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Y两优2号是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选育的强优势两系杂交稻组合。2009年年初,"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赠送75kg"Y两优2号"种子给江西德安家乡试种,目标产量每亩830kg,并列入2009年度全国十个100亩高产示范片之一。  相似文献   

2.
<正>Y优86(又称Y优4号)是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近年来以优质、多抗光温敏不育系Y58S为母本配制的超级杂交稻新组合,分蘖力强,结实率高,耐高温能力较强,感温性较强,全生育期与汕优63  相似文献   

3.
超级杂交稻Y两优7号是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选育的优质、多抗、超高产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株高105~125 cm,分蘖力强,穗大粒多,穗长25~30 cm,马尾长穗形,结实率高,全生育期140天左右。为了探索超高产优质杂交稻的高产技术措施,本县通过省农业厅从湖南省广阔天地公司引进了Y两优7号进行试种。现将超级杂交稻Y  相似文献   

4.
超级杂交稻Y两优3218“3414”肥效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超级杂交稻Y两优3218进行"3414"田间肥效试验,以获得最佳施肥效应模型。结果表明,超级杂交稻Y两优3218产量与氮、磷、钾的施用量之间有明显的回归关系。每亩最佳施肥量为:N为10.8kg,P2O5为6.4kg,K2O为10.2kg,最佳产量为625.8kg/667m2。为杂交中稻施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超级稻Y两优2号在三亚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Y两优2号是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选育的超级杂交稻新组合,2011年创造了世界较大面积产量最高纪录13.9 t/hm2。该组合根系发达,分蘖力较强,穗大粒多,结实率高,具有株叶形态理想、熟期适中、适应性广、高产稳产、优质多抗等特点。2011~2012年在海南省三亚市种植,实际产量为11.74 t/hm2,达到了该生态条件下产量的超高产水平。本文基于水稻叶龄模式和水稻高产群体质量指标,从精确定量施肥、科学湿润灌溉等方面对高产栽培技术作了阐述。从播栽期、培育壮秧、合理基本苗、行株距、施肥、水分管理等方面进行了Y两优2号栽培技术的精确定量。提出Y两优2号超高产栽培应在协调穗、粒、重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该品种分蘖力较强、穗大粒多的优势,采取前期尽早攻穗,中后期增粒、保重的栽培策略。  相似文献   

6.
Y两优143是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选育的两系杂交稻组合,其亲本品种来源为"Y58S/P143",2012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粤审稻2012018。2012年龙山县引进该品种示范种植,表现出株型较紧凑、茎秆粗壮、生长繁茂、丰产性好、抗逆性强、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不同产量潜力超级杂交稻各节间形态特征及其与抗倒伏特性之间的关系,以不同产量潜力超级杂交稻代表性品种Y两优1号、Y两优2号和Y两优900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氮素水平对超级杂交稻各节间形态特征及其与抗倒伏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产量潜力超级杂交稻品种间倒伏指数、株高、重心高度及各节间形态指标之间的差异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且抗倒伏性和各节间形态指标基本表现为Y两优900最优;随施氮量的增加,各品种弯曲力矩、倒伏指数、株高和重心高度均呈逐渐增加的变化趋势,但Y两优900在不同氮素水平条件下的倒伏指数均为最低,各品种不同节间形态指标对氮素的响应也不尽相同;相关分析和冗余分析表明,倒伏指数与茎秆形态特征中的穗下第4节间壁厚和单位长度干质量关系最为密切。因此,具有较高产量潜力的超级杂交稻品种Y两优900更适合在高氮肥条件下种植,且超级杂交稻品种选育及高产栽培调控中更应关注穗下第4节间质量。  相似文献   

8.
李杜 《北京农业》2008,(32):49-49
<正>困扰我国两系超级杂交稻推广的"魔咒"终于被袁隆平院士破解。笔者日前从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悉,科技部成果转化资金项目"两系超级杂交稻新组合两优293高产高效生产技术集成与推广"在广西南宁验收成功,实现我国两系超级杂交稻制种零风险。  相似文献   

9.
位于海南省三亚市海棠镇青田村的18公顷Y两优广适性超级稻母本Y58S繁殖田,田块集中连片,土壤肥力、水源灌溉、隔离条件等均符合水稻两系不育系高产保质繁殖技术要求。采用高产繁殖集成技术种植的Y58S水稻植株挺立,整齐一致,叶青籽黄,籽粒饱满,呈现出一派丰收的景象。经湖南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组实割测产验收,海南省三亚市Y58S高产优质繁  相似文献   

10.
优质杂交稻深两优5814不同插神密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两优5814是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深圳清华龙岗研究所配组育成的籼型优质杂交稻。2005年我县引进试种,连续四年试种结果,表现产量高、米质优、生育期适中、后期青秆黄熟、熟色佳、适应性广。为了进一步探索该品种插种密度与产量的关系,我们设计了本试验,以探求该品种大田高产插种密度,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超级杂交稻直播栽培示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选用超级杂交稻品种(组合)8830S/P15、两优培九、Y优1号为试验材料,进行直播栽培示范试验,以育秧移栽为对照,研究了两种栽培方式间不同超级杂交稻品种(组合)在产量及其构成因素、部分农艺性状上的差异。结果表明,各超级杂交稻品种(组合)产量在不同栽培方式之间存在差异,不同品种表现不一。两优培九产量直播高于移栽,8830S/P15直播与移栽产量相当,Y优1号直播后期倒伏,产量低于移栽。超级杂交稻在直播栽培下更易于获得较高的单位面积有效穗数。  相似文献   

12.
杂交稻Y两优2号、Y两优302示范表现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连山县农科所承担广东省超级杂交稻高产示范工程,Y两优2号、Y两优302种植面积各为1hm2,以粤优8号作对照,示范区经实割测产,Y两优2号平均每667m2产量678kg,Y两优平均302每667m2产量661kg,比对照粤优8号分别增产21.9%和18.9%.介绍了杂交稻Y两优2号、Y两优302的示范表现及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福建农业科技》2011,(5):41-41
福建省农业科该院水稻研究所培育的水旱兼用型两系杂交稻系列良种,大面积示范每667 m^2产量750~850 kg,其中“两优2161‘验收超1000 kg。标志着我国已成功培育出水旱兼用两系杂交稻。两系杂交稻“两优2161”具有耐旱、耐寒、耐粗放田管、广适应和超高产等特性,2010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是该省主...  相似文献   

14.
两优培九(原名65002)系江苏省农科院以邹江石研究员为带头人的水稻"863"课题组,以培矮64S为母本,9311为父本,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熟籼型新组合.两系杂交稻是继三系杂交稻之后水稻育种史上的又一次革命,是我国继续居国际领先水平的农业高新科技成果.两优培九自1996年育成以来,经10余省121个基点试种,充分显示了高产、优质、多抗于一体的特点.国家科技部、农业部、中国生物工程中心、国家杂交稻技术工程中心等百余名专家、教授现场观摩研讨认为,"两优培九增产潜力大、品质好,适应性广,其选育和大面积试种成功,为解决长期以来困扰杂交稻育种的诸多难题,例如产量和品质的矛盾、高产与倒伏的矛盾等带来新的希望".  相似文献   

15.
Y两优农占是由恢复系"桂农占"与不育系"Y58S"组配的两系杂交稻新组合,2009年2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根据大田示范结果表明,该组合具有植株形态好、穗长粒多、产量较高、抗病性较强、米质较好、生育期适中等特性。在栽培管理上要增施磷钾肥和实行湿润灌溉等技术,充分发挥该组合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16.
"广两优100"为两系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产量高、米质优、早熟、抗逆性强和适应性广的特点,可作再生稻种植,是适应目前粮食种植结构调整的优质杂交稻新组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皖审稻  相似文献   

17.
Y两优1号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再葆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0):113-114
为探索超级杂交稻高产栽培技术,广泛运用于生产实践,南陵县农技推广中心于2008年引进超级杂交稻组合Y两优1号进行试验示范,结果表明:栽培Y两优1号要重点要把好育秧关、群体关、施肥关和后期管理关等4个技术环节,可以达到二期超级稻产量目标。  相似文献   

18.
德优651是由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利用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的不育系德66A,与自育恢复系绵恢451配组育成的优质高产三系杂交稻新组合。该组合具有米质优、产量潜力大、综合农艺性状优良、广适性等优点,2021年通过了四川省审定。本文作者介绍了德优651的选育过程、农艺性状、产量表现和高产栽培及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9.
正Y两优5867(浙审稻2011016)系江西科源种业有限公司、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清华深圳龙岗研究所选育的单季杂交晚籼稻。该组合属籼型两系杂交稻,株型适中,穗型较大,千粒重较高,丰产性较好,后期转色较好。抗  相似文献   

20.
杂交稻制种母本机插秧及其配套生产技术措施的成功推广,基本摆脱了杂交稻母本移栽完全依赖人工栽秧的困境,实现了省工、节本、增效的基本目标,具有广泛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介绍了杂交稻Ⅱ优30制种母本机插秧技术,为杂交稻制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