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香梓楠树皮率、生材含水率及木材密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体积法及质量法测定树皮率,排水法测定生材体积,分析研究香梓楠的树皮率、生材含水率、密度及心材率。研究结果表明:香梓楠树皮体积百分率及质量百分率总体随着树高的增加而增加,树皮体积百分率及质量百分率平均值分别为15.8%和19.8%;生材含水率,从髓心向外,北向和南向均呈减少的趋势,并随树高增加而增加,平均值为99.5%;香梓楠生材密度随树高增加而减小,平均值为0.804g·cm-3;基本密度的径向变化随树龄增加而增大,纵向变化随树高增加而减小,平均值为0.403g·cm-3;11年生香梓楠心材极少。该研究为保护、发展广西重点珍贵树种香梓楠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研究马尾松人工林强度采伐后套种的不同树种的生长动态规律,筛选适宜的套种树种,为马尾松人工林近自然经营提供技术支撑。2008年2月于15年生马尾松人工林采用4个强度进行采伐,即保留密度分别为225(Ⅰ)、300(Ⅱ)、375(Ⅲ)和450(Ⅳ)株/hm2,于林下均匀套种大叶栎、红椎、灰木莲、香梓楠、格木等5个乡土阔叶树种,2008年底调查套种阔叶树的胸径、树高和冠幅等生长指标,此后至2016年每2年测定1次,应用方差分析和Duncan多重比较分析这些生长指标对不同强度采伐的动态响应。结果表明:采伐强度显著影响林下套种阔叶树的生长,其中大叶栎和灰木莲的胸径、树高和冠幅以及红椎的胸径和冠幅的生长随保留密度增大而减小,而红椎、格木的树高生长受采伐强度影响不大;格木的胸径和冠幅以及香梓楠的树高和冠幅生长在套种第7年之前受采伐强度影响不大,此后其生长随保留密度增大而减小;香梓楠的胸径生长则一直随保留密度增大而增大。大叶栎的胸径、树高和冠幅以及灰木莲的树高和冠幅、红椎的树高生长高峰出现在套种后第3年;红椎、灰木莲、香梓楠的胸径生长高峰出现在第5年;格木的胸径、树高和冠幅以及香梓楠的树高和冠幅、红椎的冠幅生长高峰出现在套种后第9年。马尾松人工林强度采伐后套种阔叶树的生长动态表现为大叶栎红椎灰木莲香梓楠格木。大叶栎、红椎、灰木莲的生长随采伐强度的增大而增大,而香梓楠、格木受采伐强度的影响不显著。综合比较5种套种树种的生长特性,在桂西南开展马尾松中龄林近自然化改造,选用大叶栎、红椎、灰木莲进行林下套种,宜采用采伐强度Ⅰ、Ⅱ,而套种香梓楠、格木则宜采用采伐强度Ⅲ、Ⅳ。  相似文献   

3.
香梓楠为热带南亚热带珍贵优良用材树种,使用轻基质网袋育苗,具有重量轻、通气透水性好和方便种植等特点,可以提高造林成活率和降低造林成本。选择树皮和锯末为基质原料,经晒干、粉碎、过筛、堆沤后,按一定比例把拌匀的基质灌装至网袋内制成育苗容器。香梓楠种子经催芽后移植至容器内,注意淋水,保持湿润;每半个月施肥一次,以氮肥和复合肥为主,宜勤施薄施:当苗高约15 cm时,移疏苗木,并适时进行空气修根,促进侧根的生长;约11月中旬以后可实施炼苗,当苗龄达12个月,苗高达45cm以上时,苗木可出圃造林。  相似文献   

4.
以杉木纯林、杉木-香梓楠、杉木-香木莲、杉木-单性木兰4种林分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采集0~20cm、21~40cm土层的土壤样品,测定不同林分土壤养分和酶活性,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4种林分的土壤肥力得分并排序,探讨不同林分下的土壤肥力状况,旨在为杉木纯林改造和土壤肥力管理提供基础的数据参考。结果表明,随着土壤层次的加深,土壤养分及酶活性均逐渐降低;与其他林分对比,杉木-香梓楠混交林土壤的脲酶、蔗糖酶、酸性磷酸酶活性显著提升,而且土壤有机质、全氮、硝态氮、速效磷的含量均表现为最高,但是4种林分的土壤过氧化氢酶、全钾、速效钾变化不明显;主成分分析显示,土壤肥力状况排序为杉木-香梓楠混交林杉木-香木莲混交林杉木纯林杉木-单性木兰混交林。  相似文献   

5.
对11 a 生香梓楠(Michelia hedyosperma)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碳素含量、碳储量及其空间分配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香梓楠各植物器官碳素平均含量的变化范围在450.98~514.45 g/kg 之间,各器官碳含量的排列次序为:干材>根蔸>粗根>枝>中根>细根>叶>皮。(2)香梓楠人工林生态系统总碳储量为182.32 t/hm2,其中土壤层所占比例最高,达77.62%,灌草层所占比例最少,仅占0.30%,各生物层次碳储量总体表现为:土壤层>乔木层>凋落物层>灌草层。(3)香梓楠人工林生态系统总生物量为81.68 t/hm2,乔木层、灌草层和凋落物层分别占95.68%、1.45%和2.87%,表现为乔木层>凋落物层>灌草层。(4)香梓楠人工林分乔木层年净生产力和净固碳量分别为7.10和3.56 t/(hm2· a),具有较高的碳汇潜力。  相似文献   

6.
香梓楠嫁接繁殖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香梓楠、黄玉兰、火力楠、山白兰、观光木5种砧木和枝型皮下腹接、穗型皮下腹接、芽接3种嫁接方法对香梓楠进行了3次嫁接繁殖试验。结果表明,嫁接时期、嫁接方法对嫁接成活率有显著影响。最好嫁接成活率达93.8%,生长最好的1年生嫁接苗,平均苗高100.9cm,地径1.18cm。  相似文献   

7.
香梓楠 (Michelia hedyosperma L aw)又名香籽含笑 ,为热带和南亚热带木兰科(Magnoliaceae)常绿乔木 ,国家三级保护树种。香梓楠主干通直圆满 ,出材量大 ,寿命长 ,木材为散孔材 ,纹理通直 ,色泽美观 ,干燥后少开裂不变形 ,耐腐力强 ,加工容易 ,适用做横梁、桁条、门窗框以及车船、家具等优良用材 ;此外其花芳香 ,可提取芳香油 ,枝叶浓绿 ,树冠塔形 ,挺拔秀丽 ,是很优美的绿化树种 [1 ] 。其天然分布于海南白沙、昌江、乐东、琼中 ,广西那坡、靖西、龙州、凭祥 ,云南西畴、西双版纳 ;地理范围在 1 9°2 0′~ 2 3°2 0′N,1 0 0°~ 1 1 0…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香果树种子沙藏、5℃低温贮藏、-5°冷冻贮藏、对照(CK)贮藏试验,结果显示在5℃低温环境中贮藏,种子发芽率最高,达66.8%;不同贮藏方式对香果树种子发芽势和种子发芽时间有明显影响。种子贮藏时间试验表明贮藏时间对香果树种子萌发影响较大,在5℃低温贮藏下种子可长期贮藏并且能够保持较高发芽能力。  相似文献   

9.
香果树种子发芽对水分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用PEG(聚乙二醇)配制不同浓度溶液,模拟不同土壤水势梯度,达到不同水分胁迫水平,进行香果树种子发芽水分胁迫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水势在0~-0.4MPa,随PEG浓度升高,香果树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苗长、活力指数均呈下降趋势。PEG浓度升至20%,种子发芽完全受抑制。表明香果树种子在轻度水分胁迫下,有一定的耐旱能力。  相似文献   

10.
香梓楠(Micelia hedyosperma Law)又名香籽含笑,木兰科含笑属常绿高大乔木,国家三级保护植物,寿命长,花黄白色,开花期12月中旬至翌年4月上旬;聚花果成熟时黄红色,果期10~11月,假种皮红色,10年生树木能开花结实;枝叶浓绿,树冠塔形。天然分布于海南白沙、昌江、乐东、琼中,广西那坡、靖西、龙州、凭祥,云南西畴、西双版纳和越南北部;分布范围在北纬19°20'~23°20',东经100°~210°,垂直分布海拔300~1000m。在广西多散生于山坡中下部和沟谷两旁的常绿阔叶林内,常与米老排、山桑、鱼尾葵、山枇杷、乌榄、鸭脚木和苦竹等共生,构成上层林冠。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香果树的落叶、树枝、果皮及竹叶等4种林下枯落物浸提液对香果树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香果树落叶、树枝及竹叶浸提液对香果树种子萌发具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并随浓度升高抑制作用增强。对香果树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香果树落叶和果皮浸提液具有显著抑制作用,随浓度升高抑制作用增强;香果树树枝浸提液总体趋势具有“低促高抑”的双浓度效应;竹叶浸提液对香果树幼苗不同部位化感效应不同,具有“促茎抑叶”的化感效应。  相似文献   

12.
香果树种子休眠和萌发的生理特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了解决香果树Emmenopterys henryi种子萌发困难的问题,使用不同的光照条件较系统地研究了香果树种子休眠和萌发的生理特性.结果表明:香果树种子属典型的光敏感性种子,在黑暗中无论恒温或变温条件下均完全不能萌发;整个萌发过程需1 000 lx光照强度和每天照光16 h;在光照条件下适宜的萌发温度为20℃、25℃恒温,其次是30℃恒温和30℃(日)、20℃(夜)变温.  相似文献   

13.
香果树的育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香果树(Emmenopterys henryi Oliv)在我场以海拔300—900米分布较多,生长较好。但过去均为野生,没有人工育苗,我场于1979—1981年进行了播种和扦插育苗试验。一、种子育苗1.采种11月上旬果实成熟后采回阴干,带果皮置于布袋中,挂于干燥阴凉的屋内贮藏。翌春去果皮取出种子备用。香果树种子很细小,种子生活力一年,带翅种子千粒重0.3克左右。虽发芽率较高,但常因病害严重而使育苗失败,育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揭示香合欢自然居群表型变异程度和规律,本研究采用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百色地区6个居群香合欢种子的5个表型性状进行比较研究,讨论居群间和居群内的表型多样性。结果表明:香合欢种子的5个性状在居群内和局群间均存在丰富的变异,平均变异系数在10.68%~49.30%之间,各性状在居群间、居群内个体间均达极显著差异;各性状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47.36%,居群间(31.67%)变异略大于居群内(28.67%)变异,说明二者均是香合欢的主要变异来源。种子性状均与海拔呈正相关,与年均降水量呈负相关,但未达到显著水平。研究结果可为香合欢良种选育工作奠定基础,对进一步保护和利用香合欢种质资源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选择赤霉素(GA)、吲哚丁酸(IAA)、双吉尔(GGR)和温水浸种等4种处理方式开展香果树场圃播种育苗试验。研究表明,经赤霉素(GA)浸种处理后,香果树种子的场圃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可达33.80%和27.53%,出苗时间可提早25 d,成苗率和苗木生长效果最好;双吉尔(GGR)浸种处理的场圃发芽率和发芽势亦十分良好,分别达到31.00%和23.27%,但整体略次于赤霉素(GA)浸种效果;吲哚丁酸(IAA)浸种处理对提高香果树种子发芽率、出苗时间和幼苗生长具有较好促进作用;温水浸种也能一定程度促进香果树种子萌发和苗木生长。  相似文献   

16.
测定了香红椿(Cedrela odorata)、神圣愈疮木(Guaiacum sanctum)和柠檬树(Calycophyllum candidissimum)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并对光强对在尼加拉瓜开阔地、半开阔地和干旱森林林冠下所营造的香红椿和神圣愈疮木的苗存活率和生长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20-35℃常温条件下,柠檬树在有光照条件下种子萌发率显著高于黑暗条件的种子萌发率;香红椿和神圣愈疮木的种子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都有一定程度的萌发,最适萌发温度均为20-25℃。研究还表明,变温条件培养并没有提高3个树种的种子萌发率。在林冠层下和开阔地上神圣愈疮木苗木的存活率分别为70%和80%,两种条件下的周径相对生长速率分别为1.42mm/月和1.88mm/月。总的来说,在3个树种中,香红椿幼苗存活率较低,特别是在冠层内生长的幼苗。以上结果说明:柠檬树种子萌发需要光照;而香红椿和神圣愈疮木种子萌发对温度条件较为敏感。神圣愈疮木幼苗在裸地条件下存活率较高,可以作为退化土地造林备选树种。图2表2参43。  相似文献   

17.
研究不同种源香合欢(Albizia odoratissima)种子表型性状及苗期生长情况,了解种子性状的自然变异特点和地理变化规律,为香合欢选优策略的制定及在广西地区引种和遗传改良提供参考。以海南三亚、海南乐东、广西乐业、云南景洪和四川盐边5个种源的香合欢种子为研究对象,对其表型性状指标进行测定并开展育苗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种源香合欢的种子表型性状及生长指标差异显著。最优的种子千粒重、种子长度、种子宽度、种子厚度、苗高和地径分别为云南景洪种源(60.70 g)、四川盐边种源(8.36 mm)、广西乐业种源(5.98 mm)、云南景洪种源(2.28 mm)、海南三亚种源(77.6 cm)和广西乐业种源(4.97 mm)。香合欢种子表型性状变异主要受经纬度和年均气温的影响,苗期性状变异主要受年均气温、纬度、海拔和年均日照时长的影响。初步筛选出云南景洪、海南三亚、广西乐业和海南乐东4个种源,适合在广西南宁地区育苗生产。  相似文献   

18.
香荚蒾播种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荚蒾花白色而浓香,花期极早,是北方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该文介绍了种子处理、整地、播种、苗期管理等育苗技术,并对苗木生长情况进行了细致的观测,为香荚蒾播种育苗生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四数九里香种子萌发率,研究了最佳浓硫酸处理种子的时间及不同激素处理对四数九里香种子自然萌发的影响,以完整种子和带胚子叶作为外植体,研究不同质量浓度的6-BA、NAA、IBA、GA3对外植体生长的影响,及不同质量浓度活性炭对外植体褐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浓硫酸最佳处理时间为1 min;用200×10-6的IBA处理过的种子发芽率最高,达50%;其次是50×10~(-6)和150×10~(-6)的NAA,其萌发率均为45%;外植体在添加2.5 mg/L 6-BA、0.2 mg/L IBA、0.1 mg/L GA3或0.2 mg/L NAA的培养基上诱导率较高,活性炭为1.5 g/L时外植体褐化程度最低;四数九里香胚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添加2.5 mg/L 6-BA、0.1 mg/L GA3、0.2mg/L NAA和1.5 g/L活性炭的MS培养基。  相似文献   

20.
香桂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及较高的经济价值,长期以来,利用香桂种子繁殖育苗发芽率低,且对香桂种子繁殖技术没有系统完整的论述.本文对播种繁殖过程进行了系统总结,并通过对比实践操作,发现播种时间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较大,当年8月~9月播种和次年1月播种发芽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