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入夏以来,鱼塘水温逐渐升高,是鱼类生长发育的旺季。但是盛夏,水温高达30t以上时,水中有机物分解加快,鱼的呼吸强度增大,食欲减退,常会出现因水中缺氧而浮头以至江塘的现象。因此,这段时间的鱼塘管理工作重点应放在调节池塘水质上。盛夏之前,首先将鱼塘水位加深,以便  相似文献   

2.
早春鱼塘管理措施早春鱼塘管理主要措施如下:一、提高水温。在适温范围内,鱼类生长随水温上升,摄食增加、生长加快。初春鱼池水位应掌握在0.7—0.8米.让水温能较好升高。充分发挥肥效和促使鱼类提早开食。开春后要勤灌水,因为此时水波水温一般高于池水。对子渗...  相似文献   

3.
杨保国 《内陆水产》2002,27(5):24-24
春季随着水温逐渐回升,在鱼、虾、蟹、鳖养殖管理中,养殖户应重点抓好以下技术要点:1 调节水位,提高水温春季,为提高水温,应将池水控制在一定深度:早春鱼池水位应控制在1米以内,晚春控制在1.5米左右;虾、蟹养殖池水深应由0.6米逐渐加深至1,2米;室外  相似文献   

4.
卞宏娣 《内陆水产》2001,26(12):17-17
春季,水温逐渐回升,水产养殖动物(鱼、虾、蟹、鳖)的食欲也日渐回升。因此,做好水产养殖动物的春季管理工作,是夺取全年渔业丰收的关键。1控制水深,提高水温在春季,养殖水面要控制池水深度,采取分期注水措施,不要一次灌满,应由浅到深逐步加入,以提高水温,促进养殖动物快速生长,一般10~15天加水1次。早春鱼池水深控制在1米以内,仲春池水加深到1.5米左右(虾、蟹养殖水面水深应由0.6米逐渐加深到1米,室外养鳖池水应换去大部分老水,早春水深掌握在0.5米左右);晚春以后逐步加深到养殖的正常水位。2及早开…  相似文献   

5.
开春后,随着水温的逐渐回升,鱼类活动逐 步增强,而及时加强鱼塘管理,不仅能够促进鱼 类早开食,而且有利于恢复鱼体健康,增强其抗 病力,延长生长期。所以,开春后要不失时机地 抓好鱼塘管理工作。 1.分期灌水 早春时节,鱼塘水温较低, 鱼体较小,不宜一次灌满池水,而应随着水温的逐渐 升高与鱼体的不断生长慢慢加高水位,通常地,每隔 15天左右灌注新水1次,到3月-4月,池塘水位应 达到80cm-100cm。注水时,进水管道要设有过滤 网,以防野杂鱼进入池塘。池水水色应保持为黄褐色 或黄绿色,水体透明度以30cm左右为好。  相似文献   

6.
<正> 一、水泵水泵的种类很多,用于池塘养鱼的有轴流泵、混流泵、离心泵、深井泵等。水泵对池塘养鱼具有多种功能。 1.调节池塘水位,保证鱼类各生长阶段的不同水位要求。注入的河水或深井水,调节水温与水质。低温期用浅水,利用升温。高温期用深水,利用保温,都有利鱼类生长。 2.输送氧气,将溶氧高的外河水输入低氧池塘,提高池水溶氧。冲击水面增加水中  相似文献   

7.
《海鲜世界》1994,(1):22-22
春天随着水温上升,日照加强,水中的细菌开始大量繁殖,加上春季天旱少雨,地下水位下降,池塘水位不足,使池水老化,造成池鱼经常发病。为了抓好生产中这一主要环节,将因鱼病造成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应搞好水质调节和常见鱼病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8.
一、调节水质,科学管理l.注换新水俗话说:"水深养大鱼。"一般来讲,成鱼池的水位可加深到2米以上,鱼种培育池的水位可加深到1.5~2米之间,进排水方便的鱼塘,在确保水位不低于2米的前提下,每周注换水一次,到秋末时可每半月注换水一次,每次0.5米左右。  相似文献   

9.
一、防池小水浅冬季雨水少,易造成鱼塘水位降低;还有些养鱼户喜欢将鱼塘水放浅,想让鱼能在浅水里晒到太阳而达到取暖的目的。其实,冬天塘水浅、水温变化快、温差大,会给鱼的生长带来不利。越冬池一般应选择背风向阳、水源稳  相似文献   

10.
春夏季是鱼类生长的关键时期,为了确保养殖高产稳产,池塘管理应注意以下要点:一、池塘改造利用冬季或初春休塘抓紧进行池塘改造,浅池改深,漏水改保水,消除过多淤泥,疏通进排水渠道。改造好的池塘,放干池水,经曝晒后于放养前10天要进行药物消毒。池水深留5~10cm,用生石灰50~80kg/亩化水全池泼洒,清塘消毒后5~6天,注水深0.8m左右,放鱼后逐渐培肥水质,增加水中饵料生物,以后随水温升高和鱼体长大,逐渐加深池水。二、饲料投喂当水温10℃以上,青草鲤鲫等鱼类开始摄食,这时应及时投喂颗粒饲料等,春季隔天或每天投喂1次,随着水温升高逐渐增加投…  相似文献   

11.
姜祝飞 《内陆水产》2002,27(2):23-23
循环注水把2个或几个靠近的鱼塘,在一角用水泥管或塑料、铁管连接,在另一角用机械将一池水抽向另一池,形成几个鱼塘水体循环。由于水体流动,与空气接触而增多,有利于空气中的氧气溶入水体中,从而提高水体溶氧量。施有机肥越冬鱼塘每667米2可施有机肥150~200千克。这样可促进水体浮游植物的生长繁殖,提高水体光合能力和塘水温度,同时也有益于增加水体氧气含量。注入肥水将其它鱼塘水质较肥的水,注入越冬鱼塘,由于肥水浮游植物多,可通过增加光合作用提高搅动塘底在严冬季节,可打破鱼塘表层的结冰,通过搅动塘底,让下…  相似文献   

12.
1.水位管理适当控制水位,晴朗的天气应将蟹池内水位保持在60厘米左右,因为水位浅接受阳光充足,水温上升快,可促使尚未出洞觅食的河蟹尽快苏醒摄食;在连续阴雨或倒春寒来临前将池水水位加到80厘米左右,以免池水水温陡降,使出来活动的河蟹无法适应而造成死亡。  相似文献   

13.
冬季水温低,鱼类活动弱,摄食减少,病害也少。而渔民朋友们也往往在此时容易忽略水质管理和疾病防治,这时如果发生问题也将会造成很大危害,尤其是高密度养殖、"猪-鱼"立体混养的罗非鱼塘。笔者根据实际了解情况,现将冬季养殖需注意的事项介绍如下:一、防止冻死罗非鱼属于热带鱼,不耐低温,一般水温低于15℃时即进入冬眠期,当水温低于8℃时则会造成鱼死亡。因此,在冬季寒潮来时可加深水位,一般可在3米以下,有条件  相似文献   

14.
本市十二万亩池塘大部分是八十年代开挖建成,经过十多年的高密度养殖,在饲养管理中施放大量有机粪肥,投放许多精饲料和青饲料,加之,养殖鱼类的排泄粪便,池水中死亡的生物体和每年塘埂坍塌冲刷流入塘中泥砂相混合,在鱼塘底部形成一层很厚有机质淤泥层,使鱼塘变得越来越浅。淤泥中包藏  相似文献   

15.
养鱼专业户胡德,今年承包了一个20亩的鱼塘。四月初鱼种定塘,共放鱼种690公斤(鲢、鲤、草、武昌鱼)。施粪肥15吨。由于鱼塘内长满水草,致使5月底池水尚未达到肥度。六月中旬,便施尿素120公斤,两天后,池水变为黑褐色。连续  相似文献   

16.
一、饲养方法1.选址选择靖江市特种野生动物驯繁中心的百亩连片鱼塘。这里水源充足,进排水方便,水质清新,避风向阳,地塘呈长方形,每口塘30亩左右,水深2-3米2网箱设计制作与选址网箱为半浮半定式,即在水中打桩,支撑和固定网箱子水中,网不随波飘移,但可随水位上下沉浮。网箱材料采用合成纤维网,短纤维网线12-24股,长纤维网线9-18股,网目2.2-24厘米,网箱里长方形,共6口网箱。网箱规格8米x12.5米,箱深1.5-2米。箱体四周用网架保持一定形状,确保其有效容积。网箱选址要考虑到对鱼生长有利和管理方便。3鱼种放养以自繁…  相似文献   

17.
<正>一、水质管理针对目前高温季节,应加深水位,尽可能保持在1.5米以上。水质要清新、溶氧要丰富,每天最好适当添加一部分新水,尽可能降低水温,增加水中溶氧。对于我区大多数多年的老塘口,建议此类塘口每隔15~20天用光合细菌、EM菌或芽孢杆菌等  相似文献   

18.
<正>一、水质管理1.加换新水夏季水温高,应将水位提升至2.0~2.5米,以增加池塘水体容量,促使池水上下对流,提高池水对高温的缓冲能力。一般每周加水1次。每次加注新鲜水20~30厘米,以补充蒸发所带来的"水耗"和稀释池水。另外加水时可在池塘另一端开设溢流口,溢出10厘米左右的  相似文献   

19.
宁旺云  翟兆斌 《渔业现代化》1999,26(1):19-20,17
1 鱼塘中不同深度溶氧的浓度渔民历年来有“养好一池鱼,先要养好一池水”的经验。所谓“养好一池水”确切地说是指保证有适合鱼类生长的水环境。在水产养殖中.水环境因素包括水中的溶氧、水温、酸碱、氨氮、CO2、饲料生物等。其中水中的溶氧量对鱼类的放养密度和生长速度起看重要的作用。若水中溶氧量在4mg/L以上,则鱼摄食增加、生长增快.鱼病减少,饵料系数降低;反之,鱼类生长滞缓甚至死亡。因此提高水中的溶氧量,保证水质良好性,以保证高密度精养的顺利进行.从而提高养殖产量是水产养殖业的一个重要课题。水中溶氧主要…  相似文献   

20.
(一)夏季池水的特点 一、池水氮元素变化情况 六、七、八月是鱼类主要生长季节,由于大量投饵鱼类食量大,排泄物和残饵多,此时水温高,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快。池塘中鱼类排泄物、生物尸体、残饵在水中氧化分解,产生大量的含氮物质。根据我们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