易;台湾地区和其他国家(地区)的GDP乘积、伙伴国(地区)的贸易开放度与台湾地区农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交叉项对台湾农产品进出口贸易有促进作用;地理距离对台湾农产品出口贸易起阻碍作用,但对农产品进口贸易的影响却为正.在此基础上,提出台湾地区应加强与贸易开放度高的国家(地区)的合作,注意贸易和投资管理措施的协调统一,走创新资产寻求型的投资道路等,以促进台湾农业对外直接投资与贸易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1979年以来两岸贸易在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不断取得新进展。而自1980年开始,两岸贸易出现失衡,呈现出一种不对称、不平衡发展的态势,祖国大陆对台湾地区贸易逆差不断增长。在分析两岸贸易不平衡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两岸贸易不平衡增长的原因,提出了促进两岸贸易平衡的思路:(1)提高产品生产能力及产业内贸易水平;(2)利用双方形成的新经贸关系扩大对台优势产品出口;(3)建立“大中华经济圈”。  相似文献   

13.
通过阐述两岸经贸合作的现状,分析了《SPS协定》对两岸经贸合作的不利影响,并对促进两岸经贸合作的繁荣及农业生产的安全提出了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4.
选取1989-2013年海峡两岸HS-6分位农产品贸易数据,运用生存分析方法测度了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关系持续期.结果表明: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关系持续期很短,大陆农产品对台湾地区出口持续期的均值和中位值仅为4.47年和3年,台湾农产品对大陆出口持续期的均值和中位值仅为3.69年和2年,40%左右的贸易关系在1年后就终止,但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关系若持续6年,贸易关系将趋于稳定.未来,两岸农产品贸易政策应从总体贸易属性、产品特质及国际因素等方面着力,以延长现有贸易关系的持续期.  相似文献   

15.
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资源开发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阿根廷滑柔鱼是重要的经济头足类之一,主要分布在西南大西洋海域,是中国大陆及台湾地区等鱿鱼钓船重要的捕捞种类之一。本研究综合考虑生物、经济、社会3个目标着手探讨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最适方案。以2001-2010年中国大陆、中国台湾省及福克兰群岛鱿钓生产统计数据为基础,利用Gordon-Schaefer生物经济模型对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南部巴塔哥尼亚种群资源进行分析,模拟了13种捕捞策略下短期(1-5年)、中期(10年)、长期(20年)的资源开发结果。研究认为,方案8、方案11时的捕捞策略,捕捞努力量分别为30.14万船次、30.75万船次,既不会对阿根廷滑柔鱼资源构成较大威胁,同时又兼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可作为西南大西洋阿根廷滑柔鱼南部巴塔哥尼亚种群资源管理的最适方案。  相似文献   

16.
江苏省进出口园林植物寄生线虫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1997 ̄1998年,对南京口岸进口的荷兰,加拿大,美国,韩国等国家以及中国的台湾和香港地区41批(次)园林植物检疫中,1次截获鳞球茎茎线虫,19次截获咖啡短体线虫,草莓芽叶线虫、克鲁克剑线虫、毛刺属线虫,南方根结线虫,花生根结线虫,北方根结线虫和其它种类的根结线虫,进口的园林植物中危险性线虫疫情发生率达34%。对江苏省5个主要出口园林植物生长基地进行了植物生线虫种类调查,在59种经常性出口的园林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海峡两岸花卉产品贸易呈现出不断攀升的趋势。本研究在界定花卉产品范围的基础上,利用G-L指数、Aquino指数、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B指数)以及Thom & McDowell垂直和水平产业内贸易指数对1996-2013年海峡两岸花卉产业内贸易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海峡两岸花卉产品产业内贸易水平较低,贸易方式以产业间贸易为主导。产业间贸易是推动两岸花卉贸易发展的主要动力,然而产业内贸易比重有不断增加的趋势;尽管近年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比重有所增加,两岸花卉产品产业内贸易仍以水平型产业内贸易为主。  相似文献   

18.
张艳茹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923-15926
首先分析了台湾与舟山的水产业现状。台湾水产业具有投入大、产出高、渔业出口贸易发达、渔业组织精细化、专业化、政府在渔业产业化中发挥主导作用的特点;而舟山水产业发展中存在品牌意识不强,缺少大品牌和龙头企业、水产品频遭绿色贸易壁垒的限制、水产品市场竞争秩序混乱的问题。利用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和贸易专门化指数(VSC)对两岸水产品贸易比较优势进行测算,结果表明,大陆和台湾水产品均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台湾水产品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高于大陆,同时两岸RCA指数均有下降趋势;两岸水产品贸易专门化指数(TSC)均为正,属于出口专业化,这种专业化趋势也在下降;由于台湾水产业技术发达,但岛内资源有限,而大陆竞争力体现在由于劳动力成本低,价格低,水产品深加工程度有待提高,导致两岸水产品竞争力趋势有所下降。由此从水产业投资合作、人员互访培训、建立两岛水产合作实验点3方面探索舟山与台湾合作模式,并提出舟山水产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果蔬贸易在海峡两岸农产品贸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该文在分析两岸农产品贸易及果蔬贸易现状的基础上,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对两岸的果蔬产品的竞争力进行测算,并通过贸易互补性系数测算了两岸果蔬贸易的互补性关系,同时运用贸易偏斜指数分析了两岸果蔬贸易市场的重要程度,最后总结全文,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建立新型"产"运"销"一体化的果品供应链模式和流通体系,提高果品在生产环节、流通环节和消费环节中的整体运行效率,实现台湾水果在大陆市场运销过程中的短周期、低消耗、高效益的无缝链接,是推进闽台产业深度对接合作的关键。该文通过对直购直销概念的界定和原则,提出构建台湾果品直购直销体系的设想,并从立法、海关、商检、交通、物流、金融、电子商务等角度给出对策和建议,探讨构建闽台果品直购直销体系为两岸贸易往来和果品运销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