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广西壮族自治区水牛研究所种畜场,是全国唯一的饲养有两个外来奶水牛品种的原种场,是中国-欧盟水牛奶业开发项目成员之一.主要任务是保种和培育优良水牛品种,向我国南方地区水牛品改提供种牛,目标是建成全国性的水牛育种中心.引种至1998年底,共繁殖摩拉水牛1 138头,尼里-拉菲水牛571头,向全国14个省(区)提供种牛累计达856头,现存栏各品种水牛365头,年繁殖犊牛150头,提供种牛80~100头.1993年和1995年又分别从印度引进优秀摩拉种公牛细管冻精2 300支,共8个系.对摩拉牛群进行血液更新,使种牛质量更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2.
为了对原引进摩拉和尼里水牛种母牛配种所建立的种牛体系进行血统更新和提纯复壮,有效缓解近交程度,建立新血统繁殖群,并为今后开展种公牛后裔测定和母牛选种、选配,提高摩拉和尼里水牛的优质遗传特性提供相关检测指标,试验采用新引进的摩拉和尼里水牛冻精与原引进的摩拉和尼里种母牛配种的方法,生产出后裔种公牛,选取摩拉和尼里公牛各6头,摩拉母牛83头和尼里母牛54头再次进行配种。结果表明:1997年至2007年底,共繁殖新血统摩拉水牛433头(公牛212头,母牛221头),其中公牛有7个父系,母牛有8个父系;2001年至2007年底,共繁殖新血统尼里水牛283头(公牛140头,母牛143头),其中公母牛均有16个父系。新建立的血统繁殖群能有效地缓解原有种群的近交程度。  相似文献   

3.
去年我区畜牧工作者 ,在区党委、区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乘借入世和十六大胜利召开的东风 ,努力工作 ,在牛品改中取得可喜的成绩。开展牛品改工作的县、市、区已从不足 2 0个发展到 6 7个 (占全区县、市、区的 70 % ) ,杂交母牛达 2 0 1万头 ,其中黄牛 8 5万头 ,水牛11 6万头 ,超过任务 16万头 ,是前年的 4倍。人工授精方面 ,冻配母牛达到 12 15万头。2 0 0 3年在全区水产畜牧工作会议上 ,自治区人民政府下达 2 0 0 3年的牛品改任务是 5 0万头。我区牛品改高潮又来到了 ,这个高潮是空前的 ,是史无前例的 ,形势大好 ,任重道远。我们要以…  相似文献   

4.
合浦牛杂交改良工作起步较早。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就先后引进摩拉和尼里/拉菲公牛和冷冻精液,采用本交和人工授精相结合的办法改良本地牛,有较好的品改基础。水牛是本地牛改良的重点。到上世纪末,全县有良种公牛12头,人工授精配种点6个。三十多年来共杂交配种水牛26356头。配种受胎率45.1l%。  相似文献   

5.
<正> 为改良四川的黄牛和牦牛,1978—1980年,我省从西德、奥地利引进了西门塔尔种牛123头,其中:种公牛45头;妊娠小母牛78头。种公牛分别饲养在省家畜冷冻精液站和绵阳冻精站;母牛饲养在省阳平种牛场。目前,种公牛已正式投产两年;母牛已完成两个以上的繁殖周期。本文就这些种牛在四川的适应情况,作一简略报告。  相似文献   

6.
长春新牧科技有限公司,是集纯种肉种牛繁育场、纯种肉种牛冻精生产、科研与教学基地为一体的公司。这里具有国内一流的肉用种牛、生产设备及基础设施。基础牛群是从加拿大引进的西门塔尔、夏洛来、利木赞肉用种牛共186头(其中种公牛53头,分别为34头、13头、6头;基础母牛133头,分别为68头、53头、12头)。通过对不同品种、不同类型、不同年龄的肉用种公牛,采取不同的饲养管理方式,延长种牛使用年限,提高精液品质和产量。科学合理配制种公牛饲料,及时补充矿物质、微量元素、维生素及蛋白质饲料,不断完善种公牛的饲养管理。冻精产量不断提高,公司2019年产冻精达176万剂,除保证本省黄牛改良所需的冷冻精液外,还销往全国各地,提高了纯种种公牛的利用率,促进了肉牛产业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自非流行区选购无蜱和无血液原虫寄生的健康水牛4头,其中3头运至流行区放牧,并让蜱上身叮咬以自然感染巴贝斯焦虫病。在此3头水牛身上最早发现的蜱经鉴定为镰形扇头蜱Rhipicephalus haemaphysaloides haemaphysaloides Supino。另一头则在实验室内用采自流行区水牛身上同一种蜱人工感染。所有试验动物在蜱上身后第9~12天出现持续性发热(达40.8℃~41.8℃)和虫血症。血液抹片中虫体经鉴定为牛巴贝斯焦虫Babesia bovis和双芽巴贝斯焦虫B·bigemina,均为混合感染。在3头自然感染水牛中,有2头出现贫血。腹泻、黄疸和血红蛋白尿,这2头牛用贝尼尔治疗后痊愈。另一头未用药而自愈。人工感染水中亦用贝尼尔治疗而痊愈。由本试验得出结论:镰形扇头蜱是湖北省水牛巴贝斯焦虫病的传播者。  相似文献   

8.
湖北省安格斯种牛场于2000年从新西兰美都斯丽公司引进安格斯肉用种牛胚胎200余枚移植于本地母牛,于2001年2月、8月分两批产下纯种安格斯牛72头,最终断奶存活64头。2004年7月安格斯母牛群相继发生焦虫病,花去治疗费用3千余元,经治疗病牛全部恢复良好,无1头死亡。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阿克苏地区是典型的绿洲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为发展养牛业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从1979年开始利用世界著名的肉用型西门塔尔种公牛的冷冻精液对本地土种牛进行杂交改良,历年共冷冻精液配种母牛数达200万头/次,使养牛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提高.据2012年底统计,全地区牛存栏数达39万头,其中适龄母牛达16万头,占牛总数的41%,畜牧业总收入达到37亿元,其中养牛业收入6.6亿左右,养牛业经济效益很明显.  相似文献   

10.
1流行情况 呼图壁种牛场原为历史性的焦虫病疫区,每年夏秋(5~9月)都有不同程度的焦虫病发生.建场初陆续从塔城、昭苏、原苏联、北京等地引进奶牛.1956年突然暴发焦虫病,发病头数为154头,发病率为35%,死亡数为123头,病死率为80%,1956年到1963年7年时间,种牛场奶牛因发生焦虫病共死亡167头.泌乳母牛发病后,奶产量下降,严重者干奶,怀孕母牛常引起流产或胎儿发育不良,对我场畜牧业危害极大.1975年以后,种牛场开始使用牛环形泰勒氏焦虫裂殖体胶冻细胞苗,此苗注射安全,免疫效果好,采用本法后至今再无一头牛因焦虫病而死亡.  相似文献   

11.
武宣是仅有 40万人的县份 ,北临柳州 ,南邻贵港 ,水陆交通便利 ,有水牛 1 0万头 ,适龄繁殖母牛 3万头 ,草地 1 0万亩 ,人工草地 30 0 0亩 ,2 0万亩甘蔗 ,各种作物年产秸秆 40万吨 ,可供喂牛 ,养牛条件很好。 2 0世纪 70年代至80年代初开始牛品改工作。当时引进摩拉水牛改良本地水牛 ,繁殖杂种牛曾达 5 0 0多头。只是当时种种条件限制 ,还没有发展到乳用上来。目前 ,全县仅有摩拉杂 1 74头。现在生活条件改善了 ,鲜水牛乳市价达每千克 6元 ,半岁杂种母牛每头 2 5 0 0~ 30 0 0元 ,政府和群众发展水牛奶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区水牛研究所多次…  相似文献   

12.
2003-2004年,桂平市牛品改工作取得了重要进展.两年内全市共进行牛杂交改良13 190头,其中冻精人工配种12 295头,本交改良895头.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后备母牛人工授精受胎率较低(一次输精受胎率母水牛15%~20%、母黄牛25%~35%),是影响牛品改效果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牛的流行热是一种急性、热性和全身性传染病。该病虽然死亡率低,但却影响了牛的正常生长发育和使役力,为此,我们于1989~1992年用自拟的“柴葛解毒解肌汤”收治了367例,疗效满意,总治愈率达98.9%。 1 病畜类别从收治的367头看,黄牛占260头(其中母牛186头,公牛为74头);水牛占107头(其中  相似文献   

14.
铁岭市清河区南台村前马村两个奶牛小区现存栏奶牛1200多头,2002~2005年问发生焦虫病120头,死亡8头;其中产后围产期内发病率占50%,病死率达50%,治愈112头,笔者成功地治愈了数例围产期患焦虫病病牛,现将此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腐蹄病是耕牛常见多发生的四肢外科病。据笔者调查,大小牛都有发生,老龄牛多于青年牛,水牛多于黄牛,常发生多雨潮湿的夏季。1986年,铜仁市灯塔乡合心村民组76头耕牛,有13头患腐蹄病,总发病率为17.11%,其中水牛10头,占水牛总数43头的23.26%,给该村农业生产造成一定影响。5年多来,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共治疗耕牛  相似文献   

16.
牛焦虫病是由蜱为媒介而传播的一种虫媒传染病。焦虫寄生于黄牛、水牛和奶牛的红细胞内。随着种牛调运行为的增加,无病区运进病区的牛发病率很高,对畜牧业危害较大。  相似文献   

17.
谷城县是省畜牧兽医局牛品改责任状管理县。2009年全县牛存栏13.07万头,其中能繁母牛4.98万头。近年来,谷城积极探索牛品改工作新路子,取得了可喜成绩:(1)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牛品改罐点建设。建成牛品改罐点13个,输配点18个,冻配牛5100头(其中黄牛4252头、水牛848头),牛冻配业务覆盖到230个村,冻配牛平均受胎率73%、产犊成活率90%;(2)加大便民服务力度,采取一罐多架、移动架等增架不增人和设备的办法,促进授配点在农村运动、在规模养殖场扎根;(3)加大技术推广力度,先后与64家规模牛场建立直接服务模式,指导养殖场实施秸秆氨化处理,肉牛高效育肥措施,促进科技贡献率提升。但同时也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1)政府重视程度下降;(2)经费缺乏,还有许多需要建设牛品改罐点的地方无力建设,由于经费欠缺,使宣传工作不能到位,更多的群众不能认识到改良牛的价值,使优良品种黄牛、水牛优势得不到体现,影响了产业的发展;(3)山区条件限制牛品改工作的开展;(4)牛品改工作缺乏项目支持。对策和建议:(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品改经费;(2)规范罐点建设,加强冻配管理;(3)加强品改队伍和制度建设;(4)加大宣传力度;(5)依法加大对全县种公牛的处理力度;(6)建立奖励、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18.
郭建同 《福建畜牧兽医》2000,22(6):13-13,14
我市现有印度摩拉水公牛9头、巴基斯坦尼里公牛3头、摩拉杂交水牛5000多头和本地水牛5.1万头。为改良我市本地水牛,应继续引进印度摩拉水公牛优良种牛和冻精与本地水牛杂交,发展摩杂水牛。据调查,摩拉杂交水牛的繁殖成活率较低,因此,如何提高摩拉杂交水牛的繁殖成活率就尤为重要,就此笔者总结了提高摩拉杂交水牛繁殖成活率的措施如下:1 加强种公牛的饲养管理和配种员配种技术的培训 目前我市摩拉杂交水牛的配种方式有“本交”和“冷配”2种。若采用“本交”必须加强种公牛的饲养管理,给予好草、好料,并适量运动等,以增强体力,提高配种成功…  相似文献   

19.
1988年4~9月,在江苏省江宁县水牛巴贝斯虫病流行区,对775头2周岁以上的水牛应用国产咪唑苯脲进行了预防试验,其中415头水牛按2mg/kg体重的剂量肌肉注射咪唑苯脲二盐酸盐溶液作为试验组,360头不进行预防注射作为对照组。结果,在4个月内,试验组有3头发病,发病率为0.72%;对照组有36头发病,发病率为10%;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百分率差异极其显著(P<0.01),证明国产咪唑苯脲对水牛巴贝斯虫病有较好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20.
利用进口加系肉用型西门塔尔优秀后代和美加系优秀种公牛冻精生产胚胎,改良本地肉牛,有利于高效地利用引进种质,加快我国肉牛品种改良的速度。目的:本文评估实施胚胎生产过程中,供体母牛在放牧中导致焦虫病,对胚胎生产结果及冻胚移植成功率影响。方法:本文选择40头10-16月龄加系西门塔尔种母牛进行超数排卵处理生产体内胚胎。在超排处理过程,其中17头放牧的供体牛出现焦虫病症状。对照组为24头舍饲健康供体牛。两组牛产的胚胎冷冻后,分别解冻和移植了30(焦虫病组)和26(对照组)枚胚胎。结果表明两组牛只获取的胚胎总数差异不明显,但发病牛只生产可用胚率和冻胚移植成活率均明显低于健康牛只。结论:焦虫病极易导致牛只体温升高,超过39.5℃将会严重影响胚胎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